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德育活动课教案

2025/08/1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德育活动课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德育活动课教案 篇1

一、活动目的

1.体验感恩,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理解父母,教育学生从小有一颗感恩的心。

3.通过活动增强同学参与社会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二、活动准备

1.布置黑板和教室。

2.对学生进行问卷,了解他们对父母了解程度,并对数据进行统计。

3.搜集部分学生及家长的照片制作课件。

4.相关歌曲、课件

5.布置爱心作业

6.成立调查小组,开展感恩父母调查活动。

7.制作《邀请函》请学生家长参加

8.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张爱心卡片,写上对爸爸妈妈说的话

三、活动过程

师:本学期,我们班确定了以感恩教育为主题的德育实践活动——感恩在行动。活动共分四篇: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第二篇:爱心献给;第三篇:爱心献给社会;第四篇:爱心献给自然;今天我们即将汇报的是“感恩行在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同学准备好了吗?上课。

文娱委员起歌:齐唱感恩的心

(一)歌曲结束,人上场

甲:一曲感恩的心拉开了活动的序幕。

乙:一曲感恩的心唱响了同学们内心的渴望。

甲:敬爱的各位老师

乙: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合:三年三班“感恩在行动”第一篇《爱心献给父母》主题现在开始!

(二)诉说父母的爱

甲:,您是一缕阳光,丝丝屡屡地温暖着我。

乙:母亲,您是一缕春风,时时刻刻地抚慰着我。

甲:是您们精心哺育我们长大,把最无私的爱给了我们。

乙:同学们,父母为了我们的成长付出了许多,在你的记忆深处一定珍藏着让你感动一生的故事。那么,把它讲出来吧!

1.同学们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

2.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背景音乐:烛光里的妈妈)

3.第一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征文”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三)各组长汇报各阶段调查问卷情况

甲: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感恩父母行动,我们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调查。下面请各组的组长汇报。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低年)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本班)

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家长)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太无私了,太伟大了。

4.第四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课查情况(家长录音)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让我们学习好、身体好,他们拼命的挣钱,但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半句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看看我们自己,却羞愧得很。

(四)全班同学汇报行动体会

1.同学们汇报自己的感恩行动体会

2.第二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感恩墙报制作”活动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五)感恩父母大搜寻

甲: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

乙: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做呢?该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呢?

甲: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1.全班同学自由,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2.各组宣誓。

3.表演唱“我的好妈妈”。

4.第三次发布“感恩之星”评比结果

(在本次感恩在行动汇报班会中,以下四名同学表现突出,被评为感恩之星,他们是……)

(六)爱心大放送

甲:该说“谢谢”的时候大声说出来,不要把谢意在心底深埋。

乙:行动起来,用爱回报得到的关怀,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

甲:让我们把深埋心中的话语写出来,献给我们亲爱的的爸爸妈妈。

1.同学在爱心卡上写出最真情的话话,献给在坐的父母(播放课件,展示孩子与父母的相片---背景音乐“只要妈妈露笑脸”)

(七)发言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这次主题。在这次活动中,我们的同学深深地体会到了父母的艰辛、感受到了父母给予自己太多的爱。老师很高兴看到我们的同学都长大了,我们39颗感恩父母的诚心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父母。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同学、感恩我们的学校、感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八)请家长代表发言。

(九)宣布活动结束。

德育活动课教案 篇2

感恩父母 从心开始

活动主题:感恩父母 从心开始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重点: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并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活动难点: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感恩父母。怎样感恩父母。

课前准备:

1、调查问卷

2、诗朗诵《妈妈的爱》

排练全班同学边做手语边学唱《感恩的心》;

3、制作好班队活动所需的音乐,加以气氛。

4、收集学生成长经历中的一些感恩事件。

5、搜集相关的文章、故事。

6、感恩宣言

活动过程

一、营造气氛进入德育实践活动课的主题 4分

教师:这节课,老师和大家共同上一节德育实践活动课,同学们愿意吗?(愿意!)

声音真宏亮,老师奖励大家一首歌,同学们想听吗?(想!)

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

教师: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这首歌赞美的是谁?(母亲)

教师:无论你身在何地,有两个人,他们始终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他们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他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两个人就是我们的爸爸和妈妈。现在我宣布四年一班“感恩父母,从心开始”德育实践活动课现在开始。

二.汇报调查结果。 6分

教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分组对不同的年级的学生和家长进行调查,现在,就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发现。

1、第一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一小组组长:通过对低年级和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父母不够了解、不够关心,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对父母缺乏关爱,我们认为有必要在同学们进行感恩父母教育。

2、第二小组汇报第一阶段调查情况

第二小组组长:通过对本班同学的调查,我们觉得大多数同学能够认识到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但是我们还觉得,同学们对父母做得还不够,还可以做的更好。

3、第三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调查情况

通过以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父母对自己的孩子情况了如指掌,并且时时都在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太无私了,太伟大了。

4、第四小组汇报第二阶段课查情况

通过采访我们发现,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给予了很高的期望,为了让我们学习好、身体好,他们拼命的挣钱,但是我们的父母并没有半句怨言。这就是我们的父母,看看我们自己,却羞愧得很。

5我们小组调查的是高年级的同学,我们小组想通过. 《苹果树的故事》来说明我们的调查结果。

请我们的老师来将这个故事。

生:当我们年幼的时候,我们喜欢跟爸爸妈妈一起玩。

等我们长大了,我们就离开父母。只有当我们有需要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回到他们身边。无论怎样,父母都一直在那里,尽一切所能提供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只为我们快乐。

你也许觉得故事里的小男孩对苹果树很残忍。然而,我们中的每个人正是那样对待我们的父母的。

三.感受父母的爱 10分

1.初步感受,了解亲情

教师:

就像同学们调查中发现的一样,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付出一切,而我们却回报父母的太少。

父母对我们的爱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但让我们感动的事一定举不胜举。同学们能把你搜集到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吗?

生1:我给大家讲这个故事。

生2:年轻母亲舍身救儿: XX年8月27日下午,沈阳市五里河公园5岁的男孩童童掉进鲨鱼池。35岁的母亲刘燕当时也顾不上将手上的相机和肩上的背包放下,直接跳入鲨鱼池中将儿子救出。

生3:现在我为同学们讲一个真实的故事,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了罕见的大地震。当时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哄着孩子睡觉。突然,地震发生了,楼房开始摇晃起来,母亲摔倒了,还没等她爬起来,房顶便朝孩子垮塌下来,母亲不假思索地扑过去,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爬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边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还活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

师:听了这个故事,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呢?

师:同学们,这是人世间最崇高的、最圣洁的、最勇敢的母爱,我们面对这样伟大而又无私

的爱,那么就让我们全体起立,用队礼表达我们对这位母亲的敬意吧!

教师:

我们的父母其实也和他们一样,默默的为我们付出。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为我们做过许多事,为我们付出很多。那谁能谈谈你的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一件事呢?

学生说一说。

教师:

像这样的故事很多很多,同学们能用你的方式赞美一下我们的母亲吗?

生4. 我想给同学朗诵唐代孟郊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生5:我给大家朗诵《妈妈的爱》。

四、回报父母的爱 6分

教师: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有孝心的人都被人所尊敬,你们知道哪些孝顺父母的故事呢?

生1.黄香温席:东汉时的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父亲体弱多病。黄香便主动承担家务,辛勤劳作,照顾父亲。夏天,天气炎热,1为了让父亲休息好,黄香晚上总是用扇子替父亲把席子扇凉,赶走蚊子,才让父亲躺下入睡。冬天,黄香怕父亲受凉,在睡觉前,他先把被窝暖热,再让父亲上床睡觉。

生2.董永卖身葬父,后汉人董永,少年丧父,无钱埋葬,就用卖身的钱葬父。

生3.陈毅为母亲洗尿裤,62岁的陈毅爷爷当时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和外交部长。一次他回家探望母亲,见母亲往床底下藏着什么东西,拿出一看才知道是母亲尿湿的裤子,陈毅爷爷就去洗,母亲不让,陈毅说:“娘啊,我小的时候您天天为我洗尿裤,今天我给您洗一次裤子,也算尽一份孝心啊!”母亲被感动了,陈毅把母亲的尿裤子洗得干干净净。

生4.王祥《卧冰求鲤》王祥为了让生病的继母吃到鱼,就解开衣服卧到冰上。

生5、我讲一个古代儿子孝敬老母亲的感人故事:《挨杖伤老》:汉朝时,大梁有个叫韩伯愈的人,他的母亲对他管教很严格,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无论母亲打多重,他都没有怨言不掉眼泪。可是,有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哭得很伤心。母亲觉得奇怪,问道:“往常打你时,你都能接受,今天为什么哭泣?”伯愈回答道:“往常打我时我觉得疼痛,知道

母亲还有力气,身体健康,但是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不如以前,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不能忍受。”

师: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感受到父母的辛苦,用真心来报答,

如何做才能回报父母的爱?下面的同学做的对不对?

学生讨论下面同学的做法

①有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对他的期望很高,他自己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每天一回家就马上学习。最近学校开展孝敬父母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能帮助父母承担一些家务劳动。但小林却说:“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孝敬父母,其他都是多余的。

②小刚是一名初一学生,在学校里活泼开朗,可回到家却不愿和父母讲在学校的事,有什么心事也不愿和父母讲,总是一个人独自呆在屋里。问他为什么,他说:“父母只会唠叨,和他们没什么好说的。”

③在课堂上,老师批评现在社会上一些不赡养父母的错误行为。小明说:“等我工作后,每月都给父母生活费就行了。”只是每月给父母生活费就是孝敬父母吗?

生:说一说。

五、感恩父母方案大搜寻 6 分

教师:我们向父母索取的太多,回报父母的太少,请同学们谈谈,我们该如何回报自己的父母呢?

全班同学自由发言,将如保回报自己的父母。

师:就请每组的汇报员按顺序来说一说。(各小组汇报员拿题板进行汇报,并展示题板。)

①了解父母各个方面(如: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辛苦吗?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食物是什么、你了解爸爸妈妈的身体健康状况吗?你爸爸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

②尊敬父母,对父母有礼貌,听从父母的正确教导,不当面顶撞父母,不和父母发脾气

③生活节俭,无浪费现象,不乱花钱,不向父母提过高要求

④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负担。

⑤有心事主动和父母说,经常与父母聊天(多和父母沟通)

⑥碰到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要和父母商量,征求和认真考虑父母的意见.。

⑦外出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应把去向和时间告知父母(未成年人保护法)

⑧努力学好各门功课,经常主动向父母汇报自己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让父母操心

师:你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帮助大家把你们的想法整理了一下,

让我们带着对爸爸妈妈的爱来读一读。

(学生齐读歌谣:过生日送祝福 生病时勤照顾 客人来不打扰 好东西让父母 自己事自己做 家务活主动做 父母事帮助做 细节事不放过想父母在心头 爱父母于行动 与父母常交流 感恩心永记住)

师: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父母的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在我们成长的过程,凝聚了父母多少心血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应该铭记心头,请让我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我们真的感谢你们。”(齐说)

师:现在请同学们在这张心形卡上写一句话感恩父母的话。回家给爸爸、妈妈好吗?

生:配乐写话,(配乐秋日的私语)。父母很希望听到儿女祝福的话语,如果要写一句祝福的话在父母生日时送给父母,应该怎么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六、感恩宣言 2分

教师:从现在开始,

在思想品德上让你们安心;

在学习上让你们放心;

在生活上让你们省心;

我们决不辜负父母心。

七.教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通过这节课我们对如何孝敬父母也有了深刻的认识,其实孝敬父母并不是要求我们以后轰轰烈烈的去为父母做什么大事,而是要求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有时候关心孝敬父母,就是陪父母聊聊天,就是一个祝福、一句问候、一朵鲜花、一个拥抱,甚至只是一个微笑。虽然父母爱我们并不想过要什么回报,但是只有父母付出的爱,没有我们回报的爱,这爱是不公平的。希望我们的同学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用实际行动感谢我们的父母。让我们用感恩的心回报感恩的心,去感恩我们的同学、感恩我们的学校、感恩我们的社会,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齐唱《感恩的心》。 4分

八、班主任总结发言

德育活动课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总喜欢身边的人能够多给予自己一些关照,希望父母多给予自己一些体贴,希望朋友多给予自己一些理解。总希望别人能够处处照顾自己,而很少体察、关心身边的人,不懂得付出,从而影响与他人的交往。主动关心别人,给予他人帮助,是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训练出来的。乐于付出的人,在将来的人生道路上,人生才会更美好。

【活动目标】

1、使同学遇事互相关心,培养同学们关爱别人的意识。

2、养成主动帮助别人解决困难的习惯。

【活动重点】

1、关心周围哪些人有困难。

2、平时主动帮助别人。

【活动准备】

1、准备小品

2、歌曲《爱的奉献》

【适应年级】

五年级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知道“快乐”是什么意思吗?

生1:就是高兴的意思

生2:心情愉快

师:那谁能说说你什么时候感到快乐?

生1:当我取得优异成绩的时候,我感到很快乐

生2:当我改正缺点,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的心里就很愉快

生3:过生日时,当我收到很多的礼物,我感到高兴

老师:在生活中,当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的时候是快乐的,得到一件礼物时是快乐的,受到表扬时是快乐的。然而,有一种快乐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给予他人所带来的快乐(板书课题)

2、表演小品

请一名学生扮演盲人,正在摸索着过马路……

情况A:盲人依靠着拐棍在呼啸的汽车中自己摸索前行

情况B:这时,过来两名学生,对盲人说:“让我们带你过去吧!”。然后搀扶着盲人小心翼翼地走到马路对面。盲人对两名学生衷心的说:“谢谢你们。”两名学生说:“不用谢”。

3、明理导行

师:(1)下面我们请扮演盲人的同学说说在两种情况下,自己内心的想法

(2)请帮助盲人过马路的两名学生,说说为什么去帮助那位盲人,以及帮助以后内心的想法。

(3)大家说说这两位同学哪些地方做得好?为什么?

师:我们每一天都在与周围的人打交道,当你看到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该怎样去帮助?

①当同学有不会做的题目时,希望有人给他讲解……

②当老师抱着同学的一大摞作业,还有教具,艰难地上楼梯时……

③当老奶奶吃力地提着一袋米回家时……

4、辨析深化

师:是不是只要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呢?

(1)同学的椅子有钉子冒出来了,剐裤子,陈诚同学拿来锤子把它修好。

(2)小雪今天忘了带学具,小丽把自己的学习用品主动借给她。

(3)李建考试时有个英语单词不会写,让小明给他看看。

小结:看来,帮助他人也是需要分清情况,明辨是非。我相信同学们一定知道什么情况给予他人帮助。

5、说说谁帮过我

师:在我们的班集体,发生过很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的事情,今天,就利用这个机会说说,你都受到过谁的给予。

(学生自由发言)

6、活动小结 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师: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班关爱别人的同学还真不少呢。给予他人帮助的同学,你们的点滴付出也许自己都已遗忘,但正是这样小小的帮助,却在得到帮助同学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记忆。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同学互相关爱,你们会最终成为一个关爱别人的人,这样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美好。

最后请大家记住:被人感动的人是快乐的,感动别人的人是幸福的,希望大家多助人,多为世界留些感动。

德育活动课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在班主任的工作中,经常听家长向老师抱怨,自己的孩子是如何的如何的不理解自己,有的甚至和父母翻脸,他们把父母对自己的教育看成是无端的约束和控制。课堂教学中也经常能感觉到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极度不满,一方面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待改变,另一方面,孩子对自己的父母不能从根本上理解。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了这堂综合活动课。

设计理念:

更新教学观念需要新的教学方式,改变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诣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任务。新课程理念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本课在设计上紧紧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联系自身实际,从自己的体验出发,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自主合作,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从而形成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空间。

设计目标:

1、通过活动,进一步认识父母对社会和家庭尽到了责任、特别是关爱子女,子女应该理解父母。

2、努力实现两代人之间的有效沟通,缩短“代沟”,情感上体谅父母,理解父母,行动上孝敬父母。

3、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逐步使“孝敬父母”“理解父母”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音乐《流水行云》

[伴随着轻松欢快的音乐,学生走进课堂,紧张的情绪立即被消除,音乐的感染,使他们心理感到安全和放松。]

一、展示照片——创设情境

师: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突然发现,在座的各位同学都变成了青春美少年了,那么从出生到现在,谁在你身上付出的最多?

生:父母

师: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其实,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时期,父母都会为自己的孩子拍下成长的一瞬间,把它作为永久的回忆。(师通过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自己的照片,有周岁的,小学的,初中的,大学的,参加工作以后的,让他们猜一猜是谁?)

[创设情境氛围的目的是想引出本节课所要探讨的话题,新颖的开场一下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生动形象,特别是最后几张照片,同学们睁大眼睛,一下就认出了是自己的政治老师,倍感亲切,同时,老师把自己童年活泼可爱的形象展示给大家,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把学生引入亲情的氛围中,自然引出学生对亲情的回忆]

师:这一张张照片饱含着父母无限的心血和汗水,在座的同学请把你课前准备的照片拿出来,小组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亲情。(学生迅速拿出各自的小影集,有单照、与父母的合影、风景照,应有尽有,特别是看到朝夕相处的同学少儿时的样子,笑声不断,整个教室气氛热烈,大家情绪高涨)

二.叙述往事——温情回顾

师:其实,每一张照片后面都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每一张照片的背后都记录着父母的爱心,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世界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那便是父母。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父母相处的日子,有多少难以忘怀的往事,使你感动,使你流泪,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小组互相叙说,老师来回参与到部分小组之中)

同学1:记得我在上小学的时候,半夜里,我突然发高烧,爸爸出差没在家,妈妈一个人背我上医院,打针、吃药,一直陪我到天亮,第二天,我发现妈妈眼里布满血丝,我感动地掉下了眼泪。

同学2:一个冬天,下着大雪,我没有吃早餐就上学了,第二节下课,正当我肚子唱“空城计”时,爸爸站在教室门口,给我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煎饼果子,看着爸爸那冻得发红的双手和耳朵,我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

同学3:我家住在农村,爸爸承包了果园,有时十几天不下山回家,有一次,星期六我回家,爸爸为了见到我,从山上快速回家,不小心腿摔破了,当我看着爸爸那血淋淋的双腿时,我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同学4:我小时侯很淘,每天晚上不睡觉,好闹,妈妈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直到我睡着。同学5:上学期期终考试我退步很大,我心情坏极了,爸爸妈妈总是鼓励我,不要气馁,要相信自己有实力,我又有了上进的信心和勇气。

[学生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谈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虽然没有说爱父母,但这种情已经蕴涵其中,这是一个关键的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再做一次亲情回忆,再体验一次,让学生彼此分享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听,而且还要适时地表达自己的同感,引导其他学生谈自己的感

受,从而引发谈自己,挖掘他们内心深处可能沉寂多年或早已被纷杂事情遮盖的那部分亲情,触及每人心中最柔弱的部分,让学生动情,为本节课整体作情感的铺垫,为下一环节情感升华作支点??]

师: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双父母带着孩子外出旅游,他们乘缆车上悬崖观光,当缆车快到山顶时,事故发生了,缆车飞速之下,快临近地面,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父母同时用双手拖起了孩子,孩子的命保住了,而父母却永远离开了人世。(教师饱含激情的`讲述,学生全神贯注,睁大了眼睛)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父母为什么能那么一至将孩子托起?(几乎全班同学都同时举起了手)

生1:父母把孩子的生命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

生2:这是一种亲情的表现,为了孩子,父母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

生3:可怜天下父母亲,这是天性!

(学生又列举了暴走妈妈、汶川地震中的很多父母以死救孩子的事例)

师:多么好的父母啊!世上有多少父母面对无法挽回生命的孩子,发出了深情的呼唤,孩子,只要你能活着,就让我***吧!(许多学生眼睛里含着泪花,有的在小声抽泣,他们又一次被这种伟大的爱所感染,情感再次升华)

师:看到大家这动情的眼神,不仅引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师:记得我刚参加工作时,每个星期六都回家,记得有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天,学校由于开会晚了,我没有回家,晚上,当我在学校宿舍里躺下时,突然听到轻轻的敲门声,开门一看,是妈妈,她硬是步行近二十里来到学校。当时看到她那冻得发紫的脸,我有些生气,大家知道我为什么生气吗?

生1:你觉得妈妈是自讨苦吃。

生2:你根本不理解那是妈妈对你的爱,她是对你没按时回家不放心。

师:可是现在我理解了,深深地体会到“儿行千里母担忧”这句话的份量,现在我已成家立业,做了母亲,有了孩子,更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么的宽厚无私,我更感到父母最需要的是子女能理解父母的爱。

[教师把自己对妈妈的理解的过程展示给同学们,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曾经不理解父母过,引发他们对自己的剖析,把对父母不理解的地方毫无保留地说出来]

师:为了更好地理解父母,咱们下面来一个记者调查,谁来主持这次记者采访?(学生纷纷举手)好,欢迎夏青同学主持这次活动。

三.记者调查——实话实说

记者调查提纲:

a)父母给你过生日吗?

b)你给父母过生日吗?

c)你了解父母的真正个人爱好吗?

d)你对父母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e)你觉得父母在哪些方面最不理解你?

f)你知道妈妈生你时用了多长时间吗?

(同学们反映热烈,配合积极,几乎所有的父母都给孩子过生日,但大多数孩子不给父母过生日,谈到父母的真正爱好,有的同学说是洗衣、做饭、织毛衣,引发阵笑,这个同学脸红了。几乎

没有同学知道母亲生自己用了多长时间,更多的同学认为父母整天唠叨,限

制了自己的自由,管的太多,太烦人,不想和他们沟通等。大家畅所欲言,课堂气氛热烈)

[设计此项调查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对父母理解的还不够,通过调查,学生发现自己只知索取,不知回报,认识到自己在许多方面不能理解父母,从而产生想理解父母的欲望,同时,老师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如对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母亲最艰苦的一刻,竞茫然不知,这确实是家庭教育的一大疏忽,因为,如果他们能更多地知道自己诞生的那一刻的种种艰难、神圣与喜悦无疑。

德育活动课教案 篇5

目的: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知道家务劳动自己也有份,应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在家长的指导下,当一天家,体会家长当家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体谅家长。

3、学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理财、做简单的饭菜、刷碗、扫地、收拾屋子等,从而提高劳动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

设想与构思:

现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家务活更是不会做。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家长们很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忽视家务劳动能力的培养。据一项统计表明,孩子小时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越多,长大后越能很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反之,不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结合我班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活动。

过程:

一、 家庭活动

在家长帮助下学做家务活,学当小主人,通过家访与家长取得联系,得到家长的支持。(当家情况调查表)如:

某某学生家长:

您好,我是某某同学的班主任宋老师,在课堂及平时和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大多数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劳动太少。家长工作繁忙,应适当让他们学做一些家务活,成为自己得力的小帮手,更何况,孩子迟早要长大成人,独立生活。让我们给他们一次当家的考验,使他们了解家长的辛苦、当家的`不易,使他们尽快成长起来!

学生姓名:某某

(一)、理财;

做小主人 前 家庭理财:

1、知道节俭,帮家长理财() 2、不随便花零花钱()

3、花钱大手大脚()

做小主人 后 家庭理财:

1、知道节俭,帮家长理财()2、不随便花零花钱()

3、花钱大手大脚()

(二)、做 饭:

做小主人 前

1、经常做饭( ) 2、偶尔帮家长做饭()

3、不会做饭( ) 4、挑食,嫌家长做得不好吃()

做小主人 后:

1、 经常做饭() 2、偶尔帮家长做饭( )

3、不会做饭( ) 4

(三)、洗 衣 服;

做小主人 前

1、能帮家长洗衣服()2

3、随意乱丢衣服,自己不洗(

做小主人后:

1、能帮家长洗衣服()2

3、随意乱丢衣服,自己不洗(

(四)、收拾屋子:

做小主人前:

1、能帮家里收拾屋子() 2

3、自己的物品用完不收拾(

做小主人后:

1、能帮家里收拾屋子()2、挑食,嫌家长做得不好吃3 、自己的衣服自己洗()4、自己的衣服自己洗()5、能收拾自己的房间或物品( ) 6、能收拾自己的房间或物品( )

7、自己的物品用完不收拾( )

(五)、刷 碗:

做小主人前:

1、 每天吃晚饭主动刷碗() 2、有时刷碗()3、不刷碗( )

做小主人后 :

1、每天吃晚饭主动刷碗()2、有时刷碗()3、不刷碗( )

您认为孩子在做家务方面最大的进步是:

二、学校活动:

在学校,我们是小学生 ,可是一回到家中,有的同学就变成了小公主、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为了培养同学的能力,今天,我们开展今天我当家汇报展示会,希望同学通过“今天我做小主人小主人”的活动,都能有所收获。

(一)、谈谈家长在我这么大都做什么

每个人都有过10岁,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在我们这么大时都会做什么呢?为此,我们的小记者作了采访。(小记者汇报采访家长的情况)

(二)、家长的希望

和长辈们相比,我们的10岁要比他们幸福、快乐得多,而我们的10岁比他们在家中承担的家务少得多,在长辈眼中,我们是什么样的?

他们对我们有什么希望吗?(采访家长,家长提出对子女家务劳动方面的希望)

(三)、做小主人的体验1、录像:为了使自己尽快成长起来,不再成为家中的宠儿,我们在家中当了一次家,当得怎么样呢?请看(某某同学的做小主人录相)??(看后)大家认为他做小主人做得怎么样? (同学针对做小主人情况提出优点和不足及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2、做小主人日记:每名队员都在当家后写出了自己的感受,请听“做小主人日记”(同学读自己的做小主人日记)

(四)、做小主人的成果

拼盘大比拼:以前,有的同学总是挑食,这不吃、那不吃,当家后自己做起来,才知道原来妈妈做的每个菜都很不容易。各小组你们的菜做得怎么样?下面进行拼盘大比拼,先说一下比赛规则和评比条件:各小队5分钟时间内完成拼盘,在制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不要削到手,还要注意卫生。完成后,请各位评委打分。

(完成后)时间到。同学们(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参赛作品,从颜色上看??究竟做得怎么样,请各位评委品尝,请在你满意的盘子旁放上一颗小星星。

各小组的拼盘分别获得了多少分?在拼盘大比拼活动中,第( )小组获得优胜,向他们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