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探险寻宝大班教案

2025/08/2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探险寻宝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探险寻宝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并探索走出简单的迷宫。

2、观察图片,猜测杜里和莎里的心理感受。

3、能大胆、准确、完整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4、能感受爸爸妈妈温暖的爱,珍惜爸爸妈妈的爱。

5、对探索感兴趣。

活动重难点:

1、观察图片,猜测杜里和莎里的心里感受

2、理解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

活动准备:

幼儿已经进行了一课时的学习,对故事情节大致了解;《我们去探险》ppt;音乐《杜里和莎里》

活动过程:

(一)幼儿熟悉环境,和客人打招呼。

(二)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吧。

提问:

1、小朋友听听里面唱到了谁?

2、他们要去做什么?

3、探险是去做什么?

教师总结:探险是说去一个从没有去过的陌生地方,去发现新鲜好玩的东西、或去体验不同的生活。探险可能有危险。

4、杜里和莎里为什么要去探险呢?(尽量让幼儿回忆,教师可适量播放相应ppt)

5、你们觉得杜里和莎里的爸爸妈妈会同意吗?爸妈可能会担心小朋友吃不好、穿不暖、会遇到危险

6、你觉得杜里和莎里会怎么对爸爸妈妈讲呢?

(三)小朋友想去探险吗?那我们今天就和杜里和莎里一起去探险吧!

1、播放ppt—黑熊脚印迷宫提问:是什么样子的,怎么走出来呢?(电脑上操作一遍)

2、ppt森林迷宫及第12—13面。

提问:

(1)为什么说杜里和莎里是勇敢的孩子?

(2)他们走出了迷宫心情怎么样?

(3)爸爸的背是什么样子?

3、ppt第14—17面

提问:拿不定注意了,杜里和莎里是怎么想的?

4、播放ppt第18—19面沙漠是什么样子的??

5、一起找到水源

6、ppt第22—23面。

提问:杜里和莎里又遇到了什么危险?沙洞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人帮助杜里和莎里?

7、ppt第26—29提问:虽然有锷鱼迷宫,可是他们不在害怕为什么呢?8ppt第30—31面。

提问:

(1)观察图片,你看到了谁?

(2)杜里和莎里想到了什么食物?

(3)爸爸妈妈在干什么?

师总结:不管什么时候,什么情况,爸爸妈妈都在等着我们,给我们好吃的,爱我们。

8、杜里和莎里终于找到了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我们一起来听听吧。家总是温暖的,爸爸妈妈那么爱我们,那小朋友要怎么对爸爸妈妈呢?

总结:杜里和莎里在探险中遇到了那么多的危险,但他们都不害怕,小朋友也一样,遇事要多动脑筋竟、想办法。生活中有许多的好玩的秘密。我们一起去探索吧。(播放音乐结束)

活动反思:

一、在尝试益智类读本的教学中,对教材处理有进一步理解

1、在故事讲述中,学会迷宫的走法。

以往的阅读活动,我多选择倾向于富有想象力、欣赏性较强的读本。而《我们去探险》,则是倾向于益智类型的读本,它通过让孩子阅读,尝试走出各种不同类型的迷宫。读本将各式迷宫通过故事串联起来,形成有情节性的迷宫书。选择这样的读本,是尝试,也是挑战。一开始,我将活动定位为让孩子学会如何走出迷宫,并把它独立于读本之外,提炼出来让孩子或个人或分组练习。课后发现:脱离了读本的迷宫无法让孩子感受读本精髓的地方,更是缺少了阅读之味道。如何才能将读本阅读与学会迷宫走法相互结合,形成有效教学?老师们的一番讨论,为我打开了另一个思路:何不在故事讲述中结合迷宫的走法,引导孩子一同在阅读中学习?果真,结合课件,阅读到何处就和孩子一起解决相应迷宫的做法真的更能让孩子体验胜利的喜悦、感受探险的需要的勇气与智慧呢!

2、章回式的活动设计,留有悬念,为下一次探险埋下伏笔。

厚厚的读本中串联着不同类型的迷宫,要一次性将所有类型的迷宫都给孩子们吗?对于中班上学期的孩子,我选择了章回式的设计,将故事分段进行,按迷宫的三种类型将读本分为三个部分,即三个教学活动来进行:第一课时——熊脚印迷宫;第二课时——森林、沙漠、沙洞迷宫;第三课时——沼泽迷宫。当然,进行这样的设计还有最大的一个目的,即每个活动过后,均留给孩子们一个悬念:杜里和莎里的探险之路走完了吗?他们还会到什么地方探险?接下来的挑战又是什么?在一遍遍的猜测中,孩子们对读本后续情节的关注激情一次次被点燃,在留有悬念的同时,也为下一次的探险活动埋下热情的'伏笔。

3、根据年龄特点,对读本顺序进行重新组合与安排

在读本里的第二种类型障碍式迷宫中,几个迷宫的顺序分别是:森林迷宫、蜘蛛迷宫、沙漠迷宫和沙洞迷宫,按照难以程度来看,蜘蛛迷宫的难度最大也很难。面对着读本,我陷入了思索:蜘蛛迷宫在读本中的顺序位于第二,并没有按照由简入难的顺序排列,若是按照读本的顺序进行,孩子还没完全学会迷宫的走法就被难度最大的所吓倒,并且,如果一个活动就完成这么多的迷宫,孩子接受得了吗?那么,能否将读本中的蜘蛛迷宫遮盖起来,先不让孩子看到,而是于课后,当他们已经学会如何走这一类型的迷宫了,再投入区域中,让孩子尝试。教学园长的建议,又一次打开我的思绪。付诸于行动后,证实了蜘蛛迷宫对孩子来说,确实是难度非常大,区域活动中,许多孩子都是两人合作式的讨论,当然,这也花费了他们不少时间。不过,走出蜘蛛迷宫后,孩子们都欢呼着雀跃,告诉我:"我们帮助杜里和莎里了!"

确实,根据孩子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适当对读本顺序进行重新排列,既是教师对教材处理的一种方式,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4、对读本进行加工,使其与幼儿更好互动

如何让读本与幼儿更加地亲密接触?也就是,怎样才能让孩子可以既不破坏读本,又能在读本中留下痕迹验证迷宫走法是否正确?这个大难题如何解决是好!其中一个教师的提议,再次为我打开另一扇门:可以在书上附上一层透明薄膜,这样,就可以让孩子直接在书上画迷宫了!这个建议可行吗?加工后的书,再借助于可擦掉的白板笔与板擦,孩子们真的与读本有了零距离接触!活动中,我再适时提醒孩子贴有薄膜的地方才能画,否则不能随意在书上乱涂画。瞧,这样的提醒,又将爱护读本的教育自然渗透。

二、通过多媒体的操作进行有效引导与示范

多媒体在教学上的使用已经不足为奇,并且,也有一些对阅读活动中使用课件提出质疑的声音。然而,在《我们去探险》的活动中,因为有了课件的帮助,才使如何寻找迷宫入口与出口、如何走出正确路线,变得如此一目了然。当一名孩子在课件前思索着走,教师点击鼠标再跟进,让孩子们共同验证时,课件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就这么显而易见。相比较起图书,就无法起到这么直接作用了。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课件,让其成为有效教学的一个手段,也成为我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

三、尝试读本与课程相结合,起到相辅相成作用

《我们去探险》在故事讲述中把身处不同场景的各类迷宫串联起来,所涉及到的探险地有:森林、沙漠、沙洞、沼泽。若能将读本与课程加以整合,是否就能更好地挖掘读本的内涵,让主题成为读本的铺垫与延续,让在教学中更加丰富多彩。经过尝试,我欣喜发现,原来这样的结合真的非常富有价值。

首先,环境氛围的渲染引发孩子对迷宫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与探究。主题一开始,从海底历险开始,让孩子探究海底的秘密,并跟着读本,引领孩子一步步走入森林、沙漠、沼泽的小主题式探险。孩子们在不断的探究中,增长了见识,并喜爱探究自然,同时,墙饰上结合小主题的各式迷宫更是让他们探索到更多不同种类、不同走法的迷宫。

其次,读本阅读进一步激发孩子的迷宫热情与对大自然的探索之情。当小主题《大海历险记》中让孩子们沉浸在海底隧道(迷宫)并讨论着如何走出时,读本也就在这时出现,孩子们一边沉迷于杜里和莎里的探险之旅沉浸,一边探索着迷宫的奥秘。由于有了前期主题的铺垫,他们对于迷宫以及各种场景的出现显得不那么陌生,同时,也更加激发起对读本的热情与探究。

最后,课程开展的同时又延续了读本的探究性。读本探究过后,孩子们更是沉迷于迷宫,于是,主墙饰上的迷宫完全成为了自由探究的天地。区域中更加困难的迷宫也带给孩子更多趣味。同时,读本中与墙饰中的场景也成为了他们喜爱的探究之旅。森林里藏着什么动物?走出迷宫后会遇到什么?躲藏在木桩后面的脚印是谁?沙漠里有什么?怎样才能从沙漠中逃出……一个个线索、一幕幕场景隐藏着秘密等待着他们,这样的氛围,怎能不让孩子深陷其中的探索之路?

当然,一系列的活动下来,孩子们还收获了更多知识以外、读本所赋予的:信心与勇气!他们知道了遇到问题,不气馁,要通过勇气与智慧来战胜,懂得遇到困难时,要知道变通,寻找另一条道路而不要深陷死胡同。这同时也是对我的启发,它让我明白,唯有尝试,才能不断进步;唯有挑战,才能有所突破!《我们去探险》不仅是我勇于尝试的第一次,它更是在我教学生涯中印象深刻、不可磨灭的一课!

探险寻宝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虚拟社区

2、 学会注册虚拟社区账号。

3、 学会通过虚拟社区的“协助中心”学习虚拟社区的操作方法。

重点:学会注册虚拟社区账号。

难点:学会通过虚拟社区的“协助中心”学习虚拟社区的操作方法。

学习方法重点:自学,操作

分层点:探索“虚拟社区”的更多功能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明明给我们发了一封邀请函,他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摩尔庄园”旅游,我们一起到“摩尔庄园”逛逛吧!

今天,明明将带你去虚拟互动社区——“摩尔庄园”。

教师提示利用IE浏览器进入“摩尔庄园”

二、自主学习,探究任务。

1、注册帐号

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到“摩尔庄园”,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帐号,点击“注册”按钮。

教师演示如何注册“摩尔庄园”帐号,并提醒同学记住帐号和密码。

提醒同学帐号的唯一性,密码的重要性和平安性。

2、独立操作,巩固新知

根据教师的演示,同学自身操作,注册“摩尔庄园”游戏帐号

初步尝试登入“摩尔庄园”游戏中,选择想要进入“服务器”。

师讲解“服务器”的含义

三、自我学习,完成任务。

为了掌握更多的操作方法,让同学利用网页下方的“协助中心”来学习。

根据“摩尔庄园”游戏的操作说明,同学尝试自身操作。

通过自主学习,同学完成入住“摩尔庄园”的'手续。

教师指导

“摩尔庄园”是一个少年儿童交往的天地,在这里我们互相交流、学习和生活。

四、展示交流,评定任务。

小组交流,互相介绍“摩尔庄园”游戏中的“自身”。

各小组今天的任务完成得都很好,希望大家能充沛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平安、文明上网,相信你能在网络上交到更多朋友。

探险寻宝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遵守接力赛规则,发展奔跑和反应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自己喜欢的'的方式表达表现。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音乐,报纸球,奖章(五角星)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扭腰,屈膝,跨步,跳跃。

二、探险队出发

讲明游戏规则,草地中有许多宝藏,请幼儿一起出发,每人找到一个宝藏后返回,并将宝藏置于框内。

三、夺宝接力赛

将幼儿分成四组。

师接下来,老师请四组小朋友进行一个比赛,听好规则!我们先第一个小朋友到草地上去找宝藏,找到宝藏后立刻回来把宝藏放到篮筐里,然后第二个小朋友才能出发去找宝藏。看看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完成任务获得奖励。

师:明白了吗?我们先请xxx来示范一下。(强调要等队友将宝藏放进篮筐后才能出发。)

师:好!听到老师喊口令,预备,开始!

比赛过程中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

比赛结束,给胜利的队伍颁发奖章。

探险寻宝大班教案 篇4

总目标:

1、通过探险寻宝游戏,掌握各种活动器械的不同玩法,发展动作技能。

2、增强规则意识:根据指示箭头有序活动,不随便插队。

3、敢于挑战困难,勇敢坚强。

4、感受运动的快乐,愉悦身心。

(一)平衡区——过鳄鱼桥

活动目标:

1、在梯子、轮胎、摇板等组合器械上行走,提高平衡能力。

2、克服困难,勇敢前进。

场地准备:

1、材料:轮胎、梯子、摇板;鳄鱼玩具若干

2、场地

游戏提示:

1、用梯子和轮胎搭建惊险的鳄鱼桥,在梯子下放置小型鳄鱼玩具,增加游戏的情境性。

2、梯子应有长有短,便于能力不同的幼儿选择相应的路线。

3、适时增加摇板的.间隔距离,逐步提高要求。

(二)钻爬区——爬桌椅

活动目标:

练习匍匐爬、倒爬和侧身钻等技能,发展动作协调性。

场地准备:

1、材料:椅子、长形桌、钻圈、垫子

2、场地

指导要点:

1、集中明确动作要领及活动规则:

A、如倒爬:先挪动双脚,后移动双手等。

B、根据箭头提示有序地分组活动,不随便插队。

2、适时变换椅子的排列形式(如椅子并排放——竖排放),增加难度。

(三)弹跳区——过高山

活动目标:

1、行进跳跃练习,增强体能。

2、树立竞争意识。

场地准备:

1、材料:羊角球若干、小型滑梯2架

2、场地

指导要点:

1、小型的竞赛游戏:先跨跳羊角球,后背球翻过小山坡。

2、鼓励幼儿自己结队竞赛。

(四)车类区——快速冲刺

活动目标:

1、练习青虫车、滑板车,掌握驾车技巧,发展动作灵活性。

2、体验游戏的快乐。

场地准备:

1、材料:青虫车、滑板车;

2、场地

指导要点:利用同伴互动,交流驾车技巧,如滑板车的猫腰、快速点地等。

活动建议:

1、因地制宜,师生共建有趣的运动环境。

2、善于观察、有效指导。选择有趣的方法如“画卡”、“发小礼物”、“寻宝”等来吸引幼儿换区;

3、保教结合、动静交替。保教人员应统一行动,并在保健室开设休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