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2025/11/1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2)掌握解方程的一般步骤,会解简单的方程,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结合教学,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学习态度,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及难点:

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天平一只,算式卡片若干张,茶叶筒一只。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共同做个游戏:用手指指尖顶住直尺,使直尺能保持平衡,感知平衡。

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平衡现象?

2、勤劳聪明的人类根据平衡原理制成了天平,今天我们要借助天平来学习新的知识《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看了课题,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教学新课

1、方程的'意义

(1)认识天平:简单介绍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操作天平:

a、一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另一边放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请学生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板书:50+50=10050×2=100)

b、一边放一个20克的砝码和一个茶叶筒,另一边放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茶叶筒的重量不知道,可以怎么表示?你也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板书:x+20=100)

c、让学生操作天平,出现不平衡现象,也用式子表示。

(3)出示天平称东西的示意图,让学生用式子表示。(出示卡片)

(4)组织学生观察以上式子。

请同学们观察以上式子,想想能不能将这些式子分分类,并说出你分类的标准。(小组讨论,写下来)

按符号的不同分成两大类(出示实投):

指出:这些用大于、小于号连成的式子左右两边不相等,就叫做不等式。

谁再来说几个等式?同桌互相说几个等式。

指出:这些用等号连接成的表示两边相等的式子都叫等式。(板书:等式)

(5)观察以上等式,你能不能再分分类,也说一说你分类的标准?(同桌讨论)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68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等式的性质,会运用数量关系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质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语言表述;

2、会对具体的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并能与同学交流;

3、能够验算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

多种方法解方程。

教学难点:

利用等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判断以下式子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并说明理由。

①4+6=10,②4+8x=40,③16—7x,④x÷5=8,

⑤9.2+3x=4.8,⑥x-17<34,⑦0.5x=1,⑧8㎡,

⑨6a=30,⑩a+b+c=17

2、解方程,并检验。复习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方法。

①x+10=15

②x﹣63=36

③20+x=75

指名板演,交流方法,检验解是否正确。总结解方程应注意的'事项。

设计参观周三下午的社团活动的大情境,贯穿新授,练习,拓展环节。

一、新授

1、课件图片展示:三年级有12个班,每班x人参加“好吃俱乐部”社团,该社团共48人。

请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12x=48

2、课件图片展示:12个小组成员品尝美食,已经有x个小组尝过了,还剩9个小组在等待。

请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12﹣x=9

3、尝试用多种方法解以上两个方程,女生完成第一道,男生完成第二道,各自独立完成。

4、教师巡视,选取不同方法的解方程方式,要求学生板演。

5、汇报交流,总结,解方程的两种方法:

①可以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

②可以利用等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

二、纠错

1、“我爱数学”社团的孩子正在进行一场解方程比赛,老师收到了几份这样的答卷,请你做小老师,给每道题一个合适的评价。

2、课件出示三到五份相同手写答卷,有一份全对,其他每份都有不同的错误,请学生判断,评价。

3、总结,解方程时应注意的事项:

①书写格式:写“解”,等号要对齐;

②正确处理未知数与等式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③检验,以保证方程的解的准确无误。

四、拓展练习。

1、“手工制作”社团的三个小组本周共同完成了60个作品,已知三个小组各自完成的作品数分别为三个连续的自然数,这三个数分别是多少?

2、“数一数二”数学社团在进行趣味测量:一段木头,不知道它的长度,拿一根绳子量木头的长,把绳子拉直,绳子多4.5米;如果将绳子对折过来量,绳子又短1米,问:这段木头有多长?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九册第102页练习二十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并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2、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3、培养分析推理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方程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和掌握ax±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解简易方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根据下面的情景列方程并求方程的解,结合情景说说怎样解方程,每一步算出什么。

黑笔的支数

红笔的支数

共买的支数

8×5+3x=70

2、把下列解方程和检验过程补充完整。

5x-3.7=8.5

解:5x=8.5()

()=12.2

x=()()

x=2.44

检验:把x=2.55代入原方程,

左边=5×()-3.7=()

右边=()

左边右边

所以x=2.55是原方程的解。

8x-4×14=0

解:8x-()=0

()=56

()=56÷8

x=()

检验:把x=()代入原方程,

左边=()×()-4×14=()

右边=0

左边右边

所以x=()是原方程的解。

3、解下列方程:

⑴6x=42

⑵6x+35=77

⑶6x+5×7=77

比较:这几道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解题后有什么体会?

(这几道题方程的解都是一样的,后几道方程都是由第一道方程演变过来的,每一道方程都比前一道要复杂,解题步骤也相应地增多。体会:再复杂的方程只要解题方法正确,都能化成一般简单的形式。)

二、巩固练习。

1、可以把5x看作减数的是方程()。

A.5x-6=20B.30+5x=75C.30-5x=5D.5x÷3=202、2x在下列方程中可以看作什么部分数?

①2x+2.5=32.5()②2x-30=60()③2x-3×5=45()

④2x×7=42()⑤30×2-2x=12()⑥2x÷12=35()

3、不解方程,你能判断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吗?说说你的方法。

①7x+15=120的解是x=15。()

②5x-3×6=22的解是x=9。()

③6x÷5=12的解是x=15。()

④12×5-3x=30的解是x=10。()

4、解下列方程。(也可以选择第2题的`方程其中3题)

4x-7.2=10

0.4(x-5)=16

1.2x+0.16÷0.2=3.2

5、列出方程并求方程的解。

8与5的积减去一个数的4倍,差是20,这个数是多少?

以上各题4人小组独立完成后,先交流订正,再集体订正。

第4、5题,要求做错的题目,订正在练习纸的右栏。

三、错题分析。

1、出示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学生分析指出错误,并说说理由。(需批改作业时收集)

2、出示常见的错题。

观察下列各题的解方程是否正确,不正确的指出错处。

7x-3.5=17.5

解:x-3.5=17.5÷7

x-3.5=2.5

x=2.5+3.5

x=6

7x-3.5=17.5

解:x=17.5+3.5

x=21

7x-3.5=17.5

解:x=17.5+3.5

7x=21

x=21÷7

x=3

2x+4×3=48

解:2x=4×3

2x=12

2x=48-12

2x=36

x=36÷2

x=18

四、拓展练习。

1、根据方程24×6-x=80创作情景(编题)或把下列情景补充完整。(视学生情况而定)

情景:学校食堂买来6袋大米,每袋()千克,用去了一些,还剩()千克,()多少千克大米?

2、解下列方程(可以只选择其中两道方程,快的同学可以全部做完)

①6x+5×7=70+7

②2×3x+5×7=70+7

③(3+2x)×2=30

3、如果2x+4=16,那么4x+8=()

4、⑴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等于12?

⑵x等于什么数时,3x-9的值大于12?

五年级上册数学《解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篇4

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方程的意义

师:同学们我们前一段时间学了方程的意义,你还记得什么叫方程吗?

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2、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

师:你能判断下面哪些是方程吗?

(1)a+24=73

(2)4x<36+17

(3)234÷a>12

(4)72=x+16

(5)x+85

(6)25÷y=0.6

生:(1)(4)(6)是方程。

师:你为什么说这三个是方程呢?

生:因为它含有未知数,而且是等式。

二、探究新知

(一)理解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1、看图写方程

师:同学们真厉害把学过的知识全都记得,请同学观察这幅图(出示57页天平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杯子重100克,水重X克,合起来是250克。

师:你能根据这幅图列出方程吗?

生:100+X=250.

2、求方程中的未知数

师:那么方程中的x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交流后汇报)

生1: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250-100=150,所以X=150.

生2:根据数的组成100+150=250,所以X=150.

生3:100+X=250=100+150,所以X=150.

生4:假如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100,那么也可得出X=150.

3、验证方程中的未知数,引出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同学们都很聪明用不同的方法算出X=150,研究对不对呢?

生:对,因为X=150时方程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这时我们说x=150是方程100+X=250的解,刚才我们求X的过程叫解方程。这两个概念具体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57页找出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学生自学后汇报。(板书)齐读两个概念。

4、辨析方程的解和解方程两个概念

师:方程的解是未知数的'值它是一个数,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呢?

生:要看这个数能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师:而解方程是求未知数的过程,是一个计算过程它的目的是求出方程的解。同学们要注意两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5、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师:完成做一做:X=3是方程5X=15的解吗?X=2呢?(完成后汇报)

生:X=3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3时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生:X=2不是方程5X=15的解,因为X=2时左边5×2=10,右边是15,左边和右边不相等,所以X=2不是方程5X=15的解。

(二)解简易方程

1、复习等式的性质

师:前两天我们学会了等式的性质,请根据等式的性质完成填空吗?

(1)如果5+3=8,那么5+3-3=8()

(2)如果50-13=37,那么50-13+13=50()

(3)如果a-7=8,那么a-7+7=8()

(4)如果X+9=45,那么X+9-9=45()

师:你是根据什么填空的?

生:等式的性质。

师:等式有什么性质呢?我们齐来说一遍。

2、理解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引出课题。

师:(3)(4)题不但是等式而且是方程,我们知道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所以等式的性质对方程同样适用,今天我们将应用等式的性质来帮我们解方程。(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

3、出示例1图,列出方程。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你能列出方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