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

2025/09/1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美丽的大自然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美丽的大自然》是初中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开篇课,也是第12课《感受大自然之美》中的第一个知识点。通过教学让学生能够感受大自然之美的表现及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将为本单元后面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在认识和感受大自然之美的基础上,才能爱护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设计思路

本微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大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走进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之美,体会大自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然后借助本地资源优势通过视频《美丽的安康我的家》介绍家乡的美景,让学生通过听、看身边的美景,对大自然的美丽所学、所感、所悟,对大自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学习的基础上增强爱自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的

1、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自然之美及家乡美的同时,增进热爱护大自然、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2、能力:在情境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提高欣赏大自然之美的能力。

3、知识:感受大自然之美和家乡美的同时,了解美丽大自然的表现及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美丽大自然的表现

难点

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美丽的大自然》,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

同学们看到大自然的美景吗?学生回答。

(教师)大自然美不胜收,我们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诗朗诵引出问题,激发兴趣。)

2分钟

合作与探究

热爱大自然就要认识大自然,大自然美在哪里?请同学们欣赏三组图片,然后归纳。(展示图片,师生互动)

第一、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银河里流动着闪烁的群星,有像太阳一样发光的恒星,像地球一样不发光的行星,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拖着长尾巴的彗星,像雨点散落的流星雨。神秘的宇宙需要我们去探索。

第二、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大海里的生物多种多样,天空中苍鹰飞翔,大地上鲜花怒放。春季万物复苏,燕子衔泥,夏季荷花满塘,秋季蟋蟀歌唱,冬季红梅傲雪。无尽的生命让大自然绚丽多彩。

第三、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浩瀚的大海,连绵起伏的山峦,蓝蓝的天空白云,辽阔的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现牛羊”。“桂林山水甲天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五岳,泰山雄,东岳泰山巍峨陡峻,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衡山秀,南岳衡山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华山险,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恒山奇,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嵩山奥,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山、寺、貌”互补争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河瀑布。

欣赏了三组图片,学生归纳美丽的大自然的表现。教师总结。

1、神秘的宇宙使大自然魅力无穷;

2、奇妙的生物世界精彩纷呈;

3、大自然风光秀丽,美景如画。

(设计意图:图片观看直观,激发兴趣,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8分钟

拓展与实践

小导游活动:请同学们当小导游,介绍自己身边的自然之美。(学生介绍)

接下来我来当导游,带领大家走进《美丽的安康我的家》。视频播放《美丽的安康我的家》

我们的家乡很美吧!我们看了这么多的美景,大家总结一下这些美丽的大自然对我们身心健康的'作用有哪些?(学生总结,教师点拨)

1、使我们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提高欣赏和写作能力。

2、给我们无穷的精神享受,陶冶我们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3、培养我们爱自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

(设计意图:让学生当导游介绍美景,然后播放视频家乡的美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分析总结美丽的大自然的作用,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升华为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落实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

6分钟

小结

(巩固新课)学生谈谈收获。

(教师寄语)“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之美,正如罗丹所说:“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希望你我共勉,让我们在感受大自然无尽的美中更加的亲近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回顾突出重难点)

作业:同学们学过哪些描写大自然美景的名篇名作?说出你最喜欢的句子。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边唱边跳《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进入活动室。

(二)、幼儿围坐好,欣赏各种图片。

(三)、交流,讨论如何来保护大自然

(四)、师生:

今天小朋友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我们不仅自己要爱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环保小卫士,还需提醒周围身边的人,让大家齐心协力把我们的家园打扮得漂漂亮亮。现在就来动手吧!

(五)、分小组来制作设计(共同讨论、自由分工)播放《大自然是我美丽的家》音乐。

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活动结束:

相互欣赏,幼儿讲述自己的设计意图,师把幼儿作品展示在“我是环保小卫士”的主题板上。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当人类开始注意生态环境的时候,热爱自然、探索自然是我们必须深植于心中的观念,环境教学可能的任何形式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教师还需要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五官去探求自然之谜,与幼儿共同欣赏、发现、尊重和关怀生命与环境,并且建立重视环境保护的观念。

活动一:美妙的大自然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建立环保意识。

2、引导幼儿运用感官探求自然之谜。

3、鼓励幼儿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

活动准备:

与家长共同为幼儿准备野外生活所须携带的物品,每人一个背包。

活动过程:

这组活动可安排在春季或初秋时节进行,应尽可能创造条件到野外去露营。

一、摸摸大自然,听听大自然的声音。

1、找一块安全地带,幼儿自由结伴二人一组,一位用布蒙住眼睛,由另一幼儿带他去摸摸大自然里的东西,感觉一下大自然中各种东西是干燥的还是潮湿的;是硬的还是软的,(当不用视觉时,触觉会更加灵敏,小花小草青苔石头树根等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感受。)然后互换角色,分组讨论触摸大自然时体会到什么?请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较清静的地方,教师和幼儿一起坐下来,将眼睛闭上一两分钟,让心慢慢静下来,让幼儿仔细听周围有什么声音,用语言表达个人感受。(风声、鸟鸣、水声。。。。。。)教师可以随身带录音机,把自然的声音录下来,准备回去听。

活动二: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激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

2、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感知觉。

3、在游戏过程中感知植物的生长环境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彩笔、纸等

活动过程:

一、印下大自然的痕迹

1、带幼儿寻找各自喜欢的树,每选择一棵用彩笔把树皮和纹理拓印在白纸上。每位幼儿可拓印出独一无二的作品。教师可以鼓励他们来寻找不同种类的树干或树叶来拓印。

2、找一棵大树。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一共要多少人才能把树围住?还可以仔细找找看,有哪些动物是把这棵树当成“家”的?树上树下有小鸟、蚂蚁、毛毛虫等居住吗?让幼儿表达观察这棵树的`感想:大树有多大年纪了?身旁可能发生什么故事?最后,教师让幼儿用白纸把树围住,各自拓下树的一部分纹理,这些纸可以带回去后平排连结起来,向幼儿展示树的圆周长度。

二、呼吸树的游戏

1、让幼儿在大树荫下作深呼吸,自由地与幼儿讨论树的功能:它可以供人们遮荫遮雨、供给人们食物,也是许多动物的家;树根又可以使泥土固定,吸收水分,天下雨时,才不会造成洪水和山崩。另外,树还可以使空气清新。“呼吸树”的游戏,就是让幼儿了解,树林对于我们的呼吸是何等的重要。

2、在空地上由部分幼儿扮演树木,以各种姿势站立;另一部分幼儿扮演各种动物,教师则当砍树的樵夫。

3、“动物”们只有站在“树”的旁边才能呼吸5秒钟(既慢数五下),然后要用手捏住鼻子与闭气直到跑到另一棵树旁才能呼吸(因为每个数释放出来的“氧气”有限)。当幼儿在大树之间移动时,教师开始“砍树”,被砍倒的“树”要假装倒下,这样动物就不能再靠近那棵树呼吸了。

4、游戏过程中,树逐渐减少,幼儿会感到“呼吸”愈来愈不容易,当“树”全被砍倒时,“动物”们也就会昏倒了。

5、游戏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说说自己的感觉。

活动反思:

《美丽的大自然》从一次郊游入手,在引导孩子看看、摸摸、找找、玩玩的过程中,融入了科学、语言、健康、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兴趣很高,整个过程都是在具体有趣的活动中实现的。

幼儿在活动中观察能力、思维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是快乐而满足的!

美丽的大自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大自然的图片,感知大自然不同特点的美。

技能目标: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不同自然美的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及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不同的美,了解大自然的丰富,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 学习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

主要教法 启发引导法、自学尝试法

学习指导 体验探究法 辅助指导法

教学资源 教师:教材、课件。

学生:教材、自然风光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师 学生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今年暑假吴老师去了趟内蒙古,(课件)那里不但有美丽的草原,还有婷婷的白桦树,日落时夕阳映红了满天的云彩,你们看,多漂亮!

2.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大自然(板书课题)

三、讲授新课:

1.你们都去过哪儿?

那里有什么美丽的景色?

你有什么感受?

2.由香山红叶引到秋天的美:(课件)

师:天空湛蓝、空气清新、色彩丰富、果实收获、适合出去游玩。

这么好的景色,我想到铺满落叶的小路上走一走或到果园里摘几个红彤彤的果实,体验一下丰收的喜悦。 你想做什么?

我想在经历了炎热的夏天之后晚几天穿上毛衣,多享受一下秋风的凉爽。

3.秋天的风越来越冷,树叶渐渐地掉光了,你们说什么季节来到了? 冬天什么样?

师:静静的体会下雪时的寂静和雪花落地的声音――这么好的景色,我想到没人走过的雪地上踩雪,我喜欢那种咯吱咯吱的声音。 你想做什么?

这时我们都忘记了寒冷,到户外去享受冬天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谁仔细的观察过雪花的形状?这么细小的东西变化也很丰富。

4.冬天过后,冰雪渐渐地融化了,快乐地在小河里游走,去迎接什么季节?(春天),春天什么样?春天里一派生机。

为什么小芽要从土中钻出来呢?

你见过彩虹吗?什么时候会出现彩虹?

(这么好的景色,我想走走看看发芽的柳条再闻一闻春风带来的泥土的味道。 你想做什么?

5.天气越来越暖和,这是什么季节?(夏天) 夏天是什么样子的?

都是新年祝语,我就选这红色的吧,与边框的紫色在一起显得鲜艳。你想用哪个?

这么好的景色,我想到树阴下闭上眼睛听一听知了的鸣叫或在大雨来临之前看一看天上那变幻莫测的云,你想做什麽?)

(我想到树林里画一幅画,把苍翠的绿色记录下来 )

6.每个季节我们都回忆了一遍,你更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看来,不同的人对大自然的感受是不同的,不同的季节给我们的美感也是不同的。

7.下面就请你把大自然的美用画笔表现出来。

一座山、一片海、一棵树、几只鸟、几个石子、几只小虫都可以。

四、教师辅导:(放音乐)

五、课堂小节:

其实大自然的美就在我们周围,等待着我们的发现和关注。

我们怎样做才能使大自然永远这样美丽呢?

欣赏课件中的美景。

学生回忆对自然的印象并畅谈并自己见过美丽景色。

学生通过课件引导欣赏秋天的美丽。

谈感受,发表自己的意见。

冬天

刮风、寒冷、下雪等。

打雪仗、堆雪人

学生设计、

回答并看课件中雪花的放大图。

促使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

伸懒腰、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

(用动作体会小苗发芽钻出土的样子)

闭上眼听:春雷、春雨声和《春雨蒙蒙》的歌曲。

花开得更茂盛、蝴蝶和蜜蜂在花丛中舞蹈、歌唱、树木苍翠、茂密、浓郁。

(有时候会下一场倾盆大雨)……

看课件中的美景,欣赏并展开联想。

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用画笔表现自己心中最美的景色。可以到教室侧面的帖好的纸上画,也可以到黑板上来画,还可以在彩纸上画。

展评作品。

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欣赏并引入新课。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通过对四季不同特点的景色进行欣赏,使学生感受自然界中多姿多彩的美。

提问与学生的回答,使学展开联想,丰富美术语言。

渗透环境、科学等教育。

用肢体语言表现生活。

运用多感官体会自然之美。

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学习用审美的眼光去观察大自然。

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现大自然之美。

教学反思

《美丽的大自然》一课是一节欣赏课。欣赏教学表现为观察、欣赏、理解、的过程,它虽不是操作性的活动,但对学生的美感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以发现美、欣赏美、享受美为中心,从四季着手,通过回忆、想象、观察、叙述,引发学生主动发现身边大自然的美,并细心去体会。在素质教育中的艺术教育首先是美的教育,具体说是向学生美的对象,使他们认识美,懂得美是可以欣赏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我利用课件带领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不同的美,直观地呈现大自然的不同侧面,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让孩子们也体会到美的`多样性――红色的美,绿色的也美……,雄壮的美,轻柔的也美……,静谧是一种美,喧闹中也有美……。美给人的感受是多种多样的,你自己感受到的美是独一无二的。美不是教师讲给学生听的,美甚至不是用来看的,看和听只是让学生接触到了美,还远未达到欣赏的目的。那么美的价值究竟在哪里呢?答案是唯一的:美是要用心灵去体会的,这才是真正的欣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本课运用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传递信息,甚至提前布置实地感受的活动来亲近自然。

希望在本课的学习后,当学生读到一段优美的文字时,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当学生眼前出现一幅美丽的图画时,能够闻到画中花的香味……,总之,当孩子们闭上眼睛也能感到美的存在时,他们就学会了欣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