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2025/11/0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错别字产生的危害,防止和纠正错别字,增强规范汉字的用字意识。

2、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学准备:

1、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

2、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

3、整理出作文本和作业本中错别字。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的学习,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但是任何一种文字,都有它的严谨性,是不允许在使用中出错的,汉字也不例外。

【设计意图】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汉字的起源及其演变,而且也领略到了汉字的神奇及有趣,但汉字又具有它的严谨性,所以这节课重点让学生认识什么叫错别字,及其不能正确书写汉字而造成的笑话或不良后果,从而提升对正确书写汉字的认识。

二、认识错别字,体会汉字书写的重要性:

1、了解错别字的分类。

2、默读《一点值万金》,学生谈读后体会。

3、教师小结:一个“小小”的错别字,都可能使事情造成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所以同学们必须正确书写汉字,少写错别字,勿因小而失大。

【设计意图】紧密结合阅读材料3——《一点值万金》这篇课文,让学生感受到不能正确书写汉字会造成的难以想象的严重后果,从而让他们认识到正确汉字书写的重要性,切勿因小而失大。

三、小组分享收集和整理的资料。

【设计意图】每个小组通过分享自己收集和整理好的资料,进一步拓展自己对正确读写汉字的认识。

四、小组汇报成果:

1、纠错组:展示街头搜集到的错别字

2、笑话组:展示因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3、故事组:展示因写错汉字,读错汉字而产生的不良后果的事例或故事。

4、作业组:展示从作文本和作业中整理出的错别字。

5、用字不规范组:展示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6、调查报告组:针对招牌广告、电视字幕和书籍报刊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展开调查,并学会写调查报告。(作品展示)

【设计意图】在课前,我们把学生分成了六大小组:“纠错组”、“笑话组”、“故事组”、“作业组”、“用字不规范组“和“调查报告组”,并让他们根据不同的.小组分工,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搜集有关写错别字闹出的笑话或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和整理出作业本中出现的错别字。通过六大小组搜集及整理出的资料,让他们在班上分别给全班同学展示成果,从而更加鲜明的让同学们认识到不能正确书写汉字所带来的危害,并提升对汉字严谨性的认识。

五、教师总结:

1、写错识字的原因分析:

(1)同音混淆:如再和在,以和已等;

(2)形近混淆:如已和巳,摘和滴等;

(3)多笔少画:如洒和酒,候和侯,式、柳等;

2、预防写错别字的方法:

(1)每人准备一本错别字更正本,登记错别字,并订正3遍。

(2)把自己易混易错的字进行归类,常复习。

(3)结对子,互相帮助、互相督促。

【设计意图】根据六大小组的资料展示,学生们对错别字及其危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所以教师因势利导,分析写错别字的原因,并提出一些预防写错别字的建议,从而增强规范汉字的用字意识,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六、布置作业:

1、修正自己作业中,特别是作文中出现的错别字。

2、对社会上出现的不规范的用字情况展开调查,并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3、预习《赞汉字》及《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板书:

汉字之用———认识错别字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神奇和有趣。

2、通过社会的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汇报展示

一、导语

汉字,是我们最亲密的伙伴,它由最初的创造到现在的灵活运用,历经五千年历史,但它身上还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上节课我们每个组的学生都把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了整理。这节课请大家展示汇报你们的调查结果,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了解汉字。

主持人甲:汉字历史悠久,记录承载着中华文明。

主持人乙:汉字的出现标志着我们祖先向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主持人甲:一个汉字一幅画。

主持人乙: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

合:为了探索汉字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五年级组“遨游汉字王国”综合实践活动现在开始。

二、汇报交流

1、汉字之源组:

主持人甲: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它的起源之早,足以表明我们的民族早在5000年以前就已经从茹毛饮血、穴处野居的蛮荒状态进入世界文明之林。

下面请出我们的`汉字之源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源组的组长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汇报方式:资料汇报,讲述传说。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的起源。

首先由同学向大家汇报资料汉字的起源:

接下来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之源的历史传说仓颉造字:

2、汉字之变组:

主持人乙:几千年使用汉字过程中,为了记录语言,相互交际的需要,人们不断地改进着文字的形体,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

下面请出我们的汉字之变组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变组的组长我组一共有__人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录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汇报方式:图片展示,资料汇报。

调查目的:了解汉字演变过程及各种字体的特点。

现在由同学向大家介绍有关汉字演变的过程及各种字体特点:

3、汉字之趣组

主持人甲:从祖先最初创造汉字到今天我们灵活运用汉字已有五千年历史。汉字不仅神奇,更充满了趣味性,下面隆重请出我们的汉字之趣组。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趣味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的趣味性。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猜字迷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参赛,优胜者获得绿卡

2、有趣的谐音、对联:

3、讲述笑话,

4、汉字之美组

主持人乙:诙谐幽默的汉字让我们流连其中,不觉被这种神奇之美而陶醉。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之美:

组长:大家好,我是汉字之美组的组长。我们共有__名组员,他们是:________

我们的记录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汇报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方式:上网查询,查阅图书,访谈。

调查目的:通过搜集资料体会汉字之美,提高书法鉴赏能力。

组长:下面请听我们的汇报员为大家介绍调查的资料。

(1)介绍如何欣赏书法。

(2)王羲之和柳公权的书法艺术风格。

5、交流感悟

主持人甲:走进汉字,我们领略了它的神秘。

主持人乙:走进汉字,我们感受到它的有趣。

合:一个个方块字,就是一幅幅跳跃的图画:

让我们一同诵读《我爱你,中国的汉字》。

三、教师总结

汉字,中华民族的瑰宝,这个我们天天相见的却又似乎离我们很遥远的事物,通过本次活动让我们对她已有所了解,有所感触。也许你们对汉字的历史与文化,还是”雾里看花”,也许你们为现代社会中不规范使用汉字的现象而困惑,也许你们对书法艺术似懂非懂。但你们关注汉字、热爱汉字的热情却已被点燃了。真心希望,我们的汉字能够源远流长。

四、宣布活动结束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梳理掌握有关汉字的知识和文化,深刻理解汉字的美。

2.学会从现象梳理中发现规律,从规律探究中总结方法,养成自觉规范书写汉字的习惯。

3.了解汉字历史与独特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与珍视汉字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梳理汉字的知识,探知汉字构字规律,总结正确识写汉字的方法。

2.探究汉字文化,深入理解汉字内涵美,激发对汉字的自豪感与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方法特点,如何利用汉字构成规律指导解决汉字实际应用问题。

2.如何引导学生领会汉字中包含的古人的智慧,怎样引起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1.直观图片展示。

2.现象梳理与问题引导相结合。

五、学法指导

现象梳理法、比较联想法、逆推思维法。

六、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通读教材,初步把握汉字的.几种构字方法。

2.ppt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2010年春晚《龙文》歌曲,根据歌曲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溯源:创造美

1.探究汉字起源。

2.梳理汉字字形演变。

通过课件分别展示:甲骨文、金文、篆文、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3.总结规律。

(1)让学生结合图片“日”“月”“车”“马”的相关信息谈发现:汉字起源于象形(字画同源,具有画面美),是我们祖先积极探索精神和丰富想象力的伟大产物。

(2)让学生再结合教材中的“汉字字形演变表”,总结出汉字字形由形象到抽象、由繁到简的演变规律。

4.小结: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汉字字体的演变,汉字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

(三)解字:构造妙、内涵美

1.解构造。

(1)展示图迷、字谜。借趣味猜谜活动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并准确梳理象形、会意、指事、形声等四种构字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对汉字现象梳理发现规律:几种不同的构字方法,皆以象形字为基础,而决定字义的正是这个不变的“形”。

(3)小结:我们的祖先真的很聪明,有形的就画,无形的就想别的招,而千变万化,都只在一个小小的方块之间,这就使得我们认识汉字的时候有迹可寻、有法可依、有意可感。

2.由构造解内涵。

(1)引导学生通过对“极”字的本意、引申义的探究发现汉字认知规律与其文化内涵:看了汉字的四种造字方法后,我们发现汉字在造字之初,它的形体和它所表示的词义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但随着历史的推移,字形和字义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2)展示图片,根据造字法写出相应的汉字。

3.小结:通过梳理与探究,我们发现识写汉字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而且,当我们面对每个汉字时如果追问几个“为什么”,会有更多的收获。

4.找错别字。

沤心沥血(呕) 戒骄戒燥(躁)

高赡远瞩(瞻) 青出于篮(蓝)

5.分析写错汉字的原因。

(1)忽略结构,不讲方法──解决办法:据义推形。

(2)不够重视,对汉字认识不够,有偏见,妄自菲薄。

(四)汉字美的应用

观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然后思考:这个会徽蕴含了怎样的汉字之美?

(五)作业布置

作业:三五人组成一个小组,每小组选同一形旁的汉字在课外进行探究,然后交流分享各组合力探究得来的成果。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了解字谜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

2、初步了解汉字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在学习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能力,并努力将课堂教学建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营造有快乐一起分享,有问题一起解决的课堂教学氛围。

4、初步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字谜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方法。

难点: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对资料进行一定的整理。本课知识性较强,有些学生暂时难以理解,为了让这些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动画媒体的运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网络的交互功能使学生能亲历学习过程,扎实地理解汉字的演变及构成,真切地感悟祖先创字之巧妙,进一步激发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对象及学习需要分析:

本课的学习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学生已初步具有一定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技能:学生会浏览网页、网上搜索;学生也有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能通过教师在网页上预设的引导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基本能按教师的任务驱动来循序渐进地进行知识探求。学生爱探索、爱表现、爱比拼,因此,将网络课件构建成为学生探求新知、表现自我、你追我敢的大舞台,是非常有实效的。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是人教实验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综合实践活动课,本单元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有趣的汉字;二、我爱你,汉字。介绍了我国汉字的产生、发展、演变及汉字的构造规律,利用网络平台这一互动学习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交流,充分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因此选择了网络课件这一学生自主性、互动性较强的教学媒体。

教学准备:

1、网络课件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

教学说明:

本设计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在第一课时的学习中已按汉字的起源、演变、运用、趣事、欣赏等内容,将全班学生分成五个学习小组,并拟订了活动计划。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设计媒体应用分析及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上节课,我们围绕汉字这个话题,按照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将全班同学分成五个大组,并在同学们讨论的基础上,拟订了每组的活动计划。这节课,就让我们借助神奇的网络,走进汉字王国,去领略神奇的汉字文化吧!

二、 分组点击网站内容,借助多媒体平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1、老师:在我们每一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台电脑,请你们根据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点击相应的网站,看看通过浏览网页,你能了解哪些内容。

2、 CAI出示表格,明确学习内容、要求:

最感兴趣的内容了解了哪些知识还想知道什么

3、 分组按内容浏览相应的网页

4、 小组讨论,合作完成表格。

5、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再说说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哪些知识?最后说说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 学习字谜的知识:

1、 老师小结过渡: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汉字的起源、演变、运用等知识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在今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还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这些知识进行深入地了解。

2、提起猜字谜,同学们并不陌生,很多同学在课下非常喜欢猜字谜,有的同学还自己编制了一些字谜。可是,有些同学对字谜的知识了解并不多,下面让我们进入字谜乐园,对字谜进行一下深入的了解。

3、 学生点击字谜知识,了解字谜的来历、种类、猜字谜的方法及怎样制作谜面。

4、 汇报交流。

5、 师小结方法: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很多字谜的知识。知道了猜字谜的时候,可以根据谜面的意思来猜,也可以把谜面想象成一幅画来猜。其实啊,这也就是我们造字的方法:象形字和会意字。

6、 光弄明白了可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来,我们一起猜猜吧!

CAI出示:P78面字谜

7、 小组内猜谜,练习自制谜语

8、 全班交流

9、 教师小结:

象形字,会意字,原来小小的字谜中还蕴涵着这么丰富的汉字知识啊!

四、 总结本节课内容,播放汉字字形、字体的演变过程,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1、 老师:汉字历史悠久,记录和承载着中华文明。CAI出示,观看汉字字形、字体的演变过程。

一个汉字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从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一直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简化字,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汉字发展演变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华文明发展的缩影。汉字的出现使我们的祖先告别了洪荒时代。书写了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

2、 小结: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汉字的有趣,而且增强了很多汉字的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知识,我们的收获真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开展更多的活动,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有趣,深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探索汉字的奥秘。设计意图:

儿童的思维来自对世界的好奇与惊奇。网络丰富的资源,形象逼真的动画,新颖鲜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具有丰富的感受性,激起学生情感反应,使学生入情入境,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学生进入网站,有种新奇感,迫切想了解其中的奥秘,网站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一篇课文提供给学生的只是一个范例,所涉及的知识只不过是沧海一粟,通过网络把互连网上丰富的资源与教材紧密结合,最大限度的拓展语文学习内容,突破教材的极限,弥补教材的缺陷,改变当前教材单一、内容狭窄的状况,使语文教材更富于针对性、实效性和多元化、立体化。丰富的资料适应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兴趣、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的需要,从而实现了教学的个性化,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最佳作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