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大。
3、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与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对话,理解风伯伯的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教师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一座大山,由此导入课文,并板书课题。
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欣赏课文。
2、打开课本,初读课文。要求: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识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
3、出示生字,让学生再读课文,并找到含有生字的词语或者句子。
4、指名认读,并有重点的进行讲解。
三、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再读课文,划出小节。
2、指名读第一节。
出示图片。问:他们是谁?你能把他们送回家吗?
指名贴图。
3、过渡:既然大松树和小松树是邻居,那他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聊天,着一天,他们又说了什么?
让学生到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问:你觉得小松树怎么样?为什么?从哪儿看出来?(让学生充分发言)
出示小松树的话,指导朗读。
4、过渡:那大松树生气了吗?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讨论后发言)
随机演示:将小松树拿下,与大松树比较。
5、那我们小朋友你想对大松树说点什么?讨论后发言。
6、你们可真聪明,和风伯伯想到一起了,看看他说了什么?出示风伯伯的话,指导朗读。
7、小松树听懂了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惭愧”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做出惭愧的表情。
8、假如你是小松树,此时,你想对大松树说点什么?还像刚才吗?(再次出示小松树的话,让学生比较后回答)
四、课本剧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
2、选拔优秀小演员,上前表演。
小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
2.理解歌词内容,体验长大的自豪,增强自信心。
3.知道要爱护树木,提高环保意识。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松树音乐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幼儿跟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行律动。
2.熟悉旋律。
(1)师:春天在哪里?春天的大自然有什么变化?
(2)师:春天春暖花开,小树在慢慢长大,大树长出了嫩绿的树芽,有首春天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
(3)师:这首春天的歌曲说的是什么?
3.学习歌曲
(1)教师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幼儿随节奏拍打身体,拍出声音,在多次拍打中熟悉旋律,并且感受乐曲的欢快。
(2)教师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曲。
(3)幼儿跟唱歌曲
(4)幼儿表演唱
活动延伸
改编歌词:将“小松树”改成春天的人和花草树木来演唱歌曲。
活动反思:
在歌唱活动中如何始终抓住幼儿的`兴趣呢,如果从头到尾没有变换方式,让幼儿进行多次演唱,幼儿肯定会失去兴趣,我在这次歌唱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的活动兴趣,喜欢随机变换多种演唱方式。在这周的歌唱教学《小松树》中,我随机用了一些有趣的方法,结果幼儿的演唱兴趣高昂,能按不同的要求顺利又愉快地完成了我教学活动。
歌唱活动《小松树》我分成了二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我们班幼儿已经学会歌曲还能用简单的动作进行匹配。第二部分的目的是让幼儿进一步学唱歌曲,学习表现歌曲欢快的情绪,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幼儿能跟着节奏连贯的唱歌曲,重点是启发幼儿唱出快乐的感觉。
小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折出三角形,巩固对角折的技能。
2、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小排列的方法。
3、引导幼儿有顺序进行粘贴,培养良好的手工活动习惯。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让幼儿体验自主、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人三张小不同正方形纸。
2、蜡笔。
3、松树的图片。
4、浆糊。
5、美术纸。
活动过程:
一、教师用松树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松树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教师:小朋友们看,这是什么呀?
教师:这是小松树。那你们仔细看一看小松树是什么样子的呢?像什么呢?(请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松树像一座宝塔一样,上面小、下面,长满了绿绿的叶子。
2、教师启发幼儿回忆三角形的折法。
(1)让一位小朋友到前面开把一张正方形的纸折成三角形。
(2)幼儿操作后,教师进行小结。
教师小结:折三角形时,只要把正方形角对角折整齐,抹平就可以了。
二、幼儿操作,教师进行指导。
教师:现在每个小朋友都有3张正方形纸,现在请你们把它们都折成三角形。
三、引导幼儿学习有顺序地排列、粘贴小松树。
教师:三角形折好了,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怎么样才能把它们拼成一棵小松树?(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松树像一座宝塔一样,上面尖尖的、小小的、下面宽宽的'。所以我们要把最小的三角形放在最上面,最的三角形放在最下面,中等小的放在中间,对吧?(教师一边说一边操作)
教师:每一个三角粘在一起的时候要让它们的角都要对准上面三角形的中间。三个三角形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这样,小松树的树冠就做好了。
教师:做好树冠以后就要把树冠贴在这张白纸上,然后在最的三角形下面添画树干。明白了吗?
四、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五、评价总结,收拾教具,结束活动。
调整与思:
1.教师示范新的操作方法时绘画的工作由原来的“记号笔”调整为“白蜡笔”,既清晰,又符合主题。
2.课件中的图片比较多,可以直接选两张特征明显,具有代表性的。
3.导入环节不够自然,创设故事的情境导入,会更生动。
4.四种操作方法选其三。其中“用相等的三角形拼贴松树”,难度较,更适合中班年龄段幼儿的认知。
5.在欣赏课件、绘画的过程中添加柔美的背景音乐
小班美术教案 篇4
小班美术教案:小松树(通用10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美术教案:小松树,欢迎阅读与收藏。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