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

2025/09/2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包括1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生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同学们,草地是什么颜色的?你见过其他颜色的草地吗?

2、出示课题:金色的草地

看到课题想到了什么?(生: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

3、好,带着你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分小组自学,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小组长带领组员商量准备用什么方法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扫除文字障碍。

2、教师指导提出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可概括为四读:

一读:扫读(扫除障碍读)。小声自由读课文,把课文中的字音读准,把不认识的字或不懂的词做上记号,查字典解决。

二读:连读。小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连读课文,读通课文,检查字的读音。

三读:想读。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四读:选读。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3、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自学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情况

1、(板书生字)在自学生字时,你有哪些困难?(在字音、字型、字义等方面的困难)在自学生字时,你还有哪些好的方法要告诉同学们?

2、师生共同解决困难,教师相机指导理解"开心、一本正经、揪掉、合拢",可让学生做一做相应的动作,重点理解"合拢"。重点指导学生区别“近和进”、“反和返”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4、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说说哪些内容比较吸引你的注意。通过读课文,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5、检查学生课前搜集有关蒲公英的资料,先让他们说一说,然后对照课文的描写和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比较、观察,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不同之处。

6、教师出示课件简单介绍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外皮黄棕色,叶根生,花为头状花序。

7、本课生字较多,你是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忆的'。(要指导读准字音,如“蒲、傍”,识字要与词语的学习结合。)

8、完成“语文天地”抄一抄。

四、回顾总结

1、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了哪些知识,并带领学生复习一下重点的内容。

板书

2、金色的草地

蒲耍绒假朝些钓察瓣拢掌趣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

⑴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张开)

⑴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⑶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二、四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

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的?

3、现在呢?最喜爱

4、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5、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3、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

金色的草

绿金绿

合拢张开合拢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 篇2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寻找蒲公英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生字词语卡片。

课前准备

1、蒲公英盛开时的录像片

2、本课的挂图和投影片

3、生字词的卡片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 )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再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a、观看录象,给以直观的感受。

b、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a、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b、你觉得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各自试读,指名交流。

c、大家喜欢这草地、蒲公英吗?请你对它们说一句话。

3、其实这草地并不是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

a、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b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学生上台讲述

c、“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作者是怎么形容这变化的?(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4、现在说说对这片草地几句贴心话。

第二课时

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你的学习成果,你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a、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请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草地多么。

b、课题汇报:蒲公英的色变规律和原因分析。

c、画出你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你的画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草地。

2、学生汇报成果,教师相机总结指正。

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例:“而”下加“女”,耍耍耍

“扰”添一撇,拢拢拢

“衣”服长肥,装装装

“取”字会“走”真有趣

3、指导写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e、巩固检查。

拓展活动

双休日和爸爸妈妈一起到郊外的草地上去踏青,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通过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这次郊游所得。

《金色的草地》教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耍”等6个生字,会写“蒲、察”2个生字,正确读写“窗前、蒲公英、盛开”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难点:

增强孩子们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欣赏几张优美的图片。(PPT出示草地图片)看着这些草地,你想到了哪些词?(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词语,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出示描写草地的四字词语)这是我们印象中的草地,你看——再出示一张蒲公英花开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是啊,这是蒲公英花开时的情景,有一个作者用文字将它描述了下来。(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2.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这个作家笔下的《金色的草地》。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读课文

师: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朗读,注意以下几点。

PPT出示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思考:这篇课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字词教学

师:同学们读得真投入,相信这些词语也难不倒你们。

课件出示第一行词语:

蒲公英花瓣绒毛

(1)请生当小老师领读;

(2)观察发现:第一行词语都是名词,和“蒲公英”有关(强调“蒲”的读音);

介绍蒲公英(学生快速浏览,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件出示第二行词语:

盛开合拢玩耍打哈欠钓鱼

(1)自由读、开火车读;

(2)观察发现:这些词语都是动词,知道“盛开”和“合拢”是反义词。(做动作加深印象,师说:现在你的手就是一朵花,请盛开,请合拢)

标红要写的的生字:

(1)这些都是要写的生字,你觉得哪个字需要提醒大家?

(2)借助字理重点理解“蒲”“耍”。(理解“耍”的时候注意正确引导:出示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字?告诉学生:这是面上的颊毛去戏弄女子就是“耍”。后来又有了这几种意思,这里的玩耍是指玩游戏。我们可以玩游戏,但是不能去戏弄别人。)

(3)指导书写“耍”,注意上下结构和关键笔画。

3.解决问题

(1)师:现在谁来说说这片金色的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文中的小作者也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你找到相关的句子了吗?

三、重点研读第三自然段

师:围绕这可爱的`草地,这有趣的蒲公英,写了哪几个场景?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1—3自然段,看看他们分别向我们介绍了哪几个场景?(三个场景:蒲公英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变色)

2.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第三个场景。(出示这段话,请你自己读一读)

3.快速朗读第三自然段,用“_”画出草地变化的句子,用“____”画出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

4.那草地的颜色是怎么变化的呢?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圈出时间和相应颜色变化的词。(谁来说一说草地的变化?)

5.现在谁能看着板贴把草地的变化连贯地说一说?

师: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作者观察的时间不同,草地的颜色就不一样,还有作者观察了很长时间。)(看板书)讲完之后齐读句子。

6.教师小结:我们在观察景物的时候,可以像作者一样通过长时间的连续观察,发现它的变化情况。

7.草地变化的原因呢?你找到了吗?(出示句子)

师:读着这两个句子,你觉得蒲公英有趣吗?有趣在哪里?

师: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比喻)你觉得把蒲公英的花比作我们的手掌,有什么好处呢?(形象生动地描写出蒲公英的花朵可以张开、合上的特点)

师生互动:师说早上、中午、傍晚等时间,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蒲公英们准备好,你们的手就是蒲公英的花朵现在是_),

8.看,蒲公英真的很有趣呢呢!(观看蒲公英变化的视频。)

9.师生合作配乐读。

10.现在,请同学们快速完成课后第二题。

早上,草地( ),因为蒲公英( );

中午,草地( ),因为蒲公英( );

傍晚,草地( ),因为蒲公英( )。

四、总结交流,感悟体会

1.作者用文字把这个慢慢变化的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对你有什么起启发吗?(为了搞清楚一件事的真相,我们可以进行不断地观察,连续地观察,长时间地观察,细致地观察。)

2.出示篇章页:是的,正如法国雕塑家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通过学习,你们已经体会到作者是这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只要我们稍加留意,就会发现事物是变化着的。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

五、小练笔(课堂作业本小练笔)

你们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现在让我们也像小作者一样把你的发现写下来吧!不过有些同学平时观察比较少,请先仔细观看视频,你会有不一样的发现。(播放视频和一组图片)

板书

金色的草地

早上绿色合拢耍

中午金色张开

傍晚绿色合拢

长时间观察连续观察细致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