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沉着、冷静应对危险情景,进取想办法解决问题。
3、激发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哨子。
活动过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教师搜集到一段录像,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播放视频)
提问:录像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发言)
小结:是啊!刚才录像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了剧烈的声响,这就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灾难,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来看一看。小朋友,能够把你看到的和旁边的小伙伴说说。(教师走下去,听一听,问一问)再请个别幼儿起来说一说。
小结:地震发生后,出现房屋倒塌、大桥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命、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地震实在是太可怕了。
二、地震来了怎样办
1.如果地震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怎样办
2.地面出现剧烈的震动,我们躲在哪里安全些请个别幼儿说。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确定谁做的对,教师用泡沫板演示构成的三角区,让幼儿明白什么地方安全。
3.如果在这个教室里发生地震,该怎样办请小朋友找个地方躲起来,看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坚持的姿势最正确。教师一边指导一边给做对的小朋友贴上一个小标志。小结幼儿躲的情景。什么时候往外跑逃跑时应当注意什么(有秩序,沿墙角跑,保护头部。)能够用什么来护住我们的头
小朋友,听!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去,被困在了里面,他用什么办法让别人明白被困在里面什么时候喊(有人时喊)为什么没人时不要喊(坚持体力)没有劲喊了怎样办(哨子、敲击、寻找食物、想办法自救)
小结: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先躲后跑,如果被困住好几天了,都没有人来救你,不要灰心,相信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
三、地震的预防
1.日本是一个多震的国家,他们的家里准备了一个地震急救箱,以备急用。里面有许多物品,你能够和小朋友商量应当选什么物品,用它来干什么然后放到你们组的急救箱里。选好了吗请地霞来了.;.璧黪蠡一譬壤黪擎r赫.=参。一一黍一~把你们组的急救箱送到教师这,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一齐来看一看急救箱都有些什么(提问:水和饼干我们需要它吗手电筒能派上什么用场收音机也能帮忙到我们吗小小的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用处)
小结:有了急救箱里的这些东西,我们就能够利用它来帮我们渡过难关了。
2.地震很可怕,如果我们能提前明白地震何时发生该有多好但此刻我们还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会发此刻地震发生的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内经常会发生一些常的现象,让我们看一看。(请幼儿看课件)
小结:这些现象都是经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的,小朋友发现后能够告诉周围的人
四、地震演习
今日,小朋友明白了这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让我们来进行一次地震演习,看看小朋友会不会保护自我。
活动反思:
汶川大地震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令我们记忆深刻。这让我们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仅有经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经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进取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当中应提前预备好急救物品,到达了很好的效果。不足是在不一样的场地,如何灵活自救,对于幼儿来说是一个难点,也是今后工作中的重点。
专家点评: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幼儿的安全,这应当是幼儿园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因为生命是第一位的。地震破坏性最大,汶川灾害的伤痛是无法忘记的,经过《地震来了》的活动设计,不仅仅让幼儿从小就懂得生存要历经磨难,要坦然应对,不要怕,并且要掌握必须的知识,学会抵抗,学会抗争,要战胜。活动设计的四个环节很细腻,由浅入深,贴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到达了预防地震灾害,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当然,除了能学到一些了解地震灾害,进行自救的知识外,还要注意突出助人、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引导和培养。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雷电构成原因和危害。
2、经过大家讨论、经验共享,明白雷雨天自我保护的正确方法。
3、增加对自然现象的了解。
活动准备:
1、雷雨图片,磁带:雷雨。
2、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1、听雷声磁带,引出话题。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见过打雷和闪电吗?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我的感觉。
2、出示图片,了解雷雨构成的原因,提议教师提问。
为什么会打雷和闪电?
教师简单介绍:雷雨常常会在夏季发生。因为夏天空气急剧上冲,使得云朵里带有许多的电。当云和云碰撞时,就会发生打雷和闪电的现象。
想一想,你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见打雷?
教师小结: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告诉幼儿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传播得要快,所以先看见闪电,然后听见打雷。
3、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师生共同讨论:雷雨时自我保护的方法。
看图说说:下雨打雷了,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做?这样做安全吗?
雷雨时,在家里的小朋友关上电视对吗?为什么?
(雷雨时,要把家中的电源切断,最好不要使用任何电器。因为电线受雷击后,很容易把强大的电流传到电器上,使电视机、电脑等电器发生爆炸或烧起来,造成危险。)
雷雨时,不能在哪里躲雨?为什么?
(雷雨时,不能在空旷的地方停留,更不能玩地上的积水,还不能在大树下躲雨,也不能在高压线附近走动。因为水、木、铁都会导电。)
雷电会给人类带来哪些危害呢?
(雷电会击中人或动物,还会引起火灾。所以此刻人们在高楼上装有避雷针,使雷电不会击中高楼。)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 篇3
活动名称:
认识常见的安全标记
活动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分析标记图的图案,了解这些标记的实际意义。
2、经过寻找生活中的安全标记,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记和人的生命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
3、在制作安全标记的过程中,加深对安全标记的认识,培养必须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常见的安全标记图:红、绿灯;禁止吸烟;禁止攀爬;禁止通行等。
活动过程:
一、教师首先出示红、绿灯的安全标记图,引导幼儿观察:这是什么?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标记?这个标记告诉我们什么?标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分别出示其他标记,引导幼儿认识具体方法。
二、结合日常生活,组织幼儿分组讨论,扩大对各种标记的认识。
提问: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什么标记?它们是什么样貌的?你明白它表示什么意思吗?用笔画下来。
分别请每组幼儿介绍自我小组讲述的标记,全班交流小朋友见过的标记。
三、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读一读书上的安全标记,请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两个框子中自我设计或见过的两个安全标记。
四、讨论:
1、生活中,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标记?标记有什么用?
2、想一想,在我们班上、在我们幼儿园,哪些地方也需要有安全标记呢?
让幼儿分组讨论,并记录,教师汇集幼儿的记录结果,共同讨论研究,选择一致的安全标记。
五、小组制作标记。
幼儿分组讨论时,表现的很热烈,小朋友说了很多,并且小朋友记录的也很认真。
活动反思:
在我们生活中,安全标记可提示和警告人们注意安全,所以认识安全标记能够训练幼儿的自我保护本事。活动中幼儿表现的很积极主动,也许时因为在中班时曾初步学过安全标记的原因吧,其中幼儿对红绿灯、吸烟、急救电话等认识的最为清楚,总之,经过整个活动全班幼儿基本都认识了常风的交通标记、安全标记,并懂得了其主要作用。整个活动效果较好。
总的来说,对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培养幼儿保护本事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每个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平安。所以,我们每个保教工作者、家长都应当做到防患于未然,打好这个持久战,去除一切可能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危险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切记,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安全这根弦。
幼儿园大班安全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常用的家用电器的名称、用途。
2、经过迁移生活经验,共同讨论,获得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3、活动中能进取表述自我的意见,并认真倾听他人讲述。
活动准备:
家用电器的图片、幼儿人手一册书。
活动过程:
一、逐一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师:这是什么?师:它们怎样才能工作,它们都需要什么?
师:许多小朋友的家里都有这些东西,他们都需要“电”才能工作,所以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用电器”。
二、迁移生活经验,共同讨论安全使用家用电器的粗浅知识。
师:使用家用电器首先要做什么?师:通电源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师:使用时将插头插在插座里使电器通上电源,可是在插插头是要注意手不能碰到铜片,更不能把手伸进插孔中,这样容易触电。
师:想一想,使用家用电器时,还要注意些什么?
师:教师那里还有几个问题想问问你们。(题目附后)
三、引导幼儿看书。
师: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这样做安全吗?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