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用水粉点画的方法,画出秋天的树叶。
2、尝试用多种颜色表现秋天的树林。
3、培养幼儿良好的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
初步学习用水粉点画的方法,画出秋天的树叶。
活动难点
用多种颜色表现秋天的树林。
活动准备
秋天的'树林ppt、水粉颜料(红、黄、蓝、白)、排笔、绘画纸、各种小盘、抹布、废旧报纸。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欣赏秋天的树。
(1)讨论交流: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2)欣赏散文诗,;本文进一步感知秋天树叶的颜色。
2、幼儿自由探索水粉点画的方法。
3、老师引导幼儿学习水粉点画的方法。
4、老师小结。
5、活动提升。
幼儿合作表现秋天的树林。
6、作品展示并讲评,共同感受秋天树林的美。
7、活动延伸
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探索如何表现秋天中美丽的树林。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树的基本结构及树干、树枝、和树叶的形态,画出不同的特征。
2、培养幼儿保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鼓励儿童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幼儿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彩色水笔,蜡笔,树的一家。
活动过程:
1.出示范图: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秋天的树林)为什么这个地方会叫树林呢?(这有许多许多的树)这就是树宝宝的家,找一找树宝宝在哪里?(树宝宝就是画面上最小的一棵)小结:树宝宝和爸爸、妈妈及许多叔叔、阿姨们住在一起,它们有着不同的树枝、树枝、树冠和树叶,就象人们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穿着不同颜色的衣服,衣服上有不同的花纹一样。在这片树林里长得最高的是树爸爸(请幼儿找出来)淡灰色树干的是树妈妈,黑色树干的是树阿姨,三位大叔叔叔各有几根树枝。(均请幼儿从画面上找出来)。
2.示范与思考
(1)请树宝宝来和我们做朋友,老师画一部分,请小朋友说出这是树宝宝的哪一部分。
(2)A树干--就象我们的身体。
B树枝--就象我们的手。
C树冠--就象我们身上的衣服。
D树叶--就象我们衣服上的花纹。
3.创作要求大家都来种树,种成一片更大更美的树林。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分辨树根、树干、树枝和树枝,各部分不遗漏。
(2)思考变化各种树的形态,区分高矮、粗细、树枝的多少,树叶的形态。
(3)选配用深浅不同颜色涂树叶、树冠、树干。
5.引导评价
(1)找一找有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体会树和人一样,没有两个完全一样,否则就分不清了。)
(2)怎样让每棵树都美丽?(每棵树都选两、三种颜色,把其他的'颜色让给别的树。大家在一起各不相同,就非常美丽,如果每棵树都把所有的颜色穿在身上,又变成穿色彩一样的衣服了。)
活动反思:
1、利用情景,对话等环境要素,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我让孩子在欣赏、观察各种各样的树中,获取树的有关经验。使孩子了解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
2、美术活动中想象创造需要一定的绘画技能,先让幼儿掌握树的基本形态,然后让幼儿进一步表现他们熟悉的部分组成的物体。
3、美术创作是个性化的,主观的。其中有许多值得幼儿相互借签的地方。因此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很重要。教师要把全体幼儿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引导幼儿善于发现他人的有点和评价他人的创造性、技能性,是幼儿相互学习,相互提高。
1、老师示范印画
师:你们想知道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吗?仔细看好咯。
2、请幼儿尝试
师:我是怎么和丝瓜筋玩的呀?有哪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试一试。
3、幼儿印画,老师指导
师:你们也想像这样和丝瓜筋玩一玩吗?
1、出示印画
师:小朋友们我们边休息,一边来看一看刚才我们和丝瓜筋宝宝一起印的画。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
师:你们都觉得它像很多东西,现在我来做一个神奇的魔术师,用这一根魔术棒把它变一变,看看可以变成什么。
2、老师示范添画树
师:看我把它变成了什么?看这么多树变在一起,像一片什么呀?那你觉得它是一片什么季节的树林呢?为什么觉得会是秋天的树林?
师:我们来看一看你觉得这些树都长得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这些树还有一个相同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方向一样,都是从下往上长的)
3、幼儿添画
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 篇3
活动目标:
1.能积极主动的欣赏美术活动,感受刮蜡画作品中的色彩美。
2.尝试学习用刮蜡画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并能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3.感知色彩明暗的对比,激发幼儿对色彩的感受力。
活动准备:
学习用刮蜡画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能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活动过程:
欣赏刮蜡画作品。
一、教师出示范画: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画纸,请你来看一下。”
师:“这张画纸和平时的画纸有什么不一样?”(黑黑的,上面有一层油画棒!)
二、欣赏范例示范讲解师:我有一支魔笔,它能刮破黑夜,把夜晚变成一幅秋天的`树林。(教师边讲边出示挂图现场做画)师:我用摩笔刮破夜幕,一棵小树钻了出来,又钻出来一棵小树、一个太阳.....
师:小朋友们,你们说我的这支魔笔是不是很神奇?想知道是一支什么样的魔笔吗?(出示无尖铅笔)啊!原来就是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呀!一支没有尖的小铅笔怎么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画呢?原来我的画纸也有点特别,画纸上用油画棒涂过了。这种画就叫“刮蜡画”认识刮蜡画熟悉作画步骤。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蜡画”。学习刮蜡画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七色花》你们听过七色花的故事吗?你们想拥有一片七色花的花瓣吗?
玩法:我说出两种颜色请你判断哪个是深色哪个是浅色?如果说对了,我就送你一片小花瓣。
七色花转转转颜色美丽真好看你想要个小花瓣深色浅色你来断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哪些颜色是深色哪些颜色是浅色,下面就开始学习这种新的画法“刮蜡画”。刮蜡画与其他画的区别就在于画画之前,必须要把画纸处理一下:在画纸上均匀的涂上一层浅色。在浅色上涂两遍深色:第一遍横着涂、第二遍竖着涂。
师:如果你有一支会飞的魔笔,你想乘着它去哪呢?(树林)请你用刮蜡画把你想去的地方画出来,画出秋天的树林,好不好?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拿出老师送你们的魔笔,乘着魔笔出发吧!
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出要求。
⒈先涂一层浅色的颜色,涂满了再涂深色,在涂深色的时候,涂得均匀,涂得满,动作要快。
⒉想好了主题再刮画,刮出《秋天的树林》,错了的话用同样的深色蜡笔,盖上重画。
五、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
六、活动结束: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今天的绘画活动幼儿都很认真,因有以前的各种关于秋天的活动,幼儿对秋天已有了较深的印象,所以画的树的形象比较的好,用的颜色也比较的逼真。
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 篇4
活动目标
1、能够积极地参加活动,感受秋天树林色彩的变化美。
2、尝试与同伴合作绘画,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红、黄、绿、桔黄颜料,装颜料的小盆、小筒。
2、画布及用于染布的.一次性勺子、排笔、报纸、树叶等。
3、油画笔、黑颜料、钉书机等。
活动内容
一、引入:感受叶子的变化与色彩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树开始落叶、树叶开始变色去感知)
教师:所有的树叶都变颜色了吗?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的叶片呢?(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感知秋天是彩色的)
二、讨论染布、勾树的方法
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把漂亮的颜色染到我们的画布上呢?怎样表现树的轮廓?
3、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可尝试操作。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合作绘画,引导幼儿先商量好,再进行制作。
四、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1、用钉书机将各组的画布连接起来,形成一幅长画卷。
2、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小组作品的内容、制作方法,分享合作、成功的快乐。
大班美术教案秋天的树林 篇5
一、谈话引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发现秋天有哪些色彩?它们藏在哪里?
二、欣赏秋天色彩。
1、欣赏视频《秋天的树林》。
2、提问:你看到了哪些色彩?请用一个词语描述你看到的色彩(美、五颜六色、色彩缤纷等)
3、提问:这些色彩里哪些是冷色?哪些是暖色?冷色和暖色分别带给人什么感受?
4、过渡:要留下美丽的秋天,除了拍照和录像还有哪些方法?(绘画等)
三、运用冷暖色完成点彩作品。
1、你用过哪些绘画工具?
2、认识新绘画工具:水粉笔。
3、仔细看图谱,说说点彩秋天的树林时注意什么?(树的位置有前有后,前面遮挡住后面,可以先点彩前面的树,再点彩后面的树。)
4、复习已有的手指点彩画技巧并集体书空演示。
5、小组分发操作材料,幼儿自己拿属于自己的一份,练习点彩画法。提示:只有一支笔,换色是怎么办?(引导幼儿观察已有材料,说出换色点彩时先在水碗里洗涮水粉笔尖)
6、教师观察、根据幼儿需要辅助(握笔姿势、画法技能纠正等)
四、点评、结束。
1、先完成的幼儿将画摆放在制定的位置晾着,然后回位换一种熟悉的笔画出秋天的.景色。
2、集体点评:我们今天的作品中运用了哪些颜色?使用的笔叫什么?点彩画的技巧是什么?看着大家的作品你有什么感觉?
3、结束语:大自然中有很多美丽的色彩和景色,大家以后可以运用绘画的技能留下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