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

2025/09/16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 篇1

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水的多种用途,懂得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发现水可循环利用的特点。

3.感受水资源的珍贵,激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水的多种用途

难点:感受水资源的珍贵,激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频资料,相关PPT;纸,笔、记录表;科普短片。

经验准备:幼儿对水的用途有相应的体验。

活动过程

一、音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录有水滴“滴答、滴答”“哗啦、哗啦”的声音。

导语:老师带来了一段录音,请你仔细听一听,是什么声音?是什么发出的声音?

提问:水有什么作用呢?

二、联系生活,逐步探究

1.实际操作,自由探究

出示每组一盆水和相应的器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操作,讨论水的用处,进行记录。

师:你觉得小水滴有什么本领,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并把它记下来。

2.观察图片,直接感知

出示人们利用水来进行生产、生活的图片资料,幼儿对照记录表进行补充、修正,对自己的记录表进行解读。

小结:原来小水滴的作用真大,我们生活离不开水,吃饭、洗漱呀!各个方面都用到水,真是人类的朋友。

3.合理推测,拓展经验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许多小水滴的本领,小水滴还有哪些本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播放关于水力发电、动物、植物、工厂用水的PPT。

小结:小水滴的`本领真大,水可以发电,我们吃喝拉撒都离不开水,动物也需要水,植物也需要水。

三、尝试实践,增强意识

播放关于水资源遭破坏的科普短片。

师:水资源遭到破坏,我们有什么办法来保护水资源,请你们试着想想办法,把保护水资源的方法记下来。

幼儿自由讨论并进行记录,记录结果进行展示。

小结:原来保护水资源的方法真多: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多种树、水的二次利用,比如淘米水浇花草等。

四、合作游戏,体验快乐

请幼儿玩小水滴旅行记的游戏,布置生活中的场景,花园、菜地、树林、小河等。请个别幼儿扮演小水滴,在需要水的地方抱一抱。

活动延伸: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到社区做保护水资源的宣传员。

活动总结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生活、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生产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水,更离不开淡水。通过此活动,让幼儿在接触自然、了解身边事物和现象的过程中知道水的用处多,感受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自然地激发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故事《小水滴旅行记》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小水滴由“水—水蒸气—云—雪—雪花—水”的快乐旅行经历,将水的三态变化自然有趣地融入故事情节中。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水循环变化的过程,丰富词汇“暖烘烘”、“三五成群”、“缩成一团”、“难以忍受”。

2、能根据水的循环过程,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和表现水的不同形态。

3、懂得水与人们生活的关系,乐于发现生活中有关水的`变化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课件,电磁炉,水,记录纸,水彩笔。

2、经验准备:幼儿有观察过烧开水的经验。

活动建议

1、出示小水滴的手偶,激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提问:这是谁啊?你在哪里见过它?

2、教师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欣赏第1遍故事,结合课件了解水的变化过程。

提问:小水滴到哪里去了?

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简单了解水的变化。

(2)欣赏第2遍故事,引导幼儿用简单的符号、标志记录“水—水蒸气—云—雪—雪花—水”的循环过程。

提问:小水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词语,出示汉字卡片,用新学词语和幼儿一起总结水循环变化的过程:暖烘烘—水蒸气三五成群—云冷得缩成一团—雨冷得难以忍受—雪、光和热—小水滴。

(4)结合生活经验,了解水的作用。

提问:谁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除了人需要谁,还有什么也需要水?

3、教师操作实验,帮助幼儿进一步感知水遇热后的变化。

(1)点燃电磁炉,把水加热,引导幼儿发现水遇热会变成水蒸气。

(2)将冷锅盖放置于水蒸气上方,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变成小水珠的现象。提问:锅盖上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3)回忆生活中关于水的变化的有趣现象。

提问:生活中你在哪里见到过这种现象?如:水烧开时,水壶上方会有水蒸气……

(4)组织幼儿讨论,迁移生活经验。提问:什么时候水会变成冰?

小结:冬天地上的水会变成冰,冬天窗户上会有冰花等。

小水滴的旅行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选择自己埚的研究方式,设计研究问题的方案;将实验中搜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揭示自然现象;将探究结果与科学知识相比较,修正自己的结论;能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小水滴在自然界中的循球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通过探究云、雾、雨、露等的成因,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

了解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认识到水循环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准备:

云、雾、雨、露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情景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行吗?(出示小水滴形象)小水滴能旅行吗?怎么旅行?

根据学生的回答导入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我们分主题来研究。

1、提出问题:小水滴在自然界会变成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活动二:我们分主题来研究。

1、研究雨和雪的形成。

(1)提出问题: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雾和云形成过程。

(3)模拟雾的形成过程。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2、研究雾和云的

(1)提出探究问题:雾和云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雾和云的形成过程。

(3)模拟雾和云的形成过程。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3、研究露和霜的'形成。

(1)提出探究问题:露和霜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猜想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3)模拟露和霜的形成过程。

(4)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活动三:交流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1、学生讨论交流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变化。

2、描述小水滴循环的路线并画出示意图。

3、介绍资料卡:小水滴在自然界的循环。

活动四: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学生讲座交流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认识人工降雨。

3、理解节约用水的道理。

四、拓展活动:根据我们的研究成果,写一篇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