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竞赛方案

2025/08/06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竞赛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竞赛方案 篇1

一、竞赛宗旨:

推动学校阳光体育特色建设,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竞技体育运动水平。

二、运动会口号:

阳光体育,你我同行,坚持锻炼,幸福健康。

我运动,我快乐,我锻炼,我健康。

三、领导组:

组长:X(全面负责本次运动会)

副组长:X(负责运动会安全工作,写出安全预案)

成员:X(负责径赛过程的监管)

X(负责场地划线、开幕式场地布置)

X(负责田赛的'监管)

X(负责运动会运动会的组织纪律、赛程安排、裁判员培训、技术指导、器材、表格、成绩计算、资料的整理和入档)

四、裁判组:

总裁判长X

径赛裁判长X

裁判XXXXX

径赛记分员X

径赛发令员XX

跳高裁判长X

裁判XXX

立跳裁判长X

裁判XX

跳绳裁判长X

裁判XXX

五、竞赛时间:

X年4月7日。

六、竞赛地点:

学校运动场。

七、竞赛项目:

一、二年级:一分钟速度跳绳、立定跳远、50米、100米、800米;

三、四年级:50米、1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立定跳远、跳高;

五、六年级:50米、100米、1500米、4×100米接力、立定跳远、跳高。

各年级男女生竞赛项目相同。

八、参赛办法:

1、参赛运动员必须是品学兼优、身体健康,且学籍在我校的在校学生。

2、每名运动员限报两项,每项限报2人另可兼报接力。

3、报名时间:X年4月1日前,逾期不报者,取消比赛资格。

九、录取名次和奖励:

1、个人项目按年级取前3名进行奖励。人数不足时按参加人数减一录取。

2、计分办法:单项同年级前三名分别记3、2、1分,接力项目

(每年级取第一名)加倍计分。

3、各年级取团体第一名。团体奖的计分办法以本班运动员得分的总和计算。

4、凡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未获得名次的均发给“阳光体育好少年”奖状一枚。

十、竞赛过程:

上午:

8:00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进行以下项目。

男子50米预赛女子50米预赛

男子1500米预决赛女子1500米预决赛

男子100米预赛女子100米预赛

男子跳高预决赛女子跳高预决赛

男子跳绳预决赛女子跳绳预决赛

下午(1:30开始):

男子50米决赛女子50米决赛

竞赛方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陶冶情操、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2、激发学生学习、背诵古典诗歌的兴趣,对学生学习诗歌的情况起到督促检查的作用。

3、活动过程是对学生的记忆力、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的考查和锻炼,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活动准备

1、七年级一学年利用课前三分钟推荐的古诗、古诗鉴赏课学习的古诗、课外自学的古诗以及一至七年级所积累的古诗。

2、复习以前阅读的古诗,准备古典诗歌中的一些名句、名联。

3、人员分工

①分组:全班同学都参加活动,把人员分成四组,每组选派三人负责答题。

②选评委:每组推选一名同学组成评委组。

③选主持人:由同学民主选举产生。

④老师充当嘉宾。

4、定标准:

①背诵默写:无错误一首加10分,累积全组成绩。

②赛诗:背诵不出或背得有错误,给本组扣10分。

③对诗抢答:能答出的同学每答对一次给本组加10分。

④最后评出一、二、三等奖(2名)。

活动时间

60分钟。

活动过程

导语:我们的祖国是诗的国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它们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是培育艺术鲜花的源泉,历代的优秀人物都十分注重从中汲取思想和文化的精华与营养,让我们到诗海中畅游一番,拾掇起一朵朵浪花来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

扬 帆 起 航

——诗歌的积累

1、将打乱顺序的诗歌重新排序。一个小组完成一道题。

A 愿君多采撷,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此物最相思。

B 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客舍青青柳色新,西出阳关无故人。

C 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时明月汉时关。不教胡马度阴山,但使龙城飞将在。

D 独怆然而涕下,念天地之悠悠。后不见来者,前不见古人。

2、根据提供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对出下句或上句 。

本题由各个小组事先出好题,临时交给主持人,每组出十句,一分钟内完成。A组与B组,C组与D组交换。

3、根据指定作者,背诵出作者的诗两首。

A李白 B杜甫 C陆游 D王维

4、赛诗:采用“击鼓传花”形式,同学们按照顺序在鼓声中传递一束花,花到谁手谁就站起来背诵一首古诗,不能与前面背诵过的'古诗重复。背诵不出或背诵有误扣本组10分。

诗 海 拾 贝

——诗歌的知识

1.将诗歌与所属体裁连线:

A.李白《月下独酌》 五言古体诗

B.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七言古体诗

C.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五言律诗

D.王之涣《登鹳雀楼》 五言绝句

2.指出下列名号分别指谁,或诗人的名号。

A.青莲居士 B.香山居士 C.易安居士 D.六一居士

E.杜甫 F.李白 G.李贺 H.刘禹锡 J.王昌龄

3.划分下列诗句的节奏。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B.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C.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4.猜诗句描写的季节

A.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B.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C.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D.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

乘 风 破 浪

——古诗的运用

1.选择题

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这里有 (1)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 2 )的风雪酷寒;有( 3 )的慷慨悲壮;有( 4 )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的极度愤慨。

A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B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C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E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F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 (2) (3) (4)

2.笔试:选用你熟悉的诗句来写一段话。

3.问答题:在学习古代诗歌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应该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正确学习呢?试联系具体的诗歌加以说明。

结语:李白诗的飘逸,杜甫诗的沉郁,白居易诗的凝重,王维诗的宏阔,孟浩然诗的清新,让我们领略到了诗海的高深与隽妙,博大与深沉。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继续遨游于诗海中,去领略更多的祖国灿烂的古文化。

竞赛方案 篇3

为弘扬民族精神,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增进我校学生对剪纸艺术的了解,为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搭建一座展示才华的舞台,特开展剪纸竞赛交流活动。

一、参赛对象:

全校学生

二、竞赛主题:梦想

三、比赛具体要求

1、比赛内容:分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充分体现主题思想。

2、比赛尺寸大小约20cm×20cm。

3、报名方法分为自我报名与班级推荐两种形式。

4、剪纸比赛的`表现形式分为以下三种

(1)临摹形式:可以临摹名家之作,在临摹的基础上作适当改变。

(2)创作形式:创作内容与主题有关,能在剪纸技能上有所突破。

(3)环保形式:运用废旧的报纸、彩纸或剪刻后的剩余纸张进行创作。

四、比赛时间与地点

比赛分初赛和复赛

初赛:参赛剪纸作品于12月1日之前交于307室(劳技准备室)z老师。

复赛:在初赛的基础上选出优秀选手进行复赛。

复赛的形式为当场比赛,时间暂定为12月15日下午第二节课在306室(劳技实验教室)举行。

五、奖励办法:本次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作品奖。

六、学生参赛优秀作品将于赛后展出。

附:参赛表格

剪纸参赛表格

竞赛方案 篇4

一、二年级数学计算比赛方案

比赛时间:第11周周四中午。

参加对象:全体二年级学生。

试卷来源:数学教研组。

监考方式:1班老师监考2班,2班老师监考3班,依次类推。

改卷方式:封卷,由一年级数学教师批改、登记。

内容及方式:卷面分口算部分和笔算部分。口算以表内乘除和简单的加减为主,笔算以两位数加减为主。口算100题,笔算10题。

未过关学生允许再参加一次过关测试,第二次过关测试时间预定为第13周周四中午。

评奖比例:85分为过关,95分以上为优秀。优秀学生颁发证书予以表彰。班级评奖按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

二、三~六年级数学竞赛方案

比赛时间:第12周周三、周四。三、四年级周三中午,五、六年级周四中午。

参赛人员:三~六年级每班10人。

比赛地点:赛前另行通知。

比赛内容:以现阶段教学内容为准线,适当增加奥数知识。其中三、四年级课本知识70%,奥数知识30%;五年级课本知识60%,奥数知识40%;六年级课本知识50%,奥数知识50%。

监考及批改:三四年级交换监考及批改,五六年级交换监考及批改,具体由学术团队组长负责安排、协调。教导处核实后确定名次,颁奖。

试卷来源:教导处牵头,各奥数俱乐部指导老师每人一份,四年级老师出三年级试卷,五年级老师出四年级试卷,六年级老师出五年级试卷,六年级试卷由外校老师负责。

改卷方式:封卷,交换年级批改、登记。

评奖比例:个人评奖按年段评出一二三等奖各20%、20%、30%,班级评奖按年段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