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痴》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白痴》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白痴》读后感 篇1
中国古代的爱情传说故事中,很有些匪夷所思在内,而居然能传诵久远。看来,除了说明中国人在传统生活中根本不懂得男一女爱情之外,还蠢笨得可以。
男一女同窗共室三年,只因女的扮了男装。所以不知是女子的故事大家最熟悉了。这故事并不是妙在三年之久不知同房是异性,而是妙在一知是异性,就立即对之生爱,要娶她,娶不到,就要死要活。本来是对男同学的感情,霎时之间,可以“自动转账”,那么男一女之间的恋情,岂非滑稽得很?
而这样的一个故事,居然便是爱情故事的代表作!还有一个故事:男的约了女的在桥下见面,男的先到,等着等着,女的还没来,潮水涨了,男的由于要守信,不肯离开桥下,叫河水淹死了。
这种故事,听的人要是竟然没有疑问,全盘接受,那么这个民族也不会有什么希望了!守信固然重要,但离开一下桥底,到桥头上站着,又有何妨?女的来了,是看到男的站在桥头高兴,还是看到桥下一具浮一尸一高兴?
或曰,只是故事,何必认真。
实在非认真不可,这种白痴故事,也被当爱情故事的典范!
《白痴》读后感 篇2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这本《白痴》,前前后后用将近一个月时间,60万字的篇幅塑造了当时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俄国社会的一角。我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梅诗金公爵没有那么喜爱,他太理想化与圣人化,让人生不出好感。反而是那些围绕在公爵身边个性鲜明的人物让我印象深刻。
能把两天前看到的报纸上的新闻当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奇闻讲给别人听的吹牛大王。身患肺病马上就要死去发表长篇大论后自杀未遂的青年。
最让我深深着迷人物是娜斯塔霞。她充满了疯狂气息且性格鲜明。娜斯塔霞把罗果仁买她一夜的10万元打捆扔进燃烧的壁炉里,扬言如果加尼亚肯伸手进火里把钱扒出来就把钱给他,贪财的加尼亚经受了灵魂的考验,最终晕倒没有去火里扒钱。
娜斯塔霞从小被人蹂躏,她深深的厌弃自己,却又靠着自我折磨痛苦的活着。公爵想要用自己的理想主义去拯救他身边的人,对娜斯塔霞公爵充满了悲悯的爱怜,愿意为了救赎娜斯塔霞和她结婚,却完全没有成功。
娜斯塔霞在和公爵举行婚礼前逃跑了,最终走向死亡。这不得不说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悲剧,想要救赎却走向死亡
《白痴》读后感 篇3
在学习中,我阅读了《我是白痴》这本书。也是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位特殊的孩子所拥有的简单的快乐和烦恼。
书中讲了一个名字叫做彭铁男的小男孩,他天生智力发展迟滞,智商不高,是一个又单纯又善良的傻傻小孩。他不知道分数的概念,他只知道“数学课要一直假装吃饼”;铁男虽然是一个所谓的“白痴”,但他是个好孩子。为了和“跛脚”的友谊,他一直陪着“跛脚”慢慢跑。彭铁男他每门功课都是“鸭蛋”,唯一能及格的就是体育了,然而,他为了朋友选择了陪朋友一起跑,最后比别人多跑了一圈,他却说这一圈是送给“跛脚”的。铁男他也很热心,负责每天提开水。同学们很会喝,一下子就喝光了。他的智商真的是有问题,但是他很希望自己能学好,他认真地学,认真地记。他为了能做一朵小红花给妈妈而兴奋,尽管他不知道这是对母亲的爱;他很想学习包扎,以便在妹妹摔跤后,可以替妹包。
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过一个智商不太高的一个小男孩的视角来看世界,对于正常人来说,白痴是失败的、也是痛苦的。而对于白痴来说,正常人的生活其实不需要那么复杂。两种不同的视角,反而会折射出正常人因为复杂得到的更多困惑和艰难,生活反而因简单而美丽。
《白痴》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我是白痴》这本书,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名叫彭铁男的小男孩的故事。他在别人眼中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白痴,他的智商很低,别人说的话总是似懂非懂,连丁同让他去掀班长的裙子就能当英雄这样的蠢事都会去做。但是他也做了许多令人感动的事,每天早早的去学校为班上提开水,月考的时候老师没让他去学校,同学们就没有水喝。别人都嘲笑“跛脚”但他和“跛脚”成为好朋友,为了让“跛脚”体育考试及格他多跑一圈送给“跛脚”。
读了这本书我感到:彭铁男虽然智商很低,但他心地善良;虽然他听不懂但上课还是很认真的听讲;他爱护班集体。想想我的表现有些地方还不如彭铁男,上课经常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给老师添麻烦给家长添烦恼。我要学习彭铁男做一个家长的好孩子,老师的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