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篇1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11篇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篇2
《苏珊的帽子》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中第八单元“尊重与平等”中的一篇,在教学中,我设计的是第一课时。
淡化预设、不固守。在现实的课堂中,当我们拿着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方案静心与学生对话时,学生们常常会有意无意地跳出我们课前预设的规范化的框架,给我们以毫无准备的意外。面对“意外”,教师不应固守预设,而应该尊重学情,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这是新理念指导下的教师应有的情怀。对学情的尊重是主体性原则的最直接最重要的体现。在本堂课中,教师面对“意外”,而是让“精彩悄悄溜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这说明教师的教学机智不够,没有把学生当作“知识源”,只当成了盛知识的容器。所以,课堂中较沉闷,没有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话中没能理解文本。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篇3
《苏珊的帽子》是一篇批读课文。课文篇幅不长,但是字里行间流露着浓浓的温情,是一篇充满了人文关怀的课文。平实的语言、平凡的故事却蕴涵着深刻的为人道理:只有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关爱和尊重,才是真正的关爱和尊重。
抓重点词语,理解文中句子的意思是本课的重点,培养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和谐共处的意识是本文的难点。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对课堂教学作了以下处理:
1、课文分板块,力争脉络清晰。
我以苏珊的情绪变化为主线,把课文分成三个板块:体会苏珊担心犹豫的心情、体会苏珊自如轻松的心情、体会海伦老师的智慧与爱心。其中体会苏珊担心犹豫的心情是最重要的板块。
2、调整课文内容的顺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中,我把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3自然段交换顺序,让学生直接感受苏珊的“担心”、“犹豫”后,再在这个基础上去感知老师独具慧心的做法,领会老师的做法带给苏珊心灵的抚慰,从而理解老师对学生真正的`关爱。
3、以朗读教学为主,促进学生和文本的对话。
通过适时的朗读指导和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有感情的朗读等,促进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从而让学生达到对课文的理解。
4、抓重点词句,触摸人物内心世界。
如通过“她显得更瘦小了”、“不如往常那样活泼了”体会癌症不仅折磨着苏珊的身体,也撕扯着她的脆弱的心灵;通过“无疑”、“残酷”体会苏珊内心的无奈和沉重的心理压力;通过“迟迟”、“担心”、“犹豫”体会苏珊无法面对残酷现实的心情;通过“自如”、“轻松”、“笑”体会苏珊的如释重负的轻松心情;通过“似乎”体会同学们对苏珊的理解、尊重等。
5、“以己推人”,联系学生生活感受苏珊内心世界。
要让学生感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尊重,就必须引领学生走进苏珊的内心,体会苏珊的感受。因此,我引导女同学假想自己光着头去上学的心情,又让男孩子假想班上某个女孩子突然有一天光着头来上学时他的反应。这样“以己推人”,孩子们一定能够感受到那种“可怕”和“残酷”。
在体会苏珊的“担心”“犹豫”时,同样运用联系学生自身的方法。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围绕“迟迟”这个重点词展开学习,开始预设问题是:为什么苏珊“迟迟”不进教室?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苏珊此时的内心、表情、动作等;再假想如果她进去了,班上同学可能会怎么对她?当同学们各抒己见以后,学生应该能理解苏珊的担心、犹豫了。
6、抓对比,突破难点。
孩子的同情心、善良很容易被激发出来,但到底什么是真正的尊重,什么是真正对人的关心,孩子不容易理解。我通过对文本的研读,发现课文中有很多能形成对比的内容,如苏珊得癌症以后“不如以前那样活泼了”,说明癌症夺去的不仅仅是苏珊的健康,更严重的是让她的心灵变得脆弱;苏珊不怕疾病、不怕落下功课,却怕光着头去上学的对比表现出她的自卑、忧虑;这些心理问题单靠同情、善良是无法解决的。苏珊刚去学校时的“担心”“犹豫”跟后来的“自如”“轻松”形成对比;苏珊后来“笑”得“甜”、“笑”得“美”、“常常忘了自己还戴着一顶帽子”跟先前刚去学校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带给苏珊巨大变化的就是文中那位老师,就是老师聪明的做法。这样,通过多处对比,老师的这种爱跟一般意义上的同情的差别,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学生就会明白对别人的爱不是光有一份心就够的,它还需要正确的表达方式,而这种正确的表达方式正是“平等”的体现、“尊重”的体现,“理解”、“平等”、“尊重”才是爱的精髓。
7、作业设置。
为检验本堂课的情感目标是否实现和进一步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我设置的拓展题目是:假设苏珊转学来到了我们班上,你会怎么做?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以致用,我设置了“自主积累好词佳句”的课后作业;为深化文章主题,我设置了“把这个爱的故事讲给身边人听一听”的特殊作业。
《苏珊的帽子》教学反思 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借助旁批进行思考,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懂得关爱他人,给予他人善良的安慰和热情的、真诚的帮助。
二、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扩音器、《让世界充满爱》的歌曲及有关背景音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能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在读中感悟、体会,理解人与人之间真挚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体会这种深情,意识到生活中很多人都需要这顶善意的“帽子”,需要安慰与关怀。
四、教学过程
引入:
同学们,有一个故事深深感动着我,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带来了。出示幻灯片《泰迪的故事》。故事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和我一样,都被感动了。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再来学习一位老师和他的学生苏珊的故事。
(一)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们首先去认识一下苏珊。(幻灯片)请大家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谁给大家介绍一下苏珊?
生:苏珊原本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后来她得了肿瘤进行了三个月的化疗,现在她的头发差不多掉光了。
3、可爱的小苏珊多么不幸,她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呢?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幻灯片)
4、你们读得非常好,出示幻灯片回答问题。(幻灯片)
5、的确,小女孩有两样东西足以让男孩子只敢想而无法拥有,一是漂亮的裙子,
二是一头美丽的长发。如今,小苏珊那头美丽的金发却没有了,伤心的小苏珊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幻灯片加声音)
6、孩子们,你们体会到小苏珊的心情了吗?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伤心,绝望
7、你们已经同小苏珊同呼吸共命运了,小苏珊的痛我们感同身受,带着你的感受在读。(幻灯片)
(二) 学习第三段
师:确实太残酷了。可是苏珊实在太想念同学们,好学的她又怕落下功课,等不及头发长出来,就想回到学校去上课。爸爸妈妈找出苏珊最喜欢的一顶帽子给她戴上,并鼓励她勇敢地去上学。但是口头的鼓励和一顶帽子就真的能让苏珊无拘无束地回到学校吗?
1、指名读第三段 让我们跟着他去看看戴帽子的苏珊重返校园的情况。
2、齐读幻灯片内容(幻灯片)
3、来到了教室门口,苏珊却迟迟没有进教室的门。用自己的话说说站在教室门前苏珊的样子。
师:她低着头,红着脸,眼睛微闭,双手不自然地搓来搓去,我仿佛听到她那急促的呼吸,紧张的心跳,她一定害怕极了。
4、挡住了光秃秃的脑袋,她还在担心什么呢?
生:担心自己的与众不同引起大家的注意和议论,担心同学们摘她的帽子,担心同学们用奇怪的目光看她,担心同学们嘲笑她。
5、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谁愿意说一说。
生:记得有一次妈妈给我剪短了头发,看起来很难看,像个假小子,我都不敢来学校,怕同学们笑话我。
师:看来你肯定能体会到小苏珊此时的心情,那你就做一次小苏珊吧,读出你的担心犹豫吧!(幻灯片)
齐读
(三) 引入第二段
师:看来,爸爸妈妈口头的鼓励和一顶帽子无法消除苏珊内心的矛盾和纠结,究竟该怎么办呢?苏珊的老师也在想办法帮助苏珊。他想到了两种办法,究竟哪种办法好呢?
1、如果老师选择第一种方法,这一排的同学,假设此时你是苏珊的同学们,看到生病的苏珊走进教室,你会怎么做?
生:我们肯定会围上去,对她嘘寒问暖,安慰她,劝她不要担心自己的疾病。 师:这一排的同学,假设此时你是小苏珊,面对同学们的安慰、劝说,你会怎么想呢?
生:同学们同情的目光让我觉得自卑,他们怜悯的话语更让我觉得与众不同,此时的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师:此时的小苏珊得到了同情、怜悯,但他的内心是自卑的,我觉得她的自尊心在一点一点地受伤。
2、如果老师选择第二种方法,这一排的同学,假设你还是苏珊的同学,你不知道苏珊病了,只知道她和你一样戴了一顶帽子,此时,你又会怎么做?
生:我不会发现苏珊有哪里不一样,我会热烈地欢迎她回到校园,我会和她很
自然地相处。
师:那此时的小苏珊又会怎么想呢?小苏珊们,说出你心里的话吧!
生:我觉得我和同学们没什么两样了,我和同学们可以平等地相处了。
师:是啊,你觉得你和大家是平等地,你那小小的自尊心没有收到伤害,你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3、这边的同学,现在老师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你们,你认为苏珊需要的.是什么?是大家的同情、怜悯,还是大家的尊重,能够和大家平等地相处呢?
生:
师:最精心的呵护,不是言语的安慰,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让苏珊感到自在、舒服,感到被尊重。所以老师和你们一样,选择让同学们都戴上了帽子。让我们一起看看老师怎么做的吧!
(四)学习第二段
1、齐读
2、原来,在苏珊返校上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宣布了这样一条消息:(幻灯片加声音)
3、老师是用怎样的语气宣布这条消息呢?
4、郑重什么意思?
师:老师如此严肃地让同学们带帽子,你觉得同学们会怎么做?
生:带帽子
5、让我们向苏珊老师那样热情而郑重地宣布吧!(幻灯片)
6、同学们听到这个严肃的消息之后,都带着帽子来到了学校。因此,当紧张害怕的苏珊跨进教室的那扇门之后,她却有意外的发现,她发现了什么呢?
(五)讲解第四段
1、让我们齐读第四段
2、其实,苏珊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当她推开门,她看到了什么呢?
生:同学们都戴上了帽子。
3、同学们戴的什么样的帽子呢?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这么多帽子,谁来用词语形容一下。(幻灯片)
生:五花八门、五彩缤纷、各种各样
4、和这些帽子比起来,苏珊的帽子显得 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5、看到如此之多,五花八门的帽子,苏珊的心情如何?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齐读(幻灯片)
6、自如什么意思?自然、没有隔阂
7、苏珊为什么能跟小朋友自如地见面了?
因为同学们都带着帽子,她觉得自己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了。
师:所以苏珊轻松地笑了,笑得那样甜、那样美。
师:表情是心灵的写照,让我们走进小苏珊的内心深处,再读:(幻灯片) 师:同学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要忘了先想一想她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以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需要你帮助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与关爱,这样的帮助才是真正的帮助。老师真正帮助了苏珊吗?(幻灯片)为什么?
师:这是一位充满爱心的老师,一个巧妙的作业,在班级中建立了一种平等关爱的氛围,既维护了苏珊的自尊,又教育同学们明白了什么叫尊重,让我们齐读
最后一段,共同感受这个充满爱心的班级送给苏珊的轻松和自如吧!
(六)讲解第五段
1、齐读
2、苏珊常常忘了什么?
生:忘了自己戴着一顶帽子,忘了自己光秃秃的脑袋,忘了自己可怕的疾病
3、同学们呢,也忘了什么?
4、是呀,戴着的帽子可以忘记,光秃秃的脑袋可以忘记,可怕的疾病也可以忘记,多有的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慢慢遗忘,但是有一样最美好的东西却永远留在了老师和同学们心间,那就是尊重、关爱别人.。
小结:
苏珊的故事结束了,而泰迪的故事还在继续,让我们接着看
老师尊重、关爱泰迪,使泰迪学有所成,而泰迪又用一颗感恩之心汇报老师!(幻灯片)
同学们,让我们的爱心插上翅膀,去尊重、关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吧!那样,世界将充满爱!(幻灯片)
五、作业布置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续写
如果戴帽子的苏珊转入我们班,我会……
六、教学反思
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文章来理解尊重这个字眼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在设计这一环节的时候,把学生分为三组,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去体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当然,不足之处还是有的,如何讲好一节课,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读懂文本并达到情感的共鸣,我们新教师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