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1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范文(精选11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所作。题目由一个动词“宿”与一个地点“新市徐公店”组成。“宿”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县;“徐公店”指姓徐的人开的店。题目的意思是诗人在客店住宿时看到的景色。古诗中用这种方式命题的有很多,如我们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写住宿某地的所见所闻。
教学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之作。诗中描写的是春末夏初诗人在店内所看到的儿童嬉戏的天真活泼,以及菜花开放、遍地金黄、彩蝶飞舞的自然景色。在诗人的笔下,有动有静,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园佳作。本诗的重点和难点是: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要求:
1、学会两个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
1课时
一、导入揭题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学生汇报,《咏柳》、《绝句》、《春晓》)
师:这些古诗都从很多方面写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个美丽。今天,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板书课题,师读课题)
师:宿——住宿,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徐公,是姓徐的男人开的店
题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齐读课题
2、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是怎样知道的?
师:是的,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别有风趣。
那么,杨万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二、赏读古诗
1、学古诗之前,同学们能不能给自己提些要求,你觉得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学生汇报)师,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弄清不懂的词语,能背诵古诗。
2、自主学习,课件显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诗内容
师:自由朗读古诗,圈画出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把古诗读熟。
3、谁能叫出这些字宝宝、词宝宝的名字。他叫对了,就请全班同学齐读。(出示课件:“花、”为红色,指名领读,课件2:“篱落、疏疏、急走、黄蝶、菜花”,指名领读、齐读)
4、再读,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
师:和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好
三、赏析古诗,有感情的朗读
1、课件第一、二句闪烁,谁愿意来读一读前两句,
师:谁能试着来说一说这两句话中的词语是什么意思(学生汇报)师补充: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未成阴——还没有成为树阴。
谁能来说说这两句诗写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数头的花已经落了,树叶不是很茂盛,所以还没有形成树阴)
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象?课件显出春末初夏图,这给你怎样的感受?课件显出“静”。
你觉得怎样读能显出它的幽静?(学生回答,师范读),请你根据老师的停顿画出节奏,(出示课件节奏)请你们也试着读一读(小组比赛读,男女生竞赛读,指名读,生)
2、课件第三、四句闪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后两句
(出示幻灯片)这两句诗讲的是什么?读了这两行诗,你眼前又出现怎样的景象?划分节奏
3、学生汇报学习方式和收获,不足之处教师补充(孩子们使劲的追赶黄色的蝴蝶,飞到菜花当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组
4、提问:寻,寻找的意思,为什么说寻找还无处寻?(黄色的蝴蝶飞入黄色的菜花中,颜色差不多)
5、这两句写了儿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喜爱的心情。汇报划分的节奏,再请这些同学读一读。
四、创新练习
(一)1、我说诗意,你对诗句(同桌练习)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欣赏古诗(出示课件,显示诗文和景色图,欣赏配乐朗读。你眼前仿佛出现什么景色?)学生汇报(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蝴蝶飞入了菜花中,只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3、在打开课件中的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二)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笆、小路、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绿、黄)
3、学生动手绘画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五、课外延伸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的描写,发挥想象。题目为《捕蝶》。
今天这堂课(指板书)同学们学会了读诗读会了诗,还朗读好了诗,并且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给古诗配上美丽的图画,你们学得真好。让我们一起将这首流传千古的名牢记在心吧。配乐集体朗读古诗。下课。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诗歌中词语的意思。
3、能够读诗歌体会诗人愉快的心情。
4、能够独立完成一“儿童补蝶”的小练笔。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题
1、今天我们学一首新诗,指名2--3人读课题:《宿新市徐公店》
2、课前都让同学们预习了,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
宿:住宿新市:地名
二、读准读通诗
师:诗读得怎么样呢?能否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呢?再给你们读两遍的机会,待会请同学起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
齐读一遍。
三、质疑
师:课文都能够读通顺了,可是还没能够读出韵味,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不理解,同学们,你们有哪些不懂呢?提出你们的疑问。
学生质疑: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四、解疑
1、请同学们对照插图看一看,你能猜一猜篱落是什么意思吗?
篱落就是图上的篱笆。
2、图上的篱笆是什么样的呢?
很少,稀稀疏疏。那疏疏就是稀疏的意思。
3、图上有一条长长的小路,就是一径深。
4、树头很明显就是树枝头;花落就是花落下了;未成阴就是树叶没有长成树荫。
5、明白了词语的意思,我们能不能连起来将这句诗的意思说一说呢?
6、请同学起来说。指名1--2名
7、意思明白之后,老师要请同学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首诗是写得哪里的景色呢?是繁华的都市还是静谧的乡村?
学生自然说出是静谧的乡村。
第二,这首诗写得是什么季节的`景色?请你找出诗句中的词语。
学生会说到春季或夏季。教师相机指导是春天即将结束,夏天快要到来的时节。也就是暮春时节。
五、读诗句
师:诗人多么巧妙啊,两句话十四个字抓住景物的特点,把时间地点介绍的清清楚楚,你来读读;你再来读读;我们大家一起读读。
下面两句同学们没什么疑问,谁来说说。
六、练习写“儿童戏蝶”
说的简单,如果用冰心的眼睛去欣赏儿童戏蝶的活泼情景,那是一件既有趣的事。孩子们会怎么说,怎么追,结果又怎么样呢?
给学生时间写。
交流:请2--3个学生说。
七、再读诗句
一起把这件有趣的事通过诗句表达出来。
有同学露出微笑、带着微笑、带着欣赏我们再来读这句诗。
八、
师:作者杨万里在暮春时节住宿在新市徐公店里,用精妙的文字描绘了周围的景象,更生动的描写了乡村孩童的童真,带着这样的感情,我们一起美美地、把这首诗读出韵味来。
学生齐读。
九、布置作业:完成《补充习题》第五课。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用“读文章,想画面”的方法,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通过拼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4、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黄蝶飞到一大片油菜花的课件,关于诗的意境的课件。学生用于拼图的栅栏、树、一大片的油菜花、一条小路、儿童、黄蝶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9课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古诗呢?
出示学习古诗的步骤:
1)知作者
2)解字词
3)明诗意
4)赏意境
5)诵诗句
学生齐读这5个步骤。
3、下面请大家按这5个步骤自由读古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课前老师已布置同学们预习古诗,关于作者你们知道什么呢?
(出示作者———杨万里)
2、很好,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那下面我们该做什么呢?
(解字词,明诗意)
〈二〉解字词,明诗意。
1、请学生们齐读课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那作者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呢?请学生读古诗。
下面继续汇报解字词,明诗意。
3、自由读每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重点理解“为什么花都落了,叶子才长出来”,让学生明白诗人写的是暮春的景。“为什么黄蝶无处寻”则通过看课件来理解。
4、学生读古诗。
5、让学生找出诗中写了几样景物。着重理解为什么“儿童”也是景物?
6、学生练习拼图。说说这样拼的理由。
〈三〉赏意境
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原因。
(出示每一句诗句的课件)
学生齐读古诗。
〈四〉诵诗句
1、读古诗。
2、老师范读古诗,学生来评。
(标出节奏线)
3、学生练习朗读古诗。
4、配乐朗读古诗。
5、背诵古诗。