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主要写洋槐开花的五月槐乡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表达了作者对美丽迷人的槐乡五月以及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槐乡孩子的喜爱。文章写花又写人,花与人交融在一起,不枝不蔓,相得益彰,使“花美人更美”这一主皆自然地生发开去。

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可借助挂图感知槐花的形象。引导学生赏读文中如同诗一样美妙的句子,让学生感悟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咀嚼,读出滋味来。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槐乡去看一看。出示幻灯片:槐花槐乡五月是一个最美丽迷人的地方。板书:槐乡五月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1)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2)指名读、齐读。

(3)指名解释词语,教师相机点拨。

(4)齐读生字词。

(5)听写生字词。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词语。

3、联系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导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中的哪几句话,你喜欢读?为什么?

①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②读一读,你从这几个比喻句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④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⑤齐读这句话,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悟。

⑥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⑦怎样读,才能把这种体会给读出来。

(3)指名有感情地读第1自然段。

(4)齐读第1自然段。

2、导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可分几层?每层主要说什么?

(2)指名读第一层。

①这一层是写谁的?什么叫“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槐花香气醉人。

(3)齐读第二层。

①这一层是写谁的?从这一层的描写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还具有什么特点吗?

②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通过读来感受槐乡孩子的热情好客。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5)齐读第2自然段。

3、导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地读一读这一自然段,看看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导读第4自然段。

(1)齐读这一自然段。

(2)联系课文内容回答: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其什么作用?

二、.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芬芳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并让孩子大饱口福的花,槐乡孩子是勤劳能干的孩子,是热情好客的孩子,是纯朴可爱的孩子。作者巧妙地把槐花与槐乡孩子融为一体,写花又写人,真切自然地抒发出作者对槐乡五月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

三、作业练习

1、按课文后第四题的要求,照样子写重叠词。

2、练习背诵课文。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读背、识字写字

教学准备:

投影光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指导书写字古进

教学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投影插图

(1)小朋友,图上的这个人在干什么?你知道他是什么时候的人?

(2)你知道他是谁?

2、板书:怀素(读准名字,介绍怀素)

3、揭示新课

二、初读课文

1、看课文录音,一边听一边想怀素是怎样练字的?

2、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检查朗读情况: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2)出示有关词语,指导读准音。

(3)读了课文,你们知道怀素是个怎样的人?

(4)把你喜欢的段落读给同桌小朋友听。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古时候好学上进

3、指导朗读句子,要读好句子中的停顿。

4、练习背诵课文,评议。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字进古日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指导学生书写。

4、学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激励学生学习怀素刻苦练字,好学上进的精神。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3、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怀素小时侯是个怎样的孩子?

2、怀素小时候喜爱写字,好学上进,值得我们学习,那么怀素从小怎样学字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2、指读句子:怀素写字非常认真。

(1)指名朗读。

(2)理解:非常

(3)这一句该怎么读呢?

(4)朗读练习。

3、怀素是怎样写字的呢?

(1)出示第二句话。

(2)怀素写字时先干什么?看清字的形状和记住字的笔顺能否颠倒?

(3)怀素接下来干什么?

(4)从哪些词可看出他写字很认真?

(5)朗读练习。

4、看图:怀素写字时多么认真!他是不是每次都这样的呢?从哪一个词可看出?

就这样,怀素写字

5、连起来朗读,背诵。

三、学习第三段

1、当时怀素是在哪儿练字的呢?

2、指名朗读第三段。说说为什么在木板上写字?

3、讲述:当时纸很贵,怀素买不起纸,就找来木板写。传说他还用芭蕉叶练字呢?可见他练字的决心很大!就这样,他写呀写,日子一长,木板

4、读了这一段,你觉得怀素练字怎么样?

5、练习朗读,背诵。

四、学习第四段

1、怀素长大以后,成了

2、指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怀素?他在干什么?

3、怀素之所以能成为书法家,是什么原因?

4、怀着敬佩的心情读好这一段。

5、背诵练习全文。

五、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书长样后先

2、学生识记生字。

3、在写字之前该怎么写呢?

4、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如何写字?

5、像怀素一样把字写好!

6、指导描红,临写。

六、课堂小结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写出和“白茫茫”等词语结构相似的词语。

3、借助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让学生感悟五月“是槐乡孩子们的季节”。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齐读课题。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3、出示槐花图片,简介槐花。

4、释题:“槐乡”顾名思义是因洋槐之多而得名。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2、检查:

⑴出示词语。

洋槐坡坡岗岗瑞雪初降酿蜜跨走喜盈盈傻乎乎

拌上咸的蒜泥口福季节槐花飘香醇香漩儿浇上

⑵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酿、盈、醇、襟”。

⑶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自评。他评。

4、找出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5、齐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1、重点指导:初、酿、挎、盈、傻。

2、说笔顺。

3、描红。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读生字新词

2、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听读评价。

2、这一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3、出示“槐乡的山山洼洼……”句,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名答,明确:槐花多、美

哪些词语表明槐花多、美?

想不想带我们到槐乡看一看?学生自由读,指名感情朗读。

4、出示“有的槐花……”句。自由读,思考:

(1)这句话写了什么?这两句话中有几个比喻句,分别把什么比成什么?

(2)读一读,从这比喻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5、出示:“嗡嗡翁……啪啪啪……”句,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听到小蜜蜂在说什么?从小朋友的脚步声中你听到了什么?

指名答。

谁能读出这种喜悦?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 齐读。

6、出示:“中午……这时候……在香海中了。”

齐读:你闻到了什么?有几种味道?

从“浸在香海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美读:读出这种香气四溢的感觉。

7、范读课文,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8、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想一想:这一段写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全班交流。

2、指名读第一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理解“傻乎乎”。小朋友为什么傻乎乎地卧在槐树下不想回家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齐读第二层

(1)这一层是写谁的?从中你知道槐乡的孩子有什么特点吗?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自由读一读,槐乡的孩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4、想不想尝尝做槐乡孩子的感觉?男同学扮演小小子儿,女同学扮演小姑娘,试一试。

5、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

2、说说五月为什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你喜欢槐乡吗?喜欢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

3、讨论:最后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六、总结课文

1、教师小结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七、作业

1、练习3,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2、背诵课文。

《槐乡五月》第二课时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

1、精读课文,感受槐花的美丽清香,感受槐乡孩子的淳朴可爱。

2、品味语言文字,学习欣赏作者的优美词句。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

昨天,我们初读了课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如同一首优美的田园诗,把我们都深深吸引了。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进作者用文字书写的美丽的槐乡,好吗?

二、出示重点句,质疑:

课文最后有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同学们注意一下,作者用了两个是,以一种毋庸置疑的语气肯定;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读了这句话,你有疑问吗?

怎么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自由读第一小节,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划出自己最喜欢读的一句话,并说说最喜欢读的理由。

1、学生自由圈画读书。

2、讨论:作者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槐花盛开的情景,3、在这美妙的文字中,4、你最喜欢读哪一句?

(第二句: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形象地写出了槐花开得又多又白,美丽无比。

第三句:作者用比喻的方法又远及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槐花不同的形态美,

第四句: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写出了花香引来小蜜蜂,嗡嗡嗡是小蜜蜂的语言,猜猜,小蜜蜂在说什么?

第五句:劈啪啪猜猜,劈啪啪是什么声音?能想象省略号里省略的孩子的话语吗?

第六句:中午,桌上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写出了槐花的香气袭人。

第七句: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也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槐花香。)

说到槐花香,槐花饭好吃,第二小节作了更生动细致的描绘呢!走,我们去看蓝被香气熏醉的孩子!

四、精读第二小节:

1、指名读第一句。

2、多香的槐花,多可爱的孩子啊!槐花不光美、香,还能做好吃的槐花饭,哪位厨师来介绍一下槐花饭怎么做的?

3、真象个小厨师,说得我们口水都要流下了,等我们这的槐花开了,你一定要做给我们吃哦!

4、第二小节除了写槐花香醉人,槐花饭馋人,还写了什么?

用下列句式说话:槐乡的孩子真啊,你一走进槐乡,他们准会;你离开槐香,他们还会。

四、五月,槐花开了,对槐乡的孩子来说,槐花带给他们的远远不止是绝美的风景,甜甜的槐花蜜,美味的槐花饭,更是无穷的乐趣。

1、女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姑娘一样,用槐花装扮自己,变得更美(引读第二句)

2、男同学们,让我们象槐乡的小小子,到槐树下大饱口福。(引读第三句)

3、现在,你明白为什么作者说五月属于飘香的槐花,属于槐乡的孩子了吧。

(因为,五月,槐花漫山遍野,美丽无比,香飘万里;因为槐花盛开的季节,是孩子们最快乐的季节,他们打槐花,吃槐花饭,尝槐花蜜,用槐花打扮自己

4、槐花,还可制药,有止血利尿的功效呢。

5、槐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我国很多地方因为有美丽的槐花,成为闻名于世的风景区呢。(看资料)

6、槐花多,自然槐乡的孩子也多啊,他们走出槐乡,来到城市的各个角落,依然无法忘记记忆中开得最灿烂的槐花,他们用各种文字,用音乐写下他们的怀念,让我们来读读吧。

六、这节课我们马上就要结束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七、作业 :摘抄文中你最喜欢的三个句子,并加以评析。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

槐花美 远看 近看

槐香奇 清香 醇香 浓香 天然的享受

槐乡五月 槐饭香 咸的 甜的

小姑娘 小小子 孩子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