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微文呈现整理的《槐乡五月》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篇1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当我们走进五月的槐乡,漫山遍野的槐花如雪似玉,香气四溢,把我们深深的吸引。在你脑海里,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 满树的槐花就已让人沉醉,难怪作者在文章结尾发出深深的赞叹——(出示结尾,引读)
3、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槐乡,成为槐乡的孩子。一边领略槐乡五月的美景,一边通过学习解决这些问题,有信心吗?
二、品读课文。
(一)为什么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1、槐乡的孩子们,走进槐乡吧,读一读课文,从哪里你能发现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自读,画句子。交流前提出听的要求
2、你从哪里看出来的?选一句说说
(1)“中午,桌上就摆出……香海中了。”
指名读,说。
还有谁找的是这句,谁来补充。(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浸……)
师生对读:你们已经抓住关键词体会了。多香的槐花饭啊,槐乡的孩子,轻轻闻一下,鼻中一股淡淡的——;再闻一下,香气充溢嘴里,口齿留香,真是一股——;忍不住在闻几下,香气越来越浓,完全沁入心脾,那是——。浓郁的槐花饭香和一树树槐花散发的香味融合起来,这时候,连——,整个槐乡——
多香啊,香气就像还有一般把我们包围。让我们再一次感受这槐花飘香的季节吧!齐读,板书:香味浓
(2)“在洋槐开花……不想回家。”
指名读,说。(抓熏醉,傻呼呼,不想回家)
说的很好,你现在就是那外乡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能读出来吗?
教师:飘香的季节,使外乡的孩子都沉醉了。
(3)第三节 指名读,说,补充说
教师:在这飘香的季节,花香不仅扑鼻,更香入孩子的嘴里,可真有口福啊!
3、小结:通过身临其境的体会语句,我们确实感到五月是槐花四处飘香的季节。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吗?
(二)可是,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
自读课文,画词句,全班交流:我们在这槐乡五月里,为什么而快乐呢?
1、采花之乐 指名读,说,补充
“啪啪啪……” 脚步的轻快体现孩子心情的愉快
“喜盈盈的满足” 为什么满足呢? 板书:采花
谁踏着轻快的脚步来采花?指名读
2、送花之乐 自读,你从哪里感受到快乐?
(1) 多么香甜美味的槐花饭啊!作为槐乡的孩子,你受到如此热情的招待,还想回家吗?
教师:槐乡的香让人醉,槐乡好客的'孩子更让人爱,这绝美的风景,这甜甜的槐花蜜,还有这美味的槐花饭,真让人流连忘返。
(2) 再读读,如果你是槐乡孩子,你快乐吗?为什么?把好的东西和别人分享,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槐乡的孩子真是热情好客。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共同体会槐乡孩子的快乐吧。齐读
3、戴花之乐 吃花之乐
(1) 小姑娘 读 说
教师:小姑娘们戴上槐花,变得更美,变得更香,多快乐啊!女孩子们,想不想像槐乡的姑娘那样美一美?现在想象自己胸前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来读这段话。女生读
当你带着槐花,有什么感受?(脚步轻盈,香气随你而飘,高兴得似乎飘起来)教师点出“飘”
(2) 男孩子呢?(大大咧咧,不时,塞上一把)
男孩子们,想吃吗?通过想象去读,你一定能够感受到槐花的美味。男生读
4、小结
(1) 教师:除了能够采花,送花,戴花,吃花以外,看到美丽的槐花,闻到扑鼻的花香,你们也同样感受到快乐。
(2) 我们已经通过课文词句体会到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问题解决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出示填空 练说
在五月的槐乡,槐花盛开的时候,槐乡的孩子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可以( ),还可以( ),感到( ),所以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这个问题解决了吗?(3) 学到这,你们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可爱,热情好客,勤劳)
教师: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五月,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而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勤劳可爱,使得槐乡人情味十足,花香显得更加浓郁。
3、 小结板书:不喜桃花三月艳,但爱五月遮天槐。槐花饱了我们的眼福,填了我们的肚皮,香了我们的村子,更甜了我们的生活, 槐乡五月,不仅花美,这里的人更美;不仅槐花香味浓郁,这里的人情味更浓。难怪作者如此喜爱槐乡,让我们有感情的读最后一段。齐读。
三、总结全文
槐花的美丽芬芳,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槐乡独特的乡村风情让我们陶醉,使我们产生了把槐乡介绍给更多的人的冲动,让它也变成游人的季节。那么,就让我们一起策划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吧!
可以写一份以五月请到槐乡来为主题邀请书;
为槐花节提供一份槐花美食套餐;
设计欢迎标语。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篇2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11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槐乡五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篇3
《槐乡五月》是苏教版第六册中的一篇文质兼美、情景交融的抒情散文。作者以优美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槐乡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对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全文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景色美、人情美、文字美,所以,我在教学本课时着重引导学生感悟美、体验美、积累美。
一、个性阅读,感受“飘香的季节”,赏槐花之美,品语言之神韵。
1、自主探究感悟美。对这样一篇诗一般的美文,不同的孩子感受各异。我让学生们通过个体自主感悟,说说槐乡的槐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自行体会槐花的多、白、美、香的特点,再使学生有目的地品味文中优美的文字,体会不同的感受。
2、感情朗读品味美。我曾听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读是基本手段,读是综合,读是表达,把读变成一种理解,一种评价。”我觉得这话非常有道理。课文诗一样的语言直接激发了学生感情朗读的欲望,欣赏着美丽动人的槐花,伴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学生静心朗读体味,通过个体领悟读、集体感受读、男女比赛读,让自主体味后的朗读,读出文的意境。
3、个性想象表达美。本篇课文对槐花的描写,留下了许多艺术的“空白”,比如“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就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的槐花”,教学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现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让学生展开充满诗意的想象,对槐花之美进行再创造,这是对课文语言文字的进一步理解和提升。
二、创设情境,领悟“孩子的季节”,感孩子之美,悟乡村之蕴意。
如果说感受“飘香的季节”是本文重点的话,那领悟“孩子的季节”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怎么让学生体会到槐乡孩子的好客、能干、可爱其实就是孩子在这一季节里快乐的表现,怎么让学生明白这槐乡五月就是孩子们欢乐的季节、喜爱的季节、自豪的季节呢?
对于年龄较小、较好动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如果先让他们去感受槐乡孩子那些可贵品质,再从中去体会槐乡孩子快乐的话,这无疑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想,何不让他们自己去亲身体验一下做槐乡孩子的快乐呢?为此,我创设情境,让同学们一起走进槐乡,当一回槐乡孩子,说说自己在这个季节里心情怎样,都做了些什么?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学生站在课文的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所见所闻,所做所想。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儿童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把自己投入进去。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化了的内容,一下子也变得生动、形象而真切。
整个环节的交流给了孩子充分大的.空间,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快乐,自由地表达心中所感。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为什么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理解了“请吃槐花饭,赠送槐花蜜,用槐花装扮自己,享受槐花香”等等这些都是槐乡孩子快乐的一种表达。
如果说我设计“飘香季节”时注重的是一种静的美,让学生去感受;那么我在设计这一部分时则是让孩子们动起来,让孩子在欢笑中去体验美,一种浓浓的“人情美”。
三、 引导背诵,积累“飘香的季节”“孩子的季节”,品文字之美。
小学语文课本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特别是本篇课文,文字格外优美。如文中一系列的叠词——白生生、白茫茫、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再如文中有不少对偶句,像“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等,这些句子的妙用,浓化了情境的氛围,非常适合学生的积累。为此,我设法激发学生积累美的欲望,通过自己范背,再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是几句,也可以是一句,这样既可以给更多的同学参与的机会,有可快速地测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另外,我在设计作业时,也是针对了本文的特点,让学生或讲、或写、或画,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一种方法,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这对新课程标准也有较好的体现。
《槐乡五月》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请看老师写课题:槐乡五月。(板书,引导学生注意“槐”字的写法)齐读课题。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生字新词的意思。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出、挎走、喜盈盈、浓香、傻乎乎、拌上、咸的、浇上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指点学生要读准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词。
(5)听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练习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