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红、黄、蓝、绿4种颜色的认识。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3、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4、鼓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
活动准备:
房子、胶水、红、黄、蓝、绿4种不同颜色的门和窗若干。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到颜色王国去玩玩。
(1)讲故事,让幼儿初步感知4种不同颜色。
(2)进一步认识4种不同的颜色。
2、游戏:找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2)让幼儿为颜色宝宝找朋友。
3、幼儿操作活动:颜色匹配
(1)为房子装上相同的颜色的门和窗。
(2)幼儿活动讲评。
4、为教室外面的颜色宝宝找家,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增进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2、学习画线条,尝试进行选择粘贴。
3、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4、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准备】
环境创设:纸盆(人手一个),彩纸做成的配料(如:菜叶、辣椒、蘑菇、荷包蛋、肉等)生日歌的磁带,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给妈妈过生日
1、出示蛋糕,引起兴趣:
2、让幼儿说说自己是怎么过生日的。
3、为妈妈唱生日歌
二、给妈妈做面条
1、讨论:“生日时除了吃蛋糕还吃什么?”
2、演示操作:
(1)出示盘子,画面条;
(2)粘贴一点配料。
3、做面条:
(1)提醒孩子先画面条
(2)自由选择材料粘贴
三、送面条
“送给妈妈吃面条的时候你要说一什么好听的话,让妈妈听了心里甜甜的。”先介绍再送。
【活动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我觉得运用给妈妈做面条这一系列活动充分调动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在情景的过程中幼儿充分投入,每一个幼儿都能自己动手贴贴画画,体验快乐。
在整个活动中注意到了美术活动和其他内容的整合,如:“1和许多”的初步的数概念,音乐活动的整合等,也注意到了操作中的细小环节,起到了提醒、教育的作用。
但是在这次的活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觉得主要有以下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研究:
1、在设计问题上应更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如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吃蛋糕?”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太开放了,幼儿很难回答。
2、在活动中座位的安排上,后面的孩子看不出易站起,所以在活动开始阶段显得有一点乱,因此要充分考虑幼儿座位的安排,让每一位幼儿都看到老师,老师也更能充分的关注每一位孩子。
3、在讨论“面条里还可以放些什么”的时候太急促了,应让更多的幼儿来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4、活动中缺少了让幼儿更多开口的机会。我觉得: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要思考:如何让幼儿在活动中开心、开口、开窍。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促进每个孩子的发展。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认识红、黄、蓝三原色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用拓印的方法画点点。
2、感受点点装饰的韵律美,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习完整地拓印点点;
难点:“点、线、面”是绘画三要素,初步引导幼儿感受“点点”装饰的韵律美。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装有红、黄、蓝颜料的塑料杯人手一个,小布团若干。
3、动物轮廓图(小猫、长颈鹿、小兔、小熊、小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设计情境:今天来了一位“小客人”———黄点点。
二、展开
“点点找朋友”
(1)颜色初体验,初步感知红、黄、蓝三原色。
出示“客人”黄点点,幼儿与它打招呼。
(2)请幼儿边说《用力按》的儿歌,边请出“红点点”和“蓝点点”。
“点点对对碰”
请幼儿用同样的方法请出排好对的所有“点点朋友”。感受点点的排列方法:横排、竖排、分散排。
“点点面对面”
教师示范,感知点点的画法。
(1)出示颜料盒与小布团。
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点点就躲在这个小布团里。看一下,老师这里有个颜料碗,出示小布团,红点点在这个红色的碗里,黄点点在黄碗里,蓝点点在蓝碗里哦!
(2)教师示范如何完整画出点点。
“点点大集合”
幼儿操作,尝试点点的画法。
(1)讲明绘画操作的要求。
(2)播放背景音乐,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点点变变变”
出示动物轮廓图。师:“这些调皮的点点又跑到这些小动物身上,你看,他们变漂亮啦!”
三、讲评活动。
1、音乐结束了,小布团和颜料宝宝也感觉累了,我们赶紧把它们送回家,
2、这么多漂亮的点点,谁来说说看你最喜欢哪个?
3、小动物把点点藏在自己的身上,猜猜看,都是哪些小动物?
四、延伸活动。
欣赏日本画家草间弥生的“点点”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感受圆点装饰作品的效果美。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长方形、正方形粘贴公共汽车和卡车。
2.培养幼儿的粘贴的兴趣,感受合作的愉快情感。
活动准备:
1.一张粘贴好的公共汽车、卡车范画。
2.幼儿每人一份用不同颜色腊光纸剪成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每组胶水、抹布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风景图,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这是在什么地方?公路上少了什么?
二、出示范画,进行谈话。
都都都,什么车开来了?(公共汽车)
你们看,又开来一辆什么车?(卡车)
它们用什么形状粘贴起来的?让幼儿说出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粘贴成的。
三、教师分别那起图形,示范粘贴公共汽车和卡车。
提问:出示长方形,像汽车的什么地方?
同样出示正方形、圆形。
四、指导幼儿粘贴。
要把纸反过来粘浆糊,手在抹布上擦一下,贴好用手掌按按平。
五、将幼儿粘贴好的公共汽车、卡车布置到墙上的马路图中去。
教师用语:小朋友真能干,粘贴了一辆公共汽车、一辆卡车,这些车子可以在马路上开了。马路上真热闹,红的红,绿的绿,大家开心吗?
六、组织幼儿听音乐一起开车子,并且要遵守交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