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理解“0”的实际意义。
2、培养联系生活情景的联想力。
环境创设:
盘子、糖果、温度计、数字卡片“0”。
活动重点:
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没有。
活动难点:
联想“0”在生活中除了表示没有还有其他什么意义。
活动过程:
一、“0”是什么?
糖果有几颗?摆出两个盘子,每个盘子里有3颗糖,然后将其中一个盘子里的糖拿掉,问:这个盘子里现在有多少颗糖,用什么数字来表示这个盘子什么也没有?
出示数字卡片“0”。(用“0”来表示空盘子里的数目,知道“0”表示什么都没有)
二、幼儿举例
还有什么情况可以用“0”来表示?
如:妈妈买了5只苹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苹果全都吃完了,苹果一只也没有可用“0”来表示。
三、讲故事《数字零又回来了》
师:既然“0”表示什么都没有,那么不要“0”可以吗?听故事《数字零又回来了》
结合故事讨论:数字王国为什么不能没有“0”?没有“0”会怎么样了?
四、结合生活拓展“0”的用法。
“0”除了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讨论并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0,秒表、温度计等,使幼儿知道“0”和别的.数字结合,能使数量倍增。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足球比赛时的0比0表示两个队打平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在圆形上添画成各种东西。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圆形的物品。
2、物质准备:
(1)环境创设:数学城、音乐城、字母城。
(2)“0”娃娃图片。
(3)白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0”娃娃,引出课题。
“有一个小娃娃,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呢?瞧,这就是它的样子――0。”(出示“O”娃娃)幼儿讨论小娃娃的样子像什么?
2、鼓励幼儿给“0”娃娃取名字。
“小娃娃的样子可爱极了,可是这个小娃娃还不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字。小朋友,你们能帮它取一个名字吗?”
3、游戏:“捉迷藏”。帮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1)提出做游戏的'要求。
(2)放音乐,幼儿随音乐做动作。
(3)幼儿分别到数学城、音乐城、字母城寻找“0”娃娃,用多种形式帮助幼儿理解“0”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和用途。
4、鼓励幼儿探索、寻找、发现更多与“0”有关的东西,给它取上好听的名字。
5、幼儿创作:《会变的“0”》。
(1)发挥幼儿想象力,说说“0”还可以变成什么东西?
(2)启发幼儿在“0”上添画,变成一样新的东西。
6、展示幼儿作品、互相交流。
活动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图片展示,让小朋友接触到“0”,并感受“0”的用途、了解“0”的意义。课堂上小朋友听故事很认真,回答问题积极。特别是在故事讲到小猴吃光了桃哭的时候,小朋友明白小猴不喜欢“0”是因为“0”表示没有,小猴不喜欢没有桃子这儿给小朋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有机会重新上这节课,我会搜集很多关于“0”的故事,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让幼儿在故事中学,快乐中成长。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认识“0”的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2、理解“0”的定义意义,知道在加减法算式中一个数减去与它相同的数字于“0”。
3、结合生活经验,了解“0”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找找生活中与“0”相关的事物或现象,5支铅笔、3个苹果图卡片、7颗糖果、车牌号、温度计、门牌号。
活动重点:对认识“0”的活动感兴趣,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活动难点:理解“0”表示没有,知道一个减法与它相同的数等于“0”。
指导要点:通过教师的直观展示,幼儿参与情景游戏等方式,帮助幼儿理解,“0”的实际意义,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发现“0”、理解“0”的其他含义。
教材分析:
本节活动主要围绕感受数字“0”,寻找数字“0”,理解数字“0”等方面来设计,使幼儿懂得了数字“0”在生活中的作用及与人们的关系,激发幼儿探索“0”的兴趣,从而达到了从生活中来,并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目的。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宝贝们送礼物来了,你们猜一猜会是些什么呢?
2、初步感知“0”的意义。
师:现在老师请宝贝们上来领礼物,干吼数一数你有几个礼物?你们都拿到礼物了吗啊?说一说你们都有几个物品用数字几来表示。如果我的`礼物袋里什么都没有,应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呀?
小结:什么都没有我们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3、进一步探索“0”的意义。
教师逐一打开礼物袋并操作演示。
(1)出示五只铅笔并送给一位幼儿。
师:老师这里有5支铅笔,送给了xx宝贝5支,现在老师的手中还剩几支铅笔?(引导幼儿知道得数并说出数字“0”)
(2)出示3个苹果图卡片,然后送给送给另一位幼儿。
师:你们看看这里有几个苹果呀?(3个)那现在送给xx宝贝3个,老师手中还剩几个苹果?又应该怎么算出来呢?
(3)引导幼儿观察得数都是“0”的算式。
师:宝贝们,你们看一看这些算式,他们发现它们有什么秘密吗?(引导幼儿知道算式东中都有“0”)
(4)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发现了一个数减去与它相同的一个数,它们的得数都是“0”。
4、寻找生活中的“0”。
(1)生活中的“0”。
师:在平时的生活当中,你们有在哪里见过“0”吗?它们又表示着什么意思呢?
(2)出示相关“0”的图片,说一说图片中的“0”表示着什么?
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图片中的“0”表示什么呢?(幼儿自由发表意见。)
小结:数字“0”不仅表示什么都没有,它还可以表示起点,房间号码、电话号码、时间、车牌号码等等?在不同的场所“0”所表示的意义是不相同 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引导幼儿了解和感受数用在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了这节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数字“0”,感知“0”的意义。
2、引导幼儿能准确将数字0-9与相应的量进行对应。
3、引导幼儿充分认识到数字和生活息息相关。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幼儿认识数字“0”,感知“0”的意义
活动难点:幼儿能准确将数字0-9与相应的量进行对应。
活动准备
教具:三个奶粉罐子、两个木球、八片雪花片
学具:学具“红色圆片”、“数字卡片”、操作盘若干 、图片三张
活动过程
1、导入:游戏“摇罐子”,激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出示三个奶粉罐子,请一位幼儿上来摇一摇三个奶粉罐子有什么不同,幼儿感知后打开奶粉罐子看看里面有什么,为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可以用数字表示奶粉罐子里面的东西。2个木球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8个雪花片可以用数字8来表示,空的罐子表示什么都“没有”,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
教师总结:“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2、引导幼儿将数字与相应的量进行一一对应。
教师引导幼儿操作学具,按照0-9的顺序在数字的下方摆上相应的红色圆片。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边操作教师边将操作的幼儿照片拍下来,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摆的,再将老师摆放的图片展示给幼儿。引导幼儿观察,数字“0”的下面一个红色圆片也没有。和幼儿一起巩固,“没有”可以用数字“0”表示。
3、引导幼儿感知生活中的“0”。
引导幼儿说一说在生活中,还在什么地方看到过数字“0”。
教师出示图片(温度计),引导幼儿找找温度计中的“0”在哪里(在温度计的中间),并提问幼儿是什么意思。教师总结:温度计的温度在“0”的下方,天气会变得很冷,水会结冰。如果温度慢慢上升到“0”的位置以上,天气会越来越暖,结的冰会慢慢融化成水。教师继续出示图片(尺子),引导幼儿寻找尺子中“0”的位置,提问幼儿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教师总结:我们用尺子量东西的`时候从“0”开始测量,所以这里的“0”表示起点的意思。
教师继续出示图片(电话),引导幼儿寻找“0”,并问小朋友们有没有小朋友知道这里的“0”表示什么意思。教师总结:电话里的“0”表示一个电话号码。
教师总结:引导幼儿和教师一起巩固今天在活动中学习到数字宝宝“0”的本领,不仅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号码,表示起点,和表示温度计的界限等等。告诉幼儿数字宝宝“0”还有很多很多本领,让幼儿关注身边的“0”。
4、结束:游戏“0”的舞蹈。
引导幼儿用身体的各个部分或者和小朋友们一起做出“0”的形状。教师和幼儿一起做一个大大的“0”结束活动。
5、活动延伸:幼儿回到家里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遇到的“0”,学习“0”表示的不同的意义并与小朋友们进行分享。
活动总结
活动时,幼儿能够根据生活当中的不同物品找准数字“0”,比如空调的温度等等。在最后的游戏过程中,幼儿能根据自己的想象做出像“0”的肢体动作,这节活动可以将数字和生活联系起来,并且幼儿真正认识到了“0”明白了“0”的不同含义。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