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

2025/09/3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感受数字入诗的意趣,认读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2、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活动重点:

背诵诗歌,引导幼儿讲述树叶还能用来做什么?

活动准备:

图片,幼儿用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古诗“一望二三里”导入。(板书课题数一数)

二、新授

1、故事、

教师示范公鸡叫,大公鸡的叫声惊动了小马,小马呱哒呱哒地跑来了,小马又带来了几位演员?请小朋友来数一数、(出示图片1、2、3、4、5)小动物都来了,唱的唱、跳的跳、吹的吹、打的打、表演的很好,大象伯伯写了一首很好的'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放录音)

2、提问:你从诗歌里听到了什么?这首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3、教师总结:这首诗有从一到十这几个数字念起来特别的有趣、

三、读诗歌、

1、教师范读、

2、教师教幼儿读、

3、游戏、

4、分组赛读、

四、教师引导幼儿认读数字,尝试用这些数字再来仿编诗歌、引导幼儿从自己的生活中去寻找亲近又平常的事物来表现诗歌的特色。

如:一只鸭、两只鸭、鸭子下水嘎嘎嘎、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 篇2

课题:

数一数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2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观察习惯。

3、培养学生有序观察,分类计数的良好思维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用较完整的数学语言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

5、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按一定的顺序数数

教学过程:

一、自由数数,了解学生的数数基础。

教师提出要求:小朋友们,你们会从1数到10吗?数数看。

二、看图数数。

1、看图讲故事,激发观察兴趣。

教师:今天是上学的第一天,全国的小朋友们都在这一天到学校上学来了。你们看,我们课本上是一所美丽的乡村小学,这所学校的`小朋友们也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看看画面上都有什么?

学生自由观察,点名发言。

提出要求:请小朋友们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可按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顺序也可按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每种东西的数量是多少?

请个别能干的小朋友先说,要求:说大声,说清楚,说完整,给全班小朋友做榜样,再同桌互说。同桌互说时,要求:男同学先说,女同学听,然后再交换,女同学说,男同学听,说的同学要说小声些,让同桌同学听清楚但不影响其他同学,同样要说清楚,说完整,听的同学要不插嘴,认真听。

教师及时巡视,纠错。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达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

(1)数数量2的事物。

提出问题:图中有什么东西的数量是2个?

生:两个单杠,两间农舍

(2)数数量3的事物。

学生数出数量是3的事物时,教师提问:你是怎么知道他的数量的?

强调:当东西的数量较多,用眼睛数不清楚时,要用手点数。

(3)数其它数量的事物。

同桌轮流数出4---10数量的事物。

全班交流汇报。

(4)学生认读1---10各数。

3、数生活中事物的个数。

三、小结。

小朋友今天通过有顺序的观察图,正确的数出了很多事物的数量,放学后,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的数量。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 篇3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精选12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通过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直角,会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你还记得角的各部分名称吗?

生;顶点,边,边。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

二、 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 认识直角

课件出示:国旗、椅子、单杠,找出以上实物中共同具有的角。

师:之前我们去了小精灵的操场认识了角,现在老师又从小精灵的操场上请来了一些朋友,你看看,这些图形里有角吗?

请同学上来指一指。

师:这些角有什么特点呢?

师:老师今天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数学当中的新朋友了,我们叫这种两条边都是直直的角为直角,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来认识直角,判断直角并且会画一个直角。

出示正方形,长方形,三角板,不同方向的直角,都是直角。

师:请同学在三角板上指出一个“直角”。

学生试着指出“直角”,教师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完整地指。

2、 师:下面哪些角是直角呢?

生:不好判断。

师:那我们先排除几个肯定不是直角的角。

师:这两个角很明显不是直角可以直接判断。

师:那剩下的两个角我们如何判断他是不是直角呢?给你一个小提示,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呢?

生:三角板。

师:三角板可以帮助我们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那怎么帮助我们呢?

师:老师把第二个角带到了黑板上,请同学想想如何用三角板进行判断。

师:先将顶点对齐,再对齐其中一条边,看另一条边是否对齐。

师:那我们现在一起看看这两个角到底是不是直角。

3、 现在用你手中的三角尺,判断一下你的数学书封面上的`角是不是直角。

4、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直角,我这里有一张纸,大家想一想,用这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

成果展示。

小结: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师:你有没有验证一下,你折的这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5、 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还在哪里找到直角了?

出示幻灯片,欣赏直角。

6、画直角

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

生:先画一个顶点,再画两条从顶点出发的边。

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学生用三角尺画一个直角,教师巡视。

三、 巩固练习

1、 第一关、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

指名学生回顾判断方法,学生独立完成。

2、 第二关。数一数有几个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

3、 第三关。在方格纸上画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学生独立完成。

4、 把下图中的长方形去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直角?

小组讨论

四、 回顾小结

说一说,假如你是直角,你要交给大家什么知识,怎样介绍你自己呢?

二年级数学下册数一数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很有趣的歌曲,歌词是一首绕口令。由于歌词内容呈并列形式存在,无逻辑关系,所以能任意调换顺序。根据排列组合规律,前五句歌词能唱出几百种变化,留给幼儿广阔的创造空间。最后一句歌词因为不停地调换次序而产生的挑战性与诙谐感,更是为幼儿的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了一笔意外的财富。

目标:

1、学会说清绕口令歌词,读准:虎、鹿、兔、猪、鼠等字的发音。

2、学唱歌曲,体验绕口令歌曲的诙谐感及挑战性。

3、根据图片变化的暗示,学习运用“重组法”来改变歌词进行演唱。

准备:

图片5张,纸花3朵。

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片,引出歌词内容。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看一看,上面有谁?用一个字说出它的'名字。”“有几只?它在什么地方?”“山上一只虎,我只用了五个字就把图片上的内容说出来了,你会吗?”

二、学习绕口令。

1、“接下来是谁呢?”出示图片,要求幼儿能用五个字的句子讲述图片内容。

2、送红花找“呀”的规律。“老师这里有三朵花,要请小朋友来送给小动物们,有一个要求,听老师念儿歌,哪个动物后面有个“呀”,就把红花送到它的后面。”带幼儿将有“呀”的句子完整地念一遍。

3、幼儿学说绕口令,速度由慢到快。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老师把绕口令唱出来,好听吗?你想来试试吗?

2、幼儿轻声放慢速度唱2遍。

3、幼儿大声快速唱歌曲2遍。(听伴奏)

四、调换图片(更换动物及地点的前后顺序),创编新歌词。

如果把这些动物的位置换一换能唱吗?该怎样唱?一幼儿来换一张图片顺序,集体念出歌词(重点念熟最后一句)。重复2~3遍。

五、结束活动。

老师把这些图片放到区角里去,以后小朋友再试试其它的顺序怎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