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让孩子知道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节日之一,有其独特的活动和习俗。
2.知道“重阳节”的由来。
3.让孩子知道“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尊敬长辈。
准备工作:
1.VCD光盘“常回家看看”
2.在央视夕阳栏目中剪辑百岁老人幸福生活的精彩片段。
3.电脑课件《山居假期想起我在山东的兄弟》
4.上课前和退休幼师刘子平取得联系,邀请她参加重阳节。
5.孩子们有自制的礼物。
活动流程:
一、请孩子看VCD光盘《常回家看看》对话:
1.你刚才看到了什么?(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
2.这部电影的内容是什么?
(子女随父母看望老人,回家团聚的场景)
3.介绍老人节:我们孩子有自己的节日,老人也有自己的节日,导语(农历九月初九)是老人节。
4.你知道老人节是怎么来的吗?
二、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1.老人节,又叫重阳节,据说中国古代有一个名人叫衡靖。九月九日,全家一起爬山,插山茱萸,喝菊花酒。当时据说可以辟邪。因此,重阳节自兴起以来逐渐形成了一种习俗。从那以后,许多诗人写诗来纪念重阳节。
2.玩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困难,有爱护老人的愿望。
2、感受老人对小辈的关爱,树立尊敬老人的观念。
3、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一些老人用的物品(拐杖、老花镜等)、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观看幻灯片
“他们是谁?”“在做什么?”
“脸上有什么变化?”“动作呢?”
2、出示物品:“这些东西是谁用的`呢?”
3、请幼儿模仿老人的动作:慢慢地走,手拄拐杖。
对比小朋友的动作
小结:爷爷奶奶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我们应该帮助他们
4、讨论:平时爷爷奶奶做什么?
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动作,如:做饭、打扫卫生等。
老师做动作,幼儿猜一猜。
“除了这些事情,他们还做什么?”(接送幼儿)
“爷爷奶奶辛苦吗?”“我们应该怎么做?”
5、对爷爷奶奶说一句心里话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简单了解一下重阳节的由来以及重阳节的一些风俗习惯。
2.懂得尊重老人,愿意为老人献爱心。
3.体验社团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工作:
好吃的水果,课件。
活动流程:
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欢迎你。
1.看看今天谁在教室,为什么要邀请这些爷爷奶奶?
2.老师向孩子们介绍重阳节。
3.集体朗诵儿歌《重阳节到了》重阳节到了,重阳节到了,爷爷奶奶节日快乐。非常感谢,向你们的节日问好。
第二,介绍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1.你家里谁会参加我们今天的重阳节?请把他或她介绍给每个人。
2.你喜欢他吗?为什么?他为他的家庭做了什么?
3.你的祖父母为你的家庭做了什么?
4.老师打PPT做结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先养了我们的父母,现在还要照顾我们,每天为我们做很多事情。
第三,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点事
1.让我们的'孩子想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想想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播放PPT,让孩子介绍他们是怎么做的。
2.老师总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一辈子。他们老了。我们这些孩子要听他们的,为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锤他们的腿,敲他们的背,做懂事的宝宝。
第四,一起过节。
1.山东重阳兄弟山居假日思诗朗诵。
2.集体歌曲《好娃娃》《打爷爷奶奶背敲我腿》。
3.听音乐,送礼物,吃水果,和爷爷奶奶一起过重阳节,体验重阳节的快乐。
第五,结束
所有用手语表演《感恩的心》的小朋友集体献上祝福。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 篇4
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主题班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