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竹竿舞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竹竿舞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跳竹竿舞基本步,提高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
2、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活动前观看竹竿舞的'录像,感受竹竿舞的节奏。
2、环境材料准备:竹竿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价值分析:让身体进入活动状态,为活动做准备。
师幼一起做律动竹竿操。
二、学习竹竿舞。
价值分析:初步掌握跳竹竿舞基本步,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1、上次我们一起观看了黎族的特色竹竿舞,还记得黎族的朋友是怎么跳的吗?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
指导幼儿几人一组合作先将两根竹竿平行排放,分配好角色尝试跳竹竿舞。
3、引导幼儿按节奏在竹竿间练习跨跳,教师辅以口令。
(1)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一二——分、三四——合;一二——跳进、三四——跳出。
(2)幼儿分四排,分散练习,老师根据幼儿练习情况予以指导。
(3)教师喊口令,幼儿跳竹竿舞,口令的速度由慢及快。
小结:在跳竹竿舞的时候我们要相互合作一起来喊口令,操竿小朋友按口令敲竹竿,竹竿的高度不要太高;跳的小朋友们按口令跨跳,动作必须协调一致。
(4)播放音乐,师幼共同跳竹竿舞。
三、放松运动
价值分析:让紧张的身体慢慢放松。
幼儿随老师一起做放松运动。
竹竿舞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跳律动《竹竿舞》。
2、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有节律的双腿屈膝蹲。
2、材料准备:音乐CD《竹竿舞》、律动vCD《竹竿舞》、音乐CD《铃铛舞》、脚铃(腕铃)若千、幼儿音乐册;竹竿四根、手花(红、绿两色)。
3、常规准备:幼儿排成圆形并盘坐在地上,在每位幼儿的身后放一副手花和脚铃(腕铃)。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铃铛舞》音乐,幼儿听音乐律动热身。
师:“《铃铛舞》是我们都喜欢的一个苗族舞蹈,让我们听着好听的音乐一起快乐地舞起来吧!
二、教师播放律动VCD《竹竿舞》,请幼儿欣赏。
师:“跳完了《铃铛舞》,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曲《竹竿舞》吧!
三、教师引导幼儿从音乐、道具、饰品和舞蹈中去观察。
师:“这个舞蹈和我们以前跳的民族舞有什么不同?
四、教师播放音乐CD《竹竿舞)、并示范种部动作。
五、幼儿戴上椅子下的手铃和脚铃,随教师一超学习本动作。
六、教师请4个男孩敲竹竿,其他幼儿排队并依次根伞节秦跳竹竿。
七、我师播放《竹竿舞》音乐并吟诵儿歌示范动作。儿歌:我的`脚上有小铃,铃铃铃铃真好听,两个手上都有手花,你说好看不好看。
八、教师归纳基本舞步的动作。
九、师小结:点踏点踏跳跳蹲,开合开合开开开合九、幼儿排队,依次按节奏跳竹竿舞。
十、在《竹竿舞》的音乐背景下,教师引导动儿收拾好手花和脚铃,并穿好鞋子。
十一、请动儿翻看幼儿乐册,说说拍拍图示的节奏。
竹竿舞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黎族人性格豪爽、能歌善舞。黎族的歌舞有其独特的魅力。据传,跳柴是黎族一种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老祭祀方式,也是用来庆祝丰收、新年的一种舞蹈形式。
因为少数民族的舞蹈对我们小朋友来说并不熟悉,为了能顺利地完成目标,在导入部分,我主要运用了谈话和情景表演相结合的一个策略,通过谈话和欣赏舞蹈,让幼儿对竹竿舞有一定的了解。第二个学习竹竿舞的环节中,也是此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部分,我主要采用了一个看图谱的方式。图谱是音乐活动中教师经常使用的教学手段,适宜的图谱可以直观形象的的再现于幼儿的面前,此次活动,通过图谱的展示,让幼儿更容易掌握和学习竹竿舞的基本步伐,也使整个活动的重难点得以突破。再者就是幼儿学习竹竿舞的过程,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慢到快的一个学习
活动目标:
1、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互相配合跳竹竿舞。
2、感受黎族欢快的舞蹈风格,体验跳竹竿舞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竹竿、竹竿舞音乐、教学PPT
活动过程:
一、观看舞蹈视频,引起幼儿兴趣。
1、提问:今天黎族姑娘格雅带来了他们少数民族的舞蹈,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和我们跳的舞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用了什么道具?)
2、引导:黎族有一个特别的风俗,远方的客人要进入美丽的黎寨,先要来跳竹竿舞,你们愿意来试试吗?
二、感知音乐,初步掌握乐曲节奏。
1、幼儿感知乐曲旋律,尝试用手来打节拍
师:那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
(中间)我们用手来打打节奏
注意前奏不动,在乐曲后半部分提醒幼儿尝试跟着老师按节奏用手做开开合合的动作。
2、感知音乐节奏,在教师引导下用其它动作表现乐曲节拍。
师:刚才小朋友节奏打的真棒,我们再来一次吧
(中间)我们用脚来打一下
在后半部分间奏时,要求幼儿用脚来打节奏,注意第一拍的重音
师:刚才小朋友做的都很好,我们试试用竹竿来打节奏吧
三、探索学习竹竿舞。
(1)学习打竹竿
1、出示锦囊一
师:竹竿怎么打呢?
是乱打么?还是有节奏的?
格雅给了我们几个锦囊,来看看吧(看PPT)
2、四个人尝试
谁愿意来试一试?(请四个小朋友)
打竹竿要注意什么呢?(合上音乐的节奏)
再次看PPT,打竹竿还要注意什么呢,竹竿怎么打才整齐?(合的时候自己两根竹竿合拢,开的时候和边上小朋友的竹竿合拢)
3、交换打竹竿
师:请蓝点点小朋友来试试打竹竿吧,红点点小朋友注意看看他们打得对吗?
师:我们交换来一次吧,刚才他们出现了哪些问题?(省略内容)你们要注意啦
注意点:
1、竹竿的开合跟上节奏
2、开的时候手要和旁边小朋友的手碰到
3、竹竿不要抬的太高
4、竹竿不要太重的敲打
(2)学习跳竹竿
1、出示精囊二:
师:怎么跳竹竿呢,赶快打开第二个锦囊吧
怎么跳竹竿呢?(合上音乐的节奏,一步一步往前跨)
师:谁来跳一下静止竹竿
谁能想个好办法不让身体摇晃呢?(叉腰)
注意点:
1两拍才能跨一次
2注意保持平衡,双手叉腰
3跟着音乐的`节奏
2、交换练习
哪一组先来(好那就请红点点组先来)
(3)尝试合作跳竹竿舞
师:小朋友真厉害,我们可以来跳竹竿舞喽,跳竹竿舞需要(打竹竿和跳竹竿的小朋友互相配合),大家都要合上音乐的节奏
1、尝试
我请几个小朋友来跳一跳(请四个小朋友打竹竿,四个小朋友来尝试跳)
(请尝试的小朋友说一说)
2、看锦囊
看来跳竹竿舞还是有困难的吧,让锦囊来帮助我们一下
1.合上音乐的节奏
2.一步一步往前跨
3.动的竹竿和静止的竹竿不一样,竹竿间的空隙在不断的变化
3、交换练习
四、完整跳竹竿舞
1、完整的跳竹竿舞,通过考验
接下来我们要准备接受考验喽
你有信心吗?
大家要互相配合,帮助跳竹竿的小朋友通过哦
顺利通过可以给摆一个胜利的造型哦
2、欣赏黎族的风景
3、带上首饰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跳
竹竿舞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竹竿舞节奏。
2、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个别小朋友可以认识并学习小跳步。
3、体会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竹竿舞视频、MP3音乐、粗竹竿2根,细竹竿2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们,老师带了很多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播放视频竹竿舞。竹竿舞视频的出示十分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二、学习基本节奏
请小朋友来拍。
三、学习舞蹈动作
①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兔子妈妈,你们来当小兔子。
② 师:妈妈这支兔子舞好不好看,请两个能干的小兔子上来和妈妈一起来表演兔子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舞蹈)
师:这两只小兔子表现的真棒,妈妈要奖励给他们兔子国王的兔子勋章!(奖励胸章)
③ 师:还有哪些小兔子想要上来表演?(邀请一组小朋友上来表演,并奖励胸章)
四、室外实践
教师: 小朋友们,和兔子妈妈一起去采蘑菇吧。
布置一个草地的情景,带领幼儿跳集体舞,体验大家一起跳舞一起游戏和合作的快乐。体验小兔子采蘑菇勤劳的情感,激发幼儿学习跳跃的念头。搭好竹竿,用学会的'节奏敲竹竿。幼儿敲击,教师跳竹竿舞。过程中请能力强的小朋友参加到竹竿舞中,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跳。
五、放松
播放舒缓音乐,做放松运动。
教学反思:
在竹竿舞开始前,先教会孩子们基本的节奏。在动态舞蹈活动后,又可在安静温馨的放松音乐中结束课程,能做到动静结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