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树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爱心树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爱心树读后感 篇1
今天我把《爱心树》这本书读完了,里边的大树就是妈妈,一直呵护着一个小孩。讲的是: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一个小男孩,男孩每天会跑到树下,采集树叶,给自己做王冠,荡秋千,想象自己就是森林之王,他喜欢这棵树。
时间过得很快,孩子逐渐长大了,他说他需要钱,大树让他拿走了自己的苹果。大树很快乐。
可是过了好久那个孩子都没有来,大树很失望。后来,男孩来了,说他要娶妻盖房子。大树说我没有房子,但你可以把我的树枝砍下来盖房子。于是那个男孩子砍下了大树枝,拿去盖了一栋大房子。大树很快乐。
孩子又有很长时间没来看大树,当一天他来时,他说需要一条船离开这个地方。大树说,把我的树干砍掉用它坐船吧。孩子把树干砍掉,做了一条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坎却有些…
又过了很久,孩子回来了,说我太累了,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坐坐休息。大树说我只剩下树墩了,你坐在我身上休息吧。
于是孩子坐了下来,大树很快乐。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我感觉到母亲很伟大,她为了孩子肯付出一切,我们一定要关心父母亲、孝顺长辈。
爱心树读后感 篇2
最近,我正在看一本很有教育意义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爱心树》。让人看了回味无穷。
《爱心树》这本书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书中讲到大树能够实现别人的愿望,于是这个小男孩就不断地向大树提出要求,索要各种各样的东西。大树为了满足小男孩的欲望,连自己的树干都砍下来,送给了小男孩做木船。就这样,小男孩还不满足,还要大树给他提供一个能够休息的地方。最后,大树只好将自己剩下的树墩都拿出来给小男孩当凳子用。
爱心树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在小男孩需要帮助的时候,它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无私的奉献给了小男孩,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提供无私的帮助。
有一天放学路上我看见了一位小女孩,正蹦蹦跳跳的走着路,忽然,那位小女孩被一个石头绊倒了。一位陌生人急忙跑过来,对小女孩说:“孩子,没事吧,你的腿都流血了,我带你去医院包扎一下吧。”陌生人带小姑娘去包扎之后,就悄悄的离开了……看到这一幕我的感受是:我们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没有一个人是从来都不需要帮助的,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人人互相帮助,世界才会更美好!
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让我们人人都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吧,那样这个世界就变成了爱的森林!
老师评语:文章结构简单明了,语言流畅,先简单的概括本书主要内容,接着引用发表自己的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思路清晰,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爱心树读后感 篇3
星期五放学后,我一见到妈妈就马上说:“妈妈,今天老师给我们读了一本书,读这本书,有人三岁,有人八十岁;读完这本书,有人用了三分钟,而有人用了一辈子。”
妈妈很感兴趣地问:“哦,这本书叫什么?”
我得意地回答:“这本书我们看过,叫《爱心树》。书中讲一棵苹果树每天都和一个孩子玩,大树很快乐,因为小男孩快乐。光阴荏苒,小男孩长大了,他向大树要苹果卖钱买玩具,要树枝造房子,要她的树干造船,大树一一答应了。大树就像母亲一样,每次都满足小男孩,而小男孩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
说到这,我想起了妈妈对我的付出:每个早晨,妈妈喊醒我后,到厨房里为我做饭,远远的,我听见了那熟悉的炒菜声,这每天的早餐不仅仅是早餐,它包含着爱。每当我伤心的时候,妈妈的一句句安慰,像仙女弹奏的音符,我立刻就不伤心了。
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像沙漠里的一粒粒沙子,又像满天的星星,数也数不完,我绝不会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贪求不厌。我现在要好好学习,我要承担点家务活,不让妈妈伤心!
爱心树读后感 篇4
《爱心树》这本书比较好看,讲的是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大树喜欢上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跑到大树下玩耍、荡秋千、捉迷藏。饿了吃果子,累了在树荫下休息。随着时光流逝,小男孩渐渐长大,不再来了,大树感到很孤独。有一天,小男孩过来了,他需要钱,大树没有钱,就给了男孩所有的果子卖掉换成钱。又过了一段时间,男孩要盖房子,大树就把所有的树枝给了他。又过了一些时间,男孩需要一条小船去远方,大树就把树干给了他做了一条船,他就坐小船到远方了。后来,很长时间以后,他又来了。但是,他已经老了,走不动了,只能坐在大树剩下的树墩上休息。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觉得小男孩做的一点都不好。因为爱心树给了这个小男孩所有的一切,满足了他所有的愿望。但是,他只知道索取,却没有在大树觉得孤独时陪伴她、关心她,也没有给大树一点帮助和爱护。
假如我是《爱心树》里的这个小男孩,我要用爱心照顾她、关心她,让她长的更结实、更茂盛。我会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和努力奋斗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我要向爱心树学习,乐于帮助别人,不能向书里的小男孩那样自私。同时,对那些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要懂得感恩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