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童年》有感

2025/08/1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读《童年》有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读《童年》有感 篇1

暑假期间,妈妈和我去书店买书,书店里的书真是玲琅满目、样样俱全啊!关于什么样的书都有……我边走边看,看见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同学手里都拿了同一本书叫《童年》,看到这种情景我义无反顾的从千万本书中选中了它!

刚到家,我立刻打开书,进入他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那时他才三岁,父亲就死了,母亲把他放在外祖父家,他一直跟着外祖父和外祖母一起生活。因为母亲的回来,两个舅舅以为母亲要嫁妆,所以,闹着要分家。因为父亲的死,母亲也住了进来,给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增加了份不小的负担。在家里外祖父的脾气非常不好,外祖母因为一句话曾遭到外祖父的*打,我趁机想报复外祖父,把他心爱的圣像剪了,因为圣像是外祖父的另一天命。母亲因为家庭的负担不久就改嫁了,和马克西莫夫结了婚,离开了他。经过几年的艰苦生活,粮食的急缺,外公把外婆赶出了家,也让他去人间要饭……

在他的世界里如此痛苦和艰难,但却使他养成了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而现在的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读《童年》有感 篇2

看了《童年》后,眼前不禁浮现出阿廖沙的身影,我心里暗暗为他凄惨的'命运感到痛惜,倍感自己童年的幸福。

阿廖沙父亲早逝,善良的母亲因无法养活他,只好把他送到外祖父家度过童年时光,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难:吃苦、受累、挨骂、挨打,最后连最关心他的外祖母都无法帮助他了,被外祖父赶出家门,小小年纪就开始了自食其力。

外祖父的家庭虽然是一个由很多人组成的大家庭,却是一个令人窒息的家庭。尤其是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外祖父,他经常毒打孩子们,如错怪阿廖沙烧顶针烫他,毒打阿廖沙;因为生意不顺利,把阿廖沙当做出气筒,不一而足。

看到“外祖父”的寡情薄义,让我义愤填膺,为阿廖沙感到愤愤不平。不禁回想到自己幸福的童年——周围有关爱我的父母,呵护我的爷爷奶奶,也有关心我的外公外婆,他们对我的关怀总是无微不至,把我含在口里怕化了,放在手里怕摔了,视我为掌上明珠,但是我还认为这是应该的,天经地义;有时我还认为他们唠叨,真是不应该啊!

记得有一次暑假,天气十分炎热,热浪滚滚,即使在屋里,也酷热难耐。我从冰箱里拿出冰爽可口的冰激凌吃起来,一个下了肚,还不解暑、不过瘾,于是又来了一个,真爽啊!我吃上了瘾,又吃了第三个。妈妈见我说:“不要吃得太多了,伤身体!”爸爸却说:“天气热,多吃几个没关系。”于是我又吃起来,吃了第四个,第五个。终于爸爸也看不下去了,说“吃得够多了!”妈妈更是生气对我说:“叫你别吃了,小心生病!”为了不听他们“唠叨”,我“被迫”停了下来,但在心里还在埋怨他们大惊小怪,大热天,多吃几个冰激凌有什么关系呢?怎么可能生病?到了晚上,我忽然觉得肚子一阵痛,有点反胃,一下就把吃的东西都吐了出来,而且还发了烧。爸爸妈妈着急的为我忙前忙后,又是拿药,又是端水,累的汗流浃背,看着爸爸妈妈焦急的眼神我惭愧难当: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原来自己的亲人们都是为我着想,都是在关心我啊。本来是对我关怀备至,可我还认为那是他们的唠叨,真是后悔啊,!

是啊!阿廖沙的童年是如此悲惨,我的童年是如此幸福,真是天壤之别啊!我拥有这样美好的童年,怎么不应该珍惜现在的美好时光呢?

读《童年》有感 篇3

身为一名中学生,可谓是读书千百,然而在这一堆书里,一直有一个亮点在引导我,启迪我,那就是—《童年》。

《童年》这部小说描述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他三岁父亲病逝,但不知丧父的悲痛。后来外祖母在他的生活中出现了,把他接到外祖父家中。冷酷的生活中,外祖母成了阿廖沙最知心的、最亲近的人。

面对外祖父的喜怒无常,舅舅与舅妈们的勾心斗角,邻居们的异样的眼光,阿廖沙“好像被一种浑浊的溶液灌满了似的,长久地陷进深渊里,失去了知觉、视觉、听觉等等一切感觉。眼前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浑浑噩噩地生活着……”但是,上帝创造了邪恶,也创造了善良,“小茨冈”、格里戈里、“好事情”等等,也给阿廖沙的童年带来些色彩,但是这些色彩很快被那无情的黑暗给淹没了。就这样,阿廖沙在这阴暗的环境中生活着,这个不幸的孤儿最终告别了饱尝善恶的童年,走向苦难的人间。

有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未必在何时都正确。社会的黑暗并没有完全侵蚀阿廖沙那幼小的心灵。

我对故事中的外祖母非常的喜欢。是她把阿廖沙领到光明的地方,创造了阿廖沙正直善良的性格,只有她真正关心与爱护阿廖沙,是他童年时代唯一的保护人。她就是阿廖沙黑暗生活中的光明使者。

这位光明使者令一个人的身影在我脑海中越来越清晰,她是我童年的重要角色,是她让我懂得什么叫做关爱。

风呼啸着,天已经黑透了,我刚刚从同学的聚会上回来,心里还在乐滋滋的想着聚会上的事。不知不觉到了家门口,只见母亲倚在门边,手里仍织着那件毛衣,时不时向远方眺望,露出焦急的神色,我终于按捺不住那内疚的心情,出现在她的面前,母亲发现了我,用那一脸倦容冲我笑了笑说:“饭热好了,吃吧!”我终于忍不住那自责的泪水,一下子投入妈妈的怀中,哭着说 :“妈,对不起。”母亲用那粗糙的手抚摸着我的头,一滴幸福的泪水滴在了我的脸上。

《童年》,它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无处不在,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有,用你那双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吧,千万别让它从你的身边悄悄的溜走。

读《童年》有感 篇4

最近,我读了高尔基的著作《童年》,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阿廖沙父母双亡,而外祖父脾气十分暴躁,只有外祖母疼爱他了。外祖父不太喜欢他,两个舅舅更是讨厌他。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他却走过来了。其实,阿廖沙的原型就是高尔基本人,高尔基借阿廖沙这个人物来描述自己的童年。

读完这书,我觉得我们太幸福了,有爸爸妈妈宠着,有明亮的教室上课,回家有大鱼大肉吃。要是有人欺负你的人会毫不犹豫地狠狠地教训那个人一番。而在高尔基那个年代,高尔基很少有安宁的日子,几乎天天有人伤害他、辱骂他、欺负他。根本就没人管。所以,我们更要珍惜如今美满、幸福的生活。

高尔基出生在一个木工家庭里。5岁时,父亲病故了,生活就更加艰难了,他和妈妈住在外祖父家。由于家境贫寒,高尔基上学只好穿母亲和外祖父的衣服。想到这儿,我不禁有点惭愧。因为尽管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经常挑三拣四。

高尔基为了上学,只得捡破烂换钱,每逢不上学的时候,他一大早起来,背着一个大布袋,走街串巷,捡一些破布头,破纸片卖给废品加工。运气好才能有半个卢比的收入,假如运气不好呢,高尔基上学的事就没着落。我们现在上学什么也不用担心,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美日子,相比之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学习呢?

捡破烂的钱成了高尔基的学费来源,但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反而嘲笑他身上有“臭”味。我觉得不是高尔基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故意嘲笑高尔基,他们才显得有“臭”味。高尔基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催促自己学习的动力。他发奋学习、刻苦钻研,终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和敬重。

读完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童年应当是快乐的、幸福的、无忧无虑的,而不是痛苦中消磨的;童年时光是美好的,而不是悲惨的;阿辽沙的童年恰恰与我们相反,痛苦的、悲惨的、不快乐的,但他也有快乐的时光,比如听外婆讲故事就很快乐,非常知足。阿辽沙有些童年时光很黑暗、邪恶,但他追求光明和抗争黑暗的勇气,是他面对苦难人生充满坚强的力量。令我敬佩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