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滴水穿石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滴水穿石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滴水穿石》这篇文章。读完后,我感受很深,尤其是想到:水滴的力量是那么微不足道,竟然能将坚硬的岩石滴穿,感到很不可思议,从而觉得,水滴都能滴穿岩石,那么我们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任何事只要你专心致志,坚持不懈地去干,肯定能干成。这就是我从中理解到的滴水穿石的启示。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作者游安微广德太极洞“滴水穿石”景象后的感受,又举了古今中外名人的事例来加以说明,最后又告诉了我们滴水穿石的启示,升华了主题。
看完这篇课文后,我不觉感慨万千,又想到了许多在成才路上遇上崎岖和坎坷,最后“滴穿”一块块“顽石”而取得成功的名人们。比如著名作曲家贝多芬,说起他的曲子人人皆知,但有可能不知,这每一首曲子都是贝多芬历经千难万苦才创作出来的。贝多芬自幼酷爱音乐,后来曾跟随各个大师学习音乐,然后自己尝试作曲。但不幸的是,贝多芬在三十多岁时耳朵就聋了,这对每一位音乐家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但贝多芬仍坚持不懈地作曲,终于克服了听力上的困难,创造出了一首又一首美妙动听、脍炙人口的曲子。
如果说贝多芬只是生理上的痛苦,那么诺贝尔就是亲情上的致命打击。诺贝尔从小就和父亲、哥哥在一起发明炸药,在经历过几次成功后,不幸降临了。在一次实验中,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众人都劝说诺贝尔不要再做下去了,但诺贝尔毫不气馁,锲而不舍,经过了几百次的失败,终于制造出了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这样的例子在我国也有很多,比如近代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他从小家境贫寒,但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于是就买了小镇上唯有的三本数学书,刻苦钻研,并逐渐发表论文,又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举世瞩目的大数学家。
看到这么多名人事例,我不禁想到了我自己,我以后一定要像他们这样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信念,把一切事情都持之以恒地做到最好。
所以,我一定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滴水穿石读后感 篇2
今天,胡老师带着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课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块石头的上方总是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无论白天黑夜,水滴总是持之以恒地往下滴,天长日久,终于有一天石块被滴穿了。
从课文中我领悟到,“滴水穿石”不仅仅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它更是一种令世人叹服的精神。人有了这种精神就能成就事业,创造人生的辉煌。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靠着这种精神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靠着这种精神一生拥有了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靠着这种精神使他的绘画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联系这个单元的前三篇课文,我得出同样的感悟: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正是靠着这种精神解开了“天火之谜”,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正式靠着这种精神从厄运中重新站起来新写成一部更加翔实、精彩的明史巨著,诺贝尔正式靠着这种精神发明了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很自然地,我想到了自己。爸爸妈妈和老师都说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可是我的学习成绩却总是一般。平时父母和老师说我不够专心,我不服气,现在我知道了什么叫不专心。在课堂上,我一会儿耍笔玩,一会儿画画,一会儿用纸折小动物,经常不知道老师提的是什么问题,不知道老师对我们的学习要求是什么;在家里写作业的时候,我总是刚动笔就想到客厅看电视,做了不到两道题又拿出卡通书翻看,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在书上涂涂画画……别的同学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我常常是从晚上七点做到晚上十点还没有完成。我想,如果我把做事三心二意的毛病改掉了,我就会少受父母的责骂,少受老师的批评,成为一个真正聪明的学生。想到这里,我决心做太极洞里的水滴,不做天空中的雨水。
我也有美好的理想,《滴水穿石》让我懂得了怎样才能取得成功。
滴水穿石读后感 篇3
学完课文《滴水穿石》,我深有感触。
课文是一篇议论文,主要讲述了作者的“目标专注就能实现理想”的观点。首先,作者以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现象引出了观点,中间透过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等成就事业的人与雨水的三心二意说明了自己的观点,最后总结观点,告诉我们启示。
文中的字字句句都透露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常常令我浮想联翩。在“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有目标、会坚持,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中,我想到了我的每晚积累3个成语和1首古诗词。有时,我觉得太费时刻,就停止积累,但总会觉得只有坚持下去,我才能学到更多东西,于是又开始了积累。从二年级到此刻,我就是靠着这个感觉,日积月累,得到了许多知识。在“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中,想到了我拉小提琴,三年级时,我曾放下了它,但又拾起了它,才考过了四级……
同学们,牢记滴水穿石给我们的启示吧: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必须能够实现我们完美的理想。
滴水穿石读后感 篇4
今天,我们学了《滴水穿石》一文,明白了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
《滴水穿石》一文主要写了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块状如卧兔的石头,石头正中有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这小洞是由石头上方的水滴接连不断地滴在同一个地方,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奇观。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孜孜不倦,研究电学,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地创作,技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由此说明了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取得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