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导课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导课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导课教案 篇1

导课教案模板范文(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导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导课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神采奕奕、羡慕、犹豫、倾慕、珠圆玉润。会认8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复述故事。

3.从故事中领悟,一个人只有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投机取巧的人,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本领。

4.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

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

教学难点:

领悟其中的道理,在感悟中受到教育。

教学准备:

让学生事先了解蒲松龄、《聊斋志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

不少同学喜欢看神鬼故事书,其实神鬼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劳山道士》。

二、学生汇报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预设要点: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世称“聊斋先生”。耗费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

三、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聊斋志异》中的故事像一幕幕诗剧,一幅幅水彩画。它不仅是咱们中国文学的骄傲,还是世界文学当中非常有影响的.作品。《劳山道士》就是其中的一篇杰作,让我们先睹为快,感受它神奇梦幻的文学魅力吧。

四、交流

1.你读懂了哪些词,或者哪些字词需要大家帮助你理解?

神采奕奕:精神饱满的样子。

倾慕:倾心爱慕。

珠圆玉润:像珠子那样圆,像玉石那样滑润。这里形容歌声婉转优美。

2.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一两句话概括。

王七在劳山学法术,不想吃苦,结果什么也没学会。

五、快速阅读,理清脉络

1.哪几段写他山中的学法经历?(3到12段)

2.山中学法时有两天发生了一些特殊的事儿,说说。

相机小结、板书

看师演法(4到8段)

缠师授法(9到12段)

3.你能用同样的方法,给1到2自然段取个小标题吗?

板书:拜师求法

4.王七学法,结果如何,试根据13自然段内容写小标题。

板书:演法失败

5.根据小标题,理清故事脉络。

六、重点探究

1.哪部分还有疑难,或者你想重点研读哪部分?三读课文。

2.交流。预设

①学生可能对王七最后演法失败百思不得其解。此疑问可暂不作答。

②可能有不少学生对“看师演法”一部分兴趣浓厚,可引导进一步感受文章语言的魅力。

“看师演法”一段的确精彩。有几大奇迹?试拟个节目单。举例

纸月光满屋

壶酒饮不尽

筷子化嫦娥

酒席移月中

七、拓展

演故事:

劳山道士精彩演法,几大奇迹中,各小组任选其一,合作编一编,演一演。

提示:文中动作语言不多,要想表现他们的法术奇妙,可借助众徒弟的神态表情、指点议论来表现。

第二课时

一、回顾

各组演故事。(见上节课拓展活动)

二、研读感悟

1.小结,过渡。

纸月光满屋,壶酒饮不尽,筷子化嫦娥,酒席移月中。能用成语表达你的感受吗?(不可思议、匪夷所思……)

2.抛出问题。

这一切多么不可思议!可根据上一节课我们对故事的整体把握——故事是写王七学法,写他拜师求法、看师演法、缠师授法、演法失败。但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写道士施法的每一个细节呢?

3.细读全文,自找答案。

4.交流讨论。

引导:

劳山道士法术高深,如何得来,故事中未说,猜猜。(从“恐怕你娇气又懒惰,不能吃苦”一句可看出,道士深知须历经千辛万苦方可得道。)

王七想得到高深法术,知不知道要吃大苦耐大劳呢?又能否吃苦耐劳呢?(引导学生找书中相关句子,允许有不同的看法,在探讨中基本形成共识。)

5.形成共识

王七知道要吃苦,也吃了不少苦(主要反映在“寻师苦、拜师难、生活苦”上)。在王七,包括我们不少同学看来,似乎是够操劳了,但离真正学到法术所需下的苦功还差很多,还只是“娇气又懒惰”。

小结:原来花这么多笔墨,把看师演法的每个细节写得栩栩如生,就是用他所追求的法术之神奇,反衬他付出的操劳之少。

6.读到这里,你一定有不少感悟——

预设:王七就如《蜀鄙之僧》中的富者,有志向,但志向不坚,半途而废。

王七太过浅薄,眼高手低,既想取得大成就,又不想付出艰苦的努力,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

王七去学仙术,没有学到真正的仙术,就回家了。做事应该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做事要有恒心、有毅力。

不畏艰辛,才能取得成就。

…………

7.我们可不能步其后尘。让我们写下对自己最有警醒作用的相关名言,以激励自己(自创与积累均可)。

三、发散感悟

1.一个故事,你们感悟到了这么多,真会读书。再读读,也许还会有新的感悟、新的收获。

2.交流,各抒己见。

预设:王七好不容易学到了一点本事,却又好显示,所以“穿墙术”一到家就不灵了。我们要记住不可骄傲自大。

特别可悲的是,失败后,他一点也不反省自己的行为,反而责骂师父。失败后应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3.故事给我们这么多启示,如果从主人公王七的角度,可以取个什么标题呢?试命题。

四、自选拓展活动

1.蒲松龄真大家也!“鬼狐成性格,笑骂皆文章”,你可以读读《聊斋志异》中的其他佳作。

2.如果王七继续在劳山待下去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结局?你认为王七怎样做师父才会教给他真正的本事?你认为这个故事还可以怎样改编出一些新的含义?你可以练练笔。

3.请你练习讲这个故事,一定会为你赢得不少“粉丝”。

板书设计:

劳山道士

拜师求法看师演法 缠师授法演法失败

不畏艰辛,才获成功

投机取巧,终究成空

导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妈妈的特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妈妈的特别之处。

(3)激发对妈妈的爱,体验画画的乐趣。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请幼儿了解自己妈妈的特别之处。

材料准备:绘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班级博客上幼儿妈妈的照片。

重点:熟悉妈妈的特长,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难点: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妈妈的特别。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妈妈的特别之处。

(1)师:你的妈妈最喜欢什么?(炒菜、滑冰、游泳等)

(2)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妈妈做事情的照片。

重点:理解每一个妈妈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

2.幼儿画《我妈妈》,教师指导

重点:先想妈妈最喜欢做的事情,然后画出妈妈的特别之处。

3.分享与交流

师:请介绍你的妈妈有什么不—样的.地方。

活动延伸

将幼儿画的《我妈妈》放在班级博客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开展的庆祝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深刻地体会到妈妈工作很辛苦,要从内心去体谅妈妈,理解妈妈的付出,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们用自己的方法表达了对妈妈的爱,也是让孩子体会爱、接受爱,让孩子更多的去爱他人,从小拥有一颗善良的心。本次活动的开展,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妈妈的情感,同时也提高了孩子们的主动参与此类活动的主动性。我们感受到德育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家庭抓起,让孩子从小懂得关爱、懂得回报.....让感恩教育多溶于生活学习中!让家长渐渐重视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导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尝试运用粗细不同的笔作画中初步培养幼儿线描的兴趣。

2、初步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初步培养幼儿认真做事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尝试运用线条的粗细变化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粗细不一的记号笔若干、8的纸张若干、教师的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近阶段,来小猪胖胖的公园的游客越来越少,于是他决定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吸引游客,小猪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把最简单的'三撞老房子翻新成高楼大厦?(画的高点、顶天立地;装饰的漂亮点、可以是各种形状的门和窗。)

2、今天我们画高楼大厦的时候要和线条一起做游戏,你们知道的都有哪些线条呢?(直线、曲线)

二、出示范例图片、观察欣赏

1、这个美丽的图案是用哪个线条画的,是用一个什么好办法画出来的?(粗细的变化)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进行讲解。

2、小结:原来我们可以用线条粗细的变化画出很多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还可以装饰我们的房子呢?

3、出示范例观察,看潘老师为小猪设计的房子。

你喜欢哪撞房子?最喜欢它什么地方?为什么?(要求幼儿把话说明白。)

小结:原来不用涂颜色,用线条一样可以把房子打扮的很漂亮。

三、引导创作及指导

1、提出创作要求:小猪的高楼大厦画的要顶天立地。打扮房子的时候先想一想,你用哪个线条,用什么好办法来打扮小猪的房子?

2、介绍有创意的图案,鼓励大家学一学。

3、激励绘画中认真作画的幼儿,鼓励幼儿向他们学习。同时要学习小猪一样不怕困难。

四、延伸活动:今天我们为小猪设计了漂亮的房子,接下来请小朋友把走廊上的“娃娃新城”也设计的漂亮一点。

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