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海浪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音乐海浪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音乐海浪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学会前滚翻的基础上,让幼儿尝试多种滚翻的方法。
2、体验体育活动的快乐,感受成功,获得情感的满足和释放。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
4、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5、锻炼幼儿手臂的力量,训练动作的协调和灵活。
活动准备
1、大小垫子若干张。
2、音乐《天使》。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首歌,歌的名字叫《天使》。你们知道天使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天使,你们也是老师的天使,天使就是你们,现在我请天使和我一起做健身操。
2、基本部分
⑴咦,你们听,是什么声音?(大海的声音、海浪声、海鸥声……)让我们一起去海边看看大海好吗?(幼儿跟着音乐,跑着、跳着到达“海边”)
⑵幼儿进入场地。你们看大海里有什么?(一艘艘小船)我们大家去乘船好吗?(幼儿随机选择一艘船,或坐,或躺)
⑶好大的浪啊!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在垫子上东倒西摇。
⑷看!浪娃娃在大海妈妈的怀抱里做什么?我们小朋友能不能来表演一下?你们会哪些方法呢?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翻滚的方法最多。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⑸突然海浪声汹涌澎湃,小浪花组成了波涛,想想看,我们怎么练习?幼儿跟随浪涛声进行模拟练习,找出方法。(通过练习,得出同心协力才能波浪滔滔)
3、结束部分
放松练习。浪涛声渐远,浪潮退了。我们小朋友一起到沙滩上跳个舞吧!幼儿随意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和老师一起翩翩起舞。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通过跳健身操开始,引发幼儿对调皮的浪娃娃产生兴趣后,练习各种滚翻的方法。
这是一个比较“放”的教学设计,是否能“收”取决于教师平时的教学常规和课堂气氛的随机调控。活动给幼儿一个充分“放”开练习的机会,情境的转换和活动内容的变换采用了比较自然的过渡。教师应在幼儿情绪高亢后引导其一点点放松,逐步引导他们创编练习,用不同动作表现对浪娃娃的理解,充分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
中班音乐海浪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青岛的孩子大都对大海情有独钟,有在海边踏浪、戏水的体验。本次活动选择乐曲《赶海的小姑娘》,通过音乐欣赏这一艺术形式,引导幼儿表现出与小浪花嬉戏的亲呢、欢乐场面。乐曲为两段式结构,旋律欢快活泼。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音乐,充分感受乐曲A段的欢快、B段的抒情,鼓励幼儿尝试用动作表现与浪花嬉戏的情景,引导幼儿体验娃娃踏浪的快乐心情。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乐曲旋律,了解乐曲两段式结构的特点,感受乐曲欢快、优美的音乐情绪。
2.能运用身体动作自由表现浪花和娃娃相互问好、交朋友、做游戏等情节。
3.乐于与老师、同伴共同游戏,尽情表达浪花与娃娃互相嬉戏的愉快心情。活动准备:
1.活动前指导幼儿学会儿歌《娃娃与浪花》,在生活活动中播放《赶海的小姑娘》,帮助幼儿熟悉乐曲的旋律。
2.《幼儿素质发展课程?音乐》CD,娃娃踏浪的图片,浪花的头饰若干。
活动建议:
1、带领幼儿朗通儿歌《娃娃与浪花》,将幼儿带人活动情境。
2、引导幼儿欧赏乐曲《赶海的小姑娘》,感受乐曲跳跃、优美的音乐情绪。
(1)请幼儿聆听乐曲前奏中的海浪声,展开合理想象。教师介绍乐曲的名字帮助幼儿了解这是一首描写小姓姓与小浪花做游戏的乐曲。
(2)请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自由交谈:娃娃与浪花在做什么游戏?
3.引导幼儿分段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欢乐、优美的音乐情绪,鼓励幼儿根据乐曲创编动作。
(1)播放A段乐曲(第1-16小节),结合图片,引导幼儿想象浪花与娃娃相互问好、做游戏的欢乐情景,感受这段乐曲欢快、跳跃的特点。
请幼儿讨论并创编小浪花起伏、娃娃与浪花打招呼、踏浪、戏水、亲吻浪花等动作,教师对幼儿创编的动作加以提升。例如:怎样和小浪花打招呼?小浪花会怎么做?怎样和浪花交朋友?
请幼儿再次欣赏A段乐曲,鼓励幼儿用动作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
(2)播放B段乐曲(第17-30小节),引导幼儿感受这段乐曲优美、抒情的特点,鼓励幼儿根据乐曲创编动作。
引导幼儿讨论娃娃在小浪花温暖的怀抱里悠闲,惬意地做着哪些事情(如划船、游水),用身体动作大胆表现,教师对幼儿的动作加以提升。
请幼儿再次欣赏B段乐曲,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娃娃与小浪花亲呢的场面。
4.请幼儿完整倾听乐曲,体验娃娃与浪花嬉戏的愉快心情
(1)鼓励幼儿自由、大胆地表现娃娃与浪花游戏的情景。
(2)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浪花与娃娃进行游戏,结合幼儿的动作表现,教师给予适时指导。
(3)开展“分角色表演”游戏:一半幼儿戴浪花头饰扮演小浪花,一半幼儿扮演赶海的娃娃。幼儿可互换角色多次游戏。
5.在乐曲声中引导幼儿与大海道别,自然结束活动。
附娃娃与浪花
小浪花,真调皮;小姓姓,真淘气;大海边上做游戏。
中班音乐海浪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根据音乐的变化,用身体动作表现不同形态的海浪。
2、在游戏化情境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3、借助小图谱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4、能通过表情、动作表现诗歌内容尝试仿编诗歌的最后一句。
活动准备:
海浪视频、欢快的音乐、一块圆形的大布
活动过程:
一、活动准备幼儿随音乐做神气的海军入活动场地。
小朋友们,老师请你们当一回神气的海军,保卫祖国的海疆,好不好?那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巡逻吧。(放音乐)二、观看视频,初步感受不同形态的海浪。
1、引入话题:神气勇敢的小海军们,请找个位置坐下来吧。小海军们,我们出去巡逻,走着走着来到了海边。一起去看一看美丽的大海上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
2、启发经验,引出不同形态的海浪并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风平浪静:小海军们,海面上有什么情况?仔细观察了。(海鸥,游泳)海水是怎么样的?--微微荡漾。能不能用你的肢体动作来表现轻轻晃动的小小波浪呢?请小朋友跟着音乐表现轻轻晃动的波浪。
小浪。不好,起风了,大海涨潮了,海水是怎样的呢?(看视频)--小波浪,小浪花。谁能用你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一下涨潮时的小波浪?让我们的小波浪跟着音乐一起跳舞吧。
刮大风了,海面掀起了一个个大浪。去看看吧。那大浪是什么样的呢?浪急的时候会出现什么?谁能用你的身体动作表现大浪和漩涡。把大浪和漩涡放进音乐里去吧。
风总算变小了,大海要退潮了,退潮时的海浪是怎么样的?小海军要仔细看咯。(冲上去,慢慢的安静下来)。谁能表现退潮时的海浪?让退潮时的海浪随着音乐动起来吧。
小结:原来美丽的大海,是变化多端的。它会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的。
四、游戏:海浪刚刚小海军们看到了不同样子的海浪,还随着音乐用动作表现了海浪。老师请你们玩一个海浪的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我们用这大圆伞当作大海,大家一起抓住伞边抖动,伞呢就会像大海一样起波浪的。但是大海的海浪是会变的,请小朋友们要仔细听清音乐的变化,做不同的海浪好不好?准备好了吗?
(2) 鼓励幼儿按老师的口令和方法玩海浪游戏。
大海浪(集体用大力,使布大幅度抖动);小海浪(集体用小力,频率高抖动速度快,幅度小);潮小组长(集体用大力,然后全体往圆心靠拢使圆布往上拱);落潮(集体不用力,使布自然下降至地面);漩涡(同涨潮动作,并同进朝同一方向快速绕圈跑)
中班音乐海浪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大浪与小浪》,初步感知乐曲的性质和三段体结构,辨别音乐的低潮和**。
2、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能运用肢体动作和借助道具来表现乐曲的变化。
3、培养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及合作表演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大浪与小浪》CD,蓝色绸缎若干,大海背景图一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展示大海背景图,引出课题。
提问:你们见过大海吗?微风或狂风吹过时,大海是什么样子?
2、让幼儿分三段欣赏音乐《大浪和小浪》,感受乐曲ABA三段体结构。
启发幼儿用语言表述自己对乐曲的初步感受;引导幼儿欣赏乐曲前段和后段音乐舒缓、优美的意境,感受中段的**部分乐曲的变化。
3、完整播放乐曲一遍,让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中的大浪和小浪。
4、出示蓝绸,启发幼儿两人一组合作用蓝绸表现海浪。
5、发挥幼儿想象,引导幼儿尝试集体合作表演大浪和小浪出现时的海面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