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礼物的包装和动物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这种联系预测故事情节。
2.体会小猴子准备礼物时的精心,感受送礼物及收到礼物的快乐。
3.能主动完整表述画面信息,并愿意参加表演。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5.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大书、将全班幼儿的小书用包装纸包装成一份礼物的样子、教师模仿制作书本中的礼物盒子、和所有小动物的头饰。
经验准备:有收到和送出礼物的经历、认识书中的小动物知道它们的外形特征。
教学重难点:
感受送礼物及收到礼物的快乐。
发现礼物的包装和动物之间的联系,根据这种联系预测故事情节。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拿出被包装成礼物的小书和幼儿进行关于礼物的谈话活动。因为小朋友们最近时间进步比较大,老师奖励给小朋友们一个礼物。小朋友们猜猜会是什么呢?在打开礼物之前,我想问问小朋友,你们以前收到过礼物吗?收到礼物后心情是怎么的呢?你有没有送过别人礼物?别人收到你送的礼物时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2.打开包装,取出小书。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本好看的小书,里面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阅读环节
1.阅读封面:老师:谁能猜测一下这本书里面讲了一个关于礼物的什么故事呢。看封面,请幼儿自由讲述。那么多礼物小朋友在猜猜看小猴子都是送给谁的呢?
大家一起阅读书名。
2.逐页阅读
第一页
小猴子在做什么?它的动作是怎么样的?(可以请幼儿模仿用力举起的动作)它手中礼物是什么样的?颜色,花纹和形状怎样的?那这份礼物是送给谁的?(幼儿要是没发现草丛中老虎的尾巴,可以提醒幼儿看小猴子朝哪边走,在草丛中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关注草丛中露出的尾巴。)这个大大的棕黄色条纹的礼物到底是送给谁的?
第二页:
看来草丛中的那条尾巴真的是老虎的,在来看看是不是,翻回第一页证实一下。看看小猴子现在时什么动作和表情?它会对老虎说什么呢?老虎喜欢这个礼物吗?它会对猴子怎么说?幼儿讲述。出示猴子和老虎的头饰请若干幼儿情景表演,接下来小猴子会拿起哪一个礼物呢?又会送给谁呢?看下一页。
第三页: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礼物,会送给谁呢?它的形状,颜色和花纹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图片的右上角,草丛中发现了什么?)一起来看看第四页,是不是和你们猜的结果一样呢?
第四页:
原来真的是送给长颈鹿的.,它为什么把这个礼物送给长颈鹿呢?它是怎么样把礼物送给长颈鹿的?它会对长颈鹿说什么呢?长颈鹿收到礼物后心情是怎么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它又会对小猴子说什么呢?它们是怎么对话的?出示小猴和长颈鹿的头饰请个别幼儿进行情景表演。接下来小猴子又会把礼物送给谁呢?看下一页。
第五页:
小猴子又拿起了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它是怎样拿起这个礼物的?这个礼物和小猴送给老虎的那个礼物大小有什么不一样那这个礼物会是送给谁的呢?颜色,花纹和形状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礼物到底是送给谁的?
第六页:
小猴子为什么把这个礼物送给大象呢?大象收到礼物后心情是怎么样的?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出示小猴和大象头饰请幼儿进行情景表演。礼物还有吗?小猴又会哪起哪一个礼物呢?会送给谁呢?我们一起往下看.
第七页:
小猴子又拿起了一个怎么样的礼物呢?颜色,花纹和形状怎样的?它想把这个礼物送给谁呢?
第八页:
狮子喜欢这个礼物呢?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直接出示小猴子和狮子的头饰请幼儿进行表演。小动物们收到了礼物它们开心吗?为什么开心?
小结
小猴子在包装礼物时用了什么好办法?它这样包装礼物的原因是什么?收到礼物的小动物们会做什么呢?翻回第五页请幼儿重新观察这副画面,(指书右上角)你还有什么发现?大象干什么去了?预测: 小动物们收到小猴子送的礼物后会做些什么?猜猜他们会给小猴子怎样包装礼物?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第九页:
小动物们收到礼物后做了什么? 小动物们给小猴子准备了什么礼物呢?小猴子会喜欢这个礼物吗?这个礼物会是什么呢?
第十页:
小猴子收到了什么礼物?心情是什么样的? 小动物们的表情又是怎样的?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小动物们的动作和表情是什么样的?
总结分享:
1.再次翻看大书,梳理故事,让幼儿参与讲述。
2.根据对故事的梳理,请幼儿尝试总结概括小猴子包装礼物的特点。
3.请幼儿思考和分享自己希望收到什么样的礼物。
课后反思:
幼儿通过活动了解了赠送礼物和接受礼物的相关礼仪,并懂得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活动难点基本解决,活动重点如果设置一个情感体验的环节就更好了。
小百科:礼物是在社会交往中,为了表达祝福和心意或以示友好,人与人之间互赠的物品。礼物是送礼者向受礼者传递信息,情感,意愿的一种载体。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内容:
钓鱼、夹珠子、旋转莲花
二、活动目的:
1.体验参与娱乐游戏的乐趣.
2.掌握简单的用筷子的技能,并能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游戏.
三、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鱼、钓鱼竿、玻璃珠、筷子、半个的`乒乓球等若干.
环境准备:
三盆水,三组夹珠子,两组旋转莲花.
四、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口吻引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小象要来和我们班的小朋友进行游戏比赛,在比赛之前小朋友要先学会一个本领----用筷子夹珠子.
2.师讲解示范使用筷子的简单技能.
师:先拿起一双筷子,大拇指在筷子的上方,食指绕过筷子和大拇指轻轻碰在一起,中指轻轻靠在筷子上,其它两指自然放着.
现在小象要来夹珠子,一起数数看它夹了多少?
小象夹完了,它还想再玩,就用筷子再把珠子一个一个的夹回去,然后接着再玩.等一下小朋友也可以像它一样,边夹边数,夹完以后,再把它夹回去.
3.师介绍场景布置,引导幼儿进行游戏.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清楚、连贯的讲述海豹生病的原因。
2、知道要保护环境。
(二)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认识太空飞船,认识海报及其生活的环境,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教育挂图《领域活动·语言·海豹到哪里去了?》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设置悬疑。
师:小朋友如果我们乱扔垃圾,大海会怎样?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讲讲图片《海豹哪里去了?》。
2、逐幅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自由发表见解。
出示挂图提问: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嘛?生活的怎样?后来海豹为什么生病了?大海有什么变化?
3、联想思考,探讨帮助海豹的办法。
师:你认为,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大海的现状?用什么办法给海豹治病?怎样才能使海豹不生病?
4、出示教育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和讲述。
(一)启发提问:图片上狐狸是用什么办法治好海豹的病?蓝狐狸用什么办法清理大海的污染物?"大,考吧、幼师,网出,处!大海变了吗?大家的心情怎样?
(二)请幼儿与同伴相互讲述图片的内容。
5、请幼儿完整的讲述四幅画的内容。
6、讨论和交流:如何保护环境?
(四)活动延伸: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讨论人们应该怎么保护环境。
活动资料:海豹到哪里去了?(讲述参考)
蔚蓝色的大海边,是一个美丽、整洁和不受污染的地方,那里是海豹可爱的家园。一群蓝狐狸经常乘坐飞船来到这里,在干净的海滩上吹拉弹唱,表演精彩的节目给海豹看。海豹看得津津有味,非常陶醉。这样快活的日子过了很久很久。
可是,有一天,蓝狐狸来到海滩上,却见不到海豹。他们到处寻找,非常着急。后来,终于在一座小岛的后面找到了海豹。他们惊讶地发现,海豹全身黑乎乎、油腻腻的,毫无生气地趴在海滩上。原来,海水被污染了,干净的海水变得又脏又黑,海豹无法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他们得了大病。
蓝狐狸赶紧把受污染的海豹抬进飞船的清洗舱中,用特制的清洗液清洗海豹,并给他们喝了抗污水,将体内的污水排出体外。终于,海豹呼吸通畅了,也感觉精神了,因海水污染所得的.病也好了。
海豹变得干干净净,健健康康,又重新回到大海边。为了清除大海的污染,蓝狐狸乘坐飞船从空中往大海撒白色的去污球。看着这些小白球从天空中不断地往下落,海水立刻变得清洁和蔚蓝,海豹高兴地大喊:"快来看哦,太神奇了,我们的家园又变美啦!谢谢蓝狐狸!"
(驾驶飞船而来的蓝狐狸们在表演各种节目(有的跳舞、有的拉琴、有的吹喇叭、有的演奏扬琴),小海豹们围在一旁听得入神。
表演完节目,蓝狐狸们发现小海豹们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蓝狐狸们到处寻找海豹,惊讶地发现他们浑身黑乎乎、油腻腻地躺在海滩上。就连四周的海水也被污染了,变得又脏又黑。
蓝狐狸赶紧把生病的海豹抬进了飞船的清洗舱。海豹变干净了,躺在海滩上。蓝狐狸从飞船中往大海里撒了很多的小白球,收集大海里的污染物。小白球渐渐地变成了大黑球,原来小白球是专门收集污染物的。大海终于变干净了,小海豹们又可以自由自在地在大海中游泳了。)
活动反思:
进入大班下学期我们班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较强,但在生活中还无法真正做到以身作则,因此我设计了本堂活动课《海豹到哪里去了》
在活动中,本次的目标为:1、学习清楚、连贯的语言来讲述海豹生病的原因。2、学习词汇:蔚蓝色、黑乎乎、油腻等。3、知道要保护环境。在课堂中,教师能够把握各个环节,做到紧凑、到位。过程:中大部分幼儿能够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并积极配合,教师抛出的问题都能及时的给予反应。幼儿能够较完整的讲诉海豹为什么生病。但作为一名新老师我反思到了自己的不足:教师的引导语还不够具体、详细。课前准备不够充分,课前没有重视幼儿的讲述能力导致在讲述环节中还有部分幼儿只能一句一句的来,时间把握的不够合理前面时间太紧凑后面太充足。出图一时应该引导幼儿说出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最后让幼儿说出环境很好很干净小海豹生活的很开心。出图二的时候师该让幼儿先说为什么生病?丰富词汇时该解释下,教师在小结。先不出图三让幼儿先想一想在讨论该怎样帮助海豹在出示图片在让幼儿说一说老师在小结。图四也是先不出图先让幼儿讨论下怎样让大海变干净在出示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老师在小结。
在今后的活动中教师应加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平时常规让幼儿注意环境卫生的干净自己的东西不要随便乱扔。
大班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能够根据分合式以及交换规律探索出8的加减算式。
2、熟练进行8的加减运算,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教案准备:
1、幼儿较熟练地掌握7以内各数的加减运算及8的组成。
2、教学挂图《热闹的动物园》。
3、加号、减号、等号、数字卡片每人1套,笔1支。
4、幼儿学习资源。
教案流程:
1、引导幼儿利用双色卡片复习8的组成。
2、幼儿根据8的分合式自主探索摆出8的加减算式。
(1)创设情境“逛公园”,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以“妈妈带晓晓逛公园,售票员阿姨说今天公园免费开放,但是小朋友必须通过一个智力关卡才能进入公园”的情景来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出示8的一组分合式:8可以分成1和7(7和1),1和7(7和1)合起来是8。请个别幼儿演示,用数字和运算符号摆出8的四道加减算式。
(3)重点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摆的`是什么算式。引导全体幼儿观察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两道加法算式的数字都相同,但加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不同;两道剪发书按时是等号两边的数字位置交换了。
(4)全体幼儿进行操作活动,自主探索8的其他加减算式。重点引导幼儿在摆算式的过程中能够熟练地运用交换规律
(5)组织集体分享、验证。
3、出示教学挂图《热闹的动物园》,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内容自编8的加减应用题,并列出算式、算出得数。
4、幼儿操作幼儿学习资源,熟练进行8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延伸:
幼儿操作幼儿学习资源操作卡继续练习加减运算。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