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

2025/08/2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 篇1

目标:

1、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

2、体会歌曲的幽默、风趣。

准备:

1、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特点。

2、与歌词相对应的图片。

3、录影机、音乐

过程:

1、欣赏歌曲

有一个动物王国,它里面发生了很多奇怪的事情,人们都叫它颠倒王国。你们想不想去听听到底发生了什么有趣又奇怪的事情呢?好,那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你听到了什么?

哦,在那里小蚂蚁竟然比大象力气还大,是不是很有趣啊,在那个动物王国里啊所有事情都反过来了,那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好听的.词来说一说。(颠倒)

2、再次欣赏歌曲。

了解歌词内容,体会其趣味性。

(1)、出示图片,反贴于黑板上,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看,这里有什么?我在这里藏了许多颠倒王国里的有趣的秘密,请你们去歌曲里找一找,把你听到的说一说,看看你们有多厉害,能不能把它全找出来。那一起竖起小耳朵仔细听啰,看看谁最厉害。

(2)、一起看图片,跟着节奏边做动作边念歌词。

3、学唱歌曲

在练唱时,教师注意帮助幼儿唱准切分音和休止符,唱出幽默、风趣的情绪。

(1)、教师加动作完整演唱歌曲《颠倒歌》。

教师:那我们一起来学一下这首歌吧,一起把这些有趣的事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好吗?小朋友小耳朵仔细听,眼睛可以看着图片,可以轻轻跟着我一起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一起唱。(看图片)

(3)减少图片数量,增加难度,幼儿练习。

教师:小朋友们真棒,那现在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我拿掉几张图片,看看你们还会不会唱,想挑战吗?那我请一位小朋友来帮我拿掉两张。逐渐减少图片,不断增加难度,帮助幼儿记忆。(第二次可以开始让幼儿边唱边加上动作)

(4)角色表演

一部分幼儿扮演歌词前半句的小动物,一部分扮演后半部的小动物,进行互动。

2、完整演唱

幼儿起立跟音乐演唱。

延伸:

在熟悉歌曲后,引导幼儿创编歌曲。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唱歌技能是音乐教育的任务之一。我们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技能技巧。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掌握表达感情的工具,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根据以上的指导思想,我设计以下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并初步知道歌曲的名称,理解歌曲的内容。

2、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

3、教唱歌曲《颠倒歌》,并能跟唱整首歌曲。

三、说教材

《颠倒歌》这首歌曲旋律有个性,歌曲形象、生动,歌词幽默、风趣,词曲结合得比较好,唱起来上口,它十分真实地描述诙谐逗乐的动物场面。幼儿对这些描述既新奇又熟悉,所以很容易理解、掌握,使幼儿在唱歌时感到十分愉快,有利于形成他们乐观、开朗的性格。

《颠倒歌》音域为6度(1=D)最高音b,歌曲的旋律主要在儿童最感舒适的音域内进行,比较合适幼儿唱,速度为中速,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幼儿易于掌握。

《颠倒歌》的重点在于在活动中能享受唱歌的乐趣。因为我们进行唱歌教学的目的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享受美的机会,使幼儿获得快乐的源泉。使幼儿能在快乐的唱歌活动中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难点在于学习用歌声表达歌曲的幽默、风趣。要求唱歌时有表情,这种情意的产生应出自幼儿的内心,表现在幼儿的歌声中。这就要求幼儿不仅要理解歌词,掌握歌曲,还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自内心的表现出来。这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

四、说教法、学法

教歌曲的方法不能公式化,方法要为目标服务,因此根据歌曲的特点及幼儿的具体情况,运用了游戏法和直观法,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培养了幼儿音乐感受力,音乐想象力,音乐记忆力。

游戏法在幼儿学习中起着重要的动力作用。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则不会使幼儿感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幼儿体验在集体活动中的乐趣。

老师通过设置疑问,配以色彩鲜艳的图片,把幼儿带入一个诙谐有趣的场景中;视听的结合,有助于幼儿理解歌曲的内容,老师的整体教学法及分段教学法加深了幼儿对歌曲的印象,进一步学唱整首歌曲,而在表演歌曲中,老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及感受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歌曲的风趣,同时也提供给幼儿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

五、说学具准备

贴绒教具:狮子、老鼠、大象、蚂蚁、小鸟、小鱼、公鸡、母鸡。老师出示了颠倒的图片,使幼儿马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图片直观形象,提高了幼儿的兴趣。

六、说教学程序

根据大班幼儿学习音乐活动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导语、引起兴趣(复习律动)

兴趣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尤其是幼儿兴趣可以吸引幼儿去参加各种活动,积极学习各种知识,从而发展各种能力,为了激发

幼儿的兴趣,开始部分主要是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发他的兴趣,为以下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老师导语:“今天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有好多动物都来参加森林大会,看,第一个跑来参加的是小马。”幼儿听音乐做骑马动作进教室。老师:“谁第二个来了?”幼儿学做小猴子动作。

2、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的生命力源泉,因此,我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幼儿的节奏感,为学习一首歌曲打下坚实的基础。

3、练声

音优质美是唱歌的基本要求,应从小培养幼儿习惯于用自然的声音唱歌,而练声是最好的方法,它可以让幼儿的声音得到一定的放松及锻炼。

4、教唱新歌曲《颠倒歌》

(1)、设疑、提问

老师说:“森林仙女告诉小动物们,今天森林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请小动物仔细听,你们能不能听出哪些地方发生奇怪的事。”老师范唱,幼儿回答。激起幼儿听歌曲的情趣,启动幼儿的思维。

(2)、视听结合,观察对比,加强感知

出示贴绒教具,老师将大狮子与小老鼠,大象和蚂蚁的力气进行比较,然后范唱第一段歌曲,再将小鱼与小鸟,母鸡和公鸡的特点进行比较,并范唱第二段歌曲,加强幼儿对歌曲内容的理解及记忆。

(3)、幼儿学唱歌曲

老师通过整体教唱法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音乐记忆,学会唱整首歌曲。

(4)、歌曲表演

大班的幼儿已经积累了一定唱歌的经验,又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因此,可以进一步向幼儿讲讲为什么自己这么唱,这一首歌自己想怎么唱,这样会使幼儿在学唱的过程中,在情感的表达上既有模仿,也有创新,同时也注意到音色的变化。

老师说:“这首歌王老师觉得非常有趣、好玩,所以在唱的时候,脸上带着笑容,声音不能太慢,要轻快活拨,你们觉得这首歌应该怎么唱呢?”引导幼儿用幽默、风趣的歌声及表情来表达。

5、复习舞蹈《猜拳游戏舞》

利用舞蹈结束自然又轻松,可以让整节课推向高潮,令人意犹未尽。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喜欢朗读和表演诗歌,感受其中的快乐。

2、理解诗歌内容,在阅读中能明白事物的对应关系。

3、认读重点字词:颠倒、清早、石头、滚、外婆、笑呵呵、咬

教学准备:

挂图、音带、录音机、大字卡、诗歌读本人手一册小字卡。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1、师幼互相问候

2、幼儿有序取书或教师发书。

二、感知理解活动

1、看挂图。

教师引导语:有一个粗心的小画家,画错了很多地方,我们一起来帮他找出来,幼儿观察画面,找出其中颠倒的场景。

2、欣赏诗歌

3、幼儿自主阅读

思考:诗歌中所写的.事物关系正常吗?有哪些奇怪的地方?

4、集体阅读

三、游戏活动

游戏:盲人摸字。

教师把大字卡在黑板上随意排放。

教师或以幼儿扮作盲人,用手去摸某张字卡,摸到后挣眼睛,说出该字卡是谁,说对后全体幼儿鼓励,游戏反复进行。

四,体验活动

1、教师播放音带,幼儿看书划读跟读诗歌。

2、教师在挂图上贴上声势图谱,请幼儿边看边读边动作,边念诗歌。

3、趣味朗诵,教师随意将挂图上的部分字词用纸遮起来,小朋友念诗歌,念到被遮起来的字词用"弹舌“或”咂嘴“等小动作代替。

五、创造活动

1、自编颠倒歌。

2、交流感受,说颠倒话,听颠倒歌,大家的心情觉得怎么样?

六,结束活动

交流小结,教师播放音乐,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 篇4

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音乐《颠倒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