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

2025/09/1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小班的幼儿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特别愿意咬人,(还喜欢咬衣服、手绢、纸等)在活动或游戏时,不断地传来“哇”地一声,老师们想过各种方法:诱导、奖励、批评都用过,可对小班的孩子不管用,转眼之间就忘记了。为了加深2-3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印象,我设计了这一节课。

活动准备

利用故事让幼儿同情小兔子,憎恶大灰狼。通过故事让幼儿感悟到:人不能象大灰狼一样咬人,做坏事。

出示图片,幼儿看图片听故事。

活动过程

1、今天是星期天,天气特别好,小兔子提着篮子蹦蹦跳跳来到树林里采蘑菇,它一边唱着歌一边采蘑菇。这时,一只大灰狼从树后面窜了出来,一口咬住了小兔子的腿,小兔子大喊救命啊!救命啊!它的喊声被一位叔叔听见了,叔叔抱起一根木棍朝大灰狼打去,把大灰狼打跑了。可是小兔子的一条腿被咬断了,地上流了好多血,疼的小兔子眼泪直往外流。叔叔把小兔子抱回家,给它敷上药包扎好伤口,然后又把小兔子送回家。小兔子的腿不流血了,可从此以后,小兔子的腿就瘸了,走路一瘸一拐的,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蹦蹦跳跳的地跳舞了,小兔子可伤心了!

2、引导幼儿讨论,大灰狼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问:“你喜欢大灰狼吗?”小朋友异口同声的回答:“不喜欢!”我说:“为什么?”金豆说:“它咬小兔子,是个大坏蛋!”我说:“大灰狼真是一个大坏蛋,我也不喜欢它。我接着说:咱们班有的小朋友咬人好不好?“不好”“对,特别不好,老师、小朋友都不喜欢咬人的孩子”。

3、引导幼儿跟牙齿交朋友。

幼儿看图片听故事。我说:“小朋友看,这个小男孩长着一口整齐洁白的牙齿,谁看见了都说他的牙齿漂亮。可他的牙齿经常哎声叹气的,他说:它不喜欢这个小男孩,因为,小男孩经常让它咬人,还经常让它咬手绢、书。我这么漂亮的牙齿怎么能去咬人做坏事!做不讲卫生的事呢!如果下次他再让我做坏事,我就跑掉,再也不跟他交朋友了。

讨论:你跟你的牙齿是好朋友吗?你让他做坏事了吗?牙齿的作用是什么?

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口漂亮洁白的牙齿,牙齿是我们的好朋友,帮助我们吃各种饭菜、水果、鱼肉,如果没有牙齿,我们就吃不到喷香的饭菜,甜美的水果和鲜美的鱼肉,所以,小朋友一定要保护好牙齿,千万不能再咬人了,也不能咬一些不讲卫生的东西如:“衣服、手绢、床、鞋等。脏东西咬到嘴里,细菌就会跑道牙齿里、肚子里,人就会生病,牙齿就会松动跑掉的!

活动结束:

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了,特别是小班的孩子喜欢重复地听故事,课余时间我就经常给孩子讲这些故事。这段时间班上咬人的事件真的少了许多,我相信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孩子们的坏习惯一定会彻底改掉。

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 篇2

活动设计思路:

1.小班幼儿正处在可塑性很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应该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小班幼儿的语言能力有限,通过这次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丰富词句,还可以让孩子对刷牙和保护牙齿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幼儿常规的培养和形成。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2. 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了解爱护牙齿的基本常识,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3. 在通过学习儿歌操的过程,发展手指(小肌肉)和肢体活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活动准备:

1. 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2. 自制小牙刷和小熊头饰若干3. 儿歌操《小牙刷》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2.进入主题,

具体内容:

a. 教师先给幼儿讲一个《小熊拔牙》的故事;

b. 老师:"小熊有一口白白的牙齿,所以它笑起来很漂亮,可是后来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变黑的? "幼儿:"因为糖吃多了(睡觉的时候都在吃)""因为不刷牙"

c. 老师:"小熊的牙齿变黑了,又难看又疼,我们可不要像它一样,对不对啊!"幼儿:"对!"老师:"嗯!所以,老师今天就要教大家一个刷牙操,帮助小朋友们保护我们的小牙齿,好不好呀!"幼儿:"好!"a.先提示幼儿刷牙前要做些什么:刷牙是先要在牙刷上挤上牙膏,在杯子里盛满水。然后,用水漱一下口。

d. 教师教授儿歌《小牙刷》,并同步作牙刷操的示范动作小牙刷,手中拿, 挤点牙膏把牙刷, 上面刷,下面刷, 唰唰唰唰, 唰唰唰唰, 牙 齿 刷 得 白 花 花。 教师一句一句教幼儿唱儿歌

e. 教师带幼儿边唱儿歌边做动作

备注:

1.如果条件允许,活动开始我会让幼儿围坐在我的身边,以便拉近师幼间的情感和距离;2.幼儿的回答可能没有我设计的那么整齐和规范,在活动当中要适当地进行指导和纠正;3.幼儿的回答若不在我的考虑范围之内或者与本话题无关,要注意倾听并加以引导,而不是不予理睬;4.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意与幼儿的交流、互动,对于幼儿的表现要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对于内向、胆小的幼儿,可以给予肢体语言,如拥抱、抚摸等,但由于陌生的关系,幼儿可能还不能适应与你亲近时,不要强求;5.动作的难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做一定的调整。

活动延伸:

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爱护牙齿,坚持每天刷牙。

活动小节:

1.小班幼儿正处在三岁至四岁之间,也正是性格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日常的行为规范或卫生习惯作为教学内容,促进幼儿发展;

2. 小班的幼儿的观察力刚刚萌芽,还没有学会关注周围事物,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话语往往很难引起小班幼儿的关注,在学习时经常会出现观望游离状态,教师可以借助肢体语言来告诉幼儿,对幼儿行为的赞同或者是不满,(如:竖起大拇指、点头、摇头、不说话、亲亲、抱抱等),使幼儿能直观地感觉到教师对他行为的评价,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3. 要时刻注意与幼儿沟通,把握交流机会,拉近师幼之间的距离,使关系更为融洽;

4. 老师的活动指导对幼儿习惯的培养和行为的发展的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家园一致共同教育,才会让每个幼儿真正做到爱护牙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如亲子活动,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茶话会等),让家长们了解让幼儿们如何正确地刷牙以及刷牙的重要性,并在家中进行日常的训练和指导,帮助幼儿养成每天刷牙的好习惯。

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牙齿特征,初步了解牙齿作用。

2、知道门牙和磨牙的的使用方法。

3、能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5、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认识牙齿、牙刷,有刷牙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茶杯、镜子(每个小朋友各一);牙齿模型一个、奥利奥饼干;PPT《爱护我们的牙齿》。

活动过程:

1、出示牙齿模型,认识牙齿特征。认识上牙、下牙、门牙、磨牙,知道门牙、磨牙的不同用处。

请小朋友看看小镜子,你的牙齿长在哪里?牙齿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吃东西的时候你门牙会怎么做?磨牙又做什么呢?

小结:门牙主要是切断食物的,磨牙主要是磨碎食物的。因此,我们在吃东西时,要用门牙咬断食物,再用磨牙磨碎食物,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被人体吸收,我们才能长高、长大。

2、知道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重要性。

牙齿的本领这么大,我们要怎么样保护我们的牙齿呢?为什么我们要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习惯呢?3、了解蛀牙产生的原因。

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小饼干,请小朋友一边吃一边用小镜子观察一下自己的牙齿。我们怎么样才能把食物弄掉呢?4、学习正确漱口、刷牙的方法,并进行练习。

延伸活动:

1、练习使用磨牙咀嚼。

2、餐后漱口。

3、叮嘱幼儿早晚刷牙。

4、和家庭合作,共同帮助孩子养成餐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活动反思:

本活动在小二班进行。小二班的幼儿是今年新入园的孩子,在家娇生惯养,吃饭全靠大人追着喂,吃饭也特别慢,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我每天都去观察孩子们吃饭的情况,发现他们在咀嚼食物方面存在问题,通过认识门牙和磨牙,幼儿知道了门牙的主要作用是切断食物,磨牙的主要作用是磨碎食物,并知道了饭后要漱口的卫生要求,在后续的观察中,看到孩子们都在用磨牙咀嚼食物以及饭后漱口的习惯以及养成,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作为保

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新歌-爱干净的小牙齿,了解歌曲内容愿意大胆表现歌曲内容

2、培养幼儿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歌曲、图片、牙齿外衣、牙刷

活动重点:学唱歌曲理解歌曲内容

活动难点:能够在生活中喜欢刷牙

活动过程:

一、歌唱入场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跟随歌曲进场。

提问:理解歌曲

1、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2、小牙齿怎么样了?小牙杯怎么样了呢?

二、再次听歌提问:理解歌曲

1、歌曲里都唱了什么?

2、小牙齿怎么样了?小牙杯怎么样了呢?

三、第三次听歌曲:看图理解歌曲内容

1、教师请幼儿边听歌曲,边放图片。

2、提问:歌曲里都唱了什么?请幼儿根据图片说出歌词。

四、跟随音乐进行律动

1、找到小牙齿了吗?

2、第二遍边走边做律动跟随老师去找小牙齿。

五、玩游戏学唱歌曲

1、当我念咒语,你们就变成小牙齿好吗?

2、请幼儿跟随音乐变成小牙齿,教师帮助幼儿穿上牙齿的外衣。跟随老师一起律动表演

3、我们怎么来洗我们的小牙齿呢?一只手刷,两只手上下刷,我们一起把牙齿刷干净

4、再次和老师一起进行律动,边唱歌边做律动。

六、结束部分:

请陪伴老师入场:扮演蛀牙虫,没有好好刷牙的小朋友会被蛀牙虫蛀掉。提示幼儿要好好刷牙。

最后请幼儿拿着牙刷进行歌唱活动,边做动作边歌唱。

幼儿园小班《牙齿》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2、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3、对探讨怎样养成好习惯使身体健康有兴趣。

4、知道不刷牙牙齿会有小细菌,会得虫牙。

5、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知道饭后漱口,刷牙。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知道牙齿生病的一般原因,懂得怎样保护牙齿。

活动难点:

能和同伴主动交流、按规则分享。

活动准备:

保护牙齿的儿歌、视频;小组讨论后发言者用的标志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觉得自己牙齿健康的人请举手?个别回答:健康的牙齿什么样子?

2、牙齿不健康的小朋友请举手。个别回答:你的牙齿有什么问题?

二、基本环节

1、说说你知道的牙齿生病的原因。

2、怎样保护牙齿?(8人组合成一组,五组幼儿讨论,小组推荐一名幼儿发言,发言者要带上标志牌与大家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3、五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大家倾听。

4、看保护牙齿的专题片后,师幼一起小结:从养成刷牙习惯、少吃甜食、晚上刷牙后不吃食物、不挑食、勤锻炼、补钙等方面保护牙齿,养护牙齿。(教师简笔画板书提示,小结。)

三、结束部分

1、学儿歌,巩固护牙知识。

2、希望小朋友们从今天起知道定期检查牙齿,生活中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每个人都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活动反思:

幼儿知道健康的牙齿白白的.,不疼痛,没缺口;不健康的牙齿会疼、延迟的颜色是黄色或黑色,有的牙齿上虫洞,有的咬不动稍微硬一点的食物。讨论如何保护牙齿时,部分幼儿缺乏轻声讨论交流的习惯,不能按要求倾听同伴的发言,自我意识较强,个别组有争抢发言标志牌的现象,活动常规需要长期培养。总体说来,幼儿知道牙齿生病的原因,掌握了保护牙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