读名著《西游记》有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名著《西游记》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名著《西游记》有感 篇1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神仙都是正义的化身,但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却将神与魔一视同仁,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捉弄的对象,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形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它是个玉帝口中的妖猴,不被天庭认可,但它率真可爱,不受天规约束,为了追求自由平等,它不惜大闹天宫,敢和天斗,敢和神争,它是我最喜爱的英雄。在《西游记》中,吴承恩还塑造了许多滑稽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猪八戒,这是个取经路上最不诚心的人,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还贪吃贪睡,偷奸耍滑,一路上闹了不少笑话,是孙悟空口中的呆子、夯货,但这个人物被吴承恩写得生动活泼,不但不惹人厌,反倒惹人喜爱。在这本书中我最不喜爱的人物是唐僧,这是个迂腐无用的人,不辨善恶,不分忠奸,孙悟空为了保护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他却常受人挑拨,不去详察,动不动就念“紧箍咒”,还要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恨死他了。
不过他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读名著《西游记》有感 篇2
大家好,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本家喻户晓的书,它现在已经改编成了一些动画片和电视剧,你们快猜猜看这是什么书吧!哈哈,没错!就是这一本书:《西游记》。
《西游记》说出来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朋友应该都看过无数遍了吧!《西游记》一书我个人特别喜欢,是我从小到大最爱看的一本书。《西游记》中讲的是几位神仙触犯了天条,被玉帝逐下人间保护唐三藏去西天取经,他们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遇到了许许多多张牙舞爪的妖魔鬼怪,可是,这些都难不倒孙悟空……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师徒四人取得真经。而我为什么爱看《西游记》一书呢?第一是因为书中的妖魔鬼怪都非常生动、惟妙惟肖;其次,当中的人物刻画也很传神,如用了点睛之笔,将人的兴趣给点燃了;最后,《西游记》也是四大名著之一,人人皆知。在书里面,有很多的镜头都会让人深感好奇,如:孙悟空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小石猴,有金刚不坏的身体;还有猪八戒是因为投错了胎,到了猪的胎腹中,成了猪的样子,却能说人的语言;还有还有哦,那个沙和尚,又像人又像妖,让人哭笑不得……这些画面回想起来都可以让人捧腹大笑了!我看了至少有几十遍的《西游记》,怎么看都看不厌,可以说是百看不厌。
我看了那么多遍,我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我们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千万不能像猪八戒那样总是轻易说放弃,要学习唐僧的十分坚持和孙悟空那万分的机智,这样才能成大器,还要有沙僧的吃苦耐劳和不畏艰辛的精神。当然也要学会看,看清楚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像唐僧一样,处处行善,到头来,受伤的还不是自己?每一个人的好与坏,不单单看他的外在表现,还要看他的内心本质。一个人的美不美主要看他的内心的美不美,一个外表丑陋而内心品德高尚的人也是我们的崇尚目标;反过来,一个相貌堂堂而灵魂险恶的人是人人指责的,只有外在美和内心美的高度统一才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西游记》情节曲折离奇,人物传神感人,曾感动过无数儿童,甚至大人。你不妨去寻找资料来阅读阅读,有条件的也可以去买来看看。
读名著《西游记》有感 篇3
这部小说中唐僧的善良待人,孙悟空的勇敢机智,猪八戒的情感真切,沙僧的.任劳任怨,让我更深深的爱上了他们.孙悟空,是个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连玉皇大帝都让他三分,结果,楞是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他的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如意金箍棒下决不对妖魔留情;与一切困难敢斗,决不退却低头。那种正义,大胆、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让我钦佩。沙僧,他武功虽然没有孙悟空的好,可也会上天下海。大家肯定对沙僧的印象就是傻呼呼的。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沙僧这叫任劳任怨吃苦耐劳,这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正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猪八戒原本是天庭上的天蓬元帅,可因调戏嫦娥被贬到人间,转世为猪。猪八戒一向是惹人讨厌的,给人的感觉总是很自私,很贪吃。可他有一颗真诚的心,对嫦娥是那么的真心真意,虽然在天庭犯下大罪,可他却还没放弃。他对待唐僧也很好,虽跟沙僧一样,武功不那么好,但我依然觉得猪八戒很棒,我们对人也要情感真挚才行。唐僧虽没有武功,却有一颗善良,宽容,大度的心。他带领三个徒儿,经过九九八十一个磨难,终于取得了真经。
唐僧他们师徒四人是一个温暖的集体,他们团结合作,努力为集体奋斗,为集体争得荣誉。不屈不挠,任劳任怨,感情真挚,心胸宽大,团结合作,这些精神都是非常宝贵的,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他们四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得优点,我从他们四个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从曲折的故事情节里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些将深深地烙在我童年的记忆中!
读名著《西游记》有感 篇4
再读西游记,不再是当初的那份浅薄,也不再是为了钦佩某个人或他的某项本领,而是一种对生命的领悟、升华。
孙悟空,童年的纯真
读西游记,孙悟空总是主角,总让人不自觉把目光投向他,犹如磁铁对铁屑的吸引,却又觉得理所当然。粗看,他有七十二般变化,还有那神奇闪金光的金箍棒;细品,陡然随了他的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随了他的纯真、顽皮与无畏,也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冥冥中,似乎又回到了金色的童年,重温着那无限快乐的时光,甚至平添了一飞冲天的力量。
猪八戒,青春的萌动
“八戒”意味着戒去五荤三厌,可是要让一个年轻人戒去心中的种种萌动,却不易。这就像人生的青春期,青春的情愫刚刚开始萌动,有着对前进途中一切新鲜事物的好奇,虽有家长和老师小心翼翼地护航,自己也朝思量、暮反思,自信满满,自以为够谨慎了,自以为在无所畏惧地前行,可也总避免不了磕磕碰碰,甚至屡屡出错,这才陡然发现,原来取经途中的八戒也着实不容易啊……
沙悟净,中年的沉稳
沙悟净在西游记中似乎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挑着担子,稳稳地走在最后面,这是一种逆来顺受吗?他脱去了稚嫩,失去了热情,似乎有的只是麻木式的任劳任怨。这不正是中年人的真实写照吗?人到中年,历经了种种磨难,尝过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甚至经受过太多的斥责或表扬,已经练就了事事通达式的沉稳,也练就了沙悟净式的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前进的功力。
唐玄奘,老年的睿智
唐玄奘,眼中充满了智慧,气质更是脱俗。他,更像一位老者,本来吧,上路取经前就已经是满腹经纶,道行高深了,又经菩萨指点,再加上取经路上种种磨难的历练,就如同老年人有了对生命的睿智解读,拥有的是淡然、坦然,就算泰山将崩于面前,也没有丝毫的惊慌,或许唐玄奘该够得上智者的级别了吧……
人生如西游
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演绎的不仅仅是西游取经的艰难与最终的功德圆满,更多的是人生舞台上应扮演好的种种角色,反复研读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我有了对生命的顿悟和敬畏。在人生的道路上,让我们充满悟空的蓬勃朝气,带着八戒的无畏,携着悟净的成熟,怀着唐僧的理性上路吧!尽管前程充满坎坷磨难,但我们满怀信心,满怀希望,未来永远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