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牢固地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2)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1、口算,并说说算理和方法。(指名口答)

1/7+2/75/6-1/62/5+3/58/9-5/9

5/8-3/82/3+2/37/10-7/103/4+1/4

2、填空。

(1)2/9+5/9表示9()个()加上()个(),一公是()个(),就是()。

(2)3/4-1/4表示()个()减去()个(),还有()个(),就是()。

3、回顾同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导入练习。

二、谈话导入练习,提高技能。

1、谈话强调对计算结果的处理,引出练习。

1/15()3/21()

2/15+2/15=()17/21-13/21=()

14/15()17/21()

2、你对下面的计算结果有没有意见,如有不同意见请提出来。

(1)17/18-1/18-7/18=9/18..............................()

(2)2/9+5/9+8/9=15/9=5/3..............................()

(3)7/20+9/20+13/20=29/20..............................()

(4)11/13-8/13-3/13=0....................................()

3、选择题。

(1)11/18+7/18的和是()。

A、18/36;B、18/18;C、1;D、1/2

(2)13/21-2/21-5/21的差是()。

A、6/21;B、2/7;C、20/21;D、6/7

(3)有三根木料,第一根重9/100吨,比第二根重1/100吨,第三根比第二根轻1/100吨,第三根木料重多少吨?

A、9/100+1/100+1/100=11/100;

B、9/100+1/100+1/100=11/100吨;

C、9/100-1/100-1/100=7/100吨;

D、9/100-1/100-1/100=7/100

4、小结: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算理、计算方法及对结果的要求。

5、练习:看谁做得既对又快。

1/5+3/54/7+6/75/11+8/115/8-3/817/21-10/21

2/5+4/5+3/58/9-7/9-1/99/16-5/16-3/16

11/12+7/12+5/127/18-5/18-7/18

三、课堂小结

进一步强调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发展练习,培养兴趣

把1/9、2/9、3/9......9/9这九个数分别填入下面的□内,使每条横线、竖线、斜线上的三个数都等于零15/9。

1、学生尝试探究。

2、反馈思路:先找到居中数5/9,然后再按照以前学过的“九宫图”的做法把柄1/9、2/9、3/9......相应填入。

(通过此题练习,即巩固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的理解,又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五、作业《作业本》

学生已经牢固地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并且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 篇2

第八单元确定位置

课题:练习十五第1课时总第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在具体的情境中确定位置的方法。

2、通过练习,熟练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3、在练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提问:怎样用数对确定位置?

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和数对有关的问题。(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组织学生完成教材第100~103页“练习十五”习题。

1、第2题。

这道题在巩固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时,引导学生对表示同一列和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进行观察和分析。

让学生认识到:表示同一列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一个数都相同;表示同一行瓷砖位置的数对第二个数都相同。

2、第3题。

这道题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是开放的,如这些红花的位置都在偶数列,第2到第6行之间;这些红花的排列是对称的,第6列或第4行可看作对称轴;这些红花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图案,中心在(6,4)……让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能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充分展开。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数对表示红花的位置;再让学生说说红花位置的排列规律。

3、第5题。

(1)课件出示第5题平面图。

让学生看图,用数对表示实验小学和文化馆的位置。

(2)提问:图上(6,2)和(2,6)表示的位置相同吗?

(3)小明从实验小学到文化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实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第6题。

这道题是根据数对来画路线。画路线时先在方格纸上描出点,再连线,连线时要按题目要求的顺序来连。

小乐从家到学校的路线有许多种画法,可以让学生先在图中画出一条路线,再描出相应的点,最后用数对表示出这些点所在的位置。

三、综合练习

1、第7题。

第(1)题,让学生先说一说每个年级二班信箱的位置,再用数对表示出来。

第(2)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列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列,只能确定都在第4行,所以王洁是四年级的学生。

第(3)题,这道题出现的数对是(4,○),行数用符号表示,不能确定是第几行,只能确定都在第4列,因此可能是四班的。

2、第10题。

(1)组织学生观察国际象棋棋盘的示意图,说说是怎样记录棋子位置的。

(2)学生独立记录棋盘上“黑王、黑车、白兵”的位置。

(3)观察思考“c6

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 篇3

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五年级数学练习十五教案 篇4

练习内容:练习三十第10~18题。

练习要求:使学生能根据的具体情况灵活选用算术解法或方程解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练习重点:分析题目中数量关系的特点,恰当地选择解题方法。

练习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解方程。

(1)3(x+2.1)=6.9(2)4x+5×6=94

(3)0.5×8-l0x=3.5(4)32x-7x-x=360

2.列出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

(1)一个数减去3.5的4倍,差是25,求这个数。

(2)比1.8的5倍多z的数是12,求x。

(3)1.8比某数的2倍少0.6,求某数。

二、指导练习

1.练习三十第11题

⑴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⑵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根据什么等量关系式列的方程(是根据买2个足球的钱+买25根跳绳的钱=192.5元)

⑶设每根跳绳x元,25根就是25x,每个足球80元,2个就是80×2,所列方程为:80×2+25x=192.5)。

⑷让学生说一说用算术方法解的`思路。

2.练习三十第13题。

先让学生解答,如果有困难,可以稍加提示:改排前后书的字数不变。如果有学生用方程解,可让他们说说是怎样解的,并给予表扬。同时说明这道题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法都可以。

3.练习三十第15题。

第16题与例5相比,增加了一个条件,因此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如设《故事大王》的单价为x元,则可列出以下几个方程:

4×1.6+4x+7.6=20,

20-4×(1.6+x)=7.6,

4x=20-4×1.6-7.6

鼓励学生列出不同的方程,然后可以讨论哪个简便。

4.16题是例4和例6的综合。可以根据例6的思路,先列出杏树棵数。在列方程时,用含有x的式子来表示桃树的(x+20),又要用到例4的知识,这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练习三十二第18题。

17题是例5和例6的综合。可以先设乙汽车每小时行x千米,列出类似于例5的方程:4x+4×2x=480或4X(x+2x)=480;也可以列出类似于例6的方程:x+2x=480÷4。

三、课堂练习

练习三十二第10、12、14、1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