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1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点)
七、教学方法(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引导自学,注重启发思维)
八、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九、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十、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一、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十二、教学反思(教者对该堂课教后的感受及学生的收获、改进方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连乘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用具:
幻灯、挂图、小黑板。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和饮料吗?今天我们一起去买一些饮料,希望大家帮帮老师。
二、探索新知
1、请学生独立思考,先自己结合买饮料这个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小组中说一说各自的想法,解释各自的估算过程。
3、汇报算法
(1)一箱饮料大约70元,两箱饮料大约140元。
(2)一箱饮料超过60元,两箱饮料就超过100元,但不到200元。
4、学生独自解决共花了多少钱?。
5、小组内交流各自算法。
6、汇报算法
(1)243=72(元)722=144(元)
(2)2432
=(?)2
=(?)(元)
三、拓展应用
1、1547125861024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
0+1+2+3+4+5+6+7+8+9()
012346789()
4、156836912
32+173(15+35)6
518710525
5、我每分大约打41个字
(1)小明5分能打多少个字?
(2)一篇稿件共325个字,5分后还剩多少个字每打完?
(3)再打3分,能打完这篇稿件吗?
6、杨树168棵,今年种的松树是杨树的5倍。
(1)今年钟松树多少棵?
(2)杨树和松树共有多少棵?
四、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上的作业。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3
目标:
1、理解分数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概念。
2、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
3、培养学生在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中,正确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教学关键:
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具体含义并形成表象。
教具学具的准备:
教师准备:
课件
学生准备:
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由分月饼不公平,引出“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分成大小的不一样的2份,不公平,再次强调“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引出“一半”,不能用以前学过的数进行表示,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1/2的意义和读、写。
(二)认识1/3的意义。
(三)概括分数的意义并叙述几分之一。
(四)折纸游戏,补充分数的意义。
(五)引出分数的概念。
(六)自学分数的各部分名称并指生汇报。
三、巩固练习(闯关游戏)
第一关:考查分数的读法。
第二关:看图写分数,并说理由。
第三关:判断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四、全课总结
这一节课你们都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升华
分数在生活中的运用,以班级人数为例,每个学生是班级人数的几分之一,培养学生的班级荣誉感。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后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分数表示,回家后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读、写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秋游图,把每种食品都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到多少?用拍手表示。
二、认识几分之一、操作深化。
1、直观操作、初步感知。
老师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问:半个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揭题:认识分数。(板书:认识分数)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2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贴)
2、操作理解,深入认识。
老师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你能折一折,并涂出这张纸的1/2吗?
学生活动。
这些折法都不同,为什么每份都可以用1/2表示?
师:虽然折法不同,但他们都把这张长方形平均分成了2份,所以每份都是它的1/2。
3、辨别判断,巩固认识。
下面哪些图形的涂色部分也可以用1/2来表示?
4、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想想看,在生活中1/2还可以表示什么呢?
看来: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它的二分之一。
5、认识几分之一(5分)
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你想试着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你想认识的几分之一吗?
(小组活动:表示出圆、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几分之一)
汇报:说说看你表示的是几分之一?你是怎么表示的?
每人向同组的小伙伴介绍自己表示的分数。
小结:把一个物体或者一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6、教学各部分名称及写法。
7、用分数来表示一些图形的涂色部分:想想做做1
谁来说说看图1的涂色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来表示?图2呢?说说看为什么能用1/6表示?图3图4
8、感受几分之一与1的关系:想想做做3
请大家看屏幕,把一张纸条全部涂满颜色用1来表示。
随着电脑的演示,让学生猜猜看:现在涂色部分是这张纸条的几分之一?
观察一下从中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小结:同样长的纸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就越小。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实验:(每小组有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
实验:用两张同样大小的纸片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1/4,再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小结:1/2大于1/4
2、猜想
那请你猜一猜,1/8和1/2、1/4比一比大小怎样?
你是怎么想的?
3、验证
用另一张同样大小的纸片折一折、涂出它的1/8,和它的1/2、1/4比比,看看我们的猜想正确吗?
小结: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平均分成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分数就越小。
4、想想做做第5题。
四、全课小结
1、回顾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找分数:其实分数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室中寻找分数。
3、小结:生活中的分数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要做有心人,善于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4、介绍分数产生的历史。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2~133页第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读、写分数,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这节课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会比较两个简单分数的大小,能熟练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二、复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1、(1)做期末复习第4题。
(2)说一说每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以为例,说一说分数各部分名称,并说明分子、分母各表示什么?
(4)用分数表示图中的空白部分。
2、做期末复习第5题。
(1)学生做在书上,米、米表示什么?
(2)补充练习:
7分米是()米;56分米是()米。
6厘米是()米;28厘米是()米。
3、做期末复习第6题。
(1)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2)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4、在()里填上合适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三、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1、(1)做期末复习第7题。
(2)补充练习
2、(1)甲乙两个工程队修一条铁路。甲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乙队修了这条公路的。两队共修了这条公路的几分之几?
(2)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程是千米,他已走了千米,还剩多少千米?
学生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你认识了分数哪些知识?
【作业设计】
填空:
(1)是()个。
(2)是()个。
(3)米是()个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