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2025/08/26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奶、始”等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内容,能对狐狸的做法做出判断,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公平,初步表达自己的想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本课的“奶、始”等8个生字,认二次复备

识本课的“酪、捡”等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课件出示2)(《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

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识字解词,读顺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提出要求:(课件出示3)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二次复备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 (课件出示4)

nǎi chǎo zǐ jí yǎo dì

shǐ ɡōnɡ

奶 吵 仔 急 咬 第 始 公

?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5)

捡到 奶酪 哥俩 均匀 拌嘴 嚷着 瞧一瞧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

?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

②齐读,理解记忆。 (3)识记生字

借助动作演示识记“拌、嚷、瞧”,并识记理解字义。

加一加:“便、剩、吵、仔、咬、始”均可以用偏旁组合的方法识记。

借助熟字识记:“两一俩”。

借助图片识记:可借助图片认识“奶酪”,随机识记“酪”字。

二次复备

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弟”减“丷”换“?”就是“第”。

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 “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

(4)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①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②读好长句子,把句子读正确、读顺利: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儿俩开始拌起嘴来。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课件出示6)

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

“狐狸就这样不停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 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三、指导书写,规范写字

(课件出示7) 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奶 吵 仔 急 咬 第 始 公

二次复备

1.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板书:奶 第)

(课件出示8)“奶、第”田字格课件

“奶”:左右等宽,左高右低,女字旁靠近竖中线,“乃”的'横折折折钩的第二折刚好在横中线上,最后一撇稍短,收笔在竖中线上。 “第”:上短下长。第八笔写在横中线上,第十一笔起笔在竖中线上。竖折折钩要比上面的横折写得宽大。

(2)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3)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4)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指正。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女( )( ) ?( )( ) 亻( )( ) 2.比一比,再组词。

奶( ) 仔( ) 吵( ) 妈( ) 行( ) 抄( )

二次复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具准备

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认读词语,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10)

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

瞧一瞧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

2.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11)

(1)一开始,两只小熊捡到奶酪时是怎样的心情?(高兴极了)

(2)后来,他们为什么拌起嘴来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分这块奶酪)

(3)你们觉得应该怎样分这块奶酪?(学二次复备生自由回答)过渡:我们来看看狐狸是怎样为他们俩分奶酪的。

2.读第3~6自然段。(课件出示12)

(1)指名三个同学分角色朗读这四段话。

(2)思考:狐狸是怎样为小哥儿俩分奶酪的,小哥儿俩满意吗?为什么?(不满意,因为分得不匀,一块大,一块小。)(板书:一块大,一块小)

(3)狐狸第一次分得不匀,那该怎么办呢?

3.读第7~9自然段。(课件出示13)

(1)学生分小组读。

(2)根据上面的方法自由讨论。

①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课件出示14)(在 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小哥儿俩都说了什么?(课件出示15)(出示课文中的句子)

③狐狸有把奶酪分好吗?(课件出示16)(没有,他最后把奶酪吃光了)

4.读第

10、1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

10、11自然段,指导读出两只小熊生气的语气,以及狐狸狡猾得意的语气。

(2)两只小熊为什么生气?(课件出示)(整块奶酪都被狐狸吃光了)

二次复备

(3)你觉得狐狸的话对吗?为什么?出示狐狸的话。(课件出示18)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①不对,他这是狡辩。

②不对,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板书:不公平。)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狐狸。

(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 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课件出示19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兄弟。

2)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

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课件出示20) ①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儿小一点儿没关系。

②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 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

四、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二次复备

2.比一比,再组词。 奶( ) 吵( ) 仔( )咬( ) 轮( )

扔( ) 抄( ) 子( ) 校( ) 论( )

3.读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

公平? 一块大 一块小 不公平。 狡猾 团结 礼让

二次复备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篇2

一、设计思想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让学生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世界联系起来,感悟故事,感悟生活。朗读是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自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对“风”这种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了解。

二、教材分析

狐狸分奶酪是新课程语文第三册第八单元的第二十二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安排了一些给人启迪的成语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阅读中感悟生活的哲理。狐狸分奶酪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通过小熊的争吵和狡猾狐狸分奶酪,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明白了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的道理。故事中发生的事情与孩子们的生活贴近,使他们借此来明白道理,懂得做人要谦让的道理。

三、学情分析

进入二年级后,孩子们主动识字的愿望非常强烈,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上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喜欢听故事,阅读浅显的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教学中抓住孩子们的特点,进行朗读、质疑、评价、想象训练,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懂得对待亲人、朋友不要斤斤计较,要懂得谦让、团结、大度。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酪、捡”等12个生字。会写“奶、使”等8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道小熊和狐狸所扮演的角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五、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本课出现的生字、新词,正确书写本课生字。了解课文大体情节。

难点: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学生以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为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圆制版代替奶酪

教学课时: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在朗读中认识本课生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本课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一、动画导入新

教师播放有关狐狸分奶酪的有关动画片片段,引出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3.学习“奶、酪”两个字。酪的读音l ào ,不要读成n ào 。注意“奶”的右半部分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横折折折钩。指导学生书写“奶”字,并组词。

二、初读课文、生字学习

1.学生初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认识两只小熊和狐狸之间发生的故事,请把课本翻到100页,大声朗读课文。(请听清楚我的朗读要求:1.朗读课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2.读完课文,请你标好自然段序号。)

2.学习生字词

师:你们读得真好听,请用手势告诉我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

师:要学好课文,就要先认识生字宝宝们。我们赶紧来认识一下。看,生字宝宝带着他们的朋友一起来了。谁愿意来读一读。

3、指导识字:

(1)出示要求会认的字,让学生自主识字。

(2)有不会认的字,向同学请教,同学之间介绍自己认字的方法。

(3)自由读课文,画出与生字有关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词语的意思。边读边在文中圈出黑板上的生字,并反复读带生字的句子。

(4)老师逐一出示生字,学生比赛读带生字的句子,看谁读得准确、通顺。

(5)开火车认读生字,注意提醒读准字音。提示:“始、剩、嚷、整”是翘舌音。 “帮、剩、整”是后鼻音。“捡、拌”是前鼻音。

三、写字指导

1.选择自己认为能写好的字描红、临写。 2.同桌互相欣赏、评议所写的字。 3.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难写的字。

4.范写指导。重点指导“咬、急、第”这三个字。 5.自己练习书写。

6.同桌互相听写生字,再检查是否正确。

四、总结全文

这节课我们扫清了字词障碍,了解了课文大意,学习了文章的前五个自然段,了解了主要内容:狐狸知道小熊兄弟俩为分奶酪拌嘴,主动来帮助他们分奶酪。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狐狸把奶酪分得公平吗?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言的意义。

2.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对待亲人、朋友不能斤斤计较,懂得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一、巩固旧知,激趣导入

1.出示生字卡片,随机点名认读并组词。

2.认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奶粉 乳酪 捡到 兄弟俩 始终 拌嘴 争吵 帮忙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再次默读课文,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三、总结提问,引出下文

1.小组讨论:“你可真会分”是在夸狐狸吗?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

2.狐狸是分奶酪的,为什么最后小熊却没吃到奶酪呢?

3.思考:狐狸说的话你同意吗?“我分得很公平,你们谁也没多吃一口,谁也没少吃一口”。

4.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对狐狸说什么?

5.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

6.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话想对狐狸和小熊说嘛?同桌之间相互交流。 (指名同学回答,教师适时点评、引导)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指导朗读。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7.分角色朗读课文,表演。

四、回顾课文,尝试复述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2.引导学生回顾每一部分的内容,指名同学回答3.课件出示每一部分相对应的画面

4.同桌相互练习尝试复述课文。

5.指名同学,比一比,看看谁复述得准确,及时评价给予奖励。

五、拓展练习,续写故事有一天,两只小熊又捡到一块奶酪......这时他们会怎么做呢?后来又会发生什么?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续写故事。

八、教学反思:

《狐狸分奶酪》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篇浅显易懂的优美的寓言故事,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通过教学发现自己在教学中虽有做的较好的地方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较好的方面:扎实地教好字词。在初读课文之后,检查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是否把字音都读准确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反复地让学生练习,争取把字词学到位,为后面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做好铺垫。让学生有个整体感知的过程。进行写话训练。

不足之处:这篇课文又有较深的哲理,兄弟之间本该相互谦让,两个人都想占便宜,结果却让别人钻了空子,便宜了狡猾之人。对成员内部来讲,要团结,不计较,如果过于贪心,很可能到最后得不偿失。学生要明白这些有难度,一般停留在狡猾等层面,分析熊兄弟也是必要的。说话训练不够到位。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认识本课的12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3、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评判狐狸的做法是否共公平。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小朋友,狐狸是我们故事中常见的主角,你读过哪些关于狐狸的故事?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狡猾、自私、损人利己)

2、在我们的印象中,狐狸,就是一个坏坏的角色,今天,我们来学习关于狐狸的另一个故事——《狐狸分奶酪》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要求:(课件出示1)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2)nǎi shǐ chǎo zǎi jí yǎo dì ɡōnɡ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

a、各自拼读,读好后鼻音“公”平舌音“仔”,翘舌音“吵”。

b、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2)出示新词(课件出示3)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瞧一瞧 轮流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

a、开展读词游戏。指名读,开火车读。

b、小老师领读,齐读。理解、记忆。

(3)让我们把这些字词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a、标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b、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3、整体感知内容。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本文讲了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读一读,小组讨论交流,借助课文的语句说一说。“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课件出示4)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奶 始 吵 仔 急 咬 第 公1、记生字:开动脑筋记生字。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加一加:“女”加“台”是“始”;“口”加“少”是“吵”;“亻”加“子”是“仔”;“口”加“交”是“咬”。

(2)换一换:“扔”减“扌”换“女”就是“奶”。“弟”减“丷”换“?”就是“第”。

(3)猜谜语:“去掉上边,只留下边”是“公”,“心字头上压着一座山,山上一把刀”就是“急”。

2、组词语:给生字找朋友,用生字口头组词。

3、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奶、第”并讲述:(板书:奶 第)(课件出示5)“奶、第”田字格课件“奶”: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第四笔是横折折折钩,不要写成横折折撇。“第”: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第七笔是横折,第九笔是竖折折钩。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提出要求。(课件出示6)

a、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c、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总结交流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认识了狐狸和两只小熊,了解了狐狸帮他们分奶酪的故事。下节课我们接着学。

1、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女( )( ) ?()() 亻()()

2、抄写文中会写字,各四个。

3、把《狐狸分奶酪》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答案:

1、女(奶)(妈) ?(第)(答) 亻(仔)(他)

2、略。

3、略。

【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狐狸、两只小熊的头饰,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认读词语:(课件出示7)捡到 奶酪 哥俩 开始 拌嘴 嚷着瞧一瞧 轮流 剩下 帮忙 整块 方便

2、狐狸给两只小熊分奶酪,分得怎么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狐狸分奶酪)

(二)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过渡:狐狸分奶酪,自认为分得很公平。(课件出示8)出示课文最后一个段。(板书:公平?)“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事实是这样的吗?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狐狸先是怎样分的?(课件出示9)出示第5、6两个自然段。故意把这块奶酪分得一块大,一块小。(板书:一块大 一块小)看到奶酪分得不均,狐狸是怎么说,怎么做的?用“ 做的'语句。(课件出示10)

(2)狐狸说:“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你们别着急,看我的—”狐狸这样做:说着就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3)最后的结果怎么样?齐读:(课件出示11)“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也没剩下。”联系上下文理解“轮流”的意思。(板书:轮流)

3、可是,狐狸说,他分得可公平了,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

(1)不同意,他这是狡辩。

(2)不同意,小熊的奶酪自己没吃上一口,却统统被狐狸吃了,怎么能说公平呢?(板书:不公平。)

4、分角色朗读一下全文。进入角色,入情入境地朗读。

5、戴头饰,分角色表演一下课文内容。小组内先练习,再请几组展示表演。

(三)总结提高,拓展延伸

1、正确评价狐狸。”标出说的话,用“ ”标出所

(1)通过狐狸分奶酪这件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为什么?

a、这是一只聪明的狐狸。

b、这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骗了小熊。

(2)到底是“聪明的狐狸”还是“狡猾的狐狸”呢?引导学生关注狐狸这样做是损人利己的行为,所以说他是一只狡猾的狐狸。(板书:狡猾)

2、如果你是小熊该怎么做?

(1)不让狐狸分,自己分吃,大一点小一点没关系。

(2)亲兄弟学会礼让,哥哥让着弟弟。师相机指导,团结的重要性,不团结就会给坏人可乘之机。(板书:团结、礼让)

【作业布置】

1、说一说狐狸是怎样分奶酪的?

2、比一比,再组词。奶( 扔( ) 吵( ) 抄( ) 仔( ) 子() 咬( ) 校() 轮( ) 论())

3、课下演一演这个小故事。

答案:

1、故意把奶酪掰成一块大,一块小,再咬成不一样的大小的两半,再轮流咬,直至一点不剩。

2、奶(牛奶) 吵(争吵) 仔(仔细) 咬(咬着) 轮(轮流)扔(扔下) 抄(抄写) 子(儿子) 校(学校) 论(无论)

3、略。

【板书设计】

狐狸分奶酪公平 一块大 一块小 轮流不公平 狡猾 团结 礼让

狐狸分奶酪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

我们先来学习《狐狸分奶酪》

(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熊哥哥和熊弟弟在路上捡到了一块奶酪,高兴极了,可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分这块奶酪,小哥俩开始拌起嘴来。

这时有只狐狸跑了过来。

“小家伙们,你们吵什么呀?”狐狸问道。

教学设计之《狐狸分奶酪》

“我们有块奶酪,不知道该怎么分。”熊弟弟对狐狸说。

“这事好办,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俩嚷着说,“那半块大一点儿。”

狐狸仔细瞧了瞧掰开的奶酪,说:

“真的,这半块是大一点儿。你们别急,看我的--。”说着便在大的这半块上咬了一口。

“可是现在没咬过的那半块又大了一点儿!”两只小熊又嚷了起来。

于是,狐狸在那半块上咬了一口,结果第一个半块又大了点儿,狐狸就这样轮流地咬着两半块奶酪。咬着咬着,奶酪全被他吃光了,一点儿也没剩下。

“你可真会分!”两只小熊生气了,“整块奶酪都被你吃光了!”

“小熊,我分得可公平啦,”狐狸笑着说,“你们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

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4)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

狐狸说,他分得很公平,谁也没少吃一口,谁也没多吃一口。你同意狐狸的说法吗?如果你是小熊,会怎么做?

狐狸是故意分成半边大,半边小的,对吗?

三、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