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4以内手口一致地数数以及认识数字1、2、3、4。
2、复习红黄蓝绿颜色,巩固方形、圆形、三角形及半圆形的图形。
3、乐于参加数学操作和游戏活动。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四间蘑菇房子,在每座房子的房顶上分别有贴有1个半圆形、2个三角形、3个圆形及4个方形;一只小鸡、两只小猫、三只熊猫、四只兔子的图片。
2、幼儿数学用书及人手一份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师:
今天董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小动物家玩,你们想去吗?
二、学习4以内的数数,感知4以内的数量。
1、教师出示绿房子,引导幼儿观看房子上的.图形。
师:小朋友看,这个蘑菇房子上有什么图形?(三角形)
我们一起来数数有几个三角形?(2个)
猜猜里面住着谁?(小猫)
请小朋友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房子里面住着2只小猫。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分享的乐趣。2个三角形和2只小猫都可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2)
2、依次出示黄房子、红房子和蓝房子,学习1、3、4手口一致的点数。
三、游戏活动:学做小动物。
请幼儿们当小动物,教师用三角铁敲几下,幼儿就学做小动物叫几声或跳几下,进一步巩固4以内数的感知。
四、幼儿操作
1、教师:小动物们找到了许多闪闪发光的宝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都得到了什么样的宝石?
小熊的袋子里是什么形状的宝石?(方形)有多少颗?(4颗)教师示范用油画棒涂画4颗宝石。
2、幼儿操作,分别数一数小动物找到了什么形状的宝石,有几颗,在相应小动物的图片旁边涂画相应数量的宝石。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能感知到事物的数量关系并能手口一致地点数4以内物体的数量,是小班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本节课我注重从感知入手,结合生活经验,感知4以内的数量,通过游戏使幼儿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和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2、会手口一致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3、能按数拿取相等数量的'物体。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实物纽扣、树叶、珠子等一到5个,圆点卡片一到五个。
2、图片一幅,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复习"5"以内的数数。
2、出示图片,幼儿观察、自由讨论。
师:开学了,小兔要送花给我们小朋友。大家看一看,上面都有些什么?小朋友们一起数一数图中各种东西的数量(一辆小车、一只小兔、两个车轮、三个气球、四只蝴蝶、五朵花)。
教师说图中的任一内容,幼儿出示相应数量的圆点卡片。
3、幼儿操作练习:按数取物。
(1)请幼儿观察篮子里的物品,说一说哪些可以放在一起数,哪些不可以放在一起数。为什么?
(2)请幼儿拿出各种实物,数一数,各有几个,说出总数。
(3)教师报数,请幼儿拿相等数量的物品。
4、玩"手指游戏"。
游戏开始,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拍拍手,藏小手(双手放背后)。你出"5"(教师伸出5个手指),我出"5"(幼儿伸出5个手指)。数一数。对不对?(幼儿点数手指,并说出总数。)对,对,对。(用同样方法,教师分别出示1个、2个、3个、4个手指,游戏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本节课没有纠正幼儿说的内容的对与错。游戏有点复杂,幼儿的年龄太小,对于老师说的汉语有点难听的不太懂。教具不太吸引人。课后的儿歌应让幼儿多学习。再上一次,我将准备一些更好的教具,更有趣的游戏。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学习3以内的数数。
2、学习单位量词,了解数的实际意义。
3、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5、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活动准备:
小猪洗澡的图片,1—5圆点卡片和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看图说话
1、出示图片,你们找找看图片上那些东西只有一样?(请幼儿上来边点边说,教师总结)
小结:一只小猪、一个水桶、一块肥皂、一条裤子……
2、那你们再看看那些东西是有两样?(让幼儿个别回答,说出物品的'单位量词。如果幼儿一开始说不出来,教师可以帮忙提醒。)
3、图片上有数字"1"和数字"2"表示的东西,你们看看有没有用数字"3"表示的呀?(幼儿个别回答)
二、认识数字
1、刚才你们找到图片里有一只小猪,一块肥皂,那你们看看这张原点卡片用什么数字宝宝来表示啊?为什么?(教师出示圆点卡片。)(用"1"来表示,因为有一个圆点。)
2、很棒,我这里还有两张原点卡片,你们找找谁是这两张卡片的好朋友?(幼儿个别上来操作)
三、编数数歌
1、好,现在老师有一首很好听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学呀?(想)
2、教师范念:你数1,我数1,1只小猪来洗澡;你数2,我数2,2条毛巾擦擦背;你数3,我数3,3滴水珠淌下来。
3、好,儿歌里说了些什么?(幼儿个别回答,教师总结)
4、你们一起来跟我念一遍儿歌好不好啊?(好)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3以内的数数,还学了数数歌,你们回家帮这首数数歌编一套动作,明天来幼儿园告诉我好不好啊?(好)
活动反思
1、本节课选题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本节课思路清晰,环节设计新颖,抓住了幼儿喜欢小动物的心理,并加入游戏,充分调动了班级幼儿的积极性。与老师配合的很好。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能有兴趣地学习、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初步感知绕口令的特点。
2、学习理解诗歌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重点难点
重点:能有兴趣地学习、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初步感知绕口令的特点。
难点:学习理解诗歌中一些韵母相同的字:虎、鹿、猪、兔、鼠。
活动准备
大幅背景图、五种动物图片各两份。
活动过程
一、动物游戏,引发兴趣。
1、请幼儿仔细观察,背景图上都有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依次出示分解的背景图)。
2、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群动物客人,它们要和小朋友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请你们来找一找,它们分别是谁?都藏在哪里了呢?(请幼儿捂上眼睛,教师把动物在图上藏好)。
二、结合图片,尝试学念
1、 请一位幼儿来指出在哪里找到了什么动物,然后老师用一句好听的话来形容它,如:山上一只虎,幼儿跟念(以这种方式将所有的动物找出)。
2、 教师依次将幼儿找出的动物顺序贴在分解图上,然后请幼儿看着分解图,将刚才的句子连起来,学念绕口令的前半部分。
3、 请大家数一数,学念“虎、鹿、猪、兔、鼠”(要求幼儿能将这几个字读准确,并能连贯地念)。
三、反复念读,巩固练习。
1、 老师范念绕口令一遍,幼儿认真倾听。
2、 第一遍念读,要求幼儿跟着老师慢慢地念,将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念准确。
3、 第二遍念读,要求幼儿跟着老师完整、连贯地念,基本完成绕口令的记忆。
4、 第三遍念读,要求幼儿自信、大胆地在没有老师的领读下念完绕口令。
5、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再进行适当的反复练习。
四、延伸学习,加强提高。
1、 教师快速念一遍绕口令,提问:这一遍你们听上去跟老师第一遍念的有什么不一样?
2、 总结绕口令的特点:有些字音很相近,容易念错,但要念得既快又准确。
3、 课后要求:请幼儿回去反复练习,并逐渐加快速度。
教学反思
(1) 在第一次试教后我就发现,幼儿虽能根据图片记住绕口令的内容,但在句子的顺序上容易颠倒,常常是念了这句不知道该念哪句,也因为背景图片的制作时,忽略了这一问题,使幼儿在这一点学习上产生了困扰。之后经汤老师的指导,我将图片上的背景和动物另外分解出来按顺序排列,让幼儿看这个模板学习,果然在开课时,这一方法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幼儿也克服了这一难题。
(2) 根据我班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汤老师给我的建议是舍去最后用节奏拍打的环节,以幼儿将绕口令念熟为目标。活动开始的游戏幼儿都兴致盎然,但接下来的学念环节明显少了之前的兴趣和积极性,反复的学念让课程显得有些枯燥。之后我总结到:这主要是学念方式的过于单一,其实可以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来一个小竞赛;也可以请幼儿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上台表演,奖励小红花。这样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气氛或许会更妙趣横生一些。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 篇5
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通用12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数学活动数数教案及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