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是让小朋友们体会高兴与伤心的不同心情,懂得要关心他人,与朋友一起分享美好的事物。让孩子通过表现不同表情娃娃所带来的不同感受,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不友好现象来进行突破。
活动目标
1、通过说说、演演、画画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绪。
2、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做一个高兴的娃娃。
3、萌发幼儿关心他人,愿为好朋友带来快乐的情感。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大胆表达自己的情绪
活动难点:尝试想办法保持好心情
活动准备
1、心情火车六列,
2、画有圆脸的彩色纸若干,勾线笔人手一份,
3、哭和笑娃娃各一个,投影仪一台。
4、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表情产生了兴趣,并能分辨一些简单的表情。
活动过程
一、说说演演
导入:"老师要带小朋友到两个小娃娃家去做客,现在我们一起出发吧!请小朋友观察哭笑图片,说说哭笑脸有什么不同。引出幼儿高兴与伤心的事件。 出示笑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上翘、眉毛和眼睛弯弯的,眼睛眯成一条线等。
1、你们什么时候也会笑?
2、你们会学一学她笑的样子吗?还可以用什么来表示高兴?
出示哭娃,引导幼儿观察娃娃的.表情,如嘴巴往下、眉毛和眼睛也往下,有眼泪等。
3、猜猜她为什么哭?怎样让她自己变的开心了呢?
4、你们什么时候也会哭?(重点启发、鼓励幼儿帮助同伴或娃娃想办法解决她遇到的伤心事,
二、画画讲讲
1、根据自己意愿画表情卡,画完后把它插入与自己相应号数的心情火车。
2、 和朋友一起说说自己的表情卡,师观察、倾听、随机引导。
三、延伸活动
把心情火车处作为一个“心情小站”,鼓励幼儿在那里讲讲悄悄话,说说演演自己的表情、心情等。
教学反思
在“快乐心情”一研的活动中,我最初的选题是“看得见的情绪”;而且,前期也精心准备了六种情绪图片及六种情绪的表情魔方,如“高兴、兴奋、悲伤、愤怒、害怕、烦恼”等。当我在中班通过试教后,感觉情绪似乎太多,太复杂,不容易把握。孩子们也难以接受太复杂的表情,只有“高兴”与“生气”比较接近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同时,我想引导孩子正面的心理健康发展,要想想快乐的事情,所以选题为“快乐心情”。
我们小朋友就要离开幼儿园变成一个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许多困难,发生许多不开心的事。我想教育孩子要想办法让自己保持一个好心情。我在游戏中设计了一个“开心枕”,让孩子们亲亲、抱一抱,相互传递。也是让孩子能够在游戏中感受快乐,安抚不开心的情绪。孩子们比较认同,也欣然接受。当“快乐宝贝”音乐响起时,我们一起舞动起来。我感受到孩子们此刻是快乐的,我想我此次引导他们有一个快乐心情的目的达到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探索方凳的多种玩法,发展走、跑、跳、平衡等能力,体验“一物多玩”的乐趣。
2、培养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1、高45厘米左右的塑料凳40个;
2、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随音乐慢走——快走——慢跑——坐在方凳上——站在凳子上,进行热身活动。
二、探索单人玩凳子的多种方法
1、幼儿自由探索。
2、交流玩法,相互学习。
3、练习各种玩法。
三、探索小组一起玩的多种方法
1、将方凳连成直线,有间隔摆放,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通过。
2、将方凳放倒,两个一组,练习跨跳和双脚跳。
四、挑战游戏:
1、移动的桥
2、垒高塔
五、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放松身体,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勇敢参与“攀爬取物”的游戏,不怕困难,体验合作铺路的快乐。
2.在攀岩墙上取物,练习手脚协调攀爬。
3.积极主动地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4.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
1. 看过“庆祖国60周年的大阅兵”仪式。
2.小沙包、塑料积木、自制小红旗若干,塑料篓子两个,音乐磁带《国旗多美丽》。
3.将小沙包、塑料积木放置在“小山坡”(塑料篓子)一端,将小红旗粘贴到攀岩墙顶端。
活动过程:
1.两路纵队入场,跳热身舞蹈“国旗多美丽”(头部-上肢-腰部-下肢-跳跃-放松)。
2.游戏任务。
(1)鼓励幼儿学习国旗护卫队的叔叔,克服重重困难爬上攀岩墙取得小红旗,争当“国旗手”。
(2)发现通往攀岩墙的道路不通,幼儿讨论解决问题。(从山坡的令一端捡沙包铺路)
3.幼儿共同进行合作铺路,建构游戏规则。
(1)利用沙包合作铺路,教师在旁观察指导。
(2)发现问题,幼儿讨论对策。
问题:用沙包铺路,后面小朋友等待时间太长,应该怎么办?
对策:用两种器材同时铺路,一去,一回,避免等待。
(3)第一次游戏,讨论:在“铺路”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4.游戏比赛。
(1)第二次游戏“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旗多”,教师观察引导。
走过独木桥——爬过山坡——走过沙包路——爬上攀岩墙——取得国旗粘贴。
(3) 师幼探讨游戏中幼儿遵守规则的情况。
5.教师评议、小结。
(1)评选“优秀国旗手”(要求:在游戏中即遵守规则又得到多面红旗)。
(2)幼儿收拾、整理活动器材、结束活动,有序回教室。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的道德品质得以熏陶,形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练习了手脚协调攀爬的能力。体验到了与同伴合的快乐。
不足之处:
活动中,应多考虑活动细节,更要注重幼儿良好操作习惯的培养。
小百科: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大班教案 篇4
适用范围:
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和生字。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游戏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导语: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老师或小老师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找到了,找到了aoao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3)这样能帮助学生区分浙江方言中较难分辨的平翘舌音、前后鼻音,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活动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为了适应新的教学思想,这学期我们实施了教学案一体化的改革试验。
根据新课标从物理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我设计了这一课的导学案。在导学案中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目标,分别是
1、了解电话是怎样把信息传递到远方的。
2、了解电话交换机的用处。
3、了解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区别。由于这节课是第十章的开篇,是无线电常识的基础。也是前电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学生的认知、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所以学生表现积极。课前的学案学生做的很好,同学之间也做了探讨和交流。
在上课时基本是学生在带动课堂的节奏,老师的主导作用主要是表现为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说出电话的具体工作过程,这样学生对知识的了解加深。例如不能简单地说:话筒是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听筒是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而是进一步追问话筒是怎样把声音变成变化的电流的。听筒是怎样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的。这部分细节学生是通过自学很难掌握的,这就需要老师的点拨——话筒通过炭精粒电阻的变化来改变电流的,同时利用电阻器与之比较,把听筒和扬声器进行比较,学生就易于理解和掌握了。
如果说这节课有什么成功的地方,我认为第一教学目标设计合理。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第三、课堂的节奏是由学生来控制的。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课堂学生的展示较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需要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