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江”“南”“采”等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2.掌握竖钩、竖折两种笔画,掌握“氵”“ 十”“艹”3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看图导入

1.师(略带神秘):同学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出示配乐课件“江南可采莲”。)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学生欣赏,揭示课题。

二、读通词句,感受节奏

1.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

2.老师示范朗读,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让同学们按照划分的节奏,再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嬉戏的情景。

三、再读诗歌,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动动小手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和会认的生字画出来。

2.开火车认读生字,去拼音读,听音找字。(出示:可东西)

3.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书写。

4.指导书写“可、东、西”。

(1)“可”先写横,再写里面的“口”,末笔是竖钩()

(2)“西”第五笔是竖折(),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5.让学生练习,独立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快乐朗读,谈话导入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莲叶一片连一片,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们已经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指导学生朗读想象,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诗歌,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该怎样读?

3.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4.师:你觉得这首诗歌写了些什么?说说看。

三、入境入情,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

(2)指导学生看图。荷花、荷叶长得怎么样?

(3)理解“田田”。(“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

2.学习后五行诗。

(1)指名朗读后五行诗。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莲花和莲蓬,还有什么?(齐答:鱼儿)鱼儿在干什么?(在水中游动、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3)指导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①课件出示课文第59页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②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引导画出方位图。

(4)师小结:鱼儿在莲叶间游玩,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自在与快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鱼儿的自在与快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1.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2.给学生讲解背诵技巧,指导学生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读准生字字音,借助图文理解新词的意思,会写田字格中的5个生字。

3、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诗歌大意。想像劳动人民采莲的情景,体会他们在劳动中愉悦的心情。

二、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这些生字组成的词

三、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开火车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说句。

3、揭示新课。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诗的一、二行。

(1)指名朗读诗的一、二行。

(2)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荷叶。荷花长得怎样。“何”:表示感叹,惊讶;“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非常可爱。

(3)指导反复朗读,展开联想,从这两行诗中你知道了什么?从中感受荷叶茂盛鲜亮、非常可爱的样子。

2.学习诗的后五行。

(1)指明朗读诗的后五行。

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荷花、莲蓬之外,还有什么?(鱼儿)鱼儿在干什么?(游水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指导反复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课件展示鱼儿在莲叶下面游水嬉戏的情景,让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快乐和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并让学生动手画出方位图。这里的东南西北是指荷叶的四周。

展开想象:鱼儿在莲叶间游玩,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同桌互相描述鱼儿在莲叶间游玩的欢快情景。

教师揭示: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又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又滑到了北面。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东、南、西、北”则写出了鱼儿在水间自由自在、逗人喜爱的样子。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问:小朋友,当你看到鱼儿那样欢快,你心情怎么样呢?怀着高兴的心情朗读鱼儿戏游的句子,注意重音和停顿。

七、背诵课文:

1.尝试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练习背诵课文。)

2.抽生背诵,说说你用的什么方法背诵课文。(看图记、根据重点字词记、想象记)

八、总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字,理解了诗句的意思,看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是多么美好,我们以后要更加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本课的学习中,我们还体会到了阅读古诗的乐趣,希望今后继续努力,多阅读多积累一些优秀的古诗。

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

“江、南、可、采、莲、东、西、北”九个生字,会写“可”字;初步理解诗歌大意,能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学习乐府诗歌,初步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

方法与过程:自主识字和集体识字相结合,识记生字;朗读、吟诵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理解诗歌大意,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

写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展示图片,认识江南

随文识字

圈出生字

对读正音

随文识字

拓展延伸

争当小诗人

书写指导

东、西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

复习生字;

学习诗歌

整体感悟:你通过读诗歌,知道了什么?

熟读理解:

田田的莲叶下游来了一群可爱的小精灵,他们是谁?(“鱼”字的演变)

小鱼在干什么?(戏)小鱼在莲叶哪个方向玩游戏?

带动作读

小组合作

吟诵诗歌

尝试背诵

书写指导:“可”

1、组词;

2、书空,注意新笔画“竖钩”、笔顺;

3、描红;

4、练写;

5、互评;

6、修改

拓展延伸

关于莲花的古诗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选作:给这首古诗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

3、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一年级江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情感目标: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景,培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课文,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1.小朋友,大家喜欢学诗吗?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人写的诗,诗的题目是:江南。(教师在田字格中板书课题,并注音。指名读,齐读课题。)

学习“江”、“南”这两个字。谁能记住这两个字?写字的时候,你还有什么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

(这一环节的设计、分散了识字的`难度。用学生互相提醒写字注意点的方式,把识记字形的任务交由学生自己完成,并受到了“我是小老师”的暗示,产生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2.在我国的长江以南,有一块美丽、富饶的土地,这里是中国有名的鱼米之乡。清清的小河从每家每户的门前屋后流过。一到夏天,那就更美了。你们瞧,(出示图)这儿就是美丽的江南。

多美的地方呀!这儿有什么?(鱼、荷花、采莲的姑娘。)(荷花就是莲花,荷叶就是莲叶,姑娘采的是莲蓬。)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让他们做好阅读学习课文的准备。)

二、初读课文

1.范读课文,听准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在读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读一遍拼音,这一层次的设计,旨在让学生获得对古诗初步的感知,主要目的在于扫清阅读障碍。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3.再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生字。

4.指读课文,随机纠正字音。

5.说说你最喜欢读哪些句子?

6.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写了江南的什么?

三、学习生字

1.老师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你们会读吗?

2.检查重点词语的认读情况。

3.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

4.指导书写:“江”、“鱼”、“叶”

(1)“江”是左右两部分,左边三点水,右边是个工。(组词)

(2)“叶”要注意右边的部分。(组词)

(3)“鱼”上面是刀子头,田像鱼身,一像鱼尾。

5.学生描红,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