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字经读后感 篇1
你明白《三字经》是怎样的一本书吗?它在我们中国能够说是家喻户晓了,古人的第一本书就是《三字经》,这本书经历了多少沧海桑田,是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一向毅力于世界之巅,源远流长。
《三字经》以少儿启蒙读物为代表的作品最为典型。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含义简单易懂,还有些人们也把它谱成曲,让优美的旋律净化心灵。这本书告诉我们许多关于历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许多知识,正所谓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它的意思就是说:东汉时有个叫黄香的人,从小就十分孝顺。他九岁时,常常在冬天父亲还没上床睡觉之前,自我先躺在冰冷的床上,把被子温热了才请父亲睡觉。夏天他就先用扇子把席子扇凉了,才请父亲歇息。读到那里,我惭愧地想:我和黄香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呀,生活中的我,放学回到家,就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来没有想过为父母分担一些家务呀。爸爸妈妈平时既要上班,又要无微不至地照顾我,多么辛苦呀!记得有一次,妈妈刚下班回来,叫我把碗筷端去客桌,我死活都赖在红木椅上,大声喊:“你自我吧,大结局了。”说完,又赖在椅子上看电视。吃饭了,妈妈没帮我拿碗筷,我也无可无奈,拖拖拉拉去拿。
《三字经》的经典语句蕴含着古人的智慧结晶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们心中种下一粒思想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
三字经读后感 篇2
从小到大,我阅读过很多不同的书。有天文书,有历史书,有童话书,有漫画书等等,这些书使我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很多启示,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经》这本书。它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师。每一次读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让我受益匪浅。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是《三字经》的第一句,虽然很简短,却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生下来都是很好的,没好好学习才变得和别人不一样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更是教育我们: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一无所知,能有什么用呢?“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说的是古人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还有“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还有孟母三迁、五子登科、孔融让梨这些经典故事,甚至还有天文、地理、气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识……《三字经》真是知识的宝库、思想的宝库!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最令我感动的一句话。它讲的是东汉时期,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的时候就非常懂得孝顺,每当夏天,总是先把枕席扇凉了、蚊子赶跑了再请父母歇息,冬天,则自己先躺下,用体温帮父母把被窝暖热!这是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诉我,这个故事讲得不仅仅是孝顺,更是爱!是亲人之间至真至纯的爱!而这个爱,就是关心,就是体贴,就是相互的照顾和无私的奉献!
每次读到这里,我的.眼眶都是湿润的,因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的爱,也想到了我对爸爸妈妈的一点一滴。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绞尽脑汁换着花样给我做好吃的;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无论下雨下雪都等在学校门口接我回家;为了我,爸爸妈妈总是上了一天班还不知疲倦地陪我学习陪我玩耍……我小时候很黏人,一离开妈妈的怀抱就哭闹,妈妈整夜整夜地抱着我,困极了,就坐在那里睡觉!一次我高烧近40度,爸爸一会儿一会儿地给我擦酒精,帮我降温,竟一夜没有合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为值日,走出教室的时候天都黑了,但是妈妈一直在校门口等。看着雪人一样的妈妈,捂着妈妈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泪啪啪直掉!爸爸妈妈就是这样很爱很爱我,而我,却不知道关心爸爸妈妈。好吃的东西我总是抢着吃,很少主动帮爸爸妈妈干家务活,学习累了还好发脾气,妈妈总是给我洗脚而我从没给妈妈洗过一次……想到这些,想到黄香,我觉得好惭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学习、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读《三字经》,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自然,什么是善恶,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爱!我爱这本书,喜欢书里的智慧和精神。我更会在享受爱的时候,像黄香那样,真挚地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每一个人!让《三字经》伴我成长,让爱与我同行!
三字经读后感 篇3
《三字经》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它短小精焊,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这里的每个故事,都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比如:“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意思是: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读书,忽然,他看到许多萤火虫,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当做一盏灯。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于是,他便从外面看起书来。通过这个故事,我知道了学习要刻苦,就像车胤一样没有灯也想办法读书,光线那么暗,还读到很晚。现在,我们虽然学习有各种灯,可是我们没有一个同学像车胤一样刻苦。而且,我们的.学习条件也比车胤和孙康好得多,上学的时候有书包,教室里有椅子、桌子、多媒体。
古人曰:“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
三字经读后感 篇4
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习了三字经这本书。
虽然里面的许多道理我不是很明白,但是经过老师的耐心讲解,我有了很大的收获,也明白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比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讲的是古时候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就搬了三次大家。有一次还不到放学的时候,孟子就回来了,孟母知道是他又逃学了,就生气地把织布的梭子折断了。并且告诉孟子织布要一寸一寸地织,才能织成。但是没有了梭子还能织成布吗?学习也是一样道理,半途而废什么时候才能成才啊呢?孟子听后恍然大悟,从此发奋学习,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她为了我的学习花费了很多的心思,不仅给我买了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还在每个假期专门给我补了课,。以前我不理解他们的做法,以为这都是父母应该做的`,所以不知道珍惜,当我贪玩的时候,妈妈唠叨我几句我就会满脸不高兴,有时还要顶撞几句,学了《三字经》后,我终于明白他们的苦心,妈妈是希望我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比如∶“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的是九岁的黄香就是个非常孝顺的孩子,冬天把被窝暖热后才让父亲去入睡。读了这些故事,我也有了学习的榜样,知道了要为父母多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三字经》里的故事很多,每一个都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也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是让我受益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