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我们仨读后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我们仨读后感 篇1
今年杨绛先生逝世,各种报道铺天盖地,方知更多的有关这一大家子的事儿。原来,除了钱钟书杨绛夫妻外,其女瑗也是一巨匠。
这本《我们仨》是先生晚年作品,为追忆一家三口的故事。这么一个大家的作品,为了能惠及更多的读者,而定价极地且质地尚好,真是让人感动。那么,我有什么理由不买一本来读呢?
书中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但就是朴实的文字中,让人感动,感情至真。也许是多年的沉淀和一直学习的结果,虽然贯穿了近100年的历史,但就是不乱,让人看得入胜,而又看得相当清晰明了。
读到“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这句话,我潸然泪下。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从他们在牛津的照片来看,当年也是郎才女貌,衣着不俗。他们追求上进,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可以出国留学,而后回到祖国,出版著作,在高校任职,历经战争和社会的动荡,受苦受难。老了才得以安居,但一辈子都不忘记看书和工作,正是他们那样的人才可以留下伟大的著作。
一辈子不为名不为利,完全是自己的兴趣使然,多么令人崇拜啊。自然在这样的家庭中,才可以培养出和他们性格一模一样的爱女,真是无比让人敬重的一家人。作者:逊哥儿
我们仨读后感 篇2
看惯了现今的明争暗斗,看淡了生活的不义不忠,现在静下心来细品这三个人走过的一路,真的有种难言的感动。经历着社会的洗礼,可心灵依旧纯洁;经历着战争的侵扰,可信仰依旧坚定;经历着疾病的纠缠,可亲情依旧温馨。犹如品味一盏香茗,苦涩中夹杂着清香,“我们仨”的生活亦是如此。
只可惜一切都没能逃过命运,如书中所说,只留下“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圆圆离去,钟书也没能陪着杨绛走到最后。不敢想象,这位老人要怀着怎样苦涩的心情完成这本书,但还好,这本书确实真真切切地记录了他们仨的幸福。
读过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点点滴滴,才懂得真爱亦是知己,爱人亦是灵魂的伴侣,是何等的幸运。当今的情侣又有几对是这样呢,拥有再多的甜蜜,也没能牵手走到最后;而今的夫妇又有几对是这样呢,可笑那么多匆匆的离婚,只是因一句性格不合。
我们急着完成人生的任务表,考学,工作,恋爱,结婚,生子,老去。结果一切都是那么仓促,仓促到我们都忘了品一品生活最原本的味道,忘了到底怎样的精神生活才是我们想要的。然而请你别忘记,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而家,也永远是你最温馨的港湾。
我们仨读后感 篇3
看完我们仨,其实没有多大的感觉,篇幅很短,很快的就看完了。
但看完后一种简单而又温暖的感觉总是萦绕在心头,为钱老先生和杨老先生在文革中仍坚持读书研究学术而敬佩,为两人把寂寞枯燥的异国求学生活过的有姿有色而欣喜,为两人携手走完一生的坎坷而感动,复杂的感情真的太多,不知道该怎么具体表达,但在豆瓣上看到肆意的批判杨老先生的文法之类的做法不可取,杨老先生不过是在人生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回顾过去,记录人生而已。不至于要用与众不同的批判来找寻自己的价值感嘛?好书分很多种。有的篇幅广大,有的意义深刻,有的视野广阔,但于我而言,能够安安静静的纪录生活中一个又一个美好的“小石子”的作品也是一部好书。况且我们也能从作者记录的生活从侧面看出他们成功的原因:“我们仨”中的三个人都没有什么所谓的野心,只是安安静静的做好手头的事,研究自己喜欢的书而已。但却取得了很多人一辈子都都不到的成就,尤其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是不是我们太过忙碌野心太大了呢?
我们也应该好好静下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不被这世俗的世界囚禁,即使就像书中那样,有三个人的亲情,也大概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
我们仨读后感 篇4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晚年对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及一家三口的往事回忆录。
本长篇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一段梦境为开端,虽然篇幅很短却给行文一种幽怅的基调,让读者能够静下心来去品味,意味深长。第二部分用梦幻般的描写形式,写了丈夫、女儿的相继离去。第三部分则是三人的生活往事,透着温馨、朴实和快乐。
这三部分的顺序安排是极好的,如一首起初透着悲凉的歌,曲中却变得温澜潮生。如果顺序变了,味道也就淡了。全文通篇以往事写生活、以梦幻写死别,一实一虚,相得益彰。“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
杨绛先生对丈夫、女儿的想念萦绕其间、独留一人的那种沧桑感挥散不去。看似全文没有睹物思人,没有触景伤情,只是用平淡质朴的语调讲述了一个平淡的梦、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通篇未写自己的心理,却将丧亲的感受地呈现了出来。深藏其中的宁静和悲凉,是一个老者的释怀。
我们仨读后感 篇5
很久没有因为看书感动得掉眼泪了。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号,没有惊心动魄的桥段,有的只是平静的诉说,点滴的回忆,直击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杨绛的文字朴实简单,就像是在闲话家常,但不絮叨。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他们仨之间的深厚感情。他们的心如此紧密得贴在一起,彼此依靠着搀扶着经历了欢笑与苦难,有再大的风雨也冲不垮他们。他们的生活并不平静,但杨绛始终平静得叙述着,那种平静让人肃然起敬。
杨绛的行文轻盈流畅,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回忆总是片断的,就像是一颗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颜色不均的珠子。想要把它们串成漂亮的链子,需要懂得如何取舍、组合及排列。显然,杨绛精于此道。
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无聊而琐碎的,甚至充满着烦恼和忧虑,精彩和风光只会像流星般划过天际。可当你回头再看,精彩和风光已然消散,无聊和琐碎让你觉得无比充实和甜蜜,曾经的烦恼和忧虑成了可以一笑而过的浮云。陪你走过无聊和琐碎,经历过烦恼和忧虑的人(人们)还在身边,就是最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