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百科 > 经典方案 > 正文

农村干旱保障供水措施实施方案

2025/08/25经典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农村干旱保障供水措施实施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农村干旱保障供水措施实施方案 篇1

去年9月下旬以来,我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部分山区、海岛已出现供水紧张状况,预计旱情将进一步发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当前抗旱保供水工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指示批示,省政府召开了冬春季抗旱保供水工作专题会议。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努力把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全省人民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一、高度重视抗旱保供水工作

(一)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抗旱保供水工作事关全局、事关稳定、事关民生,应对旱情是讲政治、保民生、促发展的重大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把抗旱保供水作为当前重要工作,强化全省域统筹、多部门合力、全社会协同,组织力量进一步落实抗旱保供水各项措施。

(二)严格落实抗旱保供水属地责任。坚持党委统一领导,严格落实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1月底前相关地区要全面落实县领导包乡、乡领导包村、村干部包户到人,实行分片包干、分水系包干;各级要明确指挥框架,靠前统筹,进岗到位,确保工作落细落底。

(三)强化清单管理。各地各部门要在1月底前,修订完成针对旱情极端情况下的保供水预案,分区域、分行业列出保供水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三张清单”,制定“一地一策”“一库一策”“一厂一策”,把任务分解到乡镇(街道)、村(社区)、水库(水源)、水厂(企业),确保保供水措施落实到位。各设区市及省防指有关成员单位的工作清单于2月1日前报送省防指办。

(四)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各级防指要切实发挥统筹协调、督查指导作用,立足“防长旱、抗大旱”,谋划长远保供水措施,建立抗旱保供水长效管理机制,及时掌握旱情动态,精准部署抗旱措施。水利、建设等部门要规划好中长期抗旱保供水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提高保供水能力。

二、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

(一)加强监测预报。气象部门要做好天气变化滚动监测预报工作;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情监测预报,每旬旬初动态分析江河湖库供需平衡和供水能力。建设部门要加强城市供水监测,动态掌握城市供水水源、水厂水量和水质信息。农业部门要加强农业旱情监测,密切关注土壤墒情及发展趋势。

(二)加强旱情预警。水利部门要按照《浙江省水利旱情预警管理办法》发布旱情预警,为抗旱指挥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建设部门要及时指导做好城市分区限时供水通告提前发布工作。

(三)加强会商研判。防指办要按照“旬报旬会商”抗旱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成员单位及受旱地区的沟通联系,及时会商、科学研判,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三、综合施策精准发力

(一)分区分类分级应对。按照防旱抗旱保供水方案预案,1月底前完成研制以县为单位基于旱情、应急响应等级的抗旱形势“五色图”并投入试用,分区分时分级制定不同等级应急措施。“绿色”非旱区要密切关注天气、跟踪研判旱情发展,做好抗旱准备;“蓝色”轻度旱区、“黄色”中度旱区要优先节水、计划用水,科学减少环境用水、绿化用水等,水电厂发电要服从供水调度,逐步压缩其他用水;“橙色”重度旱区、“红色”极重旱区要提级应对,暂停环境用水,进一步压缩农业等其他用水,压缩或暂停高耗水工业用水和服务业用水,确保群众生活用水。

(二)加强水资源科学调配。1月底前,各相关部门在前期工作推进的基础上积极做好进一步深化。水利部门要督促各地加快推进应急供水和备用水源工程建设,谋划细化跨流域、区域引调水工程供水调度方案,进一步修编完善各供水水库抗旱应急供水预案,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重点协调浙东引水工程、乌引工程等跨流域、区域引调水工程调度;建设部门要指导供水单位制定各类水厂的水源调配方案和制订限时、分区供水计划,指导供水单位合理调配各类水厂的水源;省电力公司要结合供水需求精准安排水库电厂的发电计划,发电必须服从供水,严控发电弃水;生态环境部门要加密供水水源地监测,加强污水排放监控,杜绝发生水源地水质污染事件;气象部门要科学调配全省人工增雨作业力量,抢抓一切有利条件,全力以赴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各地要加快实施供水管网应急联通、备用水源工程建设;因地制宜采取蓄、引、提水、海水淡化等多种措施,尽一切可能增加可供水量;严格用水计划,温岭、三门、永嘉、象山等严重缺水地区要继续实施分区、限时、定量供水。

(三)千方百计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各地要把确保旱区群众喝上干净水放在优先地位考虑,以人工送水作为守住底线的关键一招,最大程度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加强基层抗旱组织保障,1月底前完成抗旱物资机具清查,对照应对20xx—20xx年大旱要求筹措资金,2月10日前配足应急送水车、水泵等设施设备;水利、消防等部门根据当地抗旱要求在1月底前制定缺水地区运水工作方案、落实运水队伍,共同做好偏远乡镇、村和离岛的船运、车运、引提水等应急供水工作。

四、严密防范森林火灾

近期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扼制森林火灾高发频发势头。

(一)加强分级设防。林业、应急部门要对森林火险红色预警的重点林区及时指导属地发布禁火令;要加大巡护频度,特别是重点林区、高风险林区要增设检查站点,严密封控进山入林通道,把火源堵在山下林外。

(二)加强重点风险管控。各地要加强对农事用火、祭祀用火、野外吸烟行为的管控力度,强化智障人员、儿童、老人等重点人群的监管,落实监护措施,确保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加强应急防灭火准备。科学部署森林防灭火队伍,靠前驻防,全面检修防灭火设施设备;省航空护林站要发挥航空救援直升机作用,加强巡视和准备,确保一旦发生森林火情能第一时间赶赴处置。

五、切实加强宣传和信息报送

(一)切实加强抗旱节水宣传。宣传、网信办等部门要把握主基调,坚持正面引导,准确客观报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及时发布旱情动态信息,宣传抗旱好经验好做法,引导群众增强节水意识,大力营造全民节水氛围。

(二)切实加强舆情引导。各地要密切关注容易引发水事纠纷的苗头性问题,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正常用水秩序;要健全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和回应机制,把握时度效,做到不失声、不缺位。

(三)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工作。各设区市防指办、有关成员单位落实信息报送责任人,于2月1日前向省防指办报送本通知要求落实情况;有关成员单位按旬报制度要求动态报送监测预报预警信息、抗旱工作动态;各设区市防指办要组织各县(市、区)按旬报制度要求滚动报告当地水库河网蓄水情况、旱情、灾情及防旱抗旱动态。

农村干旱保障供水措施实施方案 篇2

利用火箭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时,AgI是按火箭弹的抛物线弹道轨迹在云层中播撒的,播撒后在云层中形成一条线柱状催化带,播撒高度和距离随着弧形弹道轨迹的变化而变化。播撒完成后,火箭降落伞自动弹出并打开,带着弹体缓慢降落。整个播撒过程可以看见一条弧形的弹道催化带(烟雾带),播撒是在移动中完成。播撒起始高度可通过调整发射架的射角来完成,射角越高,起播点和播撒最高点的高度都会增加,始播点和终播点之间的水平距离相应减少。不同发射仰角对应的各播撒参数见表1[18]。在实际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时,要考虑云顶高度、云中0℃层高度、云体的水平尺度、云中液态水含量、以及云中上升气流的分布等,选择适当的射角、方位和作业时机,尽可能将AgI播撒到最有效的区域,避免部分催化剂逸出云体,导致在云外无效播撒。增雨作业催化剂桂林的人工增雨都是采用冷云催化技术,即通过在云中负温区播撒AgI,增加冷云的凝结核,增加云中水汽转化为雨滴降到地面的效率。AgI为冷云成冰核,催化过程的有效冰核数量与环境温度有关,云中温度在-4℃~-20℃范围内,核化率最大。比较理想的作用温度范围在-6℃~-12℃区域。当AgI在这个高度层内播撒就能够更好的发挥AgI的成冰核作用,

夏秋季作业方案

积雨云特征夏秋季节地面及近地层温度高,对流容易发展,即夏秋季节的降水主要产生于积雨云系。由于对流的作用,积雨云层发展深厚,云中对流旺盛,含水量大,且含大量的过冷水,为火箭作业催化提供了较好的条件。但积雨云系一般是水平尺度小,垂直厚度大,生命周期短,阵性降水为主,强度虽大,但分布不匀。根据这些特点,增雨作业的时机选择非常关键。积雨云从发展到消亡,一般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初生阶段、发展成熟阶段和消散阶段。初生阶段以上升气流为主,从积云底部到顶部均为上升气流,上升气流一般在云底较小,到云中上部达到极大;发展成熟阶段云体移动前方仍以上升气流为主,云体移动的后方盛行下沉气流;到了消散阶段,云体上下基本都以下沉气流为主。因此,为有效增雨,保证AgI直接进入云中上升气流区,并达到相应的数浓度。选择积雨云增长阶段是人工催化的最好时机,作业时要尽可能把AgI播撒到上升气流强、含水量丰沛的区域,一般情况是选择发射方向对准云体移动的前部上升气流的人流区域进行作业[19-20]。作业条件分析夏秋季节以对流云降水为主,0℃层高度较高,一般都在5km以上,对流云层厚,一般不容易打穿,所以作业仰角选择尽量偏高,但由于桂林上空,飞机比较多,受空域管制的限高,一般选用60°~70°的作业仰角为好。要注意尽可能作业到上升气流区,利用上升气流带动AgI上升到0℃层以上高度。根据对流云前方多为上升气流的特点,夏秋季节注意选择对流云作业,认真分析雷达回波的演变,选择回波单体移动的前方作业[18]。一般要考虑雷达回波强度在30~40dbz的范围,回波顶高度在9km以上,由于播撒的催化剂不可能全部到达0℃层高度,所以作业用弹量要比冬春季节增加。作业实施方案根据桂林多年人工增雨作业情况的效果检验,比较成功的作业方案可以总结为:根据抗旱工作的需要,密切监视天气雷达的降水回波演变,如果有30dbz以上强度降水回波可能影响作业区,作业人员立即做好作业的准备,填装好火箭弹,一般每次填装4枚,将发射架仰角调到62°,方向对准降水云团移来的方向,降水回波进入影响区域,立即申请作业。作业时,每发射一枚火箭弹,将发射架仰角调高2°,即采用垂直扇形发射。因为空域批准的时间限制,调整发射方位需要时间长,难度大,所以选择调整发射仰角容易。发射完4枚火箭弹,如果需要继续作业,则需要重新准备,另行申请作业。

冬春季作业方案

作业条件分析冬春季节,桂林地区基本上是受冷空气影响,以层状云降水为主,由于层状云中对流发展不强,云体的垂直厚度较薄,0℃层高度在3700~4500m之间。受大尺度天气系统的影响,云系范围较大,云层稳定,云内含水量虽然较小,但地面降水量分布均匀,持续时间较长。表现在雷达观测资料图上,回波顶高较低,一般低于10km,回波强度在25~35dbz之间,覆盖面积较大,分布均匀。研究表明:这类过冷云中无冰晶时,它是稳定的,一旦云层中出现了冰水共存状态,就会产生蒸凝过程,发生冰水转化。人工增雨催化剂(AgI)的作用就是制造冰晶,破坏层云的稳定结构。由于层状云中上升气流速度较小,不可能由上升气流将AgI带到过冷水集中区,所以催化播撒层高度应尽可能高些,以提高增雨效率。但又由于云层较薄,过高作业播撒很可能播撒到了云顶以外,形成无用播撒,统计计算表明,桂林地区冬春季节作业仰角选用55°~62°为宜。作业操作方案根据桂林历年冬春季节抗旱增雨工作的总结,冬春季节人工增雨作业方案可以个归纳为:加强对天气雷达的降水回波演变资料的分析,如果有25dbz以上强度降水回波可能影响到作业区时,作业人员应做好作业的准备,填装好火箭弹,一般每次填装2枚,将发射架仰角调到58°,方向对准降水云团移动的来向,降水云团进入影响区域,地面开始产生降水,组织申请作业,作业时,每发射一枚火箭弹,将发射架发射方位调整2°,即采用水平扇形发射。发射完2枚火箭弹,观察作业效果,如果作业效果比较好,作业条件继续存在,则需要继续作业,工作人员重新准备,另行申请作业。

人工增雨作业的一些讨论

增雨抗旱也应该未雨绸缪真正进入干旱的时候,降水云系很少,人工增雨作业的机会也很少,靠人工增雨来解决旱情,作用非常有限,这时的人工增雨只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辅助手段。如果水利设施较好,蓄水能力较强,在干旱还没有开始的降水多发期进行人工增雨作业,效果要比干旱已经发生时的作业好很多。为此,各地不要过度依赖人工增雨手段来抗旱,而应积极发展水利工程,在旱季开始前开展增雨作业,增加各地的蓄水,采取综合措施,应对干旱。抗旱作业一定要安全第一人工增雨作业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保证发挥增雨作业的效果,作业时机的把握、作业云体的选择、作业方位的确定,都需要严格的限制。同时,由于空域的安全、周边群众的安全也是首先要保证的因素,所以,真正的人工增雨作业,要受到很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完全按照理论上的要求进行。对具体作业点、作业时机、作业方位的选择,首先要考虑安全,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科学选择作业方位和作业时机,争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小结

全球气候变化,干旱发生越来越严重,人工增雨作为抗旱的一项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群众的重视,应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应对干旱。桂林地区的人工增雨作业采用WR-98火箭作业系统,通过在云中播撒AgI冷云催化剂,提高云中水汽转换成雨滴的效率。桂林地区冬春季节人工增雨作业对象以层状云系为主,云层薄、范围宽,0℃高度层相对较低,可以采用较低仰角,水平扇形作业发射。夏秋季节,对流云系发展旺盛,0℃高度层约在5km以上,作业仰角相对要高,以垂直扇形作业发射为主,尽可能作业到云系移动的前方的上升气流区域,通过上升气流的作用,将AgI催化剂带到-4℃以上,充分发挥AgI成冰核的作用。人工增雨作业实施要安全生产第一,根据作业点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选择作业时机、作业方位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筹兼顾。

农村干旱保障供水措施实施方案 篇3

一、抗旱工作

1、旱情灾情

今年1—6月中旬,全县累计降雨量仅144毫米,不足正常年份同期雨量的一半。湖水蒸发量大,加上上游无来水,下游用水量大,洪泽湖水位持续下降。曾一度低于死水位。持续干旱造成全县30万亩水稻受旱无法正常栽插或生长,旱作物干旱面积达到78万亩。

2、抗旱情况

面对严重旱情,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领导全县上下抗灾自救,据统计,截至6月28日,全县共出动抗旱民力75万人次,疏浚沟渠108条,近39公里,土方18万方;开启泵站约500座,装机约4万千瓦;架设临时机组7500多台套次,装机约39万千瓦,耗电852万千瓦时,耗油450吨,累计投入抗旱经费近1900多万元,灌溉面积达80多万亩,灌溉用水16000多万立方米。

6月18日下午,县委常委薛东风召开全县抗旱紧急工作会议,对全县抗旱工作进行紧急部署;同一天县防汛防旱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防旱工作的紧急通知》(洪防电传[20xx]2号),要求各乡镇、各部门迅速抗旱;6月19日,县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由农委、水利、农机、农技等部门组织3个专家督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镇进行抗旱督查指导工作;6月20号,经县防汛防旱指挥部申请,县政府启动县抗旱特大方案。开启溧东翻水站,并在青阳西闸架设20台套50马力临时柴油机向补水,以解决青阳、城头、孙园、半城、临淮等乡镇用水。在徐洪河金锁镇河南段架设10台套50马力临时柴油机从徐洪河向利民河补水,以解决利民河沿线归仁、梅花、金锁、朱湖、青阳等镇的灌溉水源。在徐洪河左堤镇王沟涵洞架设10台套50马力临时柴油机向安东河补水,解决、太平、曹庙等地区抗旱用水。开启蔡圩灌区,解决灌区内魏营、车门、瑶沟、上塘四乡镇的农田灌溉;利用冯岗一、二级站向红旗水库补水,以确保魏营、瑶沟两乡部分地区抗旱水源。具备引水条件的水库和塘坝及时做好补水工作,地区利用溧西引河、怀洪新河及张套、香套、郑集等引河抽取抗旱用水;6月22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徐勤忠带领水利局、农委、农工办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先后来到县防汛抗旱指挥部、魏营蔡圩电灌站等地现场调研抗旱抢种工作进展情况;今年实施的重点泵站改造工程现已全部投入使用,在抗旱中发挥作用;25日,县政府办公室派三个抗旱督查指导组,对全县抗旱工作进行督查指导;各乡积极组织群众抗旱,充分利用灌溉泵站开足马力,抢水补水,保证水稻的适时栽插和生长用水,6月27日,28日,我县二次成功实施人工增雨作业,全县普降中到大雨,旱情全面解除。

二、防汛工作

今年上半年,全县干旱少雨,出现了严重的旱情。6月28日以来,全县持续降雨,仅7月4日8时至7月5日8时,全县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发生旱涝急转。

1、雨情灾情

6月28日以来,我县连续降雨,至7月10日累计降雨量降雨量已达510毫米,占正常年份全年平均降雨量(900毫米)的57%,河湖水位特别是县内排涝河道水位上升较快,7月10日,洪泽湖尚嘴水位127米、水位140米、老水位149米、徐洪河水位141米、怀洪新河双沟站水位101米、淮河小柳巷水位134米,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我县仍有降雨,全县排涝形势严竣。

持续强降雨使全县各乡镇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其中受灾较重的乡镇有归仁镇、梅花镇、金锁镇、朱湖镇、曹庙乡、太平镇、镇、龙集镇等乡镇。全县受淹面积约90万亩。积水最深30多厘米,受灾面积约50万亩。倒塌房屋71间,损坏房屋504间。全县直接经济损失约12亿元。

2、排涝工作开展情况

7月3日,县防发出传真电报,要求全县上下认真做好当前的防汛工作,县防汛指挥部派出4个检查组分赴重点受灾乡镇了解情况指导抗灾;7月4日下午,在结束全县党政领导工作务虚会后,县委书记xxx,县委副书记、县长xxx,迅速带领水利、城管、住建、交通、半城、孙园等部门及乡镇相关负责人,分成两组,赶赴半城、孙园等乡镇以及县职业教育中心、栏岗河以及汴东新苑小区等地区,对防汛排涝工作进行视察指导,对因连日的强降雨天气而造成的县城区下水管道积水问题进行现场会办;7月4日夜里,县政府连夜召开全县防汛紧急会议,对突降强降雨工作进行安排部署;7月5日上午县水利局召开所属各单位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防洪排涝工作。

一是迅速启动预案。连续降雨后,各防汛预案立即启动,县防汛防旱指挥部、各分指挥部高效运转,进入应急状态。从7月3日开始,县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各指挥部主要领导带队分赴全县各地,实地察看水情、灾情,指导防汛排涝、抗灾救灾。每一条河流、每一段堤防、每一座水库、每一处险工险段的防汛责任,全部落实到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二是全面部署排涝工作。6月28日降雨后,县政府下发了《关于做好防御强降雨工作的紧急通知》,县防指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涉水工程施工围堰管理的通知》(洪防电传[20xx]1号)、《关于立即开展河道清淤清障、在建涉水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洪防电传[20xx3号)等文件,全面检查维护防洪排涝设施,及时清除河道阻水障碍,保证排水畅通,保证水闸泵站各类机电设备能够随时投入使用。加强城市防洪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增强突发性严重受涝的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城市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三是开足马力排涝。排涝泵站开足马力24小时抢排,分别在金锁镇河南段、安东河段、青阳镇西闸处架设固定机组排水。在太平桥口村、龙集金圩村等处架设临时机组排水,缓解涝情,减少损失。全县共投入运行322座833台套37733千瓦排涝动力,同时投入临时排涝动力约1500台套22500马力,全县投入抗灾电力150万千瓦时,柴油180吨,民力近7万人次。经费约800万元。

四是全面疏通水系。动员全县各乡镇组织群众疏通田间内外三沟,清除排水沟渠道内的杂草、垃圾等阻水物,做到沟沟相通,排水通畅。协调好乡镇之间、上下游之间的矛盾纠纷,确保下游服从上游,局部服从全局,从而有效保证了排涝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是加强巡查防守。针对涝灾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全面排查险工险段,根据河道水位情况,先后组织对新老、、徐洪河、淮河、怀洪新河及洪泽湖防洪堤进行了全天候的巡查,重点地段加强防守,险工险段,全力组织抢险加固,确保万无一失。

六是畅通信息报送。为确保汛情、灾情上报及时准确,保证信息传递渠道畅通,县政府办公室明确汛情、灾情分别由县水务局、民政局、农林局、水产局分别统计,县政府办公室统一扎口把关,并实行日报制度,确保不错报、不漏报、不瞒报。

3、汛前准备

一是扎实开展汛前检查。为做好今年的防汛防旱工作,20xx年2月8日,根据省市防指的.统一部署,我部以洪防指[20xx]1号文全面布置汛前大检查工作,要求对全县的流域性河道堤防、水库、闸(涵)、泵站、塘坝等水利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明确各管理单位和水务站负责人为汛前检查责任人,对检查结果负总责,并存档备查。县水利局成立了以分管领导姚飞同志为组长,防办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检查小组,以加强对汛前大检查工作的领导,2月20—24日,县防办对等重点险工隐患进行了抽检。

二是全面落实防汛防旱责任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及时对防汛防旱指挥部成员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各类水利工程行政和技术责任人都已落实。县防指先后下发了《关于印发〈县防汛防旱工作责任制〉的通知》(洪防指〔20xx〕5号);《关于印发流域性、重点区域性河湖堤防险工险段及病险涵闸、泵站、水库安全度汛责任表的通知》(洪防指〔20xx〕6号)、《关于明确小水库防汛责任人的通知》(洪防指〔20xx〕7号)等一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度汛责任。近期,还将向乡镇级防汛行政责任人发出责任告知信,进一步强化行政领导对防汛安全工作的责任意识。

三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了南水北调影响工程、徐洪河影响工程、洪泽湖湖区减轻农民负综合改革转移支付工程、小农水重点县等100多座泵站工程、徐洪河苏洼地涵、西沙河地涵等一批重点病险涵闸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西民便河整治、老汴河先导段工程、农村水利工程、9座小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

四是加强河湖保护管理。今年,我县狠抓河湖清障,强化工程管理,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湖泊保护。组织水利、公安及沿湖乡镇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洪泽湖非法采砂、违法圈圩进行联合打击,共登记采砂船67条,驱散非法采砂船只17条,拆除非法采砂机具12余台套,发出限期撤离通知书67份,教育非法采砂人员180多人。目前打击行动仍在持续深入推进。

五是认真做好信息传递工作。县防办从5月1日起就恢复了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地做好上下信息的传递工作,掌握雨情、水情,工情变化情况,并协调处理乡镇之间的水事纠纷。

六是落实非工程措施。县防指对《县防洪预案》等一系列预案进行了修订,加强防汛物资储备,县级防汛物资已储备三袋15万只、土工布77万平方米、彩条布22万平方米、铁丝7吨、木材56立方米、救生衣(圈)1602件,救灾帐篷50顶等。近期还将根据要求增储部分防汛物资,县抗旱排涝服务队利用国家和省对县级抗旱经费的补贴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更新、维修、保养。确保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以保证排涝抗旱需要。同时计划下达乡镇级防汛物资储备任务三袋100万只、树棒4万根、铁丝3吨、土工布4万平方米。组建23支共2万人的防汛抢险队伍。

七是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5月5日,县人民政府召开全县防汛防旱工作会议,全面分析当前我县面临的防汛防旱形势,贯彻落实省市防汛防旱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20xx年度防汛防旱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20xx年度防汛工作责任状。

农村干旱保障供水措施实施方案 篇4

按照省市区抗旱指示精神,为切实增强抗大旱抗长旱意识,坚决打贏抗旱救灾攻坚战,保证我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遭受大旱灾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做好抗旱及其准备工作,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水资源,确保人饮水正常,结合我乡圩区实际,编制以下抗旱应急预案。

一、成立抗旱救灾工作指挥机构

1、成立五星乡以党委书记为政委、乡长为指挥长的乡防汛抗旱工作指挥所。乡防汛抗旱工作指挥所统一领导和指挥全乡的`抗旱救灾工作。实行分级、分部门负责制。

2、水利技术人员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负责检查指导自来水厂的抗旱技术工作,为抗旱一线服务,为乡防指提出参考意见。指导督促乡水厂非常时期做好供水服务、饮水安全与宣传工作,确保五星乡境内群众有安全干净的水喝。

3、五星自来水厂成立抗旱救灾工作组,工作组服从乡指挥所统一调配。严格值班巡逻制度,确保水源安全,确保水质安全达标。做好干旱时期对群众的宣传工作。

二、抗旱具体措施

1、了解全乡当前旱情。按照乡村干部包片分工,自来水厂职工配合,到村到组到户全面摸清农村居民饮水困难情况,掌握实情,精准到户,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乡居民饮水安全,特别要做好老弱病残、特困供养人员的饮水保障,绝不会出现一例“无水可饮”情况。

2、确保全乡范围内供水正常。五星自来水厂水源地取水口位于水阳江庆丰段,目前水源正常。乡自来水厂要做好水源地疏导及保护工作。对全乡范围内工程建设施工造成的管道故障要及时维修到位,按照“谁破坏,谁负责”原则,确保全乡境内群众饮用水正常。乡防汛抗旱指挥所全力支持配合水厂恢复供水工作。对非法干扰饮水安全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从严从重从快进行严厉打击。

3、确保饮水安全。在发生特大旱情的情况下,坚持“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要优先保证人饮用水。五星自来水厂要做好水源地巡逻与保护工作,乡防汛抗旱指挥所结合河长制工作,配合水厂开展巡逻工作,确保水源地安全。水厂要做好水质检验自检与第三方检测工作,检测结果及时上报到乡水利站与区水利局,确保全乡人饮水安全。

三、做好长期抗旱水资源调配工作

(一)应急水源建设。根据五星自来水厂水文地质情况,广泛开辟水源。每天关注水阳江水位,水位降低后要开沟导流引水确保人饮用水水量。如水阳江断流不能够引水,就需要寻找新的水源,能打井的打井,做到能打应打、应打尽打,不能迟疑。技术力量经费保障请求乡抗旱指挥所及时跟进落实。

(二)调水。自20xx年以来,南漪湖水位较常年要高,关键时期可考虑从双桥河调水到自来水厂。水厂要制定方案,及早行动,要架设临时机泵、延长输水管道,全力开机提水。

(三)补充水源储备。五星自来水厂接近城区,旱情如持续加重,将通过上级协调,请求城镇供水水源要落实到五星乡自来水厂,及早补水,保障中长期供水需求。

四、强化保障体系

乡防汛抗旱工作指挥所统一部署,各成员单位按照责任分工,履职尽责,全力服务当前抗旱工作。

(一)电力。由五星供电所负责保障抗早用电。

(二)设备。由乡指挥所负责保障水泵、输水管等抗旱设备。

(三)人力。乡抗旱指挥所要及时调配工作力量全面发动全乡干群投入抗旱救灾工作当中。

(四)财力。五星自来水厂要保障经费支持抗旱工作,同时乡防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支持。

五星自来水厂全力配合乡防汛抗旱指挥所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情报信息收集掌握等工作,按照抗旱救灾应急机制,严格落实抗旱各项工作任务,坚决打赢抗旱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