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教案

2025/09/3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自由选择游戏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愉快地参与各类活动。

2.在幼儿积累一定汉字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帮助幼儿认字,培养良好的语言能力。

3.培养幼儿的相互合作能力,发挥幼儿的主动性。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准备]

黑板、粉笔、青蛙、各类书籍、字卡、各类图片、各类图书

[活动过程]

(一)游戏内容

1.钓鱼游戏。钓到认识的汉字进行组词。

2.摸口袋猜谜编谜,认字,看儿歌找认识的汉字并学写,青蛙识字。

3.听故事录音,进行木偶表演,阅读(识字类),摆图编故事。

(二)游戏要求

今天我们要来做说一说、玩一玩、写一写的游戏。在前一次游戏中,玩“钓鱼游戏”的小朋友能根据汉字组词。今天,我们要来看看谁组的词最多,认的字最多,还要找一找哪些小朋友合作得好,玩得开心。

(三)幼儿游戏

1.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游戏内容。

2.教师巡回指导。

(四)分享交流

鼓励幼儿将自己玩的过程表达出来。

1.说说今天游戏中碰到的问题。

2.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提示与建议

该活动是阶段性活动,游戏内容可逐步增加。每次可重点指导一个游戏,并引出新的游戏内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用橡皮泥搓小刺猬的果子。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橡皮泥、牙签、故事《老奶奶的果树》。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引入主题。

1、幼儿听《老奶奶的果树》的故事。

2、提问:

①故事里是谁帮助了老奶奶?

②小刺猬帮助老奶奶做了什么事情?

③猜猜看小刺猬为什么能帮助老奶奶呢?

(引导幼儿回答,并及时给予表扬。)

小结:原来是这样,小刺猬是用身上的刺把果果运回老奶奶家的。

3、你们想不想和小刺猬做朋友呀,这个小刺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瞧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只可爱的刺猬。

4、教师介绍材料

①小朋友猜猜老师手中的小刺猬是用什么东西做的?

②教师及时肯定幼儿,并给予表扬。

二、教师示范捏小刺猬和小果果。

三、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四、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引导幼儿试着评价其他小朋友的作品,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其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

2.在情境活动中主动探究知识。

3.激发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4.引发幼儿学习小花猫的兴趣。

5.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自由观察过小花猫;各种猫的图片、饰品。

活动过程

1.引起话题,激发兴趣。

(1)师:今天小花猫来和我们一起玩,你们喜欢小花猫吗?

(2)师:你为什么喜欢小花猫?

幼:"我喜欢小花猫,它会打滚""它会用舌头洗脸""它会玩球""它会捉老鼠"(3)师即时插问:"老鼠有什么不好?"幼:"老鼠真坏,它要偷粮食吃"、"它还要偷蛋糕"、"它把我的一件新衣服咬了一个洞"……(爱憎分明的基础上,话题自然而然的转向猫捉老鼠。激发和保持幼儿的学习意向,调动和发展幼儿的思维参与。)2. 围绕"猫怎样捉老鼠"展开积极互动,探究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1)师:"小花猫用什么去捉老鼠呢?"幼:"用脚去捉老鼠。"(2)老师把小花猫的脚举起来,让孩子看看、摸摸。

师:"小花猫为什么用脚捉老鼠?"幼儿仔细看、摸,然后回答:它有尖尖的爪子,这爪子像铁钩子,一勾就把老鼠勾住了。

(3)师:"小花猫在夜里怎样捉老鼠呢?"幼儿讨论后小结:猫的眼睛像两盏灯,晚上看得清,猫的耳朵竖着,会转动,四面八方的声音都能听得见,老鼠一动就能捉住它。

(4)师:"猫走路的声音给老鼠听见了怎么办?"幼儿回答:不会的,猫走路很轻很轻的。

(5)师:"猫走路的声音为什么会这么轻呢?"老师给孩子看脚底的肉垫,幼儿恍然大悟:"呵!小花猫的脚底原来有一块厚厚的肉垫,怪不得它走起路来这么轻。"

(6)师:"如果老鼠往上爬,猫怎样捉住它?"

幼儿回答:猫跟着往上爬。

(7)师:"如果老鼠往下跳,猫怎样捉住它?"

幼儿回答:猫跟着往下跳。

小结:原来猫会爬上跳下捉老鼠。

(8)师:"猫跳下来会不会受伤呢?"教师将猫放在桌上,一松手,猫忽然从高处跳下来,一点没有受伤,幼儿高兴地拍手。

(9)师:"为什么小花猫从高处跳下不会受伤?"幼儿回答:脚底上有肉垫。

教师再请幼儿看猫第二次跳下时,观察尾巴怎么样?

原来除了肉垫,尾巴也在保护它,使它跳下来不会受伤。

教育幼儿懂得平时看见猫,不能拉它的尾巴。

(从猫捉老鼠这个有趣的问题开始,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主要特征,摒弃了对动物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枯燥的解说从一个饶有兴趣的话题打开"思维闸门",在情境游戏活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3.梳理拓展知识经验①幼儿摸摸小花猫,欣赏猫的图片和各种工艺品猫,感受它的可爱。

②游戏:猫捉老鼠。

幼儿自愿选择扮演猫和老鼠角色,老师扮演猫妈妈,玩猫捉老鼠游戏,游戏中猫妈妈提醒小猫走路轻,从上往下跳轻,睁大眼睛,竖着耳朵……复习巩固对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认识。

活动评析

我认为何种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幼儿愿意、快乐的学习,活动设计始终把孩子推在活动的前沿,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围绕"猫怎样捉老鼠"展开积极有效地探究式互动,感知猫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幼儿始终伴随愉快的情绪体验。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寻找突破口:老鼠坏→猫捉老鼠→怎样抓。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求,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师幼互动,教师与幼儿的心智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上汇合。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限制,而且主动围绕话题,进行智慧的交流,是教师有目的的一种滋润,充分体现了教师心中有目标,教育无痕迹的境界。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卡片中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2、能够按照物品用途尝试对物体进行分类。

3、习惯动手动脑,对分类活动产生兴趣。

二、活动准备

1、自制卡片(玩具、图书、杯子、橡皮泥、衣服)五张

2、装有不同类别物品的大纸箱四个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自制卡片,引导幼儿说说卡片种物品的名称及用途。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卡片上都有什么啊?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教师:请小朋友大声的告诉老师它们的名字和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2、请幼儿按照卡片中物品的用途将卡片放到班级中指定的区域内(如将图书卡片放到阅读区)

教师:小朋友们你能为这些迷路的卡片包包找到它们自己的家吗?

3、引导幼儿实际操作,进行物品分类游戏。

教师出示一个大纸箱,请幼儿轮流从纸箱中随机取出任一物品,并将其放入相应区域内。

4、组织幼儿分组进行物品分类比赛。

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幼儿按照上述分类游戏的贵族进行比赛,最快完成的一组获得胜利。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对自己的玩具进行分类放置。

五、活动总结

通过分类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生活中物品的属性和用途,在尝试分类的过程中幼儿对这些物品有基本的认知,对物品进行分类游戏时感知游戏的有趣性,在玩中学习。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精选】幼儿园小班教案(通用13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