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菜根谭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菜根谭读后感 篇1
初读《菜根谭》,就知道其中蕴含的生活哲理、处世智慧,不是一朝一夕能够理解通透的。只能摘其中一些感触良深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浅薄的理解。细嚼菜根,精做百事。
霁天青日,倏变为迅雷震电;疾风怒雨,倏转为朗月晴空。气机何尝一毫凝滞,太虚何尝一毫障蔽,人之心体亦当如是。
大自然从不停止运动变化,天体的运行也不会受到丝毫阻碍,人的心也要像大自然一样,一刻不停地变化发展,而不为外物阻碍停滞不前。
前段时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封城”引发了很多担忧,学生怎么上课?员工怎么上班工作?但很快疑虑就被打消,每个人都开始远程办公,线上办事,每个人都自主地参与到抗疫战争中,我亦是如此。
由此看来,“变”就是存活的能力。
琴棋诗画,达士以之养性灵,而庸夫徒赏其迹象;山川云物,高人以之助学识,而俗子徒玩其光华。可见事物无定品,随人识见以为高下。故读书穷理,要以识趣为先。
琴棋诗画、山川云物,这些事物本身没有固定的品性,是随着人们的见识不同而有高低的领悟,所以阅读书籍与研究事理,要先提高自己的志趣。
洪应明的悟性与志趣是常人不能及的,他在忙碌采蜜的蜜蜂上看到人情世态,由回巢栖息的燕子感受到清雅的情趣。他认为研究学问的人要有清明的领悟能力,和事物接触的时候都会有所领悟。
当然,与我一样的寻常人,也不必过于苛责自己,而今是实践出真知的时代,在新的环境背景下,对“悟”也需要有新的理解,我认为就是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遇到问题想过办法解决。
大概也没有人会拒绝提升志趣,只是这是一个长远的过程,着眼当下,一步步积累就好。黄金从矿石中提炼出来,玉石从石头中产生,世界上高深的道理,往往存在于身边平凡的事物中!
淡薄之士,比为浓艳者所疑;检啻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君子处此,固不可少变其操履,亦不可太露其锋芒。
洪应明在书中多次提到不要刻意显才,他说取得功名、事业有所成就的人,要保持谦虚的美德,这样才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他劝夸耀自己学识的人不要夸耀自己的财富,谁家灶下没有生活煮饭呢?
听过这样一句话:人不敬我,是我无才,我不敬人,是我无德。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就要积蓄才华,并时常自我反省,是否刻意显露自己的才华。
有才而不骄,得志而不傲,居于谷而不卑。这大概就是谦谦君子的样子。
菜根谭读后感 篇2
《菜根谭》警示我们要方圆处世,路退一步乃宽,礼让三分为功。"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尝。此是涉世一极安乐法。"说的是在经过狭窄的道路进,要留一步让别人走得过去;在享受甘美的滋味时,要分一些给别人品尝。这就是为人处世中取得快乐的最好方法。
生活中,无论是欲成大事的人,还是想安安稳稳过生活的人,都需要这样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把万事万物的快乐忧伤都汲取为自己的能量,心平气和地接受生活,接受自己。
菜根谭读后感 篇3
《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的著作,作者是一个涉猎过道教、儒教、佛教,尤其是对佛教特别通达的人,他引用各教的教义词句,书写出一部彻研三教真理的结晶。
《菜根谭》共分前、后两集,其根本思想是中国的思想、儒教的现实主义、老庄的玄旨,以及佛教的道法,集结儒、释、道各派的精华。
作者把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释家的出世,通俗易懂的阐述出来,使人读的咀嚼玩味,体会到困苦艰辛的经验、清冷淡泊的趣味,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等,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读《菜根谭》,感受书中的博大、淡泊、宽容与善良,习得无处不在的谋略和智慧,得到善意的忠告和警策。
如:修身;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揭示了没有人都随随便便成功,成功的背后,是长期不懈的默默的艰辛付出。
如:应酬;操存要有真宰,无真宰则遇事便倒,何以植顶天立地之砥柱!应用要有圆机,无圆机则触物有碍,何以成旋乾转坤之经纶!方圆结合,坚守底线而又积极应对。
如:评议:物莫大于天地日月,事莫大于揖逊征诛;子美云:“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康节云:“唐虞揖逊三杯酒,汤武征诛一局棋”。事来如沤生大海,事去如影灭长空,自经纶万变而不动一尘矣。对待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用广阔的视角去看待,用包容的胸襟去拥抱,将会看到别致的风景。
如:闲适:昼闲人寂,听数声鸟语悠扬,不觉耳根尽彻;夜静天高,看一片云光舒卷,顿令眼界俱空。狐眠败砌,兔走荒台,尽是当年歌舞之地;露冷黄花,烟迷衰草,悉属旧时争战之场。盛衰何常,强弱安在。世事变化无常,对得失不必过于喜悲,用平和的心态迎接、化解生活和工作的各种困境。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坐观天外云卷云舒”,“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真味是淡,至人如常”,简单的诗句,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彰显了生活的本原和方向。它们牵引着我们追求灵魂的充实与圣洁,追求情怀的虔诚与温馨,追求心境的坦然与淡泊,追求奉献的自甘与坚守。
选上一段空闲的时光,泡上一杯淡淡的苦茶,坐上一个简陋的椅子,清空自己纷乱的心灵,捧起薄薄的《菜根谭》,缓缓翻动、细细研读、慢慢咀嚼、静静思索,将会收获到一份来自心灵深处的沉甸甸的礼物。
菜根谭读后感 篇4
佛家有言“心静自然凉”,与《菜根谭》有异曲同工之妙,“欲其中者,波沸寒潭,山林不见其寂;虚其中者,凉生酷暑,朝市不知其喧”,心中浮躁的人即使在幽静的山林中也体会不到的寂静,心中虚脱明净的人即使在夏日里也能得到清爽,在嘈杂的躁市也能心静。无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很多人一昧的追求功名利禄整天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若得若是若即若离忐忑不安的,就算是找个人间仙境也无福消受;但是一个人把名利地位看得很简单,他的人生会很轻松,这也是把物欲看透了的表现,他明白钱财乃身外之物,内心纯洁才是最重要的。
陶渊明就是超凡脱俗的隐士的典范,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尚情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清高昭然可见。但是他那种清高又是那么的平易近人,把清高放在内心而不是表现在外表的高傲,这也是洪应明所认可的高尚。
洪应明对叱咤政坛的风云人物说要学会激流勇进明哲保身,对仕途迷茫前途坎坷之人说要苦中求进永不言弃,对整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人说要内心持净以修其德,对高傲自大自以为是的人说要虚怀若谷虚心谦卑,对雄才大略威震八方的霸主说要仁者无敌。
嚼着菜根香,体会世海沧桑,读懂人生哲理,导航着未来的方向!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静;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
你听过吗?这是在《菜根谭》中的一则,说了在一个静的地方,很安静,这不是真正的静,要在一个喧闹的地方静下来,才是真正的静。
有一次,我和妈妈来到一个农村,那里很穷苦,他们在那里干活,种田,满头大汗。我在城市里整天很开心,可是我在农村里看到那些小孩子,和种田的大人们也很开心。为什么呢?我知道了一个道理,在快乐的环境中很快乐,这不是真的快乐,在很穷苦的生活环境中仍然保持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我终于知道了,我在学校里努力学习,刻苦读书中取得的快乐才是真的快乐。
我一定会做到这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