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陆犯焉识读后感

2025/08/05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陆犯焉识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1

当孩提时的陆焉识挺身而出把即将被送回娘家恩娘冯仪芳留在陆家时,就注定了他与冯婉喻一生一世的苦难因缘。

放荡不羁的才子陆焉识虽然不情愿娶冯婉喻,但终因抵挡不住恩娘的眼泪而不得不屈服于娘;而自幼倾心于陆焉识的冯婉喻满心欢喜的嫁入陆家,对新婚后即刻出国的陆焉识毫无怨言,满怀期盼地在家中苦苦等待。四年后陆焉识博士学成归来。

已掌握多种外语的陆焉识回国后在与婉喻共同生活上的几年里虽然与她共同孕育了一儿两女,但在内心深处也并没有完全接纳冯婉喻,恩娘与婉喻的“争风吃醋”,处处都要占婉喻的上风。(也恰恰因为有了恩娘这个主角夹杂其中,婉喻误将陆焉识对自己的冷淡理解为时陆焉识的不得已,从而更加坚定了婉喻地陆焉识的深爱。)

这时的冯婉喻是个可怜的女人,让人同情。之后,连他自己也不明白是什么罪行让他获刑十五年,因他的伶牙俐齿他不断被加刑,直至死刑。钟情于她的冯婉喻得知后,为能给他减刑不惜出卖自己,最终使他的刑期改为无期,而这直到冯婉喻死了陆焉识都不明白。

但陆焉识明白冯婉喻是深爱着她的。他是在高墙内、在荒无人烟的大西北,在冯婉喻从不失约的探监中一点点感受,一点点回味,一点点醒悟到的。为了爱,他不惜冒真生命危险越狱,潜逃回家准备向冯婉喻表白;为了爱,他没有打扰他们的生活,只是默默地来到冯婉喻的身边,默默地跟随,默默地注视,然后默默地离开;为了爱,他毅然自首又回到了大西北,回到了那个让他生不如死的地方,承受这非人的待遇。

这次回去,他开始提心吊胆的熬着每一个日子。他不想自己在劳改期间因死于自杀或是因逃跑被击了毙而连累冯婉喻,连累孩子们,因此他务必学会与管教们“斗智斗勇”。之后他最后想明白了,对妻儿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与冯婉喻离婚,他忍痛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被特赦陆焉识,几经周折最后回到了家,但年过七旬的冯婉喻已经得了老年痴呆,已经不认识他陆焉识了。再相聚后的四年里陆焉识尽心尽力的照顾着冯婉喻,他陪伴冯婉喻一齐等待着冯婉喻心中陆焉识,直到冯婉喻生命的最后一息。

那时那刻陆焉识对冯婉喻的爱是实实在在的,是心无旁骛的;冯婉喻陆焉识的爱是始终如一的,是坚毅执着的。他们对这份爱的执着,他们对这份爱的坚守让人感动。这时的冯婉喻是幸福的女人,令人羡慕。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2

在这本《陆犯焉识》中,我看到了陆焉识的浪子回头,但没有看到冯婉喻的变化。

冯婉喻,自始至终,对陆焉识有着几乎信仰一般的爱。在他心中,自己与孩子都远比不上丈夫——他带着孩子省吃俭用,却用半个月的工资给丈夫买螃蟹;他不容许旁人说陆焉识的坏话,即使他当时有些神志不清,即使说那话的人是他的儿子。我看他对待陆焉识,就像是在敬神。陆焉识尽可以对他粗暴,对他冷漠,他已经在心里为陆焉识找好了借口——他的陆焉识是完美无瑕的。

在这本书的后半段,冯婉喻极其粗暴地对待想要包办父母的大女儿。我阴谋论一下,他是不是几十年前就想这么对包办他婚姻的姑妈了,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了礼仪的束缚,他才这么肆意地做了。冯婉喻真的爱陆焉识这个人吗?如果是,他为何对包办婚姻有这么强烈的怨恨,为什么对陆焉识本来不爱他没有丝毫的反应?我想六年的时光和陆焉识回国后的态度足以让他认识到这一点。

因而,我倾向于认为,冯婉喻爱的是一个他理想中的陆焉识,一个爱他的好丈夫,也许是现实中的陆焉识留美时产生的。现实中陆焉识的一举一动都可以被冯婉喻理解为是爱他的表现,因为“陆焉识”是不会不爱他的。如果连对方反馈的爱都没有——尽管我觉得这可能是他想象的——他还有什么理由这样无怨无悔地对陆焉识好呢?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3

《陆犯焉识》,是随着《金陵十三钗》一起买的。寒假里完完整整的,就算是看了这一本书。

其实买书回来时,两本书都先让同事看了。看《十三钗》的大叔不断地感慨电影不如原着好;而看《陆》的大姐没有评论过太多,只是因为我与某领导在公开场合强硬对白时,说“你也学学人家陆焉识,为了保护自己装结巴都能装二十年,你倒好,压了两天火了,最后还是爆了。”她顺便叹息了一下陆焉识和冯婉喻最后的可惋结局。

也就是这个冯婉喻,成了我读后最大的感慨。她是最幸运的人,无论陆焉识是否爱他,她的一生都是平顺的,平安的。这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她与生俱来的那种平静,静的让人佩服。她又是我所喜欢的上海女人,委婉雅致却不失力量——陆焉识由死刑变成无期,是她毅然出卖了自己换回来的结果。

当然,这是陆焉识一辈子都不知道的现实。

跟着作者一点一点进入那个时代,画面在服刑农场与旧上海之间缓缓切换,我一直就假想着这是严歌苓本人家庭发生的事情。那个时代该有多少的荒谬呀,谁都有可能瞬间失去一切,没有预兆没有来头,无缘无故成为历史的牺牲品,且没有谁能够保护你,比荒谬更多的是无奈。

而留洋的博士陆焉识的脑筋一直没有转过来,下场可想而知。对于他这样“不识时务”的人,进监狱判无期好像真的是迟早的事情,能够活下来才是奇迹。20年的囚徒生涯,让一个留洋的知识分子变成了善于察言观色,在夹缝中生存的“狱油子”。监狱是能改变人的,文人风骨,自尊,在监狱里都一文不值,生存才是第一要务。老几装结巴,贿赂邓指,不救梁葫芦,都是为了生存。此时的陆焉识和玩世不恭的陆博士天壤之别,判若两人。他在农场又满怀了厚重的希望,看电影上的女儿,逃跑探望妻子最后一面,他谋划着并付出着,一路是常人无法面对也走不过的艰辛。这一段一段的时间过去了,正当自己觉得要被执行时,他被释放了。

他学术上没有建树又做了时代的牺牲品,只有妻子婉喻的爱是他生命中的一抹亮色。当他日益感觉到他对阿妮头的这种厚重的爱情时,绝望和无处逃生却无时无刻不在包围着他。也是这份厚重,伴随着他陪伴了失去记忆的冯婉喻四年,直至妻子终老。

那么,有多少婚姻都是没有爱的悲剧。陆焉识起初那样的风流倜傥,从国外到国内的拈花惹草,而又有几花几草能够像阿妮头一样平静,一样自我安顿,一样不患得失,一样无怨无悔?如果没有那场大灾难,陆焉识是否一辈子都无法触及心底深处对于阿妮头的爱,无法感受无法回报?人呀,总是在失去之后总是在失意之时,才能领略那份纯朴和厚重,这是生命的戏耍。

作者让我们我们目睹了那个农场的黑暗和不堪,却又让我们在最后邓指的三儿子放弃外面的世界回到农场时,恍然。在那个时代的农场的外面的世界,是否有更多的不堪入目,有更多的蛇龙混杂,有更多的无法面对?陆犯焉识也回去了,带着婉喻的骨灰。

也许,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那二十年的囚徒生涯也是一种幸运。

陆犯焉识读后感 篇4

我本来根本不会看这样一部小说的,陆犯焉识,嘛意思?陆是大陆还是姓陆?犯是侵犯还是罪犯?还有焉,我去文言体?那个识是认识吗?就连《霸道总裁爱上我》,《穿越千年来爱你》这样言简意赅,醒目露骨的标题尚且不能吸引我(咳咳同类看太多),更何况一个四字标题每个字都不能确定明白的长篇小说,且不说我已经被长腿偶吧以及美剧大片长期浸淫,此刻看这本书仿佛装满大葱的菜篮子里躺进一支玫瑰一样触目惊心不伦不类,就算我有意识的想提高一下自我修养,周杰伦有个曲子怎么说《给我一首歌的时间》我觉得已经足矣。但刚巧前两天回家,刚巧前两天的前两天下载了这部书,刚巧在车上百无聊赖翻到。刚巧啊刚巧,不,是万幸!

两次长途汽车的距离加两天在家的空闲看完了这本书,我觉得想要写些什么必定要像书中陆焉识给婉喻写信一样腹稿盲稿来回打来回润色才不算亵渎,可是我等不及了,我曾认为等待爱情如杨过小龙女一般16年即是人类巅峰,我曾认为越狱如《基督山伯爵》一般九死一生之后便是快意恩仇,我曾认为苦难如《活着》富贵一家父死母死儿死女死妻死孙死已达变态极限,我曾认为父母子女之间如龙应台《目送》所说你们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这样纯粹。可给这所有情感加个大环境——中国,加个大背景——文革,一切就都不明朗了。从十七八岁嫁入陆家就开始间或等待的婉喻,她与陆焉识一心相伴而不得的跨度不是杨过小龙女的16年而是将近六十年。比西天取经还难千万倍的越狱成功之后没有能像伯爵一样策马奔腾快意江湖,而是尾随了心上人几次之后便毅然决然的自首。再见面,妻女儿子都在,孙子孙女也有了,有人说物是人非是世上最残酷的形容,那么,物非人是呢?或者物非人非?

陆犯焉识,讲一个老囚犯陆焉识的。他是精通四国语言的留洋博士 ,是上海大户人家的大少爷,写一手好字,会打马球、板球、弹子,在外有意大利女郎爱得死去活来归国有红粉知己倾尽一切相救。是啊这样的人谁不爱,1米83,风流倜傥,还会盲写。你知道盲写吗,就是草稿初稿润色稿校正稿什么都在脑子里,写好一册当然也在脑子里装订,随时阅随时从脑子里调出。跟腹稿不一样哪怕是20年后想阅读也可以轻易从脑子里调出,这是盲写,也是这篇小说出来的途径,陆焉识朗诵着,他的孙女誊写着。不是陆焉识20多年的牢狱之灾无所事事才练就了这项本领,而是他天生过目不忘,天生而来的还有他的傲气,清高,见不得窘迫和可怜,这种气度给他带来了无数是非恩怨,20载牢狱,九死一生的磨难,但他仍然要感激这份气度,因为这气度为他赢得了冯婉喻的心。

冯婉喻,这是一位怎样的上海女人啊!和以前所有影视作品或读物不同,我没有奔着男主去,也许我 一开始是奔着男主去的,但是后来我却被冯婉喻深深地,深深地吸引了。简单来说就一个字,静。往深来说分层次来说我就黔驴技穷了,最后看到她的篇幅是在来学校的车上,我的泪掉得跟恩娘一样——“她直直地坐在那儿,眼眶里像是有两把断了线的透明珠子,掉下来不是一颗颗的,是成串地掉,又急又快,一眨眼把面前的八仙桌面就落满了。”旁边的乘客一点眼力见也没有以3秒一次频率转头看我,看什么看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防晒霜被冲掉了泪滴成了石钟乳吗!掉泪因为太委屈了,我觉得自己又在找虐,在视听极其方便的时代,我想看什么画面就有什么画面,想看几遍就能看几遍,唯美的感人的大团圆,快意的潇洒的报仇雪恨,我能让简.爱不经历磨难就找到罗切斯特先生从此幸福一生,我也能让镜头掠过傲慢和偏见直跳到他们敞开心扉互诉衷肠的那个大雨滂沱的早晨,我甚至能让金燕西和冷清秋在铺满百合的房间一遍又一遍结婚,但这些没有一点经历的大团圆看过之后让人疲惫且转瞬即逝,万幸啊 ,我抑制住了一直想快进的躁动不安的手,从头到尾旁观了陆焉识和冯婉喻的人生,所以他们小小的见面那么弥足珍贵,那么让人喜出望外,那么忐忑不安受宠若惊。婉喻爱陆焉识从来不能痛痛快快的,先是焉识5年的海外留学太平洋隔着,归国后婆婆处处要占上风压制婉喻,接下来是漫长的遥远的牢狱之墙隔着,最后,陆焉识回来了,记忆却阻隔了他们。儿女子孙全不认得的婉喻却记得她在等一个人,名字都忘了,只临终前颤巍巍问:他回来了吗?陆:回来了婉喻:来得及吗?陆:来得及,就在路上;婉喻:恩,路好远的。她一生都只用行动为陆焉识辩护,最后她有点急了,但还是要护着自己的心上人,即便他赶不回来也不是他的错,是路途太遥远了。婉喻小心翼翼的说:我不去好了,婉喻一口一个说:蛮好蛮好,婉喻紧跟着焉识应声虫似的说:对的呀,婉喻试探着说:侬不要睬伊了。我脑子里都是婉喻,美丽的善良的痴诚的婉喻。婉喻一生不认为受到了什么冤屈,也不觉得有人害苦了他们,她一直把家整理的井井有条,大开门户,等着她的爱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