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大班教案

2025/09/1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反应的灵敏性。

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们感受室外活动的乐趣,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难点:逆向思维 。

活动准备

好天气就可以了

活动过程

一、首先老师带领孩子们走成圆形队,然后老师站在圆心位置,大家面向老师站好。

二、游戏开始,老师说“高人”,全体孩子立即提起脚跟,同时两臂上举;老师说“矮人”,全体孩子立即蹲下,同时两手抱膝。 老师未说“高人” 或“矮人”时,不能做动作。

三、逆向思维,即老师说“高人”时,孩子做蹲下的动作;老师说“矮人”时,孩子们提起脚跟,两臂上举。

四、在孩子们掌握了游戏的玩法后,我让一个孩子担任发指令者。

教学反思

孩子们玩得兴致勃勃,他们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动作的敏捷性得到锻炼和培养;师生、生生互动得很好。但从游戏中可以看出,孩子们的逆向思维方面还是有所欠缺,应该多加强锻炼和提高。还有哪个孩子反应慢了,动作做错了,其他孩子们会起哄,看着他大笑,我及时地引导孩子们:不能嘲笑别人的错误,应该友好地提醒和帮助别人;我们不仅要长身体,长个子,我们心灵也要成长,成长为一个有礼貌、受欢迎的孩子!

小百科:高度首先是个物理空间的概念,作为物理空间概念的“高度”含意比较简单,是指从地面或基准面向上到某处的距离;从物体的底部到顶端的距离。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声音的产生,能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对声音的探索。

2、通过讨论声音的作用,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具有一定的做实验记录的能力。

2、实物准备:录像机、大音响、ppt课件、大鼓、砂纸(人手一份),豆子、棉花、玻璃杯和筷子(每组三个)、水(四量杯)、毛巾(若干)、水彩笔(四支)。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播放ppt,用闯关的方法让幼儿猜测三种声音:打雷声、心跳声、木门的声音,从而引出“声音”这一主题。

2、讨论: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声音,那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呢?(猜想)

二、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声音的产生——物体震动产生声音。

1、敲打撒满豆子的鼓面,请幼儿观察,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小结:物体相碰撞产生震动,就发出声音了。

2、请幼儿尝试用砂纸发出声音,感受其震动,讨论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小结:物体相互摩擦产生震动,就发出声音了。

3、讨论:这两次实验发现声音产生的共同点。

总结:物体震动会发出声音。

4、延伸:如果不想让物体发出声音,那么就是物体停止震动。

三、请幼儿自由的选择材料,从而探索声音的不同。

1、出示三个水杯,猜想:如何做到分别敲击三个水杯,如何让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

2、幼儿动手实验验证,找出实验中发现的规律,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

3、每组幼儿派一名代表说出小组实验的结果。(播放轻柔舒缓的音乐)。

4、延伸:说出听音乐时和听噪音时的感受,让幼儿了解噪音对身体有害,引导幼儿平时要轻声说话、玩玩具等,不要制造噪音。

四、讨论声音的作用,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1、讨论:生活中声音还有哪些重要的作用?

2、观看ppt,初步了解声音的以下作用:

(1)辨析熟悉的人。

(2)挑西瓜。

(3)用听诊器看病。

3、请幼儿回家搜集相关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活动反思:

活动一定要让幼儿有提升、有发展,带给孩子们强烈的听觉和视觉冲击力,拓宽了幼儿视野,提升了科学探究的素养,为幼儿今后科学探究精神的树立奠定了良好基础。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冬天小动物们怎样过冬。激发对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在唱歌表演中即兴创作,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挂图四幅、录有歌曲及音乐《小动物告别会》的CD一张。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动物需要冬眠吗?到了冬天,很多小动物都要冬眠,可他们很长时间都看不到要好的伙伴们了,于是他们就举行了‘小动物告别会’,在音乐会上小动物们又唱又跳,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它们就相约明年再相会,你们知道他们的音乐会上播放的什么音乐吗?我们一起来听听,你能想象出什么画面?”

教师播放歌曲录音(一遍)

(二)出示挂图,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师:“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什么感觉?你们想不想加入它们的音乐会?”

师:“你们只要会唱这首歌就可以加入了,这首歌的名字叫做‘小动物告别会’,它的歌词就藏在这四幅画里,我们一起把它找出来好吗?”

1、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逐图引导幼儿说出每幅画的内容。

2、幼儿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朗诵歌词。

(三)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听教师表演唱(一遍),进一步感知歌曲的意境。

2、幼儿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轻声随音乐跟唱歌曲。

3、练习重难点处:

师:“你觉得哪一幅图唱起来有点困难?”引导幼儿区分三段音乐在节拍、情绪及速度上的区别。

(四)歌表演《小动物告别会》

1、幼儿看挂图及教师的动作暗示,随音乐大方地表演唱(一遍)。

师:“冬天来了,小动物要开始动眠的,瞧,他们的`告别音乐会开始了。来,先准备一下你们的舞蹈吧!”

2、幼儿逐图学习舞蹈动作

3、师幼共同进行歌表演(一遍)。

(五)创作画《小动物告别会》,创编歌词练唱。

师:“小朋友们想想看,还有哪些动物会冬眠?让它们也来参加这个告别会好吗?你们可以边听音乐,边把它们画下来。”

(六)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的选材很好,根据主题活动的开展,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并且深挖活动中的情感线索,将语言与情感有机的结合。

一、朗诵出诗歌的情感,让幼儿产生共鸣。

我在分析这首诗歌后,自己好好朗诵诗歌,把诗歌中的动物说的话语,最后说再见的语气都用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当小朋友听后,情不自禁拍手,好象自己已经进入到这场告别会中。诗歌的欣赏取得了很好的铺垫。

二、角色的扮演,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当幼儿欣赏诗歌和理解后,我请幼儿做其中的小动物,让他们在游戏中再次感受动物之间的交流,体验离别时的那份情感,有些舍不得,但又要离开,有期待赶快见面的心情。小朋友能按角色朗诵诗句,也用动作表现角色的特点。是集体合作的体现,也是艺术的真实表现,同时也是为教学下一环节的创编做了经验的铺垫。还有很多动物都要过冬的,他们是怎样过冬呢?我们小朋友又是怎样过冬呢?

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他们都是独生子女,自身的关爱与分享等的情感意识淡薄,这方面的情感培养是十分的紧迫的,在此教师抓住这样的一个教育的契机,让幼儿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很自然的体验与理解关爱与分享的美好情感。

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每种动物的出现,教师都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给予幼儿耳目一新的感受,吸引着幼儿的全部注意力。并且将优美的音乐加入到整体的诗歌欣赏中,让幼儿产生美的体验,活动的目标达成较好!

幼儿园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认真倾听故事,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帮助小伙伴的故事内容。

2.能根据故事情节,大胆续编故事,提高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故事《皮鞋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活动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由局部到整体逐一出示“旧皮鞋”,破解悬念。“草地上有一样东西,它要和我们捉迷藏呢!它把身体藏起来,一点一点地露出来,猜猜可能是什么?”(采用幼儿喜欢的藏猫猫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孩子猜想的兴趣)

幼:可能是树枝、锅、影子……

师:你的想法真有意思,看!又露出一点点,猜猜是什么?

幼:我觉得是大象。

幼:我认为是恐龙。

幼:还可能是裙子、大马……

师:小朋友的想法好特别,真的有点像。再露出一点点,看看可能是什么?

幼:可能是陷阱。

幼:还有点像石头……

师:快全露出来吧,让我们看看到底是什么?

师:原来是一只鞋子啊!

(此环节中,教师要用简洁、幽默的语言回应和肯定幼儿的猜想,目的是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为下一步的活动开展作好铺垫。)

二、提出问题,激发思维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鞋子?”

“你从哪里看出这是一只旧皮鞋?”

“奇怪,这只旧皮鞋怎么会在这儿?”

幼:可能是坏了,不要了;

幼:小老鼠偷出来的,发现太旧了,就不要了;

幼:可能是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掉了;

幼:捡垃圾的人不小心掉的;

幼:可能是别人穿旧了,丢了……

(这一环节的几个问题非常关键,能调动起孩子的各种感官,仔细去观察、去猜想、去倾听、去表达。教师要及时肯定、鼓励孩子的回答。)

三、演示课件,边讲边问。分段理解故事内容并进行续编

1.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引导幼儿大胆猜想

草地上有一只旧皮鞋,小兔经过这儿,用脚踢了踢说:“多破的鞋子!”说完,蹦蹦跳跳地走了。小松鼠经过这儿,看见了这只鞋子说:“多臭的鞋子!”说完,捂着鼻子走开了。小老鼠经过这儿,发现了这只鞋子。

师:“小老鼠准备用这只旧皮鞋做什么?”

幼:做仓库,可以储存过冬的粮食;

幼:可以做家,住在里面,又舒服又暖和;

幼:可以给自己的小宝宝做摇篮;

幼:卖钱;

幼:放到垃圾箱里;

幼:下雨的时候躲在里面;大灰狼来的时候藏在里面。

(教师此时的角色是回应幼儿,针对幼儿不同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提升,引导幼儿充分猜想、充分表达。)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理解小老鼠将旧皮鞋做成皮鞋车的过程

教师讲故事:小老鼠找来了一块抹布,把旧皮鞋擦得干干净净,又找来了一瓶胶水,把裂缝粘得结结实实的,还采来了一束鲜花,把皮鞋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最后又安上了轮子和方向盘,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就做好了。

“小老鼠用这只旧皮鞋到底做成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我们一起来学小老鼠做皮鞋车吧!”

(首先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制作皮鞋车的过程,然后重点引导幼儿模仿小老鼠做皮鞋车的动作:擦、粘、贴、安,从而理解做皮鞋车的过程。)

3.引导幼儿续编故事

“小老鼠有了这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会开着皮鞋车去做什么?请小朋友接着往下编故事。”

幼儿创编并讲述。

(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创编和表述,同时针对幼儿的语言表述、用词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并启发幼儿讲的与同伴不一样。)

4.讲述故事第三部分

“小朋友讲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故事中的小老鼠开着皮鞋车干什么去了:

嘀嘀!嘀嘀!,小老鼠开着车送小兔子去上学,小兔子说:‘谢谢你,小老鼠,你的车真漂亮!’嘀嘀!嘀嘀!小老鼠开着车帮小松鼠运松籽儿,小松鼠说:‘谢谢你,小老鼠,你的车真好看,可惜我没有!’”

小结:原来,小老鼠去帮助小兔子和小松鼠了。

四、播放配音课件,引导幼儿完整倾听故事,提升经验

“小老鼠有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小兔、小松鼠为什么没有呢?”

“你喜欢小老鼠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小老鼠的形象特点:聪明、能干、乐于助人、节约、废物利用。)

“小老鼠又聪明、又能干、又爱帮助人,所以他有一辆干净漂亮的皮鞋车,开着它,小老鼠多威风啊!我们也来开汽车吧!”

五、在欢快的“皮鞋车”音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