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我能行”的自信心及克服困难的勇气、毅力。
2、培养幼儿互助、合作、友好交往的品质。
二、活动准备:郊游所需的物品;事先联系好公园。
三、活动建议
1、出发前谈话,激发幼儿的自信心和努力克服困难的意识。
(1)为什么要自己走着去?(我们是大班小朋友,可以走长一点的路了,所以要锻炼自己。)
(2)我们走很长的路,还背着包会不会累?(对,看谁能克服困难,不怕累。)
(3)看到别人走累了,我们怎么办?(帮他拿东西,还可以为他鼓劲。)
(4)被别人帮助的小朋友怎么办呢?(别人帮助我还是要努力坚持,我可以有礼貌地告诉他,谢谢你,我能行。)
2、我们在路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看路、不掉队、不打闹、互相帮助。)
3、鼓励幼儿良好的行为表现:走了这么长的路,实际上还是有点累的`,可小朋友怕了吗?没有,说明我们很勇敢,能努力的坚持,真棒!)
4、二人三足游戏:两个人绑着腿走路,不象我们平时走路那么容易,还要上山坡就更难了。我们小朋友很勇敢的克服了困难,登上了山顶,感觉高兴、自豪吗?以后我们再遇到困难应该努力克服,坚持到底。
5、自由活动:鼓励幼儿友好谦让。
6、回园讨论:
(1)为什么不坐车回去?为什么不让老师帮你们拿着书包回去?
(2)我们走回去比走着来还要辛苦,还要困难,走不动了背不动了怎么办?
(3)到幼儿园了,你们感觉怎么样?今天小朋友们真了不起,老师为你们感到自豪,为你们鼓掌!
大班教案 篇2
一、设计意图:
“我要上小学”是我班最近刚开展的主题。随着毕业时间的临近,跟着爸爸妈妈去小学报名,孩子们自然转向了读小学的话题。为此,我们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买书包、学习用品等,并带到幼儿园里来,开展了主题“我要上小学了”。学习活动“小书包”我结合了教材上的第一个二级主题:我和书包做朋友和第二个二级主题:书包里的朋友。每一个孩子的书包都有它的来历,我就让他们自主地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激发他们入小学的欲望。书包的识别、书包的整理都是孩子最有益的经验,孩子通过观察了解各种书包的外形,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辨别自己的书包。在整理书包的过程中,以动制静,充分让孩子动手操作,并把自己整理的方法和同伴一起交流分享。当即时生成一些问题,如“书包里是不可以放玩具和零食的”等等,我觉得很有价值,就进行点拨,让孩子充分的交流、讨论,丰富他们的经验。在活动中,我又整合了自编的歌曲“小书包”,让幼儿在唱唱、跳跳中进一步感受背上小书包的神气,激发上小学的愿望。
二、活动内容与要求:
1、观察、讨论书包的外形、特征等,尝试正确使用小书包。
2、初步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三、环境与材料的准备:
为了主题的顺利开展,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上的主题,对每一个点进行了研究,明确了各个小主题,并做了一些前期的准备:
1、开家长会,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准备书包、学习用品,并带到幼儿园来。
2、区角活动的渗透。在区角中投放各种小学里要使用的文具,让幼儿写写字,整理整理书包。
3、更换班级主题环境,创设了“小学校园”“我的小书包”等等。
4、准备了关于小学,书包等歌曲,让幼儿听。
5、带幼儿参观小学,和小学生一起交流,感受小学和幼儿园的异同。
6、班级里悬挂倒计时牌,让孩子们在每天的'翻翻、数数中萌发入小学的愿望。
7、问题角的创设。我们提出了“为什么上校学要带书包?”“为什么上校学要戴红领巾?”“书包里该放些什么东西?”等等问题,
让幼儿在问题中发现幼儿园与小学的不一样,激发他们想入小学的愿望。
四、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T:我们离幼儿园毕业已经进入倒计时了,还有几天啊?(20天)
再过20天我们就要毕业,做一个真正的小学生了。我们做小学生要准备些什么呢?(买新衣服,买书包等)啊!今天你们都带来了自己的书包。
(二)互相交流讨论书包是怎么来的?
1、你的书包是怎么来的?(幼儿交流)
2、教师小结:施老师知道了你们的书包有送的,也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买的。他们希望你们以后做个好学生,戴红领巾,做大班长。
(三)互相交流讨论书包的外形、特点等
T:那你的书包是什么样的?我们找个好朋友介绍一下吧!
1、和同伴交流书包的外形、特点
2、个别介绍
Q:如果班级里的2只书包一样,你怎样来识别呢?(幼儿充分讨论)
教师小结:我们的每一只书包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可以双肩背,有的可以拎的,还有的书包是拉链的,有的是按钮的,而且每个书包上口袋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
3、交流讨论:你的小书包里放些什么呢?
Q:上小学可不可以拿玩具?
让幼儿充分讨论
Q:书包里可以放点心零食吗?
教师小结:原来书包里也是一个小世界,所有的学习用品都可以放在里面,现在让我们把书包里的东西一样一样拿出来,看谁整理的又快又好。
(四)尝试整理书包
1、幼儿尝试整理书包
2、个别幼儿介绍
T:你是怎么样整理的?
Q: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教师小结:哦,原来书包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要放在各自的地方,这样我们拿的时候就很方便了,很快就能找到。
(五)舞蹈《小书包》
T:你们的书包整理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背上小书包,学做小学生吧。(
幼儿用舞蹈来表达表现背上书包的神气,进一步激发上小学的愿望)
五、活动延伸:
1、和小学生做朋友,和哥哥姐姐一起再一次整理书包,观察书包里有没有缺少学习用品?如果缺少,交流少了什么?为什么不能少?
2、整理铅笔盒。看看铅笔盒的文具,用用、试试,了解他们的使用方法。
3、根据教材上的案例与分析,我们还将制作背上小书包计划,让孩子尝试按计划带学习用品。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帮助幼儿熟悉音乐,感受音乐的节奏,发展幼儿的模仿能力及姿体表现能力.
2、 了解图谱的节奏及符号代表,并根据图谱学会拍打节奏.
3、 学会跟音乐进行演奏,培养幼儿之间团结合作的..
活动准备:
1、 图谱一幅;彩球人手一份; 各种小乐器。
2、 歌曲《娃》;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感受音乐的美。
1、出示课件.
2、请幼儿欣赏一遍音乐,跟音乐做徒手动作,感受音乐的节奏.
3、集体跳彩球舞,进一步熟悉音乐.
二、出示图谱,学习音乐节奏.
1、利用图谱学习各种节奏.
2、能用乐器根据图谱的各种节奏型进行拍打.
三、幼儿集体演奏.
给每组幼儿不同的乐器进行听音乐演奏,教师进行指挥.并根据班级情况交换乐器进行演奏.
四、延伸活动:
邀请客人进行参加演奏活动.
大班教案 篇4
大班语言活动:
烟斗萨克斯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小老鼠聪明、善良的形象。
2、知道吸烟有害人体健康。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活动准备:
萨克斯音乐一段,故事PPT,故事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美妙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萨克斯音乐)
2、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你能猜猜这么动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呢?
(通过一段萨克斯音乐,组织幼儿讨论,引出活动的主题,激发幼儿对故事欣赏的兴趣,为下面的活动打下伏笔。)
3、出示图片,介绍乐器萨克斯
你们看看,萨克斯的外形像什么?(发挥幼儿想象力)
4、出示图片,介绍烟斗
有一只小老鼠,它能把抽烟的烟斗变成能演奏美妙音乐的萨克斯,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教师讲述,初步感知故事
1、听录音,思考:
这只烟斗是谁的?小老鼠为什么要把老爷爷的烟斗做成萨克斯?
2、引导幼儿回答,初步感知故事内容
三、逐幅出示图片,第二遍讲述故事
1、出示图3—1,提问:
小老鼠怎么样了?为什么会这样?(丰富词:呛、烟雾)
你身边有人抽烟吗?你喜欢抽烟带来的烟雾吗?闻到后你会怎样?(通过让幼儿联系生活经验,体会小老鼠的难受,和抽烟烟雾带给别人的痛苦。)
2、出示图3—2,提问:
小老鼠在干什么?它想了个什么好办法给老爷爷治病?
老爷爷为什么会生病呀?(体会抽烟不仅会危害别人的健康,也会危害自己的健康。)
3、出示图3—3提问:
老爷爷的病好了吗?是什么治好的?
老爷爷的病好了以后发生了什么事?他们的萨克斯演奏给人们带来了什么变化?(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快乐)
(以分段欣赏的'形式,通过开放式的问题,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讨论,为幼儿提供了说话和表现的机会。与此同时,更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四、完整欣赏,总结提升
1、你喜欢这只小老鼠吗?为什么?
2、小老鼠不但没有嫌弃爷爷,还帮爷爷戒烟,你觉得它怎么样?(引导幼儿用聪明、善良等词语)
(通过图片完整的欣赏故事,使幼儿对小老鼠机灵、聪明的形象印象深刻,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涵。)
五、讨论延伸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吸烟好不好?为什么?
如果你是这只小老鼠,也有这么一个烟斗,你会把它变成什么?(播放萨克斯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