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说课稿

2025/09/2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说课稿(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说课稿 篇1

《快乐的节日》是北师大实验教材小学三年级第四册第十三单元的第一课。这篇课文,以歌曲《快乐的节日》的歌词为内容,描写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少年儿童愉快过自己节日的动人场面。内容生动、活泼。充满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语言优美。

为了训练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使朗读训练与感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生活的快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环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随优美的曲调歌唱。

2、感受生活的快乐幸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儿童的快乐心情。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六一”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一开始,我以师生共同搜集的庆“六一”图片导入,让学生在回忆的过程中重新体会到过节的快乐心情。从而营造了快乐的课堂氛围,为这堂课的`学习奠定了快乐的情感基调。

二、 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

在教学中,我紧扣目标,把教学主要活动放在读上,为了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使朗读训练与情感熏陶融为一体,我采用了多种朗读形式,如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自渎等让学生朗读。在学生读书过程中,我始终一表扬为主,师生互动,让学生在自主读书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节日的快乐。

三、激发情感、快乐学文。

新课标强调尊重孩子的阅读见解,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课堂上,我积极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思考和感悟。

四、动情时结束新课,留给学生无穷回味。

在学生充满节日的快乐氛围中,播放《快乐的节日》歌曲,让学生随着欢快的旋律,唱跳。使学生愉悦的情感得到升华,达到教学高潮,留给学生无穷的回味。

说课稿 篇2

一、情景导入

(出示糖果)体验"馋"的心理

1、师:“兔宝宝们,坐好了,眼睛看老师,今天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圣诞节要到了,昨天圣诞爷爷送给我们小一班每个小朋友一份礼物,他把礼物放在了红色的圣诞帽子里。今天兔妈妈把它带过来了,兔宝宝们想不想知道圣诞爷爷送给你们什么啊?我请表现好的小朋友上来摸一摸。”

2、师:“让兔妈妈来告诉你们圣诞爷爷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看,一颗糖果,谁来告诉我这块糖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请幼儿回答,对他们的回答进行纠正)

3、师:“兔宝宝们看见这些糖果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兔妈妈告诉你们呀,当你们看见很好吃的东西的时候,比如鸡腿,巧克力,蛋糕啊,就想吃它们,这种反应叫做"馋"。兔宝宝们馋了没?兔妈妈给你们每人发一个糖果,但是兔妈妈要告诉你们一个秘密,你们拿到糖果之后可以马上把它吃掉,但是也可以不吃,只要你们告诉兔妈妈你们手里糖果的颜色和形状,兔妈妈会再奖励你们一颗糖果,这样啊,你们就有两块糖果了。我要先发给表现好的兔宝宝。”

4、师:“有些馋宝宝已经把糖果给吃了,有些兔宝宝表现很好,还没有吃呢,我下面要请没有吃的小朋友告诉我,你们手里的糖果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奖励回答对的幼儿一颗糖果,并用言语表扬。对没有克制住馋,吃掉糖果的幼儿说:"没关系,下次记得忍住馋,兔妈妈以后也会奖励你糖果的。")

二、过程

通过情景渲染,培养幼儿有意识克制"馋"的行为,再次抵制诱惑。

1、师:“兔宝宝看这张照片,他是谁啊?对,他就是经常和兔宝宝们玩游戏的小熊宝宝。今天小熊宝宝过生日了,他邀请小一班所有的兔宝宝们去参加他的生日宴会呢。兔妈妈给你们准备了好吃的糖果作为生日礼物,待会兔妈妈给你们每人发一个糖果,然后把它们收集到漂亮的透明瓶子里,熊宝宝收到你们的这份礼物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2、师:“有些兔宝宝很馋,已经把糖果给吃了。但是有些兔宝宝的糖果还没有吃呢,现在我要请没有吃糖果的兔宝宝告诉我,你们为什么不吃这块糖果啊?”让幼儿大胆的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让每个幼儿学习同伴达到克制自己的目的。对能始终克制自己的幼儿,教师可用夸张的语言说:" 哇,你真不错!熊宝宝收到你的这份礼物会非常喜欢你的。"对克制不住自己的个别幼儿,可婉转地说:"熊宝宝也会喜欢你的,下次记得把糖果带给大家一起分享。"

3、师:“兔宝宝们看,多么漂亮的瓶子啊,我们把这些糖果收集到这个瓶子里,熊宝宝看见这份礼物一定会非常开心的。”

三、文学作品榜样示范

师:“兔宝宝今天的表现非常好,兔妈妈很开心,特地给你们请来了喜鹊姐姐,还记得喜鹊姐姐吗?”

喜鹊姐姐:“兔宝宝们,你们好,今天兔妈妈说你们表现很好,所以请我给你们讲故事,你们想听什么故事呢?今天喜鹊姐姐要给你们讲《小豆豆》的故事。”

附故事:山羊妈妈有个女儿叫豆豆,小豆豆很馋,最爱流口水。看见糖果就想吃,终于有一天她牙疼得哇哇叫,"哎呦,哎呦。"她连忙喊妈妈:"妈妈,我的牙齿怎么这么疼啊!"妈妈说:"你吃了太多的糖果,牙齿蛀牙了,有个小黑洞,都是因为你太馋了呀。"

"妈妈,馋是什么?"豆豆问。妈妈说:"馋是一只小鸟,住在你心里。"豆豆说:"小鸟不乖,老想吃东西!"妈妈说:"你应该让它乖起来!"豆豆问妈妈:"我能吗?"妈妈说:"试试看。"

有一天,妈妈带她去散步,拾到了一颗糖果。豆豆非常想嚼这颗糖果,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但是她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把糖果种上吧!"

豆豆忍住馋,把糖果重在土里了。

过了几天,土里钻出一颗绿芽,又肥又嫩。豆豆想吃树枝树叶,可她拍着肚子说:"小鸟,小鸟,乖一些,咱们让糖果树结豆荚吧!"

小雨滴滴嗒,糖果树开花啦。阳光照亮亮,糖果树结荚啦。

秋风吹来,糖果树的豆荚成熟啦,豆豆数了数,豆荚有很多很多,每个荚里有三粒糖果呢。

妈妈问豆豆:"宝贝儿,你心里的小鸟乖不乖呀?"

豆豆说:"乖!乖!小鸟听我的话!它不让我流口水啦,妈妈。"

糖果树,多好的一颗糖果树啊!

喜鹊姐姐:“兔宝宝们,我的故事讲完了,你们要回答问题了哦。小豆豆怎么了?他为什么会蛀牙?他是怎么样忍住馋的?兔宝宝讨论一下,待会告诉我答案。”

四、结束活动

师:“兔宝宝们,这是什么?对,它是圣诞树,但它怎么空空的啊。你们看,我这里有很多糖果,小朋友们一起把糖果挂到圣诞树啊,让它变得漂亮一点吧。”(放"铃儿响叮当"的音乐,渲染气氛,在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说课稿 篇3

一、 活动名称大班语言《动物法庭》

二、 活动设计:

《动物法庭》就是以辩论为主的集体教学活动。辩论是一种高级的对话形式,对大班幼儿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活动融语言、科学为一体,通过分组操作,观看视频,引发幼儿不断讨论,思考,同时激发幼儿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

三、 活动目标

1、 初步体验分角色并用适合的语言进行辩论(重点)

2、 简单了解自然界中的食物链,感知动物与环境的密切关系(难点)

3、 萌发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四、 教法:谈话法、情景教学法、操作法、

学法:讨论法、游戏法

五、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课件、道具、图板、头饰

2、 知识准备:了解法庭中的重要角色及常见的食物链(《动物法庭》,大班幼儿刚刚学过,有相关的知识准备,知道了大灰狼吃小白兔是对的.)

六、 活动过程:

(一) 导入

师幼谈话: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喜欢它?那你知道它喜欢吃什

么吗?(简要总结,动物有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之分。)

(二) 展开

1、 观看视频、开阔思路

观看《动物世界》短片,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它在干什么?为什么吃它?

小结:动物为了能让自己活下去,就要捕食其它弱小动物。

过渡语:动物们发生矛盾会去哪说理呢?请看——(出示法庭图片) (大班幼儿没有法庭的概念)

2、 走进法庭,丰富知识

提问:(原告是干什么的?被告呢?谁来评理呢?举例说明并小结,提前渗透原告、被告的概念)

过渡语:今天法庭上谁是法官呢(出示大熊法官)原来这是一个动物法庭,那在这个动物法庭上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引出故事

3、 了解故事,激发欲望

(1)(播放兔子说的话)提问:小兔子来干什么?告了什么状?

(2)(教师模仿大灰狼讲话)提问:大灰狼有什么委屈?

(3)你们觉得他们谁说得有道理?你支持谁?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被告或原告席就坐。

4、模拟法庭、分组辩论

(1)大熊法官组织辩论。

第一个问题:大灰狼吃小白兔,对还是不对呢?(大灰狼吃小白兔,应该还是不应该)

a. 各自讨论——同伴之间说说自己的理由。(老师及时引导)

b. 双发辩论——原被告各推荐一名幼儿发言,其余幼儿可进行补充 c. 观看短片——观看兔子成灾的短片,提问:看了这个短片,你知道了什么?请幼儿说说自己的认识。

d. 改变看法——如果你觉得狼吃兔子是对的,可以搬着椅子和他们坐在一起。

(2)大熊法官继续组织辩论

第二个问题:大灰狼有错吗?

a. 分组操作:——幼儿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分组在图上摆一摆、连一连、贴一贴

b. 个别讲述——它们之间是谁吃谁?尝试逆向思维介绍谁被谁吃? c. 突破难点——举例分析,如自然界里蝗虫过多或过少会怎么样?教师简单介绍食物链

d. 观看短片——请幼儿说说新的认识

e. 现场宣判——鼓励幼儿扮演法官,当场宣判大灰狼有没有错?

5、情感升华,敬重文化

过渡语:你知道真实的动物短片是怎么来的吗?简单介绍动物学家及小朋友和动物之间的生活,萌发幼儿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

(三)结束:

出示有关动物的光盘和书,激发幼儿继续深入探究的兴趣,倡导用实际行动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说课一反思:故事《动物法庭》,形式新颖,重在引导幼儿能分角

色并进行辩论,对大班幼儿有一定的难度,对老师的课堂把控也有很高的要求,考虑换课。

说课稿 篇4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三所学校给我这样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下面我就来讲一讲我是怎样上《通分》这一堂课的。

一、说教材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通分》。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一种应用,是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是比较异分母分数大小和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重要步骤,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掌握好。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

1、学生认识通分的意义,理解和掌握通分的方法,学会把两个分数通分,能通过通分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在发现中体验成功,在练习应用中感受知识应用的价值。

三、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为了使学生能比较顺利地达到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通分的算理以及通分的关键(找准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四、说教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让他们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2、借助直观的演示进行教学,帮助学生理解通分的算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3、运用口答、多媒体课件等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使教学得到反馈。

4、循循善诱,启发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学生动口、动脑、动手,逐步掌握新知。

五、说学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联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通过对操作演示的观察、分析,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六、说教学过程:

(一)再现导入

通分是在求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的.,因此,在新授前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安排了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比较分数的大小的复习。复习第(1)题让学生回忆了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倍数关系和一般关系时怎样求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复习第(2)题让学生回顾同分子同分母分数的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自主尝试完成填空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两行分数的共同点,并自己总结出怎样比较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怎样比较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为通分过程打好基础。这两题都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

(二)引导探索

1、在教学例4时,我先通过让学生思考:如果两个分数既不同分母也不同分子那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呢?学生思考并分组讨论,每一组推荐一名代表来说出思路,这时会有多种不同的思路:将分数化成小数;借助线段比较;化成同分子分数比较;化成同分母分数比较。我首先肯定这几种思路都是可以的。然后借助题中具体的分数,引出异分母分数的概念,再引导启发学生把和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公共的分母必须是5和4的公倍数,从而引出了公分母的概念,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了计算简便,取哪一个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出示了通分的关键。

3、在教学通分过程时,我重点是解决对照公分母思考把原来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引导学生想:公分母是原来分母的几倍,原来分数的分母和分子要同时乘以几。为了帮助学生真正理解通分的道理,我借用多媒体演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自己总结归纳出通分的意义和方法。

4、在教学例4后,指导学生练习“做一做”,有利于进一步巩固通分的意义和通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