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将要成为小学生了,要更加独立、勇敢地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
2、师生共同解决难题,做好心理准备,努力使自己成为自信、开朗的小学生。
3、积极向往小学生活,同时不忘幼儿园的老师和同伴。
活动准备:
带幼儿参观小学、会唱《毕业歌》
活动过程:
一、回忆参观情景:
教师:
1、小学生是怎样上课的?怎么举手发言的`?
2、你想做小学生吗?
二、设置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准备:
教师:
1、小学和幼儿园有哪些不一样?
2、上了小学以后,班上的小朋友都不认识,怎么办?
3、上课铃响了,怎么办?还可以再玩一会吗?
4、上课铃响了,要先做什么?(入厕或喝水)
5、有同学欺负你了,怎么办呢?
6、被老师批评了,可是不是我的错,怎么办?
7、回家的路上,有不认识的人请你吃东西,还请你去他家玩,怎么办?
8、回家以后,先做什么?做完作业后再做什么?
三、师生共唱《毕业歌》
教师:你们马上要成为小学生了,我相信你们都是聪明
能干的小学生。老师不会忘记你们,你们也不会忘记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对吗?
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毕业歌》。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发展幼儿听信号快速变换方向的能力学前班室内游戏活动教案大全学前班室内游戏活动教案大全。
活动过程
1、老师先向幼儿介绍游戏的`名称及玩法。
名称:《小白兔钻山洞》
玩法:1将参加游戏的人,分成人数相等的三个活两个小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幼儿,每个人手拉手举起来,组成一个山洞。第三组的幼儿就能扮小白兔。
2、游戏开始后,老师将小白兔集合在一起,手拉手边跳边唱。一二组扮山洞的幼儿也随着唱歌,一会儿老师突然喊:“狼来了!狼来了!”小白兔们就一起竞相钻山洞,一个洞只能钻一个人 ,最后有没有钻到洞的人,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就这样,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幼儿相互调换,游戏继续进行。
3、老师带领幼儿进行游戏,并注意安全。
4、游戏结束后,老师做活动总结。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如何正确的穿上自己的鞋子。
2、帮助幼儿识别鞋子的左和右。
3、培养幼儿独立自理的好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鞋子的'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教给幼儿如何提鞋、粘粘扣。难点—帮助幼儿识别左和右。
活动准备
自己穿鞋子,不同类别小粘贴(穿过扣和不穿扣)。
活动过程
一、导入:
组织幼儿坐好,教师检查幼儿午睡后穿鞋的情况。
二、展开:
1、通过检查发现问题。
有的孩子不会穿鞋子,有的孩子不分左右,有的孩子脚后跟没穿进。
2、分步解决问题。
(1)识别鞋子的左右。教给幼儿先把鞋子放在自己的脚跟前,进行比较,看一看哪只脚的形状和哪只鞋子的形状接近,把两只鞋放在一起能组成一个近圆形。然后感觉一下穿上鞋子后是否舒服,如果不舒服就是穿错了。还可以让老师或者小伙伴帮你分一分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2)如何穿鞋子。
先把鞋子穿在脚上,脚使劲往鞋子里蹬,然后将你的第二个手指头伸进鞋子的后面,钩住你的鞋后跟用力往上提。(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3)如何粘粘扣。
先把鞋子的粘扣揭开,将它从旁边的鞋扣里穿过去,然后再将粘扣折过来粘在另一半上,粘好粘紧。(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3、实践练习:
教师讲解完后,让每个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旁边,脱下鞋子自己练习着穿鞋子。提醒幼儿:如果不会分别左右,可以请你旁边的小朋友帮助你、教给你。
教师检查孩子穿鞋是否正确,对个别孩子再进行个别教育。对穿得好的好孩子,教给其他小朋友穿鞋子的孩子进行表扬、奖励。
三、结束:
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提醒幼儿在睡觉之后都要自己练习穿鞋子,不要害怕穿错了,一定要试着自己穿,都要做一个自己事情自己做得好孩子。
教学反思
一节课后,还是有几个孩子不能分清左右,个别孩子不愿自己穿鞋,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准备从这几方面改进。1、出示不同类型鞋子(可以是媒体或者图片),让学生分辨左右。2、让左右不分的孩子走路,其余同学观察后说出发现什么,怎么办?3、在训练一定阶段后,分组竞赛,让穿得好的学生先穿,穿的不好的学生在旁边当裁判,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让穿得不好的参与进来,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4、对孩子要多鼓励,多示范。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爬行动作,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2、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3、培养幼儿爱劳动的情感和克服困难、团结合作的精神。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蚂蚁头饰若干、呼啦圈若干、垫子两个、大小沙包若干、纸箱两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天快要下雨了,我们快来搬家吧。”蚂蚁妈妈带着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钻出洞口,爬过蚂蚁路(手、脚着地)。一个跟着一个钻进洞口。进入新家,来回进行几次。
二、基本部分
小蚂蚁们我们开始搬家了。
让小朋友带上头饰扮成小蚂蚁把食物运回家。
小朋友分成两路纵队,要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小沙包投进纸箱,然后返回,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蚂蚁妈妈发现有一大块食物,可是一只蚂蚁搬不动,怎么办呢?
启发小朋友说出两只小蚂蚁合作完成。
游戏再次开始
两只小蚂蚁合作爬过呼啦圈,越过布垫,把大沙包投进纸箱,投沙包最多的队获胜。
在爬行的`过程中,提醒幼儿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三、结束活动
今天小蚂蚁都很累了,我们互相拍拍身体,放松一下吧。并表扬幼儿的勇敢精神,分享幼儿体验挑战带来的快乐。
活动反思:
户外活动很好的锻练了小朋友的身体素质,还锻练小朋友的语言发展能力、思维能力。组织该活动时应关注每个小朋友的表现,并及时地进行引导和激励,在此活动中忽略了能力弱幼儿的表现。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跳跃、平衡、投掷等技能;
2、培养幼儿“一物多玩”的兴趣和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3、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4、培养机智、勇敢、灵活及遵守纪律的优良品德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废旧报纸每人一张,报纸团若干;
2、猴子头饰若干、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小猴子下山了
1、幼儿随教师一起头戴头饰,手持用报纸卷成的小棒,扛在肩上,随着音乐步入操场,教师指导语:“今天猴王妈妈(教师)要带她的小猴子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搬运桃子,路上要经过许多小沟和木桥,路很不好走。”
2、“猴儿们,操练起来!”幼儿跟老师一起分散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做棍棒操。
二、小猴练武
1、教师指导说:“在运桃之前我们要练练武艺,练好了本领才能把桃子运回来。”
2、练习跳跃、平衡。四人一组,练习跳小沟走小桥,两名幼儿用纸棒摆成小沟,另两名幼儿用纸棒摆成小桥,然后练习跳小沟,走小桥,请配合好的组示范。
3、练习投掷。四人一组,练习把桃子投入山洞,一个将报纸揉成团当桃子,另外三人的纸棒放在地上,拼成△形,当山洞,轮流练习投掷,请4名幼儿示范后,其他幼儿组合练习。
三、猴子运桃
1、做游戏“小猴子搬运桃子”,介绍游戏规则。
(1)4人一组,各组第一个幼儿将纸卷棒横放在地上,跳过纸卷,到前面筐内取一个“桃”(纸团)往回跑,排在队伍后面;第二个幼儿跳过一根纸棒后,把自己的纸棒横放在地上,再跳过去,到前面筐内取一个“桃”后跑回;第三个幼儿跳过一、二根纸棒后,把自己的纸棒竖放在地上,从棒上走过,取一个“桃”跑回;第四个幼儿同第三个幼儿一样。
(2)各组幼儿依次手拿“桃子”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将桃子投入前面的山洞。
(3)教师注意分组指导,培养幼儿的反应力和一物多玩的兴趣。
2、表扬动作快,投得准的小猴子。
四、小猴子回家了放音乐,猴王妈妈带领小猴子,抬上桃子,扛上小棒,踏着步子回家了。
活动反思:
活动的整体感觉是从选材上来看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对于小猴子很感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能探索纸棒的各种玩法,能积极地学习跳跃、平衡、投掷等动作,孩子们一直兴趣盎然,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示范和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两种方法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因为,示范可以让幼儿看到正确的动作姿势,以便幼儿更好地学习;比赛可以巩固幼儿已学的动作,让幼儿产生竞争意识。
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当我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纸棒的各种玩法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积极地踊跃举手,想上来示范;本次活动还促进了幼儿大肌肉的发展。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还比较强, 比较遗憾之处就是,有些幼儿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时候很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都没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这类的孩子,在今后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关注,多给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