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5/09/1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1

设计意图:

进入秋天,各种果实和农作物逐渐成熟,于是利用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大人们要带孩子回家团圆的机会,我们给孩子们布置了"走进田野,采集果实"的任务。节后回来,那火红的辣椒串、金橙橙的玉米棒子,还有各种各样的高粱秸、谷子穗、带荚毛豆等农作物,纷纷登上了我们班的展示台。孩子们对这个小展台情有独钟,一有空就围拢过来整理和摆弄。

在一次装瓶时,有个孩子偶然发现在他装满的一瓶花生里,竟然还能再装上半杯小米!看着小米慢慢地从花生的空隙里穿过、漏下,孩子们都特别惊奇!追随孩子们的兴趣点,于是一个关于"物体间的间隙"的科学探索活动就在孩子们的激烈讨论和探索中展开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感知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

2、探索合理有序地安排不同物体的空间。

活动准备:

盘子、纸杯、乒乓球、玻璃球、小米、记录表、筛网、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实验用品,说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同

1、师:"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呀?"。"谁愿意来说一说,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有什么不一样呢?"

2、小结:乒乓球大大的、圆圆的,玻璃球小小的、圆圆的,而小米又细又小,当我们用手抓起小米时,小米会从我们的指缝里流下来。

二、幼儿探索、尝试把小米、乒乓球和小玻璃球都装到一个瓶子里

1、师:"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把三个杯子里的乒乓球、玻璃球和小米都装到一个玻璃瓶里,看谁最爱动脑筋,能把他们都装进去!"

2、指导幼儿记录实验结果,并注意操作规则,不要把小米撒到外面。

三、说说我的发现

1、师:"有的小朋友已经装完了,清你拿着记录表坐到前面来?""没有成功也不要紧,把你怎样装的记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谁愿意来说一说,你是怎么装的?你成功了吗?"

四、引导幼儿用筛网将掺在一起的玻璃球和小米分开,再进一步探索其他的装瓶方法

五、交流、讨论实验结果提问:"这一次你成功了吗?成功的请举手!"讨论:"为什么先装乒乓球,再装玻璃球,最后装小米的方法比较容易成功呢?"

六、观看课件,引导幼儿懂得物体与物体之间是有间隙的,要学会合理安排物体的空间师:"先装乒乓球,因为乒乓球占的地方大,然后放玻璃球,这样玻璃球就把大的空隙给填上了,最后我们再放上小米,这样小米又把更小的缝隙也给填上了,所以最后它们都被装了进去。"

七、拓展幼儿对物体间间隙的理解引导幼儿再次尝试:装满的瓶子里,还能再装上半杯水吗?为什么?

八、幼儿分享交流实验的结果,进一步感知水所占的空间师:"小朋友你们都成功了吗?为什么这么满满的一瓶子玻璃球和小米,还能装上这一小杯水呢?"(因为水把更小的缝也给填上了)

九、结束活动幼儿整理材料,走出教室。

活动延伸:

把实验材料投放到幼儿的活动区里,根据幼儿的兴趣和活动情况,可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尝试装核桃、花生、豆子,或者石头、鹅卵石、沙子等。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孩子们探索规则的物体之间,在量都比较多的情况下,怎样把它们都装进去的方法,也就是哪种方法装的更多。在接下来,我们还要和孩子们进一步的探索不规则的物体之间的间隙,比如:核桃、花生、小米,还有石头、石子、沙子、水等物体之间的间隙,以及不同物体量的增多和减少后,还有哪些方法也是可以成功的等。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探索轮子的作用。

2、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探索精神。

活动准备:

汽车玩具、三角形、正方形积木玩具、有轮子的盒子和没轮子的盒子。

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场地布置:

运物路线(圆形、双圆)可接力的站点(两种颜色的点)。

区角操作材料:

①图画纸、彩笔;

②纸盒、轮子、双面胶、绳子等;

③展板(展出幼儿作品)

活动过程:

一、玩中生趣,直接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可以在桌子上玩,也可以在地上玩,请小朋友试着玩一玩你面前的东西,看看谁玩的方法多、最有趣。)

二、分类游戏,讨论探知:

1、快速把它们放进这个篮子里。好,小朋友们真能干,现在到我这里来。《伸手招呼幼儿过来,幼儿围坐在老师身边》

2、小朋友来看,你能告诉我这些玩具为什么能滚动吗?

幼:他们有轮子。

3、师:哦!因为它们有轮子,所以才会滚动。那如果我们用长方形和三角形做轮子会怎么样呢?可以让幼儿用动作表现出来。

4、师:那有了圆形的轮子有什么好处呢?

师:还有吗?

三、实验感知:

教师请幼儿分组推动有轮子和没轮子的盒子,然后报告试验结果,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

1、师:现在我请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想一想,轮子还有什么作用呢?看这里老师准备了两个不同的盒子,一个是有轮子的,一个是没轮子的。现在我们分成四组,去试一试哪一个盒子更容易推动。(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个盒子更容易推动了吗?举起来让我看一看。

2、师:小朋友刚才都试过了,有轮子的盒子轻轻用力就能走很远,而没有轮子的盒子,要用很大劲才能往前走一段路。(教师边说边示范)这样看来有轮子的盒子要比没有轮子的盒子更省力一些。

四、操作对比(轮子的省时省力的功能)

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几件有意思的东西,现在请小朋友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教师出示物品(儿童购物车和米袋)。现在我们来像运动员一样玩个接力赛,这里有两个跑道,一个跑道一组小朋友,现在老师把你们分成四组,我们按箭头的方向进行运物比赛,看看那个组能轻松获得胜利。

①用购物车运沙袋和两人抬沙袋;

②可拉动的行李箱和背着旅行袋;

师:小朋友都参加比赛了,比赛结束了,你们有什么想法?你运物的时候怎么样做会既节约时间又力气呢?

五:拓展思维

活动反思:

进行完《有趣的轮胎》活动之后,孩子们更喜欢和轮胎做游戏了,而且特别喜欢独出心裁,每当他们想出一种新的玩法,都会兴奋地告诉我:“老师,我能够这样玩。”“老师,我可以那样法玩。”并且会不厌其烦地逐个告诉其他小朋友,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和主动学习的兴趣的同时更好的培养了他们语言能力和与他人交流的能力。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逐渐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见解,愿意与同伴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交流。

活动准备

1.图片若干

2.录像带(录有美丽大自然的风景)

3.录音带(地球的自述)

4.被污染和美丽的地球。

活动过程

(一)观赏美丽的家园

1.师:前些天,我们小朋友已经一起讨论过关于地球和人的关系,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关于地球上美丽风景的电视片。

2.你们刚才看了电视: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你们去过那些地方,也感受到地球的是很美的?

师:美丽的地球是我们大家的家,;本文.来源:屈;老.师.;可是在这么美的地球的有些地方,却被我们有些人不适当做法而遭到了破坏,所以,地球和人一样,也会生病,前几天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过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能不能介绍给大家听听?

(二)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请个别幼儿说说地球上的哪些地方生病了?

2.幼儿向客人老师介绍并分散贴图片,自由交流。

过渡:原来汽车排放废气、破坏绿化等会使地球生病,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地球是怎样说的?

3.听录音:我是一个生病的地球,最近几年,我身上的病越来越多了,我的空气中有许多细菌,使空气受到污染,我的海水、湖水、都变了颜色,不再是蓝蓝的大海,清洁的河流,我的森林变得光秃秃了,有的树叶也长不出来了,鸟儿没有了自己的家,唉,我真难过呀!

(三)接龙游戏:寻找为地球治病的方法(出示生病的地球)

师:我们有什么办法让地球的病好起来呢?

幼儿分两组竞赛,说出一个方法,教师拿掉一块被污染的地球,露出美丽的地球。

(四)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但是地球还有许多病,还有很多治病的办法大家不知道,请你们回去再看看新闻、报纸或问问爸爸妈妈,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治好,好吗?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的利用图片,让幼儿去看、去想、去说,他们说到环境污染对我们人类的危害讲了很多我出乎意料的事,比如有一个小朋友说:“我们都住在地球上,不保护好它,我们都会没命的。”……

在如何保护环境的问题上,很多小朋友都能想出很多的方法,有的甚至超越现实说要发明一些东西来保护地球。

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游戏、感知水的特性。

2.了解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在活动区游戏和日常生活中,启发幼儿观察水的特点。

2.游戏材料准备:容器、盐、糖、水车若干、酒精灯。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形式猜“水”

2.提问:你在哪里见到过水?(启发幼儿描述自己见到水的情形。)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水和玩具,请小朋友做个实验,看看水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发生的变化,不浪费水。

4.分5个小组游戏,幼儿自选一组参加。

水的三态组:“你们把冰加热后发现什么了?”

溶解组:“把盐、糖放进水里搅拌后,它怎么不见了?”

沉浮组:“把东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现象?”

流动组:“为什么小篮子装不住水?”

冲力组:“为什么把水浇在水车上,它就会转?”

5.“唉,小朋友,到这组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发现了什么?”请全班小朋友一起观察冰溶化的现象,并请一个小朋友讲述他们的发现:加热加热,冰------水------水蒸汽

提问:a、把水蒸汽变成冰应该怎么办?

b、夏天时,下了一场大雨,地上都湿了,为什么太阳出来,地上的水就干了? (启发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并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去。) 2》溶解组小朋友讲解:把盐、糖、沙子放在水里,搅拌后,盐和糖溶解在水里了,沙子没有溶解,说明水能溶解某些东西,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3》沉浮组小朋友讲解:各种东西放在水里后,有的东西沉下去了,有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说明水有浮力。流动组的小朋友讲解:用小篮子舀不起水,说明水是流动的。水的冲力组:水倒在水车上,水车转了,说明水有冲力,有力量。

通过以上幼儿亲手实验、观察、讲述培养了幼儿动手实验的兴趣,观察的能力及分析,讲述能力等。

活动反思

在教学中,幼儿对操作、探究很感兴趣,通过操作的形式让幼儿体会到探究创新的过程和快乐,活动中利用生活经验交流讨论、多媒体引导、发散思维创新想象,操作实验、创新实验交流、记录总结等活动,引导幼儿创新动脑思维,教师适当的提供了探索材料,把问题抛给幼儿自己尝试着探索创新,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