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一点再轻一点》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轻一点再轻一点》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轻一点再轻一点》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轻一点再轻一点”的深层含义,即尊重他人、关心他人、体贴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关心他人的感受。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做到“轻一点再轻一点”。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1. 教师通过故事、视频等方式引出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讨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轻一点再轻一点”?为什么?
二、新课讲解
1. 讲解“轻一点再轻一点”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明白在不同场合下如何做到“轻一点再轻一点”。
三、实践活动
1. 分组讨论:在校园里,我们可以怎样做到“轻一点再轻一点”?
2. 角色扮演:模拟图书馆、教室、宿舍等场景,让学生体验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做到“轻一点再轻一点”。
四、总结与反思
1. 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2. 教师总结本课内容,强调“轻一点再轻一点”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一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作业布置:
1. 让学生在家中观察并记录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是如何做到“轻一点再轻一点”的,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2. 鼓励学生将“轻一点再轻一点”的理念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
《轻一点再轻一点》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理解“轻一点再轻一点”的深层含义。
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提高他们捕捉文章细节和主旨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主题思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问题。
引导学生珍惜资源、关爱自然,学会以更轻柔的'方式对待周围环境。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深层含义。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环保理念。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和评价。
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展示一些环保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引出“轻一点再轻一点”的环保理念。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标注不理解的词汇和句子,尝试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旨。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主题、情感和深层含义,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
4. 分享交流: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补充。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轻一点再轻一点”的环保理念,提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6. 总结反思: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环保行为,鼓励他们将环保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和自己的理解,创作一篇与环保相关的短文或海报,展示自己的环保理念。
《轻一点再轻一点》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理解并体会文章中的情感表达,感受作者对于“轻一点再轻一点”的深刻寓意。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文本中提炼关键信息。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体验文章的情感和主题。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情感品质,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轻一点再轻一点”的原则。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培养责任感和同理心。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体会“轻一点再轻一点”的深刻寓意。
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心理描写。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独立评价。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轻一点再轻一点”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3. 分析文章: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主题和情感表达,讨论“轻一点再轻一点”的寓意和启示。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文章中的情境和情感变化。
5. 总结提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轻一点再轻一点”的原则。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轻一点再轻一点”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轻一点再轻一点》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2.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顺序练习说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落实导行目标,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经常想到别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卡片。
(2)组词。
清()客()姐()
请()各()祖()
情()
(3)回顾课文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要“轻一点,再轻一点V
(二)提出学习目标
为什么脚步、开门、说话要轻一点,再轻一点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目标。
(三)学习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为什么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板书:读、想
(2)填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我们()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3)说一说: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顺序练习说话。板书:说
A、因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舔,所以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B、脚步要轻一点,再轻一点,是因为上夜班的阿姨,在屋里正睡得甜。
(4)指导朗读。板书:读
冬冬想到阿姨正在睡觉,不能惊醒她。我们读这一节也要轻一些,别把阿姨吵醒。”夜“、”正“、”甜“读重音,以示强调。
(指名读一评议一齐读)
(四)学习第2段
(1)回顾学法自学第2段。
刚才我们是按读、想、填、说、读的方法学习第1段的,接下来请小朋友按这一方法自学第2段。
(2)讨论、交流。
A.指名读第2段,想一想为什么开门要轻一点、再轻一点?
B.填空:楼上的大姐姐正把习题(),我们()要轻一点,再轻一点。“细细算”是什么意思,(算得很仔细)
C.说一说:用“先因后果、先果后因”的不同顺序练习说话。
D.试读这一节,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然后齐读。
(五)学习第3段
按一、二两段的学习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检查、讨论。教师就“亲切”、“交谈”的词义作些点拨。
(六)学习第4段
(1)教师指着板书小结,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上夜班的'阿姨睡觉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她的睡觉,冬冬走路很轻很轻;大姐姐学习的时候,为了不影响她的学习,冬冬轻轻地开门,爸爸和客人交谈时,为了不影响他俩的谈话,冬冬说话很轻很轻。大家想想:冬冬为什么能这样做?
(2)学生回答后,出示重点句子:“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别人挂在心间。”这里的“挂”是什么意思?你能举一个“把别人挂在心间”的事例吗?
(3)指导朗读。“把什么......都、挂”读得稍重一点,“别人”、“心间”是次重音。
(4)总结课文。(出示课文插图)这个小朋友的心中装着许多人,她每时每刻做什么事情都会想到他们,我们要向她学习,不论做什么事情,都把别人挂在心间。
(七)谈话导行
(1)冬冬真好,做什么事情都把别人挂在心间。你也是这样做的吗?
(2)学生回答后,表扬做得好的,启发大家向冬冬学习,时时处处想到别人。
(八)听写句子(《课堂作业》第6题。)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想到别人。
(九)作业
《课堂作业》第4、5题。
板书设计:
40、轻一点,再轻一点
脚步做什么事情
开门轻一点,再轻一点都要把别人
说话挂在心间
读、想、填、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