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

2025/09/1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立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即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教材通过听关于“咬春”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民间立春的习俗;通过赏析美文《春》,引领学生走进立春时节的美景,感受初春的美好气息;通过品味农谚和相关古诗词《立春偶得》《春雪》带领学生感受百姓和文人眼中的立春节气,并增加了学生的文学积累;玩“打春牛”游戏更是让孩子们颇感节气的趣味,倍增对节气的兴趣和喜爱情怀,剪纸刻春牛更是融入了我国特有的民间文化;教材最后“不同角度写景色”练笔则从大作家朱自清的.《春》讲起,引领学生感受作者通过看、听、闻、尝、触摸等五个角度将景物写具体,写细致,告诉学生“面对大自然,我们要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舌头去尝,用身体去触摸”这样就可以把景色写得更生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立春”的由来、相关农谚、诗歌及各地习俗等知识。

2.通过“做春饼”等实践活动,感受立春的饮食习俗,快乐体验。

3.通过各种活动形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传承并发扬民族精神。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做春饼的材料(和好的面团)

学生准备:小小组分工准备制作春饼的材料豆芽、萝卜、韭菜、菠菜、生菜、豆子、鸡蛋、土豆丝等。

四、教学过程

(一)立春我知道

1.分享感知,畅谈立春

自主交流:观察日历,说一说所了解的“立春”。

2.初步认识,了解节气

立春不仅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孟春时节的开始。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传统节日。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3.深入了解,体会习俗

(1)图文共赏

借助图片,感受立春时节的传统习俗——(打春牛:以桑木为骨架做成的春牛,是专供“打春牛”风俗活动用的“牛”。冬至节后辰日,取土合成泥坯,雕做成牛形大小。上画四时八节,360日12 时辰图纹。立春前一日,官民先于约定的农坛上祭祀,尔后由县执事(县长)亲手扶犁执鞭打“春牛”,以示春耕开始。接着由群众做扶犁耕地状,边耕边打 “春牛”,口喊:“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等吉祥话语。)。

(2)趣味实践(三选一)

画一画:用彩笔让春牛跃然纸上吧!

剪一剪:用灵巧的双手和剪刀,赋予春牛生命。

刻一刻:刻刀辗转纸上,带着春牛昂首迎春吧!

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 篇2

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通用10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欣赏歌曲《立春来了》,尝试学唱歌曲

2. 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

活动准备:

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1. 欣赏歌曲《立春来了》

教师包房歌曲,让幼儿听倾听。

通过看图片再次欣赏。

2. 讨论

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呢?

小鸟们聚在一起干什么呢?

(讨论着立春的来临、愉快的歌唱)小鸟们的心情怎样?

(感受歌曲描述的欢乐的景象)小鸟们还送给我们祝福呢,他们都说了些什么呢?立春来了,你们开心吗?

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的朗诵歌词。

3. 初步学唱歌曲

幼儿再次倾听录音,幼儿简单讨论听歌曲的感受。

跟着歌曲拍手,熟悉旋律。

幼儿跟着录音唱、跟着伴奏唱。

活动反思:

立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孩子们对立春里的`自然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因此,我们班结合季节在四月份开展了《立春来了》的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大自然中观察立春,了解立春,感受立春里植物的生长变化……

幼儿园古诗立春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立春的含义和有关的习俗。

2.尝试知道使用黏土制作春卷。

3.在活动中享受动手制作的喜悦。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春回大地的有关图片。

2.黏土制作的图片。

经验准备:

幼儿对手工制作有一定经验。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么?

二、引出二十四节气及其中的立春。

师: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为了能够更好地耕田农作,将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分成了二十四个节气,每一个节气都寓意着不同的气候变化,而每年的2月3日或者4日就是第一个节气,立春。你们知道立春的含义么?

三、介绍立春的'含义以及民间习俗。

师:立春作为第一个节气,代表着春天的到来,立春的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代表着春天,每年这一天,就代表着春天的到来,从这一天开始,我们的白天时间会慢慢变长,冰雪开始渐渐融化,小草也开始冒出新芽,我们的周围慢慢从白色变成了绿色。知道了立春的含义,你们知道这么重要的节日,有什么传统习俗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立春这天,我们有些地方会有打春的习俗,大家用泥塑捻成一个泥牛,用小皮鞭抽打泥牛,寓意祈求庄稼丰收。立春这一天还有一个习俗,叫做“咬”春。你们知道什么叫咬春么?

幼儿讨论思考。

师:咬春便是吃,有些地方会买白萝卜回来吃,北方的人们也会用面饼裹新鲜的蔬菜吃,叫做“春饼”,南方人则会吃“春卷”,都是寓意五谷丰登,企盼庄稼丰收。人们也会将做出来的春卷相互赠送,共庆这美好的时节。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做春卷呢?

四、幼儿尝试用黏土做春卷。

五、互赠春卷。

师:我们的春卷做好了,你们想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去送给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