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 篇1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需要师生共同合作,开发课程资源。于是我让学生课前阅读与《论语》有关的资料。上课时,学生将阅读的书籍和网上查阅的资料搬上课堂。人人手中有资料,个个手中有书籍。结果,学生从网上、图书馆、阅览室、书店获得知识信息,远远超过老师一言堂所介绍的内容。这就是课程改革,不改不知道,一改吓一跳。弟子未必不如师!
“课外阅读—课堂展示”这一环节,对我教学启示很大。实验证明,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传播者、占有者,而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师生是共同求取新知识的合作伙伴。一篇经典文章,大家动手,图书馆、阅览室、书店、家庭藏书、电脑都用上了,上课时一人一本资料,各抒己见,谁有道理听谁的。学生都成了课堂的主人。现在,我们的课堂不是一言堂皇,而是共同活动的场地。学生的课外阅读,促使我转变教学理念,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挖掘学生的智慧,启迪学生的`候像力、思维力、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兴趣,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杜威说:“有了知识的饥渴,则知识的控求随之。”
课外阅读带给教学最大的转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和老师一起探索,一道思考。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发展自我,感受到人格的自由和尊严,感受到独特创造性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谁资料查得充分,谁课外阅读读得深刻,谁主课堂上就学得主动,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在教《论语》时,感觉好像在孩子们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能穿越时空,去阅读、去思考、去吸取,与两千多年前的大师直接对话,了解并深刻地认识我们的祖先,继承并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这两节课就没有白上。如果还能让学生乐于去读,那么课堂上所学的就不仅仅是《〈论语〉十则》了。
教文言文的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熏陶道德修养。什么是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我想不是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汉语,也不是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工具书和注释会意而后懂,在今后的学习或生活中也许会在他的脑海里突然蹦出那么几句类似“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文言语句来。多读文言文,浸润其中,涵咏体味,会使人无形中受到熏陶感染。
如何学文言文,一个字:读。相信文言文是读懂的,决不是老师讲懂的,更不是老师分析词法句法而懂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之以渔”又不如“授之以渔场”(北师大肖川教授语)。在读中进行朗读指导,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做读书卡积累语言的习惯、质疑探究学会思辨的习惯。一句话,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要我学”走向“我要学”。
《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 篇2
这一课的第二课时是我初到八中是讲的汇报课,旗教研室刘文冽和唐玉梅老师听课并作了点评,现将其点评结合自己的感受记述如下。
1.本节课突出了自主与合作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先结合注释学习文言文,自己疏通文意,培养学生的一种独自学习惯(简称独学),许多学生学习文言文或做文言文题时,文言文中有注释也不看,在这一点上老师引导和督促做得好。遇到不会的先向小组长请教或小组共同讨论解决,这是属于合作学习(简称合学)。就疏通文意而言,本节课合学的形式多样:最难的部分由教师引导讲学,一般难的篇章由组长讲学为主,容易的由组员讲述给组长听,组长纠正为主。真正做到合学适时,适地,有效。
2.注重学法指导。即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留、补、删、调、换、对。这种教,是结合了实例来进行学习,并且适时的引导学生实践——使用以上所讲到的方法。方法与能力结合进行训练。
3.加强文言文的背诵积累。本课的重点是积累,而并非一定要深入理解《论语》的思想精髓,是积累以便今后的“反刍”,教师在这节课充分的'留给学生时间进行背诵,达到实效。具体的方法是充分利用板书,自由背,指导背,提高背,形式多样,一篇文言文在第二课时课堂上不下8遍,再加上第一课时的5遍,学生哪有不会背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减轻了学生负担。
4.板书的妙用。本节课的板书精、准、实用。板书每一章的重点词,是文言文的重要结构,也是需要掌握的文言文重点实词,为以后学生参照板书背诵提供便捷,更为检查学生重点实词的意思而做准备。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一学生有很多是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的,本节课注重了这一细节,适时地引导学生记笔记;重点词语进行归类复习,如“传”“新”“故”这几个是属于词类活用现象,“而”字在本课有两种基本的用法,在学生积累时分别加以提问;“罔”和“殆”历来学生容易写错,当堂让学生板书,加深学生的印象,应该有很好的效果。
6.文和义相结合,每讲完一章,及时作出总结。
个人反思:文言文教学离不开读,多读多背(除了课文,还有重点词语);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不仅是总结出来,关键给学生锻炼的机会,机会就是让学生翻译课文,让学生学会组词法猜读文言文,关键是给学生“猜”的机会。合学与独学相结合,合学是独学不能进行,或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才进行的,适时,适地,有效。板书要对学生有用,要充分利用板书。
《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 篇3
文言文的教学关键有三点: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愿意去读。二是心灵的语感很重要,这种语感并不在于教师语法的'精细分析,而是学生自主探究。三是朗读指导,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从而体验文言文的美。
学生初读,理清文章中的字、词读音,如“论”“省”等多音字,文中应该怎么读?理清文字障碍后自由读,借助教材中的释义能自译成白话文。然后分组讨论,每一章节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理解后,分组进行背诵比赛,背诵过程中教师加以引导如何停顿。学生自主进行归类学习:一是多音字有哪些?二是通假字有哪些?三是古今义有哪些?四是特殊句式有哪些?五是重点翻译的句子有哪些?六是对课文的内容进行分类,完成课后第一题。”《〈论语〉十二章》作为这一单元的压轴文章,分段为章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三个方面,以语录体形式呈现,结构简单,句式精炼,但意境深厚,值得细细品读。
《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 篇4
《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我们可以把教学过程中的感悟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论语十二章》的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